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消费者带来收益绝对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9305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消费者带来收益绝对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消费者带来收益绝对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消费者带来收益绝对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消费者带来收益绝对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消费者带来收益绝对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消费者带来收益绝对值.docx

《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消费者带来收益绝对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消费者带来收益绝对值.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消费者带来收益绝对值.docx

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消费者带来收益绝对值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

()

A.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B.小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C.正好等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D.不可度量。

2、以下各项中哪一项不会促进国家间木材的贸易?

()

A.贸易前各国木材价格相等。

B.追求利润的木材价格套利。

C.国家间存在木材供给的差别。

D.国家间存在木材需求的差别。

3、在进行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

()

A.受到进口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受到损失,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者则会受益。

B.作为整体的国家会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

C.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

D.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

4、个人偏好可表示为:

()

A.生产可能性边界B.等价值线

C.无差异线D.生产函数

E.以上均不是

5、国际市场价格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总是围绕着:

()

A.国内价值上下波动B.国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个别价值上下波动D.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6、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

A第二次世界大中战后B15世纪末16世纪初

C原始社会后期D18-19世纪产业革命后

7、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特点,并揭示()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A贸易往来B贸易冲突

C贸易利益D国际商品

二、填空题

1、广义的对外贸易包括_______和________。

2、对外贸易的产生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

3、用来表示在各种贸易条件下,一国愿意为进口一定数量商品而提供的本国商品的数量的曲线称为______________。

4、两国提供曲线的相交点是_________。

5、机会成本不变情况下的生产可能型曲线为直线,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一_____原点的曲线,规模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一____原点的曲线。

6、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函数为Dc=2000-0.02P,汽车的供给函数为Sc=1200+0.02P。

若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那么,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为__,进口为___。

三、判断题

1、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决定因素。

2、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

3、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大多数服务的有形性。

5、世界贸易额即世界各国进出口总额加总。

6、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7、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8、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

2.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

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5.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

6.比较15世纪初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和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等远洋探险的不同结果,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

7.本章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对你有什么启发?

8.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

9.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

10.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选择题

1、提出绝对成本说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

A.大卫·李嘉图B.俄林C.亚当·斯密D.赫克歇尔

2、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A、重商主义B、重农主义C、重金主义D、自由放任主义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

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

5、晚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

A.货币价值论B.贸易差额论

C.财富价值论D.货币差额论

6、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单位的X产品或3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单位的X产品或1单位的Y产品,假定劳动是唯一的投入,那么:

()

A.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B.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C.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D.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7、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B.保护贸易C.国家干预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

8、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A.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

B.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

C.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D.A国同时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

二、填空题

1、重商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____________。

2、重商主义晚期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__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_。

3、重商主义认为,_________是财富的唯一代表。

4、针对斯密绝对优势贸易模型的缺陷,李嘉图在其________的著作中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5、假设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4个国家生产1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如下表:

美国法国中国泰国

大米4101816

小麦14612

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____出口大米进口小麦,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8,_______和_______出口小麦进口大米

6、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针对_______________而言。

7、当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________或_______。

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________或_______。

8、亚当·斯密在_________提出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理论。

9、在斯密模型和李嘉图模型中,____是唯一的要素投入。

10、首先提出自由贸易论点的是十八世纪下半期的_________。

11、.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_________,由此,他也成为最先明确提出_________贸易思想的经济学家。

12、绝对利益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_________的差异,而比较利益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_________的差异。

13、比较利益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与各国产品的绝对成本没有直接和必然的关系,只要国与国之间存在_________)的差异,两国就可以按照“两优择其重,_________”的原则来分工。

三、判断题

1、大卫·李嘉图的绝对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的相对成本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贸易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既有顺差又有逆差。

3、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差额称为贸易差额,出口值大于进口值为净出口,进口值小于出口值为净进口。

4、“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是比较利益论所主张的各国以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安排的一项原则。

5、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四、问答与计算

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

为什么?

2、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

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3、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4、“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

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5、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和一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计算机

小麦

中国

100小时

4小时

加拿大

60小时

3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

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

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

试用图分析。

(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

6、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X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2。

(1)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

(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

(3)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

7、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说明一国进口和出口的福利水平变动。

8、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

画图说明。

9、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

下表给出了四个国家生产一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

美国

法国

中国

泰国

大米

2

5

9

8

小麦

0.5

2

3

6

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易模式如何?

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3.5,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

如果有,怎样变化?

10.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

下表给出了两国生产四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时间。

芯片

香蕉

单放机

汽车

美国

25

5

10

50

菲律宾

100

1

20

250

如果美国工资是$10/小时,菲律宾的工资水平是$3/小时,两国发生贸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应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

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为$11/小时,贸易模式会受影响吗?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一、选择题

1、“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该结论源于()

A.比较成本说B.人力资本说

C.要素禀赋说D.产业内贸易说

2、贸易条件概念是指:

()

A.一个出口的数量B.国际市场合同交易的价格

C.一国出口价格除以进口价格D.自由贸易进口的数量

E.以上都不是

3、某国1988年国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