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新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2862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新版.docx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新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新版.docx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最新版

第一章工程概况

龙汇大厦项目由佛山市龙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地点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广佛商贸城有色金属交易中心A03地块。

本工程由一栋28层高层建筑、6层裙房和3层地下室组成,是集办公和商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

工程名称:

龙汇大厦

工程地点: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广佛商贸城有色金属交易中心A03地块

建设单位:

佛山市龙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广东贝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中煤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监理单位:

广州穗峰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二章编写依据

1.龙汇大厦施工图纸;

2.龙汇大厦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3.龙汇大厦工程施工合同;

4.龙汇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第三章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所谓质量通病,是大多数建筑工程中,长期存在的、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存在轻微影响的(比如: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够、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有一定影响的(比如:

楼面、屋面、墙面的渗漏等)、对建筑物的观感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较大质量缺陷(比如:

墙面龟裂、外墙面严重的温度裂纹等)。

第一节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前,会同勘察部门、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业主单位熟悉了解地质勘察报告,针对报告编制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包括开挖深度,正负零标高设置点,土方开挖安全措施、放坡、排水等)。

2.基础回填土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回填料中不得有大于50cm的干块填充物,含水量之差应控制在-4%~+2%之间。

3.由于地基的土质为砾质粘性土,承载力相对较好,同时该土层的承载力受到外界因素,如水、阳光和人力的影响较大,为确保持力层的承载力,在基础施工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特别注意持力层的判别和验槽工作,特别是各土层的区别。

(2)注意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除,基础持力层不得泡水和太阳暴晒,在验槽前应预留150mm的一层,待验槽合格后,将其挖除并迅速浇筑混凝土垫层,以免持力层的承载力降低。

(3)开挖基坑(槽)和管沟,土质条件好,地下水位低于其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坡度在1:

0.33~1:

1.5,有部分地方无法放坡的采取土钉墙喷锚支护,5m以上的必须喷锚支护,支护方法详见《XX国际大厦一期项目(东塔楼)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修改通知单:

变更2-BDJK-05。

4.防治措施:

(1)做好地面排水措施,避免积水。

当有地下水时,应及时采取降排水措施。

(2)在坡顶上弃土、堆载时,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确定。

土质干燥密实时,其距离不得少于3m,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m。

(3)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

第二节主体结构

1.模板工程

1.1.梁模板缺陷

1.1.1.现象:

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炸模(模板崩坍);拆模后发现梁身侧面有水平裂缝、掉角、表面毛糙;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1.1.2.防治措施:

梁底支撑间距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如为泥土地面,先认真夯实,铺放通长垫木,以确保支撑不沉陷,梁底模起拱。

梁侧模应根据梁的高度进行配制,若超过60cm,应加钢管围檩,上口则用圆钢插入模板上端孔内。

支梁木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梁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柱内。

木模板梁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条木,钉紧在支柱上,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模下口不致炸模。

梁侧模上口模横档用斜撑双面支撑在支柱顶部。

如有楼板,则上口横档放在板模搁栅下。

梁模用木模时尽量不采用黄花松或其它易变形的木材制作,并在混凝土浇筑前充分用水浇透。

1.2.柱模板缺陷

1.2.1.现象:

炸模,造成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

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

柱身丑曲。

1.2.2.防治措施:

成排柱子支模前,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

柱子支模板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柱子底部做小方盘模板,或以钢筋角钢焊成柱断面外包框,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成排柱模支撑时,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

柱距不大时,相互间用剪力撑及水平撑搭牢。

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斜撑,保证柱子位置的准确性。

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80~120cm加设牢固的柱箍,防止炸模。

柱模如用木料制作,拼缝刨光拼严,门子板根据柱宽采用适当厚度,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漏浆,不炸模,不产生外鼓。

较高的柱子,在模板中部一侧留临时浇灌孔,以便浇筑混凝土,插入振动棒,当混凝土浇筑到临时洞口时,即封闭牢固。

1.3.板模板缺陷

1.3.1.现象: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时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拆除。

1.3.2.防治措施:

楼板模板下支承料或桁架支架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支承面要平整。

支撑材料有足够的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支撑如撑在软土地上,必须将地面预先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增加支撑在地面上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要采取措施消除泥地受潮后可能发生的下沉)。

木模板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拼铺到梁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以便于拆除。

板模按规定起拱,与木模板混用时,缝隙必须嵌实,并保持水平一致。

1.4.楼梯模板缺陷

1.4.1.现象:

