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2373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

《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

清水池施工方案

Notableofcontentsentriesfound.

清水池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本工程新郑市第二水厂供水工程项目,包括50×40m清水池两座。

水池设计埋深4.5m,底板下,池内净高4.0m,底板设计上标高0.0m,底板厚250mm,池壁厚300mm,顶板厚180mm,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内支撑顶板的现浇柱柱距为4000×4000mm,在每座水池中部设置2道1m宽的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含顶、池壁、底板),宽度方向设一道30mm的伸缩缝,缝缝内设橡胶止水带。

池内导流墙采用Mu10砼免烧砖,M5水泥砂浆砌筑,1:

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0mm,顶板上部覆土厚度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垫层C15,水池结构C30P6防水混凝土,膨胀加强带为C35P6级抗渗砼。

钢筋采用:

HPB300,HRB400。

本工程设计标高采用绝对高程。

二、编制依据:

2.1、施工组织设计;

2.2、清水池施工图纸;标准图集;

2.3、《给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2.4、《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2.5、现场施工条件;

三、主要施工方法:

由于每座清水池按伸缩缝位置分成东、西两块,每块按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划分为五个自然块,因此每个水池考虑按自然块分次施工,每块分两次施工,五个自然块之间组织流水作业,第一次施工底板及500mm高池壁,在▽0.500m标高处的墙体上设一道水平施工缝,为尽可能减少施工缝的数量,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效果,▽0.500m以上墙体及顶板和池内现浇柱组织一次施工,不再设施工缝。

3.1、土方工程

3.1.1、开挖详见相应的土方开挖施工方案,采用机械挖土施工作业过程中,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坑底留够足够的施工作业面,同时需注意各部位挖土标高变化。

3.2、模板工程

3.2.1、本工程水池池壁、顶板、现浇柱均采用16mm厚清水木模板支设,拟采用Ø48mm钢管及50*80mm木方,采用Ø10mm对拉螺栓(带止水环)固定,为保证墙体上水平施工缝的防水质量,池壁水平施工缝设置300mm宽钢板止水带,止水带需做成企口形式,如下图所示,设在墙体中间部位,埋入上、下墙体各150mm,当止水带与预埋套管相遇时,将止水带与套管止水环进行焊接,钢板止水带接头搭接长度应大于100mm,并延止水带宽度方向进行满焊。

钢板止水带安装如下图所示:

3.2.2、用于加固墙体模板的对拉螺栓中间均设100×100×3的止水钢板,对拉螺栓的规格为Ø10mm(带止水环),对拉螺栓参照上图间距改为450×450mm,在支设施工缝上部墙体模板时,上层墙体模板的底部要固定在施工缝下部墙体第一排对拉螺栓上,以保证上、下节墙体连接顺畅,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底部漏浆,在施工缝下部墙体两侧贴一条泡沫密封条。

3.2.3、水池顶板采用Ø48*3.5钢管满堂支架做支撑系统,钢管布置间距按800mm考虑。

纵横水平拉结杆间距按1500mm设置,剪刀撑按四排6步纵横设置。

支撑系统如下图所示:

3.2.4、施工缝施工:

在清水池中间沿长度方向根据施工缝的位置划分为东、西两个施工段,施工缝处为橡胶止水带,先浇筑一侧砼,后浇筑另一侧砼,安装结构形式如下图所示:

施工缝要严格按图纸所示的位置设置,底板下的外贴止水带采取先置法预铺在伸缩缝处,在伸缩缝一侧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24小时内应将封头模板及时拆除,拆模时要对缝内的橡胶止水带加以保护,缝内的聚氯乙烯闭孔泡沫止水板采取先置法,用建筑胶粘贴在已浇筑混凝土的侧面上,双组分聚硫密封膏采取后置法,先用30mm厚的挤塑板贴在密封膏处,待另一侧混凝土浇筑完毕拆模后,将挤塑板扣出,清除缝内杂物,并用压缩空气吹扫干净后注入密封膏。

底板、墙壁、顶板处伸缩缝做法如下图所示:

