统编本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374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本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统编本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统编本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统编本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统编本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本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卷.docx

《统编本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本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本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卷.docx

统编本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卷

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

们:

1.全卷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请勿使用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仔细作答。

3.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4.

请勿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

一、语言知识积累(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1)后来发生了分qí():

母亲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地jué()别。

(3)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bì()。

(4)我用儿童狡huá()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2),。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引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世界。

(4)20世纪,章太炎先生在日本东京对中国留学生做了一次演讲,强调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学问,最为关键就是独立思考。

这与《论语》中的名言“,”有异曲同

工之妙。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2015年的春节,瑞安新湖广场林的郁金香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运动会一结束,我就迫不及待地给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她总是微笑着洗耳恭听。

C.他待人一向宽宏大量,因此对于个别人的冷嘲热讽并不介意,总是一笑置之。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元方时年七岁时过境迁B.人也不堪其忧,疲倦不堪

C.

人不知而不愠妇孺皆知D.未若柳絮因风起前因后果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

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B.《再塑生命》的作者是美国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文中莎莉文老师是再塑她生命的人。

C.《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D.《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这篇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7.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5分)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

现某校为了迎接校“语文节”的到来,在七年级段开展“我爱文学”之“走进诗歌”系列活动,邀请你参加。

【活动一:

最美创意】(2分)

(1)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标语,在学校的电子屏幕上出现。

(不超过12个)

【活动二:

最美推荐】(3分)

(2)读书活动中,要求每位同学做诗歌类的读书卡片,请你补全下面的读书卡。

书名(篇名):

《繁星春水》

作者:

摘录:

(A)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C)青年人!

/信你自己罢!

/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创造你自己。

随感:

示例:

我选A,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歌颂了母爱的崇高和美好。

我选,。

二、现代文阅读(16分)

用善良做底色

松韵

①天气冷得出奇,寒风咆哮着卷起雪花,升腾起呛人的白烟。

②温暖的红砖房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柴火在灶坑里噼啪作响,锅上冒着润白的蒸气。

我和弟弟早就饿了,正眼巴巴地等待着第一锅酸菜肉蒸饺出笼。

③这时,有人叫门。

父亲出去片刻,带回一个衣着单薄的外乡人来。

看上去是个20多岁的农民,但是很年轻,嘴唇都

发青了,显然在风雪中冻了很久。

“这丝棉很好的,你看看。

”他说着,卸下肩上的旧麻袋,就要往外掏丝棉。

“别拿了,我不买丝棉。

”父亲止住了他,“外面太冷,请你进屋暖和暖和!

”“哦,不买?

不买啊?

这丝棉好,真的很好。

”他有些失望,坐在暖和的火墙旁,一时却也并不想挪动。

④这时,母亲端上了两大盘热腾腾的酸菜肉蒸饺。

“你一定饿了,吃几个饺子挡挡寒吧!

”母亲看着仍有些哆嗦的他,把筷子递过去。

那人的确是饿了,推辞了一下,便接过筷子(A狼吞虎咽B细嚼慢咽)起来。

当他意识到我们一家人还没吃饭时,两盘蒸饺只剩下了小半盘。

他尴尬地抬起来,窘迫不安地嗫嚅道:

“这……我……我……你们,你们还没吃吧?

”母亲笑道:

“还有呢,你要吃饱了啊!

”蒸饺的确还有,可那一笼是纯素馅儿的,一丁点儿肉都没放。

弟弟捏了捏我的衣角,嘟起嘴来。

一盘半的蒸饺,对他来说可能也就六分饱,但无论如何他也不肯再吃了。

⑤接下来的聊天中,我们知道他是安徽的农民,跟父亲弟弟一起到北方贩丝棉,没想到折了本,近年关了,打算把剩下的丝棉低价处理了,好歹挣回返乡的路费。

“我兄弟的脚冻坏了,他跟我父亲在车站蹲着呢。

今儿天太冷,没让他们出来,我

寻思把最后一包丝棉卖了,今晚就跟他们坐火车回去。

”他说。

母亲听了,感叹道:

“唉,你们做点小生意,也挺不容易啊!

⑥父亲跟母亲轻声说了点什么,母亲便去仓房找了三双半新的棉鞋,还有半面袋的冻豆包回来,递给这个年轻人说:

“我们也不是有钱人家,要不然,就把你这丝棉买下了。

这双棉鞋你换上,另两双拿去给你父亲和弟弟穿,北方不比南方,脚冻伤了可了不得!

冻豆包我们今年蒸得多,你带几

个让你的父亲和弟弟尝尝吧!

”年轻人站了起来,拘谨地搓着手,一遍遍地说:

“这可咋好呢?

这可咋好呢?

我这是遇上好人家了!

”  

⑦我们把他送出门时,年轻人一眼瞥见院子里一堆锯好的圆木。

他突然放下肩上的包,三步两步抢过去。

“我干点儿活再走!

”说着便抡起大斧,劈起柴来。

母亲正要劝阻,父亲说:

“让他干吧!

