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2《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3096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2《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2《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2《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2《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2《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2《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2《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2《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2《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2《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2)——近代前夜的危机

总分100分,共3大题17题

知识迁移例题讲解(总分10分,共2题)

1.(4分)例1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

”这反映了清朝( )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

2.(6分)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夷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旨令

材料二:

诸欧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前古,横被全球。

——康有为

材料三:

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南京条约》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对外政策?

 

(2)结合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新”在哪里。

 

(3)综合三则材料,谈谈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能力训练基础达标(总分60分,共12题)

3.(5分)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中西方的人种差异

D.中国文人的偏见

4.(5分)下列能集中反映清朝统治者自大心态的言论是( )

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C.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D.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5.(5分)统一台湾之后,康熙皇帝在与大臣的谈话中说道:

“先因海寇(郑成功),故海禁不开为是。

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

”从中可知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的原因是( )

A.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统治者无视商业利益

C.防范西方列强的入侵

D.抵御郑成功抗清力量

6.(5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英国商人洪仁辉第二次率领商船到宁波贸易。

乾隆皇帝担忧“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一澳门矣”,于是,下令实行“一口通商”政策。

这表明乾隆帝实行闭关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法律意识欠缺

B.防止清统治出现危机

C.应付中外的不满情绪

D.清政府盲目骄傲自大

7.(5分)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

其影响有( )

①杜绝了倭寇对沿海的掠夺②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③使得中国更加闭塞、停滞④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5分)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C.经济文化繁荣

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9.(5分)史学家戴逸指出:

“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

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②清政府政治统治腐败黑暗③“重农抑商”政策扼杀经济活力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5分)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丝绸之路开辟②实行闭关政策

③郑和下西洋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11.(5分)清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闭关政策。

闭关并非完全断绝与外国的商业往来,而是对商业贸易(尤其是海路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所有港口开出的商船都被禁止通行,不许一人一船出海,也不许任何人进港

B.从广州出发的商船经过商品种类和载重量的严格检查后被允许出海

C.因为通过“丝绸之路”的陆路贸易被完全禁止,陆商生活无以为继

D.无论什么产品,无论数量多少,中外商人都可以通过海路自由贸易

12.(5分)马克思说: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下列不是这个帝国被打垮的原因的是( )

A.对外关闭国门,对内“重农抑商”

B.鄙视科学技术,摧残近代化因素的萌芽

C.思想领域大兴文字狱,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

D.中国处在外国殖民者的包围圈中

13.(5分)下列有关鸦片战争前夕(近代前夜)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皇权进一步加强②中国人与外国人通商非常方便③经济结构是耕织结合、自给自足④要与外国人做生意只能到广州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5分)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最严重后果是( )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的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发展

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西方影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尝试运用(总分30分,共3题)

15.(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皇帝再三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对“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表示深切忧虑。

材料二:

清初,戴梓发明了一次填发28发子弹的“连珠铳”和威远将军炮。

清统治者竟固守“骑射乃满洲根本”,不但不采用,还听信谗言,罚戴梓充军关外。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一政策?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6.(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乾隆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道: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材料三:

此辈(华侨和商人)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

嗣后应定限期,若逾限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令其复回。

如此则贸易欲归之人,不敢稽迟在外矣。

——《清文献通考》

(1)材料一中表明“天朝”不愿与外国互通贸易,我们把这种政策称为什么?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3)材料三中,如此限制沿海人民出海贸易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

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

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

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

1368年,明朝建立,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

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但是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材料二: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材料三: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中说道: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

(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2)根据材料三,想一想清朝采取了什么对外贸易政策,采取此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3)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答案

总分100分,共3大题17题

知识迁移例题讲解(总分10分,共2题)

1.(4分)例1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

”这反映了清朝( )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相关知识。

分析题干中的材料可知,当时关税繁多,对出海有着严厉的规定,据此可得出答案。

2.(6分)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夷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旨令

材料二:

诸欧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前古,横被全球。

——康有为

材料三:

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南京条约》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对外政策?

