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教案.docx
《急救知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知识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救知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实际操作,初步掌握现代救护技能,为广大同学服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
现代基本救护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说明此次急救知识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学习新知
(一)急救的定义
(二)急救的目的及原则
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并在急救过程中不会对伤病员造成二次伤害。
(三)主要的自救急救技术包括:
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外伤固定、搬运
(四)急救步骤及病情评估
1.初级检查
D.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适合抢救
R.判断伤病员的意识情况
A.判断伤病员的呼吸道是否通畅
B.判断伤病员的呼吸是否正常
C.判断伤病员的心跳是否正常
2.进一步检查
从头部开始→双耳→双眼→鼻部→口腔→面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下肢,检查过程中
注意有无出血、水肿、骨折等情况。
3.处理方法
①如果伤者无意识,有呼吸,有心跳,应采取侧卧式,注意观察,等待救援。
②如果伤者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四、模拟灾难现场,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五、学生分组练习
六、现场考核
对无意识,有呼吸,有心跳的伤者该如何处理?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说明“七步洗手法”培训的意义和必要性
三、学习新知
(一)概念
1.洗手
2.卫生手消毒
(二)“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第一步:
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
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
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
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
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
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
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四、观看视频
五、学生一起动手跟着视频练习
六、现场抽查学生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概念引入
是指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病员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抢救技术,以恢复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
三、学习新知
(一)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1)判断意识
(2)高声呼救
(3)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板上
(4)打开气道
①解开衣领、腰带,检查并取下活动义齿。
②清除口鼻分泌物。
③就地抢救,复苏体位,可背垫木板或仰卧于平地上。
④打开最常用的气道方法:
仰头举颏法。
(5)判断呼吸、心跳
一看:
看胸部有无起伏
二摸:
摸颈动脉有无跳动
三感觉:
感觉有无呼出的气流拂面
(6)口对口人口呼吸
(7)胸外心脏按压
①操作者体位:
根据个人身高及病人位置高低可采用站式或跪式,紧靠病人一侧,必要时可用踏脚凳。
②按压部位:
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③按压方法:
二手掌根重叠,手指不触及胸壁、手臂与胸骨垂直。
④按压力量:
胸骨下陷4~5cm。
⑤按压频率:
100-120次/分。
⑥按压与放松比例:
比例适当1:
1,放松时手不离开胸壁。
⑦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
单人或双人操作均为30:
2
(二)胸外心脏按压的错误示例
(三)胸外按压的注意事项
①人工呼吸时吹气量不要过大,>1200MI可造成胃内大量充气
②操作者一次吹气完毕应立即与病员口部脱离,稍抬头部,眼视病员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手指,以便病员从鼻孔呼气.
③病员牙关紧闭或口腔有严重损伤时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④按压垂直向下用力,不要左右摆动
⑤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但应使胸壁不受任何压力
⑥不能冲击式猛压,以免引起肋骨骨折
⑦按压平稳,有规律进行,不能间断
(四)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①伤病员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②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③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
