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复习题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2690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文学复习题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比较文学复习题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比较文学复习题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比较文学复习题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比较文学复习题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复习题资料.docx

《比较文学复习题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复习题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较文学复习题资料.docx

比较文学复习题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母题:

母题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并存且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蕴含着情节故事、叙事、意蕴的最小单元,如嫉妒(心态),爱、恨(情感)。

它与原型、意象、主题有联系也有区别,其特征是:

母题是对情节事件的最简归纳,具有客观性,是一个基本叙事句;母题是一个常量,数量有限。

“母题”主要源于民间文学、民俗学,汤普森《民间文学母题索引》对其进行了最早定义。

2、缺类研究:

缺类现象是指一种文体在此国有,彼国无,或者即使有这种文体形式,而其实质或表现形式相差甚远的现象。

缺类研究是文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方面,它研究在其他民族、国家中有的一种或某几种文学体裁为什么在有的民族、国家的文学中没有或缺乏,从而找出背后隐藏的原因,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来审视,深入研究该文学的本质,源流及其各自的特点.

3、世界文学:

歌德最先提出的一种文学发展的美好远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打破了原来各自封闭的状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各民族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能够共同享有。

世界文学应超越民族界限而广为流传,并经由许多时代而为读者所一直喜爱,具有以超民族、超时代的普遍性为基础的绝对价值。

世界文学还可解释为全世界各民族地区在各个时代所创作的文学的总和以及关于它的一种研究。

4、总体文学:

始于歌德所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梵•第根在严格意义上首先使用总体文学概念。

总体文学指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在不同文明、文学的平等对话中,努力寻求不同文化、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以此促进异质文明之间全面、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实现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的比较文学研究类型或分支学科。

总体文学经历了以欧洲-西方文学”为核心到逐渐将东方文学纳入其中,建构总体美学总体诗学的过程。

5、社会集体想象物:

即“全社会对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文化整体所作的阐释,是双极性(认同性,相异性)的阐释”。

研究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主要目的,是使制作了异国形象的社会群体显现出来。

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

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6、情境:

情境有时译作形势、局面。

在比较文学中,情境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常见的一种典型的格局。

文学作品的中心情节、事件或行为往往在一定的情节中发生,人物的情感态度以及人物间关系也在一定的情境中得以体现。

情境包括三个因素,第一,特定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第二,特定的情况——事件;第三,特定的人物关系。

7、“套话”:

比较文学形象学中描述异国异族形象的一个术语,“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套话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形象”的一种特殊而大量的存在。

套话在对异国异族进行描述时,是在民族心理定势的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是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套话有明显的生理特征,以自然特征取代文化特征。

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凝聚了丰富的历史内容。

套话具有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两种倾向,有极强的历史渗透性和承继性,其使用和存活具有一定的时间段和历史期。

8、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它是接受者由现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由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提出,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

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

9、影响研究:

比较文学传统研究方法之一。

它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事实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文学现象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其内涵主要包括影响的具体内容、影响的方式和影响的过程等,还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涉及到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等多方面内容。

10、平行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

指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同异,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

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

平行研究的理论前提是在不同个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注重作品的内在因素和美学价值,要求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和“文学性”。

11、誉舆学:

比较文学专业术语,又叫流传学。

法国学派的梵•第根认为,任何一个影响研究都必须沿着“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这条路线追根溯源。

誉舆学就是以给予影响的放送者为起点,来探究一国文学流派、潮流或作家作品在他国的命运与成就,或遭遇的影响及接受历史语境的研究。

它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集团对集团的影响,二是集团对个体的影响,三是个体对集团的影响,四个体对个体的影响。

12、渊源学:

比较文学专业术语,又称为源流学或源泉学,属於影响研究的范畴。

法国学派的梵•第根认为,任何一个影响研究都必须沿着“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这条路线追根溯源。

渊源学是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也就是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和研究。

13、格义:

首见于梁代慧皎所著《高僧传•竺法雅》中。

“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

”西晋时期佛教界产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

它有两层含义:

一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为理解的圆通和译文的晓畅,借古代典籍如庄子诸子来附会佛理;二是僧徒之间为研习佛理,演讲经典,也往往要借汉学来比附佛学。