”寒风中,雪花飘飞,年轻人已经走了,我家院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垛劈

得粗细均匀的柴火。

弟弟吃了剩下的半盘有肉的蒸饺,玩去了。

我跟父母吃着第二笼纯素馅儿的蒸饺,觉得温暖而香甜。

⑧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最温暖人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

暮年回首时,最有价值的财富,应是一颗恬淡宁静的心,和一份丰富无悔的回忆。

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一颗善良单纯的心做底色。

(选自《意林故事》

8.文章开头就写到“天气冷得出奇”,极写天气之冷有何作用?

(3分)

9.第④段括号里A、B两组短语,你觉得哪一个更适合放在原文中,请说明理由

(4分)

10.文中第⑦段,面对年轻人劈柴的行为,母亲准备劝阻,而父亲却说:

“让他干吧!

”请结合语境,说说父亲为什么不阻止年轻人?

(4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划线句的理解。

(5分)

链接材料: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卸任后,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

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女孩露西。

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全场的人感动不已。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题春晚①(5分)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②数点傍林飞。

吟③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注释】①春晚:

暮春傍晚。

②昏鸦:

黄昏时的乌鸦。

③吟:

诵读诗文。

12.诗中“”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诗人笔下的村野有着的特点。

(2分)

13.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

说说你的理解。

(3分)

(二)(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陆少保①,字元方,曾于东都②卖一小宅。

家人将受直③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

无出水处耳。

买者闻之,遽④辞不买。

子侄以为言,元方曰:

“不尔,是欺之也。

(选自《唐语林•元方卖宅》[宋]王谠)

注释:

①陆少保:

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故又名陆少保②东都:

指洛阳。

③直:

同“值”。

④遽:

急忙,立即。

14.解释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4分)

(1)尊君在不()

(2)相委而去()

(3)买着闻之()(4)但无出水处耳()

15.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标三处)(3分)买 者 求 见 元 方 因 告 其 人 曰 此 宅 子 甚 好 但 无 出 水 处 耳。

(4)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7.对画线句子“子侄以为言,元方曰:

‘不尔,是欺之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儿子和侄子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议论,元方说:

“不这样,就是欺骗人家啊。

” 

B.子侄们认为这样言语是正确的,元方说:

“不这样,就是欺骗人家啊。

C.子侄们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议论,元方说:

“不这样,就是欺骗人家啊。

D.子侄们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议论,元方说:

“不是你,

那就是你欺骗人家

18.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

在汉语词典里,“元”有“首、大”的释义;“方”有“方正”“正直”之意,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述这两位“元方”是否人如其名。

(4分)

三、写作(30分)

19、也许,你还陶醉于童年的趣事之中;也许,你还陶醉于运动场上奋力的一搏;也许,你还陶醉于父母在你失意时送来的温暖;也许,你还陶醉于一处奇特瑰丽的自然风光……

请以“有一份陶醉在心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认真选材,有真情实感;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班级。

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积累。

(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歧、诀、蔽、猾

2、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8分)

(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B4、相比;通悦,愉快;以……为乐;于此

5.B6.A

7.

(1)示例:

相约诗歌,相伴成长。

诗歌,装饰我们的青春年华。

(3分)

(2)作者:

冰心随感:

我选C,句式短小精悍,告诉我们应该要相信自己,珍惜

现在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意对即可)(3分)

二、现代文阅读(16分)

8、文章开头第一段的环境描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为后文年轻人的出场作铺垫,同时天气的寒冷与人情的温暖形成对比,借以突显文章的主题。

(1分)

9、A,这一短语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更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年轻人大口大口地吃着饺子的情景,表现了他的极度饥饿,反衬我们一家子的善良。

(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3分,计4分)

10、从文中的年轻人言行举止来看他是出来推销丝绵而不是讨饭的;在母亲请他吃饺子他有过推辞;在母亲让他带冻豆包他父亲和哥哥时他是拘谨的;(每点1分,写到2点即可,共2分)可见年轻人是有良知的人,会知恩图报。

父亲认为如果不让他做,他心里会觉过意不去,让他做可以让他心安。

(2分)。

11、文中的一家人他们善良无私的帮助了年轻人,这种善良,单纯而耀眼。

这种善良的情感是这个世界所有美好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纯洁真挚的感情的基础;也是人能够保持一颗恬淡宁静的心的基础;更是一个人回顾一生丰富无悔的基础。

“底色”是指绘画时第一层着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想让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拥有美好的人生,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那么我们首先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善良单纯的心。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12.吟余小立阑干外(1分)恬淡、静谧中更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1分)

13.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2分)

14.通“否”;离开;听说;只

15.买 者 求 见 元 方/ 因 告 其 人 曰 /此 宅 子 甚 好/ 但 无 出 水 处 耳。

16.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

17.C

18.甲文中元方面对友人不卑不亢、自觉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其懂礼识礼,为人正直。

后面的“入门不顾”更体现了他的刚正率直。

乙文中的元方“卖宅”一事反映出他坦诚、诚信的品质,诚实交易,正直无欺。

这两个人都可以说

是人如其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