有以上任一点均为有效,可停止做心肺复苏。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外伤害,一旦发生这样紧急事件,都会让我们措手不及,无所适从。
而创伤是在各种意外情况下发生的,严重创伤可导致死亡,因此,创伤的现场救护尤为重要。
三、学习新知
(一)概念
1.创伤的现场救护技术包括:
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及伤员搬运。
2.伤口是细菌侵入人体的门户,如果伤口被细菌感染就可能引起化脓、败血症等症状,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包扎材料
常用包扎材料:
有创口贴、三角巾、纱布、绷带
就地取材如:
毛巾、衣服、领带、床单等都可以作为临时包扎材料
2.包扎目的及动作要领
包扎目的:
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减少出血减轻疼痛
包扎伤口动作要领:
要做到快、准、轻、牢
3.包扎的注意事项
①包扎部位要准确、严密
②包扎动作要轻,不要碰触伤口
③包扎要牢固,但不宜过紧,以免妨碍血液流通
④包扎前伤口上一定要加盖敷料
4.了解包扎方法及各部位包扎名称
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生命的现象,人体血液量占体重的8%,如果出血量达到血液总量的40%,就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止血是必须采取的措施。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采用不同止血方法。
①包扎止血
实用于伤口表浅,出血量少的情况,我们常用创可贴或敷料包扎,还可以就地取材用三角巾、绷带、手帕、纸巾、清洁布料等包扎止血。
②加压包扎止血
此方法适用于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
a.先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等盖住伤口
b.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
c.包扎松紧度以起到止血目的为宜
③布料止血带止血
限于在没有止血带的紧急情况时临时使用
a.将三角巾或围巾、领带等布料折叠成带状
b.在上臂的1/3处垫好衬垫
c.用准备好的布料带在衬垫上加压绕肢体一周,两端向前拉紧,打一个活结d.取绞棒(竹棍、笔等)插在带状的外围内提起绞棒绞紧
e.将绞紧后的棒的一端插入活结小圈内固定
f.最后记录止血带安放时间
四、观看视频
五、全科小结,总结重点
第五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新知
(一)绷带包扎的急救用途
伤口清创后包扎时做伤口敷料和固定使用
(二)绷带包扎的方法
1.环形包扎(适用肢体粗细较匀处伤口)
·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左手固定敷料
·右手将绷带打开,加压环绕肢体4-5层,绷带缠绕范围要超出敷料边缘
·最后用胶布粘贴固定,或将绷带尾端中间纵形剪成两个布条,先打一个结,然后再缠绕肢体打结固定
2.螺旋包扎(适用肢体、躯干部位)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先环形缠绕两圈
·从第三圈开始,环绕时压住前一圈的1/2或1/3
·最后用胶布粘贴固定
3.螺旋反折包扎(用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部位的包扎,如小腿、前臂等)·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先环形缠绕两圈
·从第三圈开始,每圈反折一次,反折时,以左手拇指按住绷带正中处,右手将绷带向下反折,向后环绕并拉紧
·反折处不要在伤口上
4.“8”字形包扎(适用手掌、踝部和其他关节处伤口)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包扎手时从腕部开始,先环形缠绕两圈
·然后经手和腕“8”字形缠绕
·最后绷带尾端在腕部固定,
包扎关节部位肘部(膝部)时绕关节上下“8”字形缠绕
5.回反包扎(用于头部、肢体末端或断肢部位的包扎)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先环形固定两圈
·左手持绷带一端于头后中部,右手持绷带卷,从头后方向前到前额
·然后再将固定前额处绷带向后反折
·反复呈放射性反折,直至将敷料完全覆盖
·最后环形缠绕两圈,将上述反折绷带固定
三、现场示范
四、学生分组练习
五、学生展示
六、全课总结,强调重点
第六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新知
(一)三角巾包扎的急救用途
急救时止血、包扎、固定。
使用三角巾,注意边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伸展,敷料贴实,可按需要折叠成不同形状,包扎不同部位。
(二)三角巾包扎的方法
1.头顶帽式包扎(受伤部位头顶、侧面、脑后)
·将三角巾的底边折一道两横指宽,边缘置于伤员前额齐眉处,顶角向后
·三角巾的两底角经双耳上方拉向头后部交叉并压住顶角
·再绕回前额齐眉打结
·顶角拉紧,折叠后掖入头后部交叉处内
2.双眼外伤包扎(受伤部位双眼)
·将三角巾顶角与底边对折,对折三次折,叠成四横指宽带状
·两底角对齐中线位置放脑后枕部,经双耳下方到眼前交叉
·正面鼻子露出来,侧面耳朵露出来
·经双耳上方到脑后打一个活结,打结高度与双耳上方平行
3.手(足)包扎
·打开三角巾(手部包扎两底角对齐)
·手指(或足趾)尖对向三角巾的顶角
·手指(或足)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
·指缝(或趾缝)间插入敷料
·将顶角折回,盖于手背(或足背)
·两底角分别围绕到手背(或足背)交叉
·再在腕部(或踝部)绕一圈后在手背(或足背)打结
4.肘部(膝部)带式包扎
·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带状