3.2.5、膨胀加强带施工

根据图纸位置和尺寸留置膨胀加强带,具体形式如图:

3.2.6、防水套管制作与安装

本工程中穿混凝土墙、板的预留孔洞均设刚性防水套管,安装前必须仔细进行核对,套管的规格必须按图纸要求所示采用,采用钢管加工时,应采用机械切割器切割,以保证套管的长度正确,两端整齐,中间止水环的厚度、宽度必须符合标准图集要求,止水环与套管间必须双面满焊,分件制作的止水环接头处必须满焊。

墙体上的防水套管应在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安装,板上的套管在钢筋绑扎前安装,墙体上的套管安装前应在墙体内外层垂直和水平钢筋上确定其中心线和安装标高,安装时先将套管附近四周立筋和水平筋相交点进行点焊,并设置斜向固定筋,以防止钢筋出现侧向变形导致套管移位,如下图所示:

套管就位检查合格后,用短钢筋将套管与四周钢筋进行焊接固定,固定时,必须使内外层钢筋至套管两端的距离相等。

3.3、钢筋工程

3.3.1、钢筋原材料材质要求:

本工程采用HPB300、HRB400级钢筋,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分类堆放,并进行类别和检验状态的标识。

3.3.2钢筋加工与连接

在现场设置钢筋加工厂,钢筋在现场加工成型。

钢筋以机械加工为主,ф8及以上用机械,ф8以下手工操作。

钢筋接长在钢筋加工厂采用闪光对焊。

在绑扎作业现场水平钢筋接长可采用电弧焊或绑扎搭接,采用绑扎搭接时,其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间距应符合:

“在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范围内,绑扎接头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不应大于受力钢筋总面积的25%”。

如因条件限制需增大接头面积时,其搭接长度需按下表进行调整: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ξ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25

50

100

修正系数ξ

1.2

1.4

1.6

钢筋搭接长度LLe=ξLaE

3.3.3、钢筋绑扎:

为保证水池底板、顶板双层钢筋网间距正确,在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钢筋马凳,支撑采用同筏板钢筋制作,间距1m;最后铺放绑扎底板上层筋,找出在垫层或模板上弹出插筋位置,并校正准确。

注意钢筋接头错开,按料表配筋排放,加好预制砼垫块,间距800mm,各部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底板40mm,柱35mm,其它部位30mm。

池壁双层钢筋网间应设置拉筋,按梅花型布置,间距450mm。

为保持现浇柱柱帽钢筋网片位置正确,在混凝土浇筑中不发生移位,上、下网片宜做为焊接网,并焊定在柱纵向钢筋上。

钢筋网片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梁与板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梁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和帮条焊工艺。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间,主梁的钢筋在下,当为双层钢筋网时,在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钢筋马凳。

板钢筋绑扎时:

平台模板验收后,根据图纸钢筋间距弹线,先摆放受力钢筋,后摆入分布筋。

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双向板底部受力钢筋,短跨方向钢筋放在长跨方向的下面,现浇板中油边或洞径≤300mm时,钢筋不切断绕洞边通过;洞边长或直径大于300mm而小于1000mm时,应配加强筋,钢筋锚固40d,并加好塑料垫块,间距不大于0.8m。

顶板钢筋采用塑料卡具垫块,间距1200×1200mm,梅花形布置,厚度为30mm。

绑扎网和绑扎骨架的允许偏差表(mm)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网的长、宽

±10

尺量检查

网眼尺寸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骨架的宽及高

±5

尺量检查

骨架的长

±10

尺量检查

箍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受力钢筋

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其最大值

排距

±5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表(mm)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受力钢筋的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其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尺量检查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焊接骨架

±10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检查

水平高差

+3.0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基础

±10

尺量检查

在池壁内模支设完毕后,应在池壁与导流墙相接处的内模上打孔,插入导流墙拉结预埋筋。

3.3.4、水池壁预埋防水套管周围墙体钢筋加固方法:

严格按照图纸节点加固,加固完成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4、混凝土工程

3.4.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各部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C15;防水混凝土结构为C30P6,膨胀带为C35P6膨胀混凝土。