这种方法在鸠摩罗什译经之前特别流行,学界称之为“格义”,即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概念。

14、况义:

金尼阁口授、张赓笔传的《况义》是最早专门介绍翻译伊索寓言的集子。

“况义”除了是一本译著的书名外,还是一种不同于“格义”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况”之意是“比”,“义者宜也,义者意也,师其意矣,复知其宜。

”这种以基督教义阐释古代儒家思想的特点,也是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特点。

二、简答论述

1、对外国的想象本身虽然往往荒诞不经,但为什么对形象学研究来说,它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答:

形象学研究的重心是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问题,遥远的异国、神秘的异族人民往往作为与自我相对立的他者而存在,即不同于主体的排他性质。

他者形象犹如一面镜子,给自我形象提供了显现自身的条件。

形象学正是借助异国异族这个他者,反观自我、映照自我形象的2形象学研究的意义并不是帮我们鉴别真伪,而是研究这类形象是“怎样被制作出来,又是怎样生存”,这不仅对“他者”有着认识意义,对主体自身的认识也具批判性。

因此,形象学的研究并不关心一国民众的想象是不是准确地反映了外国的实际,而是主要研究在一国民众对外国的想象中所反映出来的他们的文化、心理、愿望等。

虽然有些对外国的想象荒诞不经,但它们仍然揭示了民众的心理和文化习俗、愿望等,所以它们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2、如何看待比较文学的“危机论”?

答:

从历史上来说,比学危机论的出现有两次高潮。

第一次也是最早提出比学学科存在危机的是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1993年颇有影响的英国比学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再次发出“危机”降临的警告。

两次危机论的主要观点是相同的,集中于比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论这两个方面2两次危机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说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构是相当薄弱的,甚至是有内在矛盾的。

比学虽然活跃而富有生命力,但是东西方学者所提出的共同问题,即学科的对象与方法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危机的存在,为此而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尽自己的可能,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回答好什么是比学这个基本问题。

3、誉舆学与渊源学有什么区别?

答:

法国学派的梵•第根认为,任何一个影响研究都必须沿着“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这条路线追根溯源。

誉就是以给予影响的放送者为起点,来探究一国文学流派、潮流或作家作品在他国的命运与成就,或遭遇的影响及接受历史语境的研究。

而渊是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也就是在比学的视野中,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和研究2因此二者本质区别在于流动的方向和研究的焦点不同。

从流动的方向看,誉是从起点指向终点,即从放送者指向接受者;渊则相反从终点指向起点。

誉研究的焦点在于接受者渊的焦点在于放送者

4、简要说明“翻译文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

“翻”和“外”的概念有重合之处,但并不等同。

首先,二者的著作人主体有区别。

“翻”是一种再创造。

第二,翻译的结果,即译本,是独立于原作而存在的,并不是原作的简单复制。

第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一个文本的最终完成要由读者来实现。

而译本的读者群不是原作的读者群。

因此,外是表示文学国别归属的概念,而翻则是由不同语言文本的转换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

2翻是翻译学学科的组成部分,由于文学翻译要跨语言、跨文化,所以翻成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沟通传播的桥梁,因此翻属于比学研究的对象3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即具有国际视野,相对于本国文学的外国文学,也必然会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二者也是既有交叉又各自独立。

5、什么是比较文学的跨越特性?

答:

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特征。

法国学派提出跨国界或跨民族。

美国学派提出“跨学科”研究。

所谓“跨越”性是指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或范围,必须是超越一个民族、国家的几个或多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之间的关系。

所谓学科“跨越”指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2后来比较文学跨越性的表述变为“四跨”即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这种表述方式容纳了美法学派的观点,但也存在争议。

例如,这个定义中,跨民族跨语言都超越了经典法美学派的定义范畴。

现代国家不乏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如果每个国家内部的上百种民族、语言文学都是研究对象的话,那么难免造成研究领域的混乱。

而且也有悖于比较文学“世界胸怀”、“国际眼光”这一宗旨。

研究对象混乱,危机自然而生。

这门新兴学科还有待研究者的完善和创新。

6、为什么“母题“具有很强的滋生主题的能力?

