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2413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3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docx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docx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

(草稿)

幼儿园教育是通过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来组织实施的。

应该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感到安全、愉快、温馨、有序,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游戏。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为幼儿园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提出了可操作的原则和方法。

一、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入/离园、自由游戏、教育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和活动转换等主要环节组成。

幼儿在各个环节的经历及所获得的经验都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应通过一日生活的各主要环节的安排与组织蒂助幼儿学会自理、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自我调节,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入园、离园

八园、离园是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和从幼儿园到家庭的环境转换环节。

做好入、离园工作,有助于增进家园沟通,帮助幼儿适应环境转换,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亲切,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从而以愉快的情绪开始和结束一天的生活。

入园包括晨检、晨间活动和晨谈。

晨谈是在班级幼儿基本到齐后成人组织的集体谈话活动。

话题可能会来自多方面,如成人有计划的主题活动讨论、当天即将进行的活动介绍、晨l问活动时观察了解到的幼儿关注点、或幼儿引发的值得交沆的事件等等。

离园是幼儿结束在园一日生活、等待家长来接的环节。

2.自由游戏

自由游戏是幼儿主动发起的活动。

幼儿可以在各活动区中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或想法选择同伴及材料开展活动。

自由游戏为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充分机会,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其体验自由、自主的乐趣。

每次自由游戏时间应持续30分钟以上。

3.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应根据活动目标、内容以及幼儿学习该内容的特点来确定采用小组活动或集体活动,并尽可能地多开展小组活动。

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应根据幼儿注意发展的年龄特点和活动中幼儿的表现灵活掌握,一般小班15分钟左右,中班20分钟左右,大班25分钟左右。

小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教师交谈、讨论、合作和分享经验的机会,更容易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操作材料,并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参与活动;同时有利于教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而采取适宜个体的方式提供帮助和支持。

小组人数一般以5_8人为宜。

集体活动是指参与活动的所有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整个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或指导为主。

集体活动有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良好倾听习惯和集体意识的培养,但难以满足幼儿发展的个别需要。

因此,不是所有的教育内容都适合采用集体活动。

4.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满足幼儿基本生理需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的活动。

生活活动安排、组织得合理、有序,t能有效满足幼儿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要;能帮助幼儿连立良好的生活秩序;能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使之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能提高幼儿的自理力,增强其自信心,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生活活动包括餐点、饮水、如厕、盟洗、午睡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有些是需要定时安排的,如餐点、午睡:

有些则要根据幼儿的个体需要灵活安排的,如饮水、如厕、盥洗。

餐点:

幼儿园餐点的提供方式各地有不同,有两餐一点、一餐两点、三餐一点、三餐两点等。

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餐点提供方式,但要注意幼儿进餐应定时、定量,两餐之间间隔以3-4小时为宜。

准备餐点时,应注意温度适中。

饮水:

幼儿园要为幼儿自由饮水提供便利条件,各活动室里要提供固定饮水的地方以及相应的设备,如保温水桶或饮水机、消毒设施、一人一杯一位等。

饮水地点及设备要有明显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标记。

饮水设备放置要稳固,便于幼儿接水。

如厕:

幼儿园要有符合幼儿特点的专用厕所,便于幼儿自己如厕。

幼儿厕

晨间

活动

Ø热情迎接每个幼儿进班,并协助或指导幼儿整齐地摆放好个人物品。

Ø参与幼儿的晨间活动,回应幼儿的个别需要。

Ø为下一个环节的活动做好准备。

晨谈

Ø与幼儿一起分享交流自己的见闻、感兴趣的事情等。

Ø向幼儿介绍一天的计划或活动安排:

如让幼儿选择活动、伙伴,做自己的计划;介绍新投放的材料、注意事项、教师的建议等。

Ø晨谈的形式、时间可以灵活多样,根据当天活动的具体安排而定。

自由游戏/活动

Ø在活动室内创设各种不同功能的活动区,投放符合本班幼儿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活动材料,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

Ø各种材料有相对固定的位置摆放,并附有摆放标识。

Ø有基本的活动规则,并与幼儿共同遵守规则。

Ø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成人鼓励和支持幼儿之间的合作。

Ø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Ø给予弹性的时间,鼓励幼儿把事情做完。

Ø游戏结束后,和幼儿一起收拾、整理。

生活环节

实施要点

教师

组织

活动

小组活动

Ø每次小组活动要有清晰的目标,提前准备好所有的活动材料。

Ø活动中提供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材料和工具。

Ø接纳幼儿的多次尝试错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再与其共同寻求原因。

Ø观察和了解幼儿如何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经验和方法,幼儿有困难时可针对其能力调整任务难度。

Ø鼓励幼儿与同伴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

如:

通过任务设计、材料选择来促进幼儿的合作学习。

Ø让孩子自己把握活动成功与否,时间长短根据孩子的兴趣而定。

集体活动

Ø活动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大多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Ø活动场地的选择、幼儿座位的安排要灵活多样,材料的呈现要照顾到全体幼儿。

Ø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尽量给幼儿表达、表面的机会。

Ø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兴趣、情绪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和活动时间的长短。

Ø活动过程中成人之间默契配合,关注幼儿的个体需要,并做出积极的回应。

生活

活动

餐点

Ø餐前组织安静活动。

Ø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

Ø做好餐前、餐后的桌面消毒及相关准备工作。

Ø了解和尊重每个幼儿的饮食需要与习惯;结合实际,可让幼儿自主取餐、自选餐点。

Ø依据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有特殊需要幼儿安排合理的膳食。

Ø提醒结束用餐的幼儿收拾餐具、擦嘴、漱口,然后进行自由活动。

饮水

Ø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幼儿喝水,以保证幼儿的基本饮水量。

Ø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季节、气候变化,提醒幼儿根据需要不定时饮水。

如厕

Ø指导幼儿正确如厕。

Ø帮助幼儿建立保护身体私密部位的卫生及安全的意识。

Ø了解幼儿的排便习惯,鼓励幼儿在有需要时及时大、小便。

Ø鼓励幼儿在如厕中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

教师要安抚、接纳、并耐心在帮助他们。

盥洗

Ø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在盥洗过程中学习洗手的方法,如:

在醒目的位置呈现正确盥洗方法的图示。

Ø组织幼儿饭前洗手,提醒幼儿便后洗手。

Ø让幼儿学会人多时排队和轮流洗手。

午睡

Ø营造安静、温馨的午睡环境,让幼儿自然入睡。

Ø了解和尊重幼儿的睡眠时间或需求上的个体差异,安抚入睡困难的幼儿。

Ø巡视观察幼儿睡眠和身体情况,积极地回应幼儿的个别需要。

Ø了解和熟悉每个幼儿的睡眠习惯,允许幼儿在需要时如厕。

户外活动

Ø活动前做好场地和材料的准备,满足幼儿走、跑、跳、爬、钻、投、平衡等基本动作的发展需要。

Ø带领幼儿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准备,如:

体操、律动等。

Ø鼓励幼儿选择多种活动、多种材料进行探索和锻炼。

Ø观察幼儿活动,做好运动中的保护和指导。

Ø活动后和幼儿一起收拾、整理场地和器械。

离园

Ø安排幼儿自选玩具和图书,进行安静游戏。

Ø提醒或协助幼儿做好离园前的收拾、整理工作。

Ø确认幼儿家长的身份,与家长简单交流幼儿在园或在家的情况。

Ø主动与幼儿说再见。

过渡环节

Ø想好每个转换环节,把过渡活动做到每日计划中。

Ø用与幼儿共同约定的信号提示进入过渡环节。

成人要协助动作慢的幼儿尽快进入过渡环节,如和幼儿一起收拾整理。

Ø事先告知幼儿下一个活动的地点,并在那里等待幼儿的到来和组织过渡环节的活动。

Ø组织过渡环节时,成人之间应做好分工与合作,随时观察了解幼儿,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

Ø关注不节过渡中幼儿的安全,如:

上下楼梯、进出室内外、自由游戏等的安全。

2.日程安排保持÷二定的稳定性和相对的灵活性2

日程安排包含对一日生活中六个主要环节的作息时间规定。

幼儿园应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稳定的作息制度,以保证幼儿有规律地生活与游戏,避免幼儿因不必要的紧张、忙乱而产生不安全感。

同时,日程的安排又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为此,成人要做到:

●相对稳定地执行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使每个幼儿知道每日日程的基本安排,形成初步的生活节奏感,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遇到特殊情况或需要可适当地临时惘整日程安排,但要事先告知幼儿,以使他们有心理准备,避免其情绪产生太大波动。

●教育活动的安排要注意动静交替,避免长时间的静坐。

●自由游戏应安排较长的时段,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发起和完成活动。

●在具体的活动环节中可视幼儿的反应和表现,适当地缩短或延长某个活动。

●尽可能地减少环节转换。

3.幼儿的自由活动与教师组织的活动保持平衡

幼儿的自由活动和教师组织的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这两类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应保持一定的平衡。

教师组织的活动应包括晨谈、教育活动、餐前/离园准备等活动。

为达到平衡,成人要做到:

●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场地进行自由游戏;

●教育活动尽可能地采用小组活动,让幼儿有充分的表达和表现机会,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需要并积极做出回应。

●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内容需要适量采用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尽可能让幼儿主动探索和游戏。

 

附件1:

环境的创设(举例)