采用混凝土泵车浇筑:

3.4.2、本工程混凝土原材料所使用的水泥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砂、石等原材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规范要求,防水混凝土中不得采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当骨料具有碱-硅酸盐反应活性时,混凝土中碱含量大于3kg/m3,混凝土进入现场后应按规定进行开盘检验,以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并不得有任何改变混凝土和易性和坍落度的行为。

混凝土中所使用的外加剂不得含有氯盐,应优先选用具有增稠、减缩、缓凝等功能的复合型外加剂。

3.4.3、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1、水池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法:

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一个坡度、一次到顶、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底板的浇筑采用“赶浆法”退向浇筑,为防止前方砼的任意流淌,前方应进行插板封挡。

每次浇筑的宽度不宜大于4米为一浇筑分段,每一浇筑分段的浇筑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每一浇筑分段的起止均按第一分段浇筑的顺序依此类推,往返进行浇筑。

确保在前段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覆盖新浇筑的混凝土。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漏振,做到均匀密实。

每一振点的持续时间以该部位的混凝土振至翻出浮浆无气泡翻出为宜。

每一振点的移动间距不得大于震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cm),振点的平面布置应成梅花形状。

底板的标高控制:

按事先引测的标高控制点所控制的数值纵横及米字形拉线,严格控制混凝土顶面的标高和表面平整度。

用刮尺刮平再用长木抹子打抹,待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二次打抹。

由于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需同时施工500mm墙体,且底板与墙体之间有350mm的加腋脚,因此为保证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加腋脚处混凝土不产生过度流淌,应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20~160mm,加腋脚处混凝土浇筑完应停歇1.5~2小时,使混凝土得到初步沉实后初凝前浇筑墙体混凝土。

2、池壁混凝土浇筑方法:

墙体混凝土浇灌前,在与新浇灌的混凝土结合处均匀浇灌50~100厚与墙体混凝土强度级别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半石子的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连续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钢筋的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动器作用部份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

混凝土的下料点应分散布置,不得在一处下料用振动棒引料流淌的方法,在下料和振捣的同时应密切注意模板的稳固是否有异常现象,混凝土的浇筑起止点应与第一浇筑层的顺序一致往返进行,下料的泵管口不得对准模板直接下料冲击模板,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每一振点的持续时间以表面显现浮浆不再下沉,气泡不再上翻为适度。

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捣,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墙、柱混凝土第一浇灌层振捣应格外认真,特别在浇筑墙板的第一层时,应专用一台振动棒紧随趋淌的混凝土依次振动。

混凝土分层振捣后,严禁再二次从上部一棒到底,造成过振现象。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覆盖浇灌完毕。

膨胀带C35P6抗渗膨胀混凝土,底板、顶板及池壁必须和相邻砼一次浇筑,不能留冷缝;保证砼连续施工性尤为重要,根据进度,合理安排车辆,务必保证砼入模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

平面终凝后表面进行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3、柱、顶板混凝土浇筑方法:

由于水池池壁、顶板及现浇柱采取同时浇筑的施工方案,为保证不在墙、顶板相接处不产生冷缝,在墙体混凝土浇筑至顶板约1m高时,开始浇筑柱及顶板混凝土,进入池壁、柱及顶板循环浇筑阶段,循环浇筑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柱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采取用软管伸进墙内来缩小混凝土的倾落高度,不得从上口直接下料而导致混凝土的离析。

在柱的混凝土浇灌前,应将模板根部用水泥砂浆进行密封,以防根部漏浆;在浇筑时先用与混凝土强度相同的水泥砂浆进行接浆50~100mm,然后浇筑柱的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应分层浇灌、分层振捣,分层高度400~500mm,由于柱断面较小,震捣效果不易观察,因此应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与池壁混凝土分层震捣时间相同,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面层标高控制:

混凝土捣实后,拉水平线,用大杠刮平进行初步平整,随后进行标高的全面检查和修整,并用铁抹子进行初步的溜光,初凝前后用木抹子进行两次打磨,使混凝土标高和平整度控制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4.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12小时内开始进行养护,水池底板、顶板等平面结构采取浇水的方法进行,池壁混凝土拆模后采用喷水的方式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14昼夜。

抗渗膨胀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21昼夜。

3.5、导流墙砌筑

本工程清水池内设有导流墙,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砌筑前按柱间尺寸和砖有规格尺寸进行排列,并应在砌筑位置上弹出墙边线,以后按边线逐皮砌筑,一道墙可先砌两头的砖,再拉准线砌中间部分。

在砌墙前,先要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每层砖及灰缝的厚度,皮数杆竖立于墙及某些交接处皮数杆的间距以三空柱距为宜,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表进行抄平。

砌筑砖墙采用“三一”砌砖法,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压浆法,使其砂浆饱满。

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5min,搅拌好的砂浆必须在3h内用完。

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8m内。

墙内按设计要求能长设置2ф8拉结筋,@500mm。

3.6、水池试水

水池试水应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21天后进行,试水前应先将池内杂物清理干净,池壁套管采用钢制盲板进行封堵严密,采用6吋水泵注水,注水高度与导流墙上口平齐,满水时间不小于24小时,满水后应对水面高度进行测量,24小时后水面没有下降,池壁四周没有渗漏为合格,如发现池壁有渗漏点必须根据渗漏的严重程度必须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审察同意后严格按措施进行处理,经重新试水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如有水面下降现象,应尽快将池内水排出,查明原因制定处理方案。

四、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部

进行质量管理,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综合各部门各级质量活动并进行质量反馈,同时进行工程计量管理,组织隐验、质检、参与验收

技术部

组织技术交流和落实,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关键部位管线和槽架综合布置图,参与隐检、预验和验收。

安全部

按施工计划,监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督安全设备的搭设、维护,避免人身、设备事故发生。

工程部

编制施工计划,按计划组织施工、控制施工工序质量、组织验收、确保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设备力部

实行以管好、用好、维修好机械设备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做好设备检查鉴定,填好运行记录。

物资部

供应合格材料及构件并提供质量证明,做好材料进场的验收和抽验,搞好材料的限额发放管理。

合同造价部

依据质量状况,监督资金发放,有权不验不合格工程。

综合办

公室部

以“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开展有教育活动。

制度保证

开展QC小组管理活动

定期开展针对性的质量教育活动,学习并组织考核

每月底组织工程质量检查评比

不定期进行质量评比分析

施工保证

质量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

质量领导小组成员:

项目正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材料、设备、检化验人员

工序质量保证

质量检验

材料构件设备核验

工序质量检验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

单位工程质量检验

工程质量检验

工程质量评定

竣工验收

图纸会审

施工方案

核定变更

施工计划

质量责任制

组织施工

班组自检

班组互检

交接检验

分项工程检查、验收

分部工程检查、验收

监理检验

业主检验

单位工程检查、验收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认定

施工单位自检

监理检验

业主检验

整理汇总交工资料

绘制竣工图

竣工结算

工程交工验收

交工资料移交

工程保修服务

工程回访

4.1质量目标实现对建设单位的质量承诺,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质量保证资料准确、齐全。

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图:

项目技术质量管理流程图

4.2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贯彻执行ISO14000系列质量标准,在已通过国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遵循既定的质量方针,建立更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使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质量均处于受控状态。

在施工过程中以设计文件及现行规范为依据,通过对质量要素和质量程序的控制,切实落实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应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管生产的施工负责人必须管质量;项目部设安质部,并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作业班组设兼职质量检查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对各道工序从“人、机、料、法、环”诸方面加以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4.3组织保证措施

4.3.1项目经理、工长、质检员、试验员、机械员等管理人员,均为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较为丰富的同类型工程的施工及管理经验者,并持证上岗。

4.3.2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均具备相应的技术职称,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4.3.3新工人、变工种人员和特种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4.3.4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前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者进行培训。

