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3288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docx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docx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

摘要:

文章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收益与风险、条件与潜能,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最新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文献。

作者期待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做较为全面与深入的概述。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

2004年2月香港银行获准试办个人人民币存款业务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随后,在国际收支经常及资本账户“双顺差”,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继续向前。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民币国际化迅速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因为危机凸显“一币独大”国际货币体系的巨大风险,以及国际货币多元化的未来趋势。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贸易体之一的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及逐步放开的金融市场必将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成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成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给中国带来深远的政治利益,亦蕴含巨大的经济利益。

最为关键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消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原罪”,降低国内金融危机的风险。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不仅是重要的学术价值,还是紧迫的政治和经济问题。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收益与风险、条件与潜能、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最新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以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现状做较为全面与深入的概述。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

货币国际化是指货币发行国以外的私人部门和官方机构使用该种货币(cohen(1971))。

hartmann(1998)认为国际货币化是指一种货币:

(1)作为交易媒介,在国际贸易和资本交易中被私人用于直接货币交换以及其他货币间的间接交换媒介,也被货币行政当局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和平衡国际收支;

(2)作为记账单位,被用于商品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价,也被货币行政当局用于确定本币汇率平价;(3)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被私人部门选择为金融资产,被货币行政当局作为储备资产。

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计量标准包括3方面的测度指标:

(1)人民币现金在境外有一定流通度;

(2)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3)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达到一定比重(李稻葵(2008b))。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成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蕴含深远的政治利益。

李婿、何帆(2004)指出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较高的国家在国际金融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中享有更多话语权,其货币成为国际支付、结算和储藏手段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於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

成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还将使中国获得长远的经济利益,包括:

(1)获得铸币收人;

(2)减少中国国际收支波动;(3)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可以减少外贸企业成本及汇率风险等(李稻葵(2008a))。

具体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收益包括:

1.使中国获得国际铸币收益。

bergsten(1975)证实国际货币发行国能从本币国际化中获得铸币收益,且国际货币竞争越激烈,全球金融市场越深化,国际货币发行国获得铸币收益越困难。

曹勇(2002)认为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决定国际货币的铸币收益大小。

何慧刚(2007)计算出人民币国际化年均国际铸币收入至少为25亿美元。

2.实现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减少国际收支的波动。

曹勇(2003)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国通过输出人民币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还有利于输出通胀和转嫁压力。

陶勇强、王智勇(2010)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国际收支赤字融资。

3.降低人民币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投资的发展。

郑木清(1995)人民币国际化方便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减少对外贸易的汇率风险。

赵海宽(2003)认为用本币结算是规避汇率风险的上策,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可以用人民币支付和结算,外贸因此可不受外汇制约,有利外贸发展。

谢太峰(2006)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我国国际债权债务的人民币结算、减少进出口商外汇收支套期保值成本,以及出口商对国外进口商提供本币的出口信贷。

陶勇强、王智勇(2010)认为对外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氏币计价结算可以减少汇率风险。

4.促进中国金融业发展。

金发奇(2004)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增加我国金融中介业务收入,降低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筹资成本,提高人民币国际贷款利率。

5.货币行政当局在制定执行经济政策时获得优势。

王信、彭松(2002)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我国通过货币替代等途径影响非国际货币储备国的经济金融。

王元龙(2008)认为人民币境外流通可缓解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客观要求。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亦将使中国国内经济面临一系列风险。

1.使中国遭遇“特里芬”难题。

陶勇强、王智勇(2010)认为在国内制度不完善和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限制国内金融政策选择范围、约束人民币汇率政策、并使中国遭遇“特里芬”难题。

2.削弱政府宏观政策的自主性及调控力。

frankel(1995)指出,货币国际化会增加境外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导致该货币升值,从而损害该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货币国际化还会增加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的波动,从而加重央行控制货币量的困难。

李裕(2002)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要求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和外汇等政策要考虑对他国的影响,从而降低宏观政策自由度。

金发奇(2004)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使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紧密。

国内货币政策可能只有部分作用于国内经济变量,国外货币政策也会波及国内。

最终可能导致货币替代、资本流出流入,使国内货币政策偏离预期目标。

姜波克、张青龙(2005)提出人民币国际化会削弱一国货币政策自主权,货币、财政、价格政策还将面临“两难”境地。

3.引起国际游资对国内经济金融的冲击。

赵海宽(2003)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可能遭致国际投机资金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攻击。

陈硕和林学斌(2003)认为投机攻击可能通过证券和外汇市场两个渠道,人民币国际化会开放证券和外汇两市场,并将可能产生投机风险。

刘骏民、刘惠杰和王洋(2006)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及其相伴的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兑换可能使国际游资冲击中国金融市场,并对房地产、能源期货等对冲操作,造成金融动荡和危机。