答:

母题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蕴含着情节故事、叙事、意蕴的最小单元,如嫉妒,爱、恨。

母题可以滋生主题,这二者的区别可以看出:

首先,母题是较小的单位,主题是较大的单位,主题常常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而表现出来。

其次,母题往往具有较多的客观性,不提出任何问题,而主题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并上声到问题的高度。

再者,存在一般性与个别性的差异,母题是普遍的存在,主题则是个别的表达2由此可见,母题之所以具有很强的主题滋生力,是因为母题反映的都是人类的一些普遍问题,基本人性。

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任何时代都会面临的,我们的人性也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而且母题是主题中的基因,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可以说它是最基本的、最恒定的主题因素。

从这些基本因素出发,往往能产生很多的互有差异的主题。

7、比较文学的学科意识表现在哪几方面?

本身特征研究者素养

1、比较文学的研究主体是使学科得以确立的决定性因素:

比学在学科身份上的成立在于研究主体而定位的。

因为比较文学研究者作为研究主体,他们所面对的研究客体是介于两种民族文学(国别文学)之间或介于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二元”关系。

这种二元关系是依据主体——研究者对两种语言文学之间或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汇通性比较研究而成立的。

2、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四个跨越”即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

3、比较文学开放与多元,体系化与汇通性:

开放性。

自比较文学诞生以来,总表现出一种开放的意识,不断要求突破成规,从广度和深度上开拓新领域;汇通与体系化。

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和三个关系不是表面的、拼凑的存在,而是有机汇融于主体知识结构中,形成内在的汇通性与体系化。

8、结合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谈谈你对新文论冲击、挑战比较文学的看法。

答:

国际比学发展史的事实说明,新文论冲击有利有弊。

一方面,比学与文学理论的结合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从60年代法美两国学者的大争论之后,梵第根那种把比学与总体文学分离的观点已经被人抛弃。

我们相信各种新理论的涌现可以给比学注入新的活力,促使它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新的发展。

反之,理论研究也应该与具体的比较研究相结合,从比学中获取新的营养。

所以,比学和文学理论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谁取代谁、谁吞掉谁的关系2当然,“理论化”也有它的负面作用。

如果过分强调理论的重要而忽略了对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将对比较文学产生不良后果。

理论探讨不能代替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不能取代对文学内在因素的审美分析。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

9、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答:

梵第根的三层次说指出,国学、比学与总学,作为各具特色的三个层次,分别构成含义不同的独立学问,但三者彼此关联,相互补充,共同组成文学研究的有机整体。

区别在于,国学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现象,比学关注国家之间的文学关系,总学则解决各国文学的共同发展。

三者不仅在平行的逻辑上相互补充,而且还在发展的时间纬度上递进关联。

如果说国学是比学基础的话,那么总学则是比学的目标2歌德提出世学概念,我们应当看到,比学必将超越语言、文化、政治界限,迈向更广阔的世学。

正如钱钟书所说:

“比较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及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

超越民族界限,融全世界文学为一体的文学,必将随着比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而产生。

10、比学为何形成于19世纪其最适宜的土壤为什么是法国比学在西方产生的文化背景。

答:

比较文学之所以形成于19世纪的欧洲,有其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大致如下:

①世界主义观念的形成。

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和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较早形成世界市场――欧洲中心。

欧洲大陆各民族长期生活在共同的基督教文化氛围中,不同种族的交往更为密切。

歌德首倡“世界文学”这一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立场的文学观念。

②民族意识的高涨与浪漫主义思潮的推动:

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高涨,各民族文学之间出现了相互融汇和交流的更大的趋势。

重视民间文学研究、重视异国情调的艺术效果是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重要特征。

施莱格尔兄弟、斯达尔夫人等文艺理论批评家也有意识地用比较的眼光和方法阐述各国文学中的环境、精神、风格上的差异,为比较文学的形成提供了思路和范例。

文学史家也力图对欧洲各国文学作大规模的比较和综合。

如亨利•豪勒姆的《15、16、17世纪欧洲文学导论》

③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

19世纪实证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在当时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研究的发展,它使比较研究的方法成为人们有意识的自觉行为。

④比较意识在欧洲的觉醒与翻译的兴盛:

19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边缘、交叉、关联学科的出现,比较研究法逐渐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比较”命名的学科得到学术界公认。