【答案】闭关政策。

(2)结合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新”在哪里。

【答案】中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西方国家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中国处于农耕文明时期,西方国家步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中国厉行思想文化专制,西方国家倡导思想解放。

 

(3)综合三则材料,谈谈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要与外界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前夜中国的危机的相关知识。

本题要求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这就要求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能力训练基础达标(总分60分,共12题)

3.(5分)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中西方的人种差异

D.中国文人的偏见

【答案】B

4.(5分)下列能集中反映清朝统治者自大心态的言论是( )

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C.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D.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答案】A

5.(5分)统一台湾之后,康熙皇帝在与大臣的谈话中说道:

“先因海寇(郑成功),故海禁不开为是。

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

”从中可知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的原因是( )

A.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统治者无视商业利益

C.防范西方列强的入侵

D.抵御郑成功抗清力量

【答案】D

6.(5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英国商人洪仁辉第二次率领商船到宁波贸易。

乾隆皇帝担忧“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一澳门矣”,于是,下令实行“一口通商”政策。

这表明乾隆帝实行闭关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法律意识欠缺

B.防止清统治出现危机

C.应付中外的不满情绪

D.清政府盲目骄傲自大

【答案】B

7.(5分)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

其影响有( )

①杜绝了倭寇对沿海的掠夺②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③使得中国更加闭塞、停滞④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8.(5分)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C.经济文化繁荣

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B

9.(5分)史学家戴逸指出:

“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

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②清政府政治统治腐败黑暗③“重农抑商”政策扼杀经济活力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10.(5分)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丝绸之路开辟②实行闭关政策

③郑和下西洋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答案】A

【解析】①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清朝,③郑和下西洋在明朝,④鉴真东渡日本在唐朝.因而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③②.故选A.

11.(5分)清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闭关政策。

闭关并非完全断绝与外国的商业往来,而是对商业贸易(尤其是海路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所有港口开出的商船都被禁止通行,不许一人一船出海,也不许任何人进港

B.从广州出发的商船经过商品种类和载重量的严格检查后被允许出海

C.因为通过“丝绸之路”的陆路贸易被完全禁止,陆商生活无以为继

D.无论什么产品,无论数量多少,中外商人都可以通过海路自由贸易

【答案】B

12.(5分)马克思说: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下列不是这个帝国被打垮的原因的是( )

A.对外关闭国门,对内“重农抑商”

B.鄙视科学技术,摧残近代化因素的萌芽

C.思想领域大兴文字狱,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

D.中国处在外国殖民者的包围圈中

【答案】D

13.(5分)下列有关鸦片战争前夕(近代前夜)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皇权进一步加强②中国人与外国人通商非常方便③经济结构是耕织结合、自给自足④要与外国人做生意只能到广州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14.(5分)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最严重后果是( )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的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发展

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西方影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C

尝试运用(总分30分,共3题)

15.(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皇帝再三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对“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表示深切忧虑。

材料二:

清初,戴梓发明了一次填发28发子弹的“连珠铳”和威远将军炮。

清统治者竟固守“骑射乃满洲根本”,不但不采用,还听信谗言,罚戴梓充军关外。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一政策?

【答案】“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答案】清朝鄙薄科学技术。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这些做法严重摧残了近代化因素的萌芽,使社会矛盾加剧,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面临近代前夜的危机。

16.(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乾隆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道: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材料三:

此辈(华侨和商人)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

嗣后应定限期,若逾限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令其复回。

如此则贸易欲归之人,不敢稽迟在外矣。

——《清文献通考》

(1)材料一中表明“天朝”不愿与外国互通贸易,我们把这种政策称为什么?

【答案】闭关政策。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答案】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统治者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目光短浅,不屑于与外国互通有无;封建统治阶级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交易会滋生事端,便利洋人侵略中国;等等。

(3)材料三中,如此限制沿海人民出海贸易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答案】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逐渐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明代以来盛大的航海事业也衰落下去。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

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

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

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

1368年,明朝建立,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

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但是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材料二: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材料三: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中说道: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

(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答案】国家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平崛起,对外影响深远,等等。

(2)根据材料三,想一想清朝采取了什么对外贸易政策,采取此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答案】闭关政策。

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等等。

 

(3)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答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技强国;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