4.加剧汇率波动。

tavalas(1998)指出,在钉住汇率制下推进货币国际化,外国对该国际化货币需求变化可能会引起的资本流动,从而减弱货币当局对基础货币的控制,破坏国内经济的运行。

在浮动汇率制下推进货币国际化,外国对该国际化货币需求的转移则可能会导致汇率的大幅度变动,从而削弱货币当局调控国内经济的政策力度。

kenneths.chan(2001)证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币的境外流通会加剧本币汇率波动。

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币境外流通对本国宏观经济没有显著影响。

5.诱发假币和洗钱等犯罪活动(陶士贵(2002))。

赵海宽(2003)指出纸币流通范围大小与假票可能成正比。

人民币国际化容易诱发伪造人民币及洗钱的犯罪,损伤人民币的信誉和国际地位,给我国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国际货币发行国要具备一系列基础条件才能实现本国货币的国际化。

其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包括:

国际化货币发行国的经济规模有优势并保持适度增长、货币政策具备相对独立性、国内金融市场发达、价格稳定、国际收支结构合理、货币维持可兑换信心等(bergsten(1975))。

tavals(1997)认为,一国货币国际化战略需要三个前提条件:

(1)政治稳定的信心;

(2)深人开放的金融市场;(3)占全球较大比重的出口量。

mundell(2003)认为,人们对货币稳定的信心是该货币能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因素。

货币流通及交易范围、货币政策稳定、国内金融管制、货币发行国经济规模、以及货币本身的长期价值等都是影响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因素。

chinn和frankel(2007)定量研究了1973年~1998年各国央行国际储备主要币种结构的决定因素。

显著变量包括国际货币发行国的经济规模、通货膨胀率、汇率波动的方差、金融中心大小等。

具体来说,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包括:

1.经济规模及经济开放度。

matsuyama,kiyotaki和matsui(1993)创建了两国(本国及外国)两币(本币及外币)理论模型,分析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潜在竞争者的条件。

结果显示:

经济开放度是国际货币的决定因素,且国家经济规模越大,其货币能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越大。

eichengreen(1994)证实国际货币体系为等级结构,国家经济实力的差异形成并维持这种等级结构。

rey(2001)证明经济开放度最大,与其他货币交换成本最低国家的货币易于成为国际货币。

2.金融市场的深度与自由度。

williams(1968)指出1914年以前英镑体系的核心是云集于伦敦的国际银行体系,货币国际化程度主要取决于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深度。

kenen(1988)认为金融市场自由度是决定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关键性因素,只有资本自由流动才能创造货币国际化所需金融市场的深度。

3.汇率稳定。

hayek(1978)认为货币价值不会不规则波动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货币国际地位依赖于其稳定性及未来价值的可预测性。

4.政治地位与军事力量。

mundell(1983)指出,一国的政治及军事力量有助于巩固货币的国际地位。

posen(2008)认为货币国际化不仅仅是金融问题。

由于美国在全球的政治军事地位,既便美元贬值,欧元仍无法取代其国际货币的地位。

五、人民币国际化的潜能

部分学者定量测度了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潜能。

刘峻民(2005)认为未来3年~5年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占20%左右的世界外汇储备。

chen和peng(2007)运用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历史数据计量分析了影响货币全球储备份额的主要因素,并用中国数据预测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潜能。

结果显示,假如资本项目完全自由兑换,人民币的国际储备份额可与英镑和日元一争高低。

《金融时报》(2009)预言人民币成功推进国际化会产生近2万亿美元的年贸易量,占中国贸易总量的50%。

许多学者预言人民币已经具备未来成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巨大潜能。

《明镜》(1999)预测20年之后全球将剩下几种货币。

其中,美元将在南美和北美通用,人民币将在亚洲占据主导地位,欧元将在其余地区成为主要货币。

《远东经济评论》(2001)预言人民币将在21世纪头几十年内成为继美元、欧元和日元后兑换频率第四高的货币。

赵海宽(2001)指出人民币已具备问鼎国际货币的实力,政府应积极谋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凌星光(2002)指出人民币升值有购买力平价支撑,并已成为亚洲强势货币甚至准国际储备货币。

刘群(2005)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及参与国际经济程度提高,人民币必然向世界货币发展。

黄益平(2009)预言在未来十年或几十年内,国际货币体系会渐入多元货币时代,最可能的格局是美元、欧元和一个亚洲货币三分天下。

六、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

paola(2010)指出,如何在资本账户管制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最具挑战的难题。

货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最终取决于市场选择,政府政策能影响其方向与进程(chen&peng(2007))。

eichengreen(2011a)指出美元从有限国际角色发展成为英镑的强劲竞争者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比预期的要快。

目前,学界和业界对人民币国际化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的看法却存在分歧:

1.“双轨制、渐进式”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李稻葵和刘霖林(2008b)提出“双轨制、渐进式”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步骤,即,一是在中国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二是在境外将香港作为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paola(2010)也认为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至关重要。