19世纪欧洲各国之间文学翻译活动相当活跃,对于探明本国内部之间的影响以及国家之间文学交流的轨迹,对更好地理解本国文学至关重要,因而为广泛的文学比较创造了条件。

法国之所以成为最适宜的土壤,原因有1法国文学自身的丰厚性和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法兰西文化是自拉丁文化以来在欧洲大陆最为盛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

法语曾一度被认为是欧洲大陆上流社会的标志2科学主义和哲学背景:

法国文学研究者在科学主义和哲学背景的双重影响下着手进行新的尝试3法国学派的形成还与一批先驱者的努力有关:

如基内的比较文学讲座;巴黎大学维尔曼的讲座和《比较文学教程》等,使比较文学作为一个新的术语开始广泛流传4法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思想探索传统。

法国人以其特有的浪漫情怀从哲理层面关注文学的方式,使其率先打破额文学研究的固有模式并以严谨的学科意识建构齐了自己的学派。

11、影响研究引进接受理论后,出现了哪些变化?

答:

传统的影响研究关注的重心在作家作品及其关系上,甚少涉及一国作家作品与另一国的普通接受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出现研究过于琐碎,存在过于浓厚的作家作品中心主义和精英历史观。

接受理论是对文学研究旧传统进行的挑战,促进了传统影响研究的现代转型2传统影响研究自囿于文学的象牙塔中,没有向社会作广度和深度上的开放,而引进接受理论后,对接受的历史语境、现实语境、文化语境的研究将文学和社会、社会心理都联系了起来。

此外文学接受还有文学性的一面,既有文学作品接受的层面又有文学观念、文学理论接受的层面,考察这些影响丰富了影响研究的文化性3以上,一方面是文学接受重视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一方面是重视文学性,审美性,都是接受理论影响下传统影响研究转型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转型后的研究拓宽了领域,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12、如何理解“形象学”之“形象”?

什么是“社会集体想象物”,它在形象学领域的理论价值是什么?

如何勾勒“社会集体想象物”?

形象学研究的内容

答:

形象。

如莫哈所说,文学形象学所研究的一切形象都有三重意义:

它是异国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是由一个作家的特殊感受所制作出来的形象(当代形象学在这三者当中尤其关注第二点,即注重创造出一个形象的文化。

例:

英国雷蒙•道森所著《中国变色龙》总结了欧洲中国形象的历史演变)2社物,即“全社会对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文化整体所作的阐释,是双极性(认同性,相异性)的阐释”,亦即全社会对异国的看法。

研究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主要价值,是使制作了异国形象的社会群体显现出来。

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

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对此的分析,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话语、价值体系或意识形态,是怎样在特定的民族或文化圈内形成关于异国的形象3从总体上说,社物建立在整合功能和颠覆功能之间的张力上,即建立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两极间的张力上。

首先,凡是注视者或想象者按本社会话语重塑出的异国形象,就是意识形态的,旨在维护和保持本国的特定现实。

这种想象对于特定群体具有整合功能,是一种被理想化了的诠释。

相反,乌托邦的想像则具有质疑本国现实与颠覆社会的功能,它对异国形象的描写总是背离其所在社会群体的既有模式,这种形象也总是表现出相异性。

此外,一个社会还会使用套话来勾勒异国形象,描摹某一异国、人或事物的一些约定俗称的表达方式。

13、如何理解“他者是自我的显现”?

它对于当代形象学研究有何启示?

答:

形象学研究的他者形象,也就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他者”和“自我”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他者是自我的显现”。

他者是针对自我提出来的,自我要确证自己,必须借助于外界参照物。

他者形象既然是注视者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的过程,那么,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就不能不受到先见、身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着他者形象的生成方式和呈现形态2对于当代形象学研究而言,首先,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他者形象指涉的范围虽比一般文艺理论涉及的形象范围狭窄,但他也并不仅仅指涉人物形象,他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像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就都可以纳入比较文学形象学他者的研究范围。

另外,他者形象既然是注视者建构出来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他者现实的客观再现,而往往是注视者欲望投射的产物。