楼梯侧帮露浆、麻面、底部不平。

1.4.2.防治措施:

侧帮在梯段可用钢模板以2mm厚薄钢模板和8号槽钢点焊连接成型,每步两块侧帮必须对称使用,侧帮与楼梯立帮用U形卡连结。

底模平整,拼装要严密,符合施工规范,若支撑细长比过大,加剪力撑撑牢。

2.钢筋工程

2.1.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2.1.1.现象:

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往模板内安放时发现放不进去,或划刮模板。

2.1.2.防治措施:

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

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

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安装绑扎。

切忌用锤子敲击,以免骨架其它部位变形或松扣。

2.2.柱子外伸钢筋错位

2.2.1.现象:

下柱外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

2.2.2.防治措施:

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铁卡或木方卡好固定;浇筑混凝土前与复查一遍,如发生移位,则校正后再浇筑混凝土。

注意浇筑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筑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

在靠紧搭接不可能时,仍使上柱钢筋保持设计位置,并采取垫筋焊接联系。

2.3.框架梁插筋错位

2.3.1.现象:

框架梁两端外伸插筋是准备与柱身侧向外伸插筋顶头焊接(一般采用坡口焊)的,由于梁插筋错位,与柱插筋对不上,无法进行焊接。

2.3.2.防治措施:

外伸插筋用箍筋套上,并利用端部模板进行固定,端部模板一般做成上下两片,在钢筋位置上各留卡口,卡口深度约等于外伸插筋半径,每根钢筋都由上下卡口卡住,再加以固定。

此外,浇筑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查,如固定处松脱及时校正。

梁、柱插筋如不能对顶施加坡口焊,只好采取垫筋焊接联系,但这样做会使框架接点钢筋承受偏心力,对结构工作很不利,因此,处理方案必须通过设计部门核实同意。

2.4.露筋

2.4.1.现象:

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

原因分析:

保护层砂浆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或引起绑扣松散。

2.4.2.防治措施:

砂浆垫块垫得适量可靠,竖立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严格检查钢筋的成型尺寸;模外绑扎钢筋骨架时,要控制好它的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灰浆堵抹;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至无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抹平。

为保证修复灰浆或砂浆与原混凝土接合可靠,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洗,用铁刷子刷净,使表面没有粉层、砂粒或残渣,并在表面保持湿润的情况下补修。

重要受力部位的露筋经过技术鉴定后,采取措施补救。

2.5.箍筋间距不一致

2.5.1.现象:

按图纸标注的箍筋间距绑扎梁的钢筋骨架,最后发现末一个间距与其它间距不一致,或实际所用箍筋数量与钢筋材料表上的数量不符。

2.5.2.防治措施:

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好箍筋实际分布间距,绑扎钢筋骨架时作为依据。

如箍筋已绑扎成钢筋骨架,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一个或两个箍筋。

2.6.梁箍筋被压弯

2.6.1.现象:

梁钢筋骨架绑成后,未经搬运,箍筋被骨架本身重量压弯。

2.6.2.防治措施:

当梁高超过700mm时,在梁的两侧面沿高度每隔300~400mm,设置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用拉筋联系。

拉筋直径一般与箍筋相同,每隔3~5个箍筋放置一个拉筋。

拉筋一端弯成半圆钩,另一端做成略小于直角的直钩。

绑扎时先把半圆弯钩挂上,再将另一端直钩勾住扎牢。

将箍筋压弯的钢筋骨架临时支上,补充纵向构造钢筋和拉筋。

3.混凝土工程

3.1.混凝土表面麻面、露筋、蜂窝、孔洞

3.1.1.现象:

1)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

2)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外露。

3)混凝土局部缺浆石子多,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4)混凝土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无混凝土,蜂窝特别大。

3.1.2.治理:

1)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2)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和铁锈清洗干净,再用水泥砂浆(1:

2比例)抹压平整。

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清理干净,用高一级的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3)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

2水泥砂浆修补;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4)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

在处理梁中孔洞时,应在梁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再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的混凝土凿掉,要凿成斜形,以便浇筑混凝土。

用清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72小时,然后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中掺万分之一用量的铝粉。

浇筑后加强养护。

有时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浇筑混凝土。

3.2.施工缝结合不好

3.2.1.现象:

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好。

3.2.2.治理:

1)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冲洗裂缝,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

2)梁柱等在补强前,首先应搭设临时支撑予以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工作。

清洗净,充分湿润再灌筑高一等级的混凝土,捣实并认真养护。

3.3.缺棱掉角

3.3.1.现象:

梁、板、柱、墙及洞口直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3.3.2.治理:

缺棱掉角较小时,用钢丝刷刷该处,清水冲刷充分湿润后,用1:

2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

对较大缺角,将不实的混凝土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补好,并加强养护。

3.4.混凝土板面不平整

3.4.1.现象:

混凝土板厚薄不一致,表面不平整,甚至有凹坑、脚印等。

3.4.2.治理:

局部不平整可用混凝土或1:

2水泥砂浆修补。

3.5.混凝土结构构件轴线位移

3.5.1.现象:

基础、墙、梁、柱轴线的位移,以及预埋件等的位移超过允许偏差值。

3.5.2.治理:

1)偏差值不影响结构施工质量要求时,可不处理;只需进行少量局部剔凿和修补处理时,应适时整修。

一般可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或提高一等级的混凝土进行修补。

2)偏差值影响结构施工质量要求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方案后,再进行处理。

3.6.混凝土柱、墙、梁的外形偏差、表面平整差

3.6.1.现象:

柱、墙、梁等混凝土外形竖向偏差、表面平整超过允许偏差值。

3.6.2.治理:

1)偏差值较小,不影响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时,一般可不处理;如只需少量剔除,就可满足装饰施工质量时,一般可在装饰前进行处理。

2)竖向偏差值超过允许值较大,影响结构工程质量要求时,应在拆模后,把偏差值较大的混凝土剔除,返工重做。

3.7.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

3.7.1.现象:

1)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低于0.85或0.90设计强度等级。

2)同批混凝土中最低一组试块强度值低于0.9设计强度等级。

3)同批混凝土中个别试块强度值过高过低,出现异常。

3.7.2.治理:

1)当试压结果与要求相差悬殊时,或试块合格而对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有怀疑,或有试块丢失、编号搞乱、忘记制作试块等情况,可采用回弹仪、超声波等方法来测定混凝土的强度

2)如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可从混凝土结构中凿取试块,仔细摩平,通过试验机测定混凝土的实际强度。

凿取的试块要具有代表性,且不影响结构使用和安全。

3)当混凝土强度偏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并经有关设计单位研究提出处理方案,如推迟承受荷载的时间,减小荷载值或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3.8.混凝土保护层破坏或混凝土保护性能不良

3.8.1.现象:

当结构的保护层混凝土遭破坏或保护性能不良时,钢筋会锈蚀、铁锈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

3.8.2.治理:

1)混凝土裂缝可用环氧树脂灌缝。

2)对已锈蚀的钢筋,应清除铁锈,凿除与钢筋结合不良的混凝土,用清水冲刷干净充分湿润后,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填实,加强养护。

3)大面积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裂缝,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制定处理方案,经批准后再行处理。

3.9.混凝土收缩裂缝

3.9.1.现象:

裂缝多在新浇筑并暴露于空气中的结构构件表面出现,有塑态收缩、沉陷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凝结收缩等收缩裂缝,这种裂缝不深也不宽。

3.9.2.治理:

1)如混凝土仍有塑性,可采取压抹一遍或重新振捣的办法,并加强养护。

2)如混凝土已硬化,可向裂缝内散入干水泥粉,然后加水润湿,或在表面抹薄层水泥砂浆。

3)也可在裂缝表面涂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布进行封闭处理。

3.10.混凝土温度裂缝

3.10.1.现象:

温度裂缝走向无规律,大面积结构温度裂缝往往是纵横交错;梁板类温度裂缝多平行于短边。

贯穿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平行或接近平行。

裂缝宽度一般在0.5mm以下。

表面温度裂缝多在施工期间出现,贯穿的温度裂缝在浇筑经2~3个月或更长时间发生,缝宽是冬季宽夏季变细。

沿截面高度,裂缝呈上宽下窄多数,个别也有下宽上窄,遇顶部和底部配筋较多的结构,也有中间宽两端窄的梭形裂缝。

3.10.2.治理:

对表面裂缝,可采取涂两遍环氧胶泥或贴环氧玻璃布,以及抹、喷水泥砂浆等方法进行表面封闭处理。

对防水防渗的结构,大于0.1mm宽度的贯穿性裂缝,采用灌水泥浆或环氧浆液进行裂缝修补,或者灌浆与表面封闭同时采用。

小于0.1mm的裂缝,可不处理或只作表面处理。

3.11.混凝土沉陷裂缝

3.11.1.现象:

沉陷裂缝多属深度或贯穿性裂缝,有的上部,有的在下部,一般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

较大的贯穿性沉陷裂缝,往往上下或左右有一定的错距,裂缝宽度与荷载大小及不均匀沉降值有关,而与温度变化关系不大。

3.11.2.治理:

会同设计等有关部门对结构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

3.12.混凝土化学裂缝

3.12.1.现象:

1)在梁、柱表面与钢筋平行的纵向裂缝;板式构件的板底沿钢筋位置出现裂缝,缝隙中还夹有斑黄色锈迹。

2)混凝土表面呈现块状崩裂,裂缝无规律性。

3)在浇筑混凝土后半年或更长时间发生不规则的崩裂,裂缝呈大网格状,中心突起,向四周扩散。

4)在浇筑混凝土后两个月左右出现大小不等的园形或类园形崩裂、剥落,类似“出豆子”,内有白黄色颗粒。

3.12.2.治理:

钢筋锈蚀膨胀裂缝,应凿除主筋周围含盐混凝土,铁锈用喷砂法清除,然后用喷浆或加围套方法修补。

第三节钢结构工程

近年来钢结构工程发展迅猛,但相比较钢结构应用成熟的先进国家,我国钢结构研究起步晚,技术应用规范和规程滞后、缺项;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现场施工人员素质低下。

因此,针对本项目钢结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我项目部质量管理部门将采取有效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并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现场施工人员给予指导和培训,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争创精品工程。

本质量通病防治内容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2011、《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1990等规范、规程。

阶段

序号

项目

处理措施

原材料、

成品进场

1

进场钢材不具有质量证明书或者无生产厂标识;场钢材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抽样检验不合格,如钢材的化学成分超过规定的值等。

收到供料单位送来的原材料后,应首先仔细查验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应特别注意进场时的复检结果。

2

钢板厚度不满足要求。

钢板进场后,先按设计说明书检查其厚度是否跟设计一致;然后每一品种、规格的钢板抽查5处,用游标卡尺量测,不符合标准的重新调换。

3

构件表面油漆脱落。

对出现问题的构件表面除锈处理后补喷防锈漆。

焊接工程

1

焊接材料不匹配。

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

2

焊接前的焊缝清理不彻底。

焊接前应将焊缝处的水分、脏物、铁锈、油污、涂料清除干净。

3

焊缝组对间隙小于规定间隙。

控制安装组对精度,或用碳弧气刨清理根部间隙。

4

焊接顺序:

没有根据测量成果及现场情况确定。

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结构面上应以中部对称地向四周扩展,根据钢柱的垂直度,轴线偏差数据确定焊接顺序。

5

焊接不用引弧、熄弧板或直接用堵头板。

应加设长度不小于5cm的引弧板、熄弧板,并且材质应与母材一致。

6

在钢柱、钢梁上随意焊接辅助设施。

应尽量避免在钢柱、钢梁上随意焊接。

如不可避免需经技术质量部同意,最后应进行切割、打磨、刷漆,不得伤及母材。

7

焊脚尺寸偏差过大,焊缝余高和错边偏差过大。

观察检查,用焊缝量规抽查测量,不符合要求的焊脚应重新施焊;用焊缝量规检查,同类焊缝抽查10%,且应不少于3条,不合格的应重新施焊。

8

焊缝焊接完自检合格后焊工漏签钢印号。

焊接工作完成自检合格后在接头中部距焊缝纵向50mm处签上相应焊工的钢印编号。

紧固件连接

1

螺栓与连接件不匹配。

在连接之前,按设计要求对螺栓和连接件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螺栓或者连接件进行替换。

2

高强度螺栓连接质量。

设计节点时应考虑专门扳手的可操作空间。

连接严格按顺序进行。

3

高强螺栓连接板与钢梁接触面有锈蚀现象。

对高强螺栓连接板,构件表面做除锈处理。

4

高强螺栓型号不一,螺丝终拧后露出丝扣长度未达到要求。

高强螺栓应按统一规格、型号堆放,派专人管理,高强螺栓终拧后丝扣应露出螺母外2-3丝。

5

高强螺栓安装完成后直接终拧。

高强螺栓必须先初拧,再终拧,第一次初拧到标准紧固轴力的60-80%,第二次终拧到标准紧固轴力的100%。

6

高强螺栓连接板与钢梁接触面有间隙。

高强螺栓连接板与钢梁接触面间隙小于1.0㎜时不予处理;间隙在1.0㎜~3.0㎜时将厚板一侧磨成1:

10的缓坡,使间隙小于1.0㎜;间隙大于3.0㎜时加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3㎜,最多不超过三层,垫板材质和摩擦面处理方法应与构件相同。

7

高强螺栓无法自由穿入螺栓孔中。

应用铰刀修整,自由穿入。

修整后孔最大直径应小于1.2倍螺栓直径。

防火防腐

涂料

1

涂料施工漏掉步骤。

严格遵循涂装步骤:

依次为底漆、中间漆、防火涂料、面漆。

2

当天调试的油漆,涂料未及时使用完。

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其质量证明文件相符,当天调试的油漆,涂料应在当天使用完。

3

涂装前钢材表面未清理干净。

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应符合国家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构件表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焊渣、焊疤、油污、灰尘、水和毛刺等。

4

防腐涂料涂装完成后表面存在缺陷。

防腐涂料涂装完成后不应有误涂、漏涂,涂层不应有脱皮、返锈等现象,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的皱皮、流坠、针眼和气泡等。

钢结构

安装

1

钢柱垂直偏差过大。

钢柱在制作中的拼装、焊接,均应采取防变形措施;钢柱垂直度的校正应以纵横轴线为准,先找正固定两端边柱为样板柱,以样板柱为基准来校正其余各柱;钢柱就位校正时,应注意风力和日照温度、温差使柱身发生弯曲变形的影响。

2

钢柱、钢梁上连接耳板及其配件有变形。

必须对钢柱、钢梁上连接耳板及其配件进行校正后,方可进行安装。

3

钢柱、钢梁的编号不清,构件上有油污、生锈等。

构件进场后,构件出现编号漏编,误编应核对进场清单后,在构件醒目位置标上正确编号。

构件上有油污、生锈等现象应对构件进行清洁处理。

4

钢梁安装连接方向,钢梁两头螺丝穿入方向,连接板定位方向错误。

在安装钢梁过程中梁与梁连接板方向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梁两头螺丝穿入方向必须一致。

5

安装完成后钢柱,钢梁编号与图纸相对应的编号不一致。

钢柱、钢梁的编号与图纸编号必须一致,严禁代用。

6

梁与梁、梁与牛腿对接口错边。

控制钢梁安装精度,梁与梁、梁与牛腿标高偏差控制在±3mm。

7

压型钢板规格性能不符合要求。

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标志等,不合格的就不能用。

第四节砌体工程

砌体工程也是主体工程验收的一个主要内容,砌体工程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主体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关系到使用功能的正常发挥。

同时也关系到主体工程的观感质量。

存在的问题:

组砌混乱,上面的丁(顺)砖和下面的丁(顺)砖错缝;墙体使用碎砖。

墙体的两个面对比,质量差别大。

水平灰缝厚度不一。

砌块体积收缩产生的裂缝。

灰缝不圆顺,不美观。

砂浆色差大。

“热砖”上墙。

“热砖”是指刚出釜或养护期未到的标准砖。

标准砖出釜后都应存放养护,待养护期满后才能上墙砌筑。

“热砖”上墙将会严重影响砂浆和砌体的强度,甚至会引起粉刷层的龟裂和裂缝。

防止措施:

1.砌筑前要摆砖。

在规范允许的最小和最大灰缝宽度范围内,调整竖向灰缝的宽度,以避免使用碎砖。

2.正确使用皮数杆,采取双面挂线。

以保证墙体的两个面都获得较好的平整度和观感质量。

3.铺浆后要进行划缝,以保证竖直灰缝的砂浆饱满。

4.用Φ10钢筋制成的灰缝抹进行拖缝。

使灰缝更加美观,也可使抹灰层与墙体结合得更好。

5.使用同一产地的砂石。

如果砂石源存在问题,也应做好平稳过渡。

6.要消除砌块体积收缩产生的裂缝,主要应控制砌筑时砌块的含水率。

施工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要控制在15%以下,砌块砌筑前24h浇水湿润,砌筑面要达到饱和面干状态。

7.尽量减小灰缝厚度,砌至梁、板底应留不小于30mm的空隙,空隙填充应在砌筑后3d以上进行。

填充材料宜用细石混凝土(砂浆收缩比混凝土大)填充密实,或用侧砖或立砖斜砌顶紧(补砌梁、板下部空隙时应从建筑物的底层开始向顶层补砌,使上部承重梁、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