2.贸易与金融并进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史晨煜(2010)认为贸易与金融相辅相成且不分先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沿循贸易与金融进程并进的路径。

3.以区域化为起点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高海红(2011)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以区域化为起点,将香港发展为有限资本账户可兑换下的离岸市场,并指出发挥人民币在东南亚区域汇率协调中的作用是实现人民币区域化路径的重要环节。

4.实际需要和投机交易分开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murase(2011)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策略是在人民币市场内外分离和管理下的国际化,应该把实际需要和投机交易区分开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5.注重政策先后顺序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prasad和ye(2012)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风险在于其各项推进政策实施的先后顺序。

如果缺乏灵活的汇率及成熟的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会损害中国国内金融稳定,并制约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应为首先改革汇率制度和强化国内金融体系。

6.“前期稳定创造需求,后期激进释放供给”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潘英丽和吴君(2012)根据全球8种主要储备货币1965年~2010年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在国际金融环境不稳定、国内经济金融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前期,就是未来5年~10年,应该通过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中建立人民币“网络外部性”、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途径“积蓄能量,稳健创造人民币国际需求”;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后期,即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时机基本成熟以后,激进释放人民币的海外供给,以迅速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陈雨露等.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

美元的经验证据——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经济研究,2005,

(2):

35-44.

2.高海红.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潜力.国际经济评论,2011,

(2):

80-88+4-5.

3.姜波克.人民币自由兑换论.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4.李稻葵,刘霖林.双轨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2008,(10):

42-43.

5.李稻葵,刘霖林.人民币国际化:

计量研究及政策分析.金融研究,2008,(10):

1-16.

6.刘骏民,宛敏华.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佳用途是支撑人民币国际化.开放导报,2009,

(2):

34-36。

7.刘仁伍,刘华.人民币国际化:

风险评估与控制.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潘英丽,吴君.体现国家核心利益的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国际经济评论,2010,(3):

99-109,7.

9.秦月星.从美元的逻辑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财政研究,2010.(5):

34-36.

10.陶勇强,王智勇.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研究.经营管理者,2010,(7):

99-100.

11.王信.西德马克可兑换和国际化历程及其启示.中国金融,2009,(16):

65-67.

12.熊庆丽,章向东.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

比较与借鉴.上海金融,2011,

(2):

95-98.

13.严佳佳.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替代机制研究.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14.张云,刘骏民.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趋势与风险应对探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

65-70.

15.赵海宽.人民币可能发展成为世界货币之一.经济研究,2003,(3):

54,60+91。

16.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2012.

17.chen,hongyiandpeng,wensheng,thepotentialofthermbasaninternationalcurrency,hkma,chinaeconomicsissues,2009.

18.chinn,menzied.andhiroito,anewmeasureoffinancialopenness,journalofcomparativepolicyanalysis,2008,10(3):

309-322.

19.cohen,b.j.,thefurtherofsterlingasaninternationalcurrency,macmillan:

london,1971.(下转第32页)

20.dobson,w.,p.r.masson,willtherenminbibecomeaworldcurrency?

,chinaeconomicreview,2009,20

(1):

124-135.

21.eichengreenbarry,theeuroasareservecurrency,journalofthejapaneseand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8.

22.eichengreen,barry,exorbitantprivilege:

theriseandfallofthedollarandthefutureofthe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newyork:

oxforduniversitypress,2011.

23.eichengreen,barry,therenminbiasaninternationalcurrency,manuscript,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2011.

24.farhi,e.,gourinchas,p.o.,rey,h.,reformingthe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workingpaper,2011.

25.lim,e.g.,theeuro’schallengetothedollar:

differentviewsfromeconomistsandevidencefromcofer(currencycompositionofforeignexchangereserves)andotherdata,imfworkingpaper,2006.

26.matsuyamak.,n.kiyotakianda.matsui,towardatheoryofinternationalcurrency,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93,(60):

283-307.

27.menzied.chinnandjeffreya.frankel,theeuromayoverthenext15yearssurpassthedollarasleadinginternationalcurrency,nberworkingpaper.no.13909.prasade.andyel.,therenminbi’sroleintheglobalmonetarysystem,workingpaper,thebrookingsinstitution,2008.

28.mundell,r.a.,theinternationalfinancialsystemandoutlookforasiancurrencycollaboration,thejournaloffinance,2003,58(4):

3-7.

29.posen,s.a.,it’snotjustaboutthemoney,theinternationaleconomy,2008.

30.taguchi,h.,on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thejapaneseye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4.

31.tavlas,g.s,internationalizationofcurrencies:

thecaseoftheusdollaranditschallengereuro,theinternationalexecutive,1997.

基金项目:

2009中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金融体系调整与我国对策研究”(项目号:

09ajy003)资助。

作者简介:

潘英丽,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君,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博士生。

收稿日期:

2012-08-14。

忽略此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