幼儿的有效学习需要—个有目的的、精心规划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进行探索和游戏,表达自己见到、听到和内心想到的。

教师在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游戏中,观察和了解幼儿真实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

学习环境要能满足幼儿身体、认知和社会情感多方面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幼儿个别差异的需要。

同时在环境的空间布局上要考虑三个基本元素:

即一个可供全班儿童集体活动的地方;一个儿童独立活动的地方;一个教师主导的小组活动地方。

1.创设环境的要求

(1)空间规划上要满足幼儿进行不同形式和类型的活动。

因地制宜地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学习和游戏的区角,例如:

建构区、角色游戏区、美工区、图书区、桌面游戏、自然角、音乐表演区、户外运动场地等。

每个活动区有摆放物品和材料的柜、架,并可用来划分区域。

有一个能开展集体活动的区域和小组活动的区域。

保持通道通畅,便于幼儿从一个区到另一个区的转换而不打扰其他弦子的活动。

(2)活动区角的划分有明显的标识和范围,避免相互干扰,便于幼儿识别和选择活动。

用幼儿能够理解的图片加支字做成活动区角的标识牌。

活动吵闹的区角与活动安静的区角尽可能地离得远些。

(3)学习环境中的各学习角都有相应的活动规则

、根据区角空间容纳幼儿的多少,规定进区人数。

各种操作材料、物品或玩具用容器(如,筐或篮)分类装好,整齐摆放在放在柜架上。

材料、物品或玩具的摆放有固定的位置并做好标记,便于幼儿识别和取放。

幼儿自己取放材料,用后要收拾整理,还回原处。

(4)课室环境中应有展示幼儿学习内容与学习历程的空间。

展示的内容包括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创作的作品或成品,如:

图画、手工制品、泥塑、搭建物,等等;

所有的展示能反映幼儿正在进行或刚进行过的活动成就和活动历程。

(5)所提供的玩具、材料、’工具和器械安全、卫生、无毒,确保幼儿的健康

·购买的学具玩具应有质量保证书,确保不会对幼儿造成伤害。

·提供给幼儿使用的废旧物品,确保其无毒无害,且不会损伤幼儿的身体。

·存放各种小物品的盘子、筐子、碗碟等都不易破碎,保持完好。

2.各活动区角的基本材料

在幼儿活动的空间里可以划分出几个学习和发展功能不同的基本区角,可根据自己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择区角的设置,例如:

建构区、角色游戏区、桌面游戏、美工区、图书区、自然角、音乐表演区、户外运动场地等,并在各区提供相应的基本材料。

例如:

(1)建构区

·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光滑的木块、木板等,如有两套以上的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积木。

·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纸盒、纸箱、塑料容器等,可自制成积木。

·各种可以用于搭建的辅助物品和材料,如各种玩具车辆、玩具小人、玩具小动物、花草树枝等。

(2)角色游戏区

·娃娃家使用的餐具、炊具、家具的物品,如炉灶、碗橱、冰箱、小桌椅、挂衣架、锅、碗、碟、扫帚、簸箕,等等。

·各种玩偶以及相应的辅助材料,如布娃娃、摇篮、婴儿床、婴儿车、玩偶的衣服,等等。

·幼儿游戏主题变化所需要的道具和材料,如医院、餐厅、农场、商店等。

·幼儿感官和手眼协调能力的操作材料,如穿珠、编织材料、齿轮、螺母螺栓、小型积木等,以及收集的各种不同色彩、质地、形状的自然物品等。

·幼jL数学概念和技能的操作材料、测量用具和学习用品,如可进行分类、排序、数数的自然物品、各种形状的玩具和图卡、尺子、秤、量杯、记录用的纸笔等。

·幼儿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的操作材料,如图卡、拼图、迷宫、七巧板等。

·各种在环境中观察到的社会服务和设施的图片、符号卡或标记卡。

(4)美工区

·可用于涂、画的笔、颜料和纸,如水彩笔、蜡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粉笔水粉颜料、广告色,以及各种尺寸好形状的纸,如白报纸、卡纸、皱纹纸等。