4.3.5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每项工作均由专人负责。

4.4 质量管理制度

4.4.1技术交底制度

分项工程开工前,主管工程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对特殊过程必须编写作业指导书,对关键工序必须编写施工方案,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分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4.4.2工序交接检制度

工序交接检即:

⑴工种之间交接检。

⑵总包与分包间交接检。

⑶成品保护交接检。

上道工序完成后,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必须进检验,并经监理签证。

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坚持做到“五不施工”即:

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施工测量桩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

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4.4.3隐蔽工程签证检查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组、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核,检查结果填隐检表,由双方签字。

隐蔽工程不经签证,不能进行隐蔽。

4.4.4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必须经技术人员复核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保测量准确,控制到位。

4.4.5施工过程的质量三检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实行三检制即:

班组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

工长负责组织质量评定,项目部质检员负责质量等级的核定,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

4.4.6严格执行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及验收制度

原材料采购需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精心选择合格的供方,同时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按规定复试及见证取样,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所有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必须由专业人员进场验收,核实质量证明文件及资料,对于不合格半成品或材料证明不齐全的材料,不许验收进场,所有材料进场后应及时标识,确保不误用、不混用。

4.4.7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计量员,各种仪器、仪表,如经纬仪、水准仪、钢尺、油压表、千斤顶、压力机、天平、磅秤等均按照《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进行定期标定,专人负责管理。

4.4.8质量奖惩制度

项目经理部制订质量奖罚制度,从总价中提出相应的费用建立项目质量保证基金,实行优质优价制度,优质按103%计价,合格按98%计价,不合格项目不计价,返工合格后按96%计价。

同时实行质量风险金制度,项目经理部各级人员均按其所负责质量责任,在项目开工时,交付质量风险金,作为个人质量担保之费用,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4.4.9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焊工、电工、防水施工人员、试验工、测量工、架子工、司机、测量员、材料员、核算员、资料员、质检员、安全员、工长等均要经考核,必须持证上岗。

4.4.10实行质量否决制度

选派具有资质和施工经验技术人员担任各级质检工程师,负责质检工作,质检员具有质量否决权、停工权和处罚权。

凡进入工地的所有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

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必须经过质检员核查合格方可上报监理。

4.4.11认真执行“样板制”

施工中执行“样板墙、样板间、样板层”制度,明确标准,增强可操作性,便于监督检查。

“样板”必须按规定经验收合格,并经监理、甲方确认后方可认大面积展开施工。

4.4.12做好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

为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我们以真诚的合格诚意与设计、监理共同把质量关,在施工全过程中,教育施工所有人员,尊重和服从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和质量检查人员的监督和指导。

4.5技术保证措施

4.5.1技术资料管理:

⑴设专职资料员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检查、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使施工技术资料在时间、内容、数量三交圈。

⑵执行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实行项目工程师技术资料总负责制,做到分级把关。

①物资组负责提供钢材、水泥、防水材料、外加剂等进厂原材料的材质证明。

②技术组负责编制施工技术交底,提供原材料、半成品试验报告,办理隐蔽工程检查,办理设计洽商。

③施工组负责提供质量评定、预检等原始资料。

④安质组负责质量核定、预检、隐检的把关,严格按标准做到审核准确,签字齐全。

4.5.2工程测量

⑴施工测量在整个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用的仪器和引测方法均应适应和保证测量精度的要求,为保证工序之间的相互配合衔接,测量工作要与施工现场密切配合,根据施工布置和工艺流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测量放线方案,并做好验线复核。

⑵本工程基坑开挖时、及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须加强基坑周围现有建筑物的观测,做好纪录。

⑶测量仪器必须符合《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并在施工全过程中保持仪器状态完好。

⑷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合人员必须相对固定。

⑸钢尺使用时应用标准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校正。

⑹各种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据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4.5.3钢筋工程

要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控制好材料关、加工下料关、绑扎成型关、验收关。

⑴钢筋进场必须有合格证并做好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执行见证取样的有关规定。

⑵认真熟悉图纸,明确节点要求,合理配料,保证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⑶钢筋料表要经技术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下料加工。

⑷钢筋焊接接