·将中段斜放于伤部,两端向后缠绕,绕回时分别压于中段上下两边
·包绕肢体一周打结
三、现场示范
四、学生分组练习
五、学生展示
六、全课总结,强调重点
第七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新知
(一)骨折的症状
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反常活动骨擦音
(二)固定
骨关节损伤时均必须固定制动,目的是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片损伤血管和神经等,并能帮助防治休克。
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也宜将局部固定。
1.骨折固定的材料
①夹板:
木夹板、竹夹板。
在没有现成的夹板时,也可用塑料板、杂志和书、木棍树枝、高梁秆等代替夹板。
②敷料:
干净的纱布、棉垫、毛巾、布条、衣服等。
2.固定原则
·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夹板的长度应能将骨折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
·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
·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
·预防休克
3.固定方法
操作要点:
·置伤病人于适当位置,就地施救
·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加衬垫,固定时操作要轻
·先固定骨折的上端,再固定下端,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前臂、小腿部位的骨折,尽可能在损伤部位的两侧放置夹板固定,以防止肢体旋转及避免骨折断端相互接触
·固定后,上肢为屈肘位,下肢呈伸直位
·应露出指(趾)端,便于检查末梢血运
三、现场示范
四、学生分组练习
五、学生展示
六、全课总结,强调重点
第八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新知
(一)概述
(二)搬运操作步骤
①固定担架上;
②头后足前;
③脚步、行动一致;
④保持水平;
⑤体位:
一般多采取平卧位,昏迷时头部应偏向一侧,脑脊液耳漏、鼻漏时头部应抬高30度,防止脑脊液逆流和窒息。
(三)搬运的注意事项
①现场救护后,要根据伤病人的伤情轻重和特点分别采取搀扶、背运、双人搬运等措施;②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病人试行站立;
③疑有肋骨骨折的伤病人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
④伤情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的伤病人应采取担架器材搬运方法;
⑤现场如无担架,制作简易担架,并注意禁忌范围。
(四)用图片的方式介绍几种常用的搬运方法
①单人法
②双人法—坐椅法、肢端搬运法
③三人法
三、现场示范
四、学生分组练习
五、学生展示
六、全课总结,强调重点
第九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新知
(一)、高热
1.概念
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就叫发热。
发热的分型﹙腋下温度﹚:
37.3~38℃,称为低热;38.1~39℃,称为中度发热;39.1~41℃,称为高热;超过41℃,称超高热或高热危象。
2.急诊处理
(1).卧床休息,鼓励患者多饮开水,可给予高热能、高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及维生素B及C口服。
监测体温,4小时测体温一次。
(2).物理降温:
①用冰帽或冰袋冷敷头部,或置于腋下、腹股沟、颈部等大血管处,每10~15分更换一次。
②用30~35℃温水擦浴四肢、胸、背部。
③用温水配制的30%~50%酒精擦浴胸、背部和颈部。
④用4~6℃生理盐水200~300ml灌肠。
(3).药物降温:
可适当服用阿斯匹林或扑热息痛、安宫牛黄丸等降温。
如高热引起头痛、烦躁不安、抽搐者,可采用人工冬眠疗法(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肌注)。
(二)、心绞痛
1.概念
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2.临床表现
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疼痛特点为:
(1).部位:
疼痛多位于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界限不很清楚。
有时有放射痛。
(2).性质:
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感,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偶有濒死感。
(3).诱因:
常由劳累、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受寒、吸烟、心动过速、急性循环衰竭等也可诱发。
(4).持续时间:
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
长者可持续15分钟之久。
(5).缓解方式:
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3.急诊处理
(1).休息:
发作时立刻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
(2).硝酸甘油:
为最常用而有效的药物,每片0.5毫克,一片置于舌下,作用在1~2
分钟内开始。
(3).硝酸异山梨酯:
5~10毫克,舌下含化,2~5分钟见效。
(三)、心肌梗死
1.概念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2.临床表现:
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其性质、部位及放射均与心绞痛相同,较剧烈而持
久,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
常伴有烦燥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
少数患者无疼痛,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到上腹部、颈部、下颌、背部等。
疼痛剧烈时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
有的还伴有室性心律失常、体克及心力衰竭,短时间内可死亡。
3.急诊处理:
(1).休息:
绝对卧床至少两周,以减少受损心肌耗氧量。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解除焦虑。
大小便不能下床。
(2).监测:
严密观察血压、呼吸、心律和心率变化,避免猝死。
(3).吸氧:
有条件的船只在最初的几日要给予断续或持续吸氧,以改善心肌的缺氧状态。
(4).护理:
给予易消化、低盐、低热量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可用缓泻剂。
(5).治疗:
根据船上条件,疼痛严重者给予哌替啶肌肉注射或吗啡皮下注射
(6).及时送往陆上医院治疗。
(四)、高血压
1.概述
血压是血液在动脉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急症:
指短时期内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持续>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
2.临床表现吧
病人可出现头痛、鼻出血、视力模糊、眼底出血、呕吐,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有效降压治疗,预愈后很差,常死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3.治疗
(1).急诊处理:
当血压>200/130mmHg时,应快速降压,可舌下含服心痛定10-20mg或肌肉注射速尿20mg,使血压降至160/90mmHg。
注意休息,可适当服用镇静剂,如安定片2.5mg,每日三次口服。
有条件的船舶可给予硝酸甘油10~25μg/分钟静点,密切观察血压。
(2).一般治疗:
改善生活行为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包括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
①减轻体重;
②减少钠盐摄入;
③补充钙和钾盐;
④减少脂肪摄入;
⑤限制饮酒;
⑥增加运动。
(3).降压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血压控制目标值:
原则上应将血压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140/90mmHg。
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Hg。
三、观看视频
四、全课总结,强调重点
第十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新知
(一)烫伤:
1.概述
烫伤可分为烧伤和水烫伤两种类型。
除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开水和火焰、蒸气等高温灼伤外,还包括工业上的强酸、强碱等化学灼伤,电流、放射线和核能等物理灼伤。
面积愈大,深度愈深,对全身和局部的影响也愈大、愈严重。
2.烫伤的程度:
烫伤可分为
一度烫伤(红斑性,皮肤变红,并有火辣辣的刺痛感);
二度烫伤(水泡性,患处产生水泡);
三度烫伤(坏死性,皮肤剥落),对局部较小面积轻度烫伤,可在家中施治,在清洁创面后,可外涂京万红、美宝润湿烧伤膏等。
对大面积烫伤,宜尽早送医院治疗。
3.烫伤的处理:
烫伤处理的原则是首先除去热源,迅速离开现场,用各种灭火方法,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等,立即将湿衣服脱去或剪破衣服淋冷水,肢体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消失为止。
还可用湿毛巾或床单盖在伤处,再往上喷洒冷水。
不要弄破水泡。
能障碍。
所以务必注意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居民、儿童的防火教育,在工矿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并制订严格的防火管理制度。
(二)冻伤
1.概述
是机体由于暴露在寒冷环境中过久而形成的损伤。
冻伤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种:
局部冻伤好发于指、趾、鼻尖、耳廓、脸颊等暴露部位,而且容易在同一部位复发。
2.冻伤的程度:
第一度(红斑性):
冻伤部皮肤从苍白变为斑块状紫蓝色,以后转为红、肿、充血。
并有痒、痛、麻木等现象。
约5~7天症状消失,不留疤痕。
第二度(水泡性):
冻伤部除红肿外,尚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局部剧痛,对冷、热、针刺感觉不敏感。
2~3周后水泡干枯形成干痂,痂皮脱落时,有薄的新皮覆盖创面。
第三度:
轻的局限于皮肤,皮肤从苍白变紫而黑,伤部周围皮肤肿胀并可有水泡,大多有剧痛。
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愈合需二个月以上,且形成疤痕。
3.冻伤的处理:
发生冻伤后,伤部要迅速复温,可将伤部浸泡在清洁温水中,并在5~7分钟内加温到37~42℃左右。
冻伤的肢体宜稍抬高,以消退水肿。
第一、二度冻伤予保暖包扎。
第三度冻伤宜由医疗单位进行消毒、包扎、预防感染和创面处理。
全身性冻伤复温后,由于全身组织和脏器均有损害,仍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心肾功能损害,所以应住院抢救。
(三)、毒蛇咬伤
1.概述
毒蛇具有毒腺,能分泌毒素。
毒蛇咬人时,毒液腺受压,毒液就通过毒牙注入伤口。
2.分类
毒蛇的毒液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神经毒,能使延髓中枢和肌肉迅速瘫痪;
②血循毒,能使血液不凝固,引起出血和溶血,还可使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丧失。
如不及
时抢救,均可造成死亡;
3.毒蛇的种类:
我国毒蛇有眼镜蛇科、蝰蛇科、蝮蛇科以及海蛇科多种,所含的毒液性质不同,故被咬者所出现的病理变化和症状也不尽相同。
蝮蛇科蛇(包括蝮蛇、五步蛇、烙铁头、竹叶青等)的毒液属于血循毒,破咬处剧痛、红肿,并自伤口不断流出血水。
被咬者出冷汗、恶心、昏厥,多处出血如鼻出血、眼结膜出血、皮下出血、呕血、咯血和尿血等,最后发生循外衰竭而死亡。
咬伤到死亡相隔2~7天不等。
眼镜蛇科蛇(包括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的毒液属于神经毒,被咬处局部初起有灼痛,后来感觉麻木,以后出现上眼皮下垂、走路不稳、四肢无力、头重下垂、流涎、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继之出现四肢瘫痪、呼吸微弱、自觉窒息,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和心力衰竭死亡。
从咬伤到死亡相隔半小时到30小时不等。
辨别哪一类毒液引起的症状,在治疗上有重要。
4.毒蛇咬伤的处理:
毒蛇咬伤的急救原则是及早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尽可能地减少局部损害。
蛇毒在3~5分钟即被吸收,故急救越早越好。
a、绑扎伤肢:
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口吸(口腔粘膜破溃者忌吸),将毒液排除体外。
b、冲洗伤口:
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0.1%高锰酸钾或净水反复冲洗伤口。
c、局部降温:
先将伤肢浸于4~7℃冷水中3~4小时,然后改用冰袋,可减少毒素吸收速度,降低毒素中酶的活力。
d、排毒:
咬伤在24小时以内者,以牙痕为中心切开伤口成“十”或“艹”形,使毒液流出,亦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吮毒液。
但口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血管。
若有蛇牙残留宜立即取出。
切开或吸吮应及早进行,否则效果不明显。
(四)、外耳道异物
1.概述
一般的外耳道异物有玩具、豆类、纽扣、石子、纸卷等,多发生于小孩。
常表现出疼痛,耳鸣或眩晕,较大的异物或谷物迥水后胀大,常有听力减退。
若异物未伤及鼓膜和外耳道壁,可无明显自觉症状。
2.处理方法
a.对于外耳道异物,一般以到医院耳鼻喉科诊疗为佳,切忌乱掏,以免损伤耳膜。
b.对外耳道异物,宜视异物性状择法除去。
圆形质硬的异物可用耳钩针,经异物周围细小间隙放入,绕过异物深面将其钩出,切忌将异物推至深部。
c.豆类、花生仁可先淌入酒精,使之缩小,再钩出或掏出。
扁形或棒状异物可用耳镊夹出。
小泥块或泥沙,可用温开水冲洗,或用挖耳勺或小匙细心挖取。
d.对活蚊蝇小虫入耳,可用蘸有乙醚或氯仿的怖签接触虫体,也可用酒精或油类灌满外耳道,待将蚊虫杀死后用夹子取出或用水冲出。
e.小儿吵闹乱动不合作时,可在全身麻醉下取出异物。
对光滑的异物,宜小心钩取,防止向内推入。
(五)、呼吸道异物(异物梗喉)
1.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注意,异物误入喉、气管或支气管内即导致呼吸道异物,异物仅梗塞或卡于喉部称之为异物梗喉。
本病症十分危急,多发生于儿童,亦可偶见于成人,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在短时间内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
2.种类
呼吸道异物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西瓜子、花生米、黄豆、蚕豆等,异物梗喉最为常见的是鱼刺、肉骨等。
3.症状
异物误入呼吸道后,可立即出现剧烈呛咳,小儿或伴见大哭大闹,还可伴有憋气、口唇青紫等症,根据异物停留部位而产生不同症状。
异物嵌顿喉部则可见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异物较大时可致窒息而迅速死亡。
异物停留于气管(尤以右支气管异物多见)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或呼吸不畅。
异物停留于支气管内,阵发性咳嗽和呼吸困难症状可减轻,因异物刺激支气管粘膜可致发热、多痰等症。
鱼刺卡喉时主要表现为咽喉部不适,吞咽困难,疼痛等症。
4.呼吸道异物的处理
一旦发生呼吸道误入异物,应尽快送医院诊治,情况危急而就医不及时,可将患儿倒立,轻拍其背部,其梗于喉、气管之异物有可能借助咳嗽反射而排出。
怀疑有异物误入呼吸道也应速到医院诊治。
喉部异物可在直接喉镜照视下钳出异物,鱼刺卡喉时不可误将其向内推入,民间喝醋对软化鱼刺似有一定效果。
气管异物可在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照视下钳除。
支气管异物需经支气管镜取出,或打开胸腔取出。
对有窒息征兆者,宜尽早行气管切开术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再设法取出异物。
5.呼吸道异物的预防:
a、最好不要给五岁以下儿童吃瓜子、花生、豆类等食物。
吃西瓜时可先去掉瓜子。
进食避免谈笑、哭闹或打骂小儿。
要改掉边走边玩边进食的不良习惯,以免一旦跌交后啼哭,将口中食物吸入下呼吸道。
要细心照看小儿,教育年龄稍大的儿童,勿给幼儿喂吃瓜子、花生、豆类等食物。
也要提防小儿自己拿取上述食物。
b、教育儿童不要把小玩具放在口中,发现儿童口中含有东西时要及时设法取出。
但切不可强行夺取,以免哭闹后吸入。
c、成年人应改掉工作时把针、钉等物咬在嘴里的习惯,以防发生意外。
对于昏迷或全麻后未清醒的病人,要细心护理:
预先取下已摇动的假牙,呕吐时,头应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