可用于泥工制作材料和工具,如橡皮泥、粘土、面团等,以及擀面杖、木制刀和各种模具等。

·可用于拼贴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碎纸片、小纸盒、胶水/糨糊、胶带、剪刀等。

(5)图书区

·适合幼儿阅读的多种类型图画书,如关于动物和植物,关于日常生活经验、关于人际情感和关系、关于人及其文化的历史故事、关于科学技术等。

·适合幼儿阅读的幼儿杂志和画报,如幼儿画报、婴儿画报、看图讲故事等

·附加语言活动的物品,如相关图片、木偶、故事录音等。

·自然物体,如石头、果实、贝壳、化石、树叶、花、木头、昆虫标本等。

·活的生物,如金鱼、,蝌蚪、小乌龟等,以及植物发芽。

·各种观察工具和实验用品,如放大镜、显微镜、棱镜、磁铁、水箱、有色玻璃、沉浮物体、滑轮和杠杆、万花筒等。

(7)音乐表演区

·自制或购买的乐器,如铃铛、节奏棒、沙球、小手鼓、三角铁、钢琴(或电子琴)等。

·表演的服装和道具,如围巾、彩色缎带或纸带、头饰、男女舞蹈服和鞋等。

·音响设备,如CD播放机,录音机、适合幼儿的各种不同类型音乐的磁带或光盘、麦克风等。

(7)户外运动场地

·攀爬、平衡的固定设各,如攀爬架、滑梯、低平衡木、秋千、爬竿等。

·各种乘骑玩具,如三轮车、独轮车、手推车、滑板车等

·各种运动技能的玩具及配套材料,如适合幼儿尺寸的篮球、羽毛球、曲棍球、足球、跳绳、投掷玩具或沙包等。

·其他辅助设备和材料,如翻滚垫、靶子、篮球架、呼啦圈、钻爬隧道等。

3.环境的管理和指导

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是安全的、有序的、丰富的,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

为此,教师在利用环境促进幼儿学习好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以下策略:

(1)督促幼儿遵守活动区、角的规则,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及自觉执行规则的能力和习惯。

(2)棍据幼儿游戏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撤除和补充游戏材料,并引导和鼓励幼儿自己收集和补充材料。

(3)尽可能地观察和记录幼儿全神贯注地投入活动的过程,支持他们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4)在幼儿自动自发的游戏过程中,没有特殊需要或情况,不要干涉或中断他的活动。

(5)鼓励和支持幼儿系常地主动选择和参与多种区域游戏活动。

(6)教师可以在活动区、角里,组织幼儿进行有计划的学习活动。

活动室的空间布局图(例1):

 

 

附件2:

幼儿园日程安排表(举例)

北京棉幼大班幼儿作息时间表(寄宿制)

时间

内容

7:

00-7:

20

起床

7:

20-7:

50

早锻炼

8:

00-8:

30

早餐

8:

30-9:

50

室内活动(区域活去吧,集体教育活动)

9:

50-10:

00

喝水

10:

10-11:

00

户外活动:

操舞,集体游戏,分散活动

11:

00-12:

00

(11:

45-12:

00)

餐前准备午餐

(散步)

12:

00-14:

00

午睡

14:

00-14:

40

起床及午点

14:

40-15:

30

室内活动

15:

30—15:

40

喝水

15:

40—16:

30

户外活动

16:

40—17:

10

晚餐

17:

20—17:

40

离园

17:

50—18:

50

区域活动(包括20分钟的户外活动)

19:

00—19:

20

晚点,刷牙

19:

20—19:

50

室内活动

19:

50—20:

20

盥洗,上床,睡前故事(录音机)

 

幼儿园日程表(参考)

(两餐一点)

时间

内容

7:

30-8:

00

起床

8:

00-8:

20

早餐

8:

20-8:

40

晨谈

8:

40-10:

00

自由游戏、小组活动/集体活动

10:

00-11:

00

户外活动(冬季与夏季在整体时间安排上不同)

11:

00-11:

30

餐前准备

11:

30-12:

00

午餐

12:

00-14:

00

午睡

14:

00-14:

30

起床

14:

30—15:

20

户外活动

15:

20—15:

40

点心

15:

40—16:

40

自由游戏、小组活动/集体活动

16:

40—17:

00

离园

备注:

1.注意室内与户外相互过渡的环节,关注幼儿更衣、如厕、喝水等需要。

2.时间点可根据实际活动的需要,适当的调节。

3.幼儿园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具体时间安排。

 

幼儿园日程表(参考)

(两餐一点)

时间

内容

8:

00-8:

20

入园活动(活动区开放,幼儿自选)

8:

20-8:

40

晨谈

8:

40—9:

50

自由游戏、小组活动/集体活动

9:

50-10:

00

点心(根据幼儿的厕力可安排自助)

10:

00-11:

00

户外活动(冬季与夏季在整体时间安排上不同)

11:

00-11:

30

餐前准备

11:

30-12:

00

午餐

12:

00-14:

00

午睡

14:

00-14:

30

起床

14:

30—15:

20

户外活动

15:

20—15:

40

点心

15:

40—16:

40

自由游戏、小组活动/集体活动

16:

40—17:

00

离园

备注:

1.注意室内与户外相互过渡的环节,关注幼儿更衣、如厕、喝水等需要。

2.时间点可根据实际活动的需要,适当的调节。

3.幼儿园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具体时间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