由此可见,每一种他者形象的生成总是伴随着注视者自我形象的建构,二者相互发现、相互证明、相互补充3此外还应注意,自我与他者双方的地位是不对等的。

主体性自我明显渗透着一种优越感。

他者只能“是被探查的对象,而绝不是一个进行交流的主体。

”由于缺少对话,文本就成为了自我单方面的言说,而他者永远不能作为他者来为自己说话。

例如:

遥远的异国、神秘的异族人民往往作为与自我相对立的他者而存在。

西方人将“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世界视为“他者”,潜含着西方中心的意识形态。

中国古代: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居高临下,甚至歧视异族的心理。

4肯定他者,意味着对自我形象的消解否定;否定他者,则又意味着对自我形象的肯定以及自我空间的延伸。

他者形象犹如一面镜子,给自我形象提供了显现自身的条件。

形象学正是借助异国异族这个他者,反观自我、映照自我形象的。

14、中西诗歌在情趣上有何差异?

试举例说明。

答:

中国诗歌传统以抒情诗为主,表达诗人的喜怒哀乐,讽上刺下。

从秦汉以前的诗经和楚辞,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诗人情感为表达的主要内容。

西方古代诗歌最初就以史诗的面貌叙述人间英雄和天上英雄,讲述各种冒险故事,如埃涅阿斯纪,荷马史诗。

这种叙事特点表现在中世纪不同欧洲国家的史诗,直到19世纪初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2中西诗歌在情趣上的追求同中有异。

西方涉及人伦、人情的诗歌多半是以恋爱为中心的,中国以诗言说爱情的固然很多,但西方诗中不甚看重的朋友之情和君臣之义在中国诗中与爱情是占同等地位的。

这是因为中西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的差异表现。

爱情在中国古代是没有今天的地位的,中国诗中叙朋友之谊的诗要多于爱情诗,许多诗人的诗集中,赠答唱和的诗歌往往占去的大半。

如建安七子、李杜、韩孟等人的友谊为古今佳话,更有《赠汪伦》《别董大》等无数名篇。

而西方诗人中,歌德和席勒,济慈和雪莱,华兹华斯和科尔律治等人的交往虽也传为美谈,但他们的诗集中叙交友乐趣的诗作极少3中西自然诗也和爱情诗一样,体现出审美趣味上的差异。

自然美不外乎刚性美和柔性美两种,刚性美如高山大海狂风暴雨黑夜沙漠;柔性美如清风明月暗香山色湖光。

中国文学中,李杜高岑就是刚性美的代表,王维孟则偏于柔性。

但如果将这些和西方诗比较,西方诗人爱好大海日出,狂风暴雨,中国诗人爱好微风细雨湖光山色,西诗偏于刚,中诗偏于柔4总的来说,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15、中西小说在表现手段和主题方面有何区别?

为什么?

答:

西方小说多半开始集中描写一个主要人物,个人和环境的关系是西方小说的基石。

细节描写成为必须运用的手段,通过心路历程和心理波澜的细致描绘,凸显人物个性。

西方小说家希望他们笔下的人物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就成为极其自然的创作形式。

与西方小说的这些基本特点相比,中国小说明显不同,中国小说以情节和故事为重心,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情节结构、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描绘场景的技巧。

中国古典小说始终没有形成第一人称的小说传统,擅长使用白描和细描以及侧面描写,尤其善于使用伏笔,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多通过动作、对话、细节等去写人物,动作性强。

中国小说注重写实,但又强调虚的作用,讲究来源生活并高于生活2在主题上,中国传统小说受儒家伦理的影响,政治教化色彩浓厚,封建伦理观念根深蒂固,重群体、重义务而轻个性和欲望。

小说大多是反映政治黑暗,劝诫众人,发挥着教育作用。

西方小说除了反映现实外,更是关注个人的命运,关注时代发展中的人性,回归到人本身3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中西方文类发展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文学类型也会因为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

中西小说的差异就离不开背后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学史上一直么有明确的文类意识,诗余词余,八百年间话语模式变化不大,小说从来都是不入主流文学的。

西方有强大的叙事系统,而中国有着很强的抒情传统,所以小说想要走向中心文体,或多或少都要沾上主流文学的色彩。

所以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中西方小说在品格上会有着巨大差异。

此外市民阶层的力量,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主体地位的认识,都是中西方小说形成差异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