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9328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农场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图:

附图1:

项目建设地点位置图

附图2:

项目建设房屋建筑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一)项目名称、建设单位与负责人

1、项目名称:

黑龙江省农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主管部门: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4、项目建设单位: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农场

5、项目建设地点: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农场新区

6、项目总负责人:

姜世佳五大连池农场场长高级工程师

7、项目技术负责人:

王子龙五大连池农场副场长高级工程师

8、项目经济负责人:

姜世佳五大连池农场场长高级工程师

9、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

黑龙江农垦工程咨询评审中心

10、承担单位负责人:

李尚民主任注册咨询工程师

(二)项目由来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10月确定,五大连池镇是是率先建设的12个旅游名镇之一。

五大连池风景区经向国家申报,于2010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作为中国政府2010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根据按规定编制了申遗文本的重要附件《五大连池世界遗产提名地保护与管理规划(2009-2025)》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保护五大连池珍贵的火山熔岩台地自然资源,将火山熔岩台地边缘和五大连池沿湖1000m范围内居民、行政办公等搬迁至镇区。

总局的工作重点是抓城镇,强工业,优农业。

根据黑龙江省的统一部署,总局正在深入谋划,强力推进的的“32111”工程指出,参与建设五大连池风景区。

五大连池农场场部及其所属分场居民点属于全部拆迁至风景区的范围。

搬迁后,新区成为五大连池旅游名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农垦新城。

根据国家五大连池风景区的发展建设,给农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城要成为集现代化大农业展示、农业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医疗康复、休闲度假、低碳节能生态环保于一体的现代化农垦新城。

社区服务中心是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和居民生活的不可缺少的设施,同时也是城市必须的功能之一。

农场搬迁的新区,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必须跟上搬迁的速度,才能保证新区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的需要。

所以,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是必须随着新城建设,同步进行。

五大连池新城区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立足于农场,面向全镇,扩展到周边地区。

本着这一原则,建设的规模要适应整个区域的发展和要求。

根据《五大连池镇农场新区(2010-2015年)》建设规划对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确定建设目标、建设规模,建设标准。

同时也要考虑到随着农场小城镇建设进程与规模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场和城镇周边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本项目是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包括农场机关和社区的服务中心的综合建设。

项目总占地面积736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684平方米。

整个建筑为П型,建筑面积9691平方米,主楼建筑层面为五层,左侧建筑层面为两层,右侧建筑层面为三层。

社区服务中心中的农场机关建设部分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标准,社区服务部门的建设结合实际需要,参照相关的建设标准。

2、建设内容

社区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9691平方米,使用面积8390平方米。

其中主楼的建筑面积是5965平方米,使用面积是5047平方米;右侧建筑面积是2236平方米,使用面积是1964平方米;左侧建筑面积是1491平方米,使用面积是1378平方米。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3560万元。

(1)土建工程投资3295万元。

(2)项目建设其他费用165万元,其中:

可研报告编制费5万元;

勘测设计费80万元;

工程监理费50万元;

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30万元。

(4)基本预备费用100元。

2、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为3560万元,全部申请上级拨款。

3、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2011-2012年,一年。

(五)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是中国政府2010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为了更好的保护五大连池珍贵的自然资源,保护火山熔岩台地重要措施。

项目建设是国家和黑龙江省的总体要求,也是新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符合黑龙江省的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

项目建设对五大连池镇和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项目建成以后,不仅保护人类的自然资源,而且繁荣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和保证人们生活。

项目建设是在新区加速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为农场和该地区的职工的服务。

项目建成以后,可以满足农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同时有利于缩小城乡的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也有利于加快该地区的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促进该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实现。

项目建设是农场新区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区建设规划的组成部分。

项目建设能够安置部分人就业,有利于减少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进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编制依据

(一)文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

2、2010年5月25日,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过的《五大连池镇总体规划2010-2025》;

3、2010年7月21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通过的《五大连池镇农场新区方案(2010-2015年)》;

4、《风景名胜区条例》;

4、《黑龙江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6、《五大连池农场“十二五”发展规划》

5、2002年国家计委颁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试用版)》(计办投资〔2001〕1153号);

6、2006年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出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和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

7、2009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二)资料依据

1、《黑龙江省建筑工程估算指标》和现行市场建筑材料价格资料;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0352-2005);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6、《黑龙江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三)资料依据

1、2010年黑龙江农垦统计年鉴;

2、2010年北安农垦分局统计资料;

3、2010年五大连池农场统计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根据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要求和黑龙江省建设十大旅游风景区的建设,黑龙江省规划建设五大连池风景区,新建五大连池新镇。

五大连池农场是五大连池新镇的一部分,位于新镇的西部。

目前五大连池农场已经在新区建设居民新区,年底建成近百栋居民楼,年内入住。

新区按照规划要建设功能齐全的新城镇,各项设施完备。

其中,社区服务中心是不可缺少的建设。

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搬迁建设五大连池镇的机遇,新建社区服务中心,按照国家的标准建设是当务之急。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依托农场,面临五大连池旅游风景区,扩展到五大连池市及周边地区,市场广阔。

项目对于农场的发展十分有利。

项目促进农场经济的繁荣和地区经济发展。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的实际需要

按照黑龙江垦区城乡一体跨越发展规划要求:

“把垦区建成能够集聚产业要素、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根据五大连池风景区建设的需要,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农场职工集中到场部生活的新形势,农场社区人口不断增加,社区卫生、文化、环境、治安、保障等问题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会增多,强化社区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加强农场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农场建设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可以提高农场可经济发展的活力,促进农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群众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成就感、舒适感。

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有利于该地区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弘扬精神文明、崇尚科学、和谐向上、蔚然成风的良好氛围。

把社区建设和管理搞上去,进一步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可以为垦区改革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的实际需要。

(二)项目建设是农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创造性实践相统一的渐进的历史过程,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而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做好农场社会事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前提,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场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项目建设是农场创造良好社区工作环境的有效途径

五大连池农场的居民集中居住在农场场部,管理区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也需要实行集中统一,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可以方便职工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质量。

五大连池农场是按照黑龙江省建设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事业而变迁到该地区新建农场场部,各种基础设施都需要新建。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项目把农场的管理机构、居民委员会、农业保险、农场居民生活的服务机构、公检法等机构统一在一起,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是有利于生产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方便职工生活,有利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繁荣边疆,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的一举多得的建设。

加快社区建设工作、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农场经济的发展。

同时能满足使居民对社区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因此,项目建设是农场创造良好社区的有效途径。

(四)项目建设是加快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项目建设是农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加强小城镇建设,完善城镇的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的差别,使职工享受和城市一样的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五)项目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加快医院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保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面临全面搬迁建设新的场区的机遇,农场按照省政府批准的规划,在城镇新区新建社区服务中心,满足农场职工的需要,使农场职工能向城市一样,享受完善社会的服务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地区和城乡之间不平衡,这是社会的焦点。

解决这种矛盾,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要求。

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是按照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经济社会的建设,缩小城乡差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

(六)项目是是该地区加快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我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特别是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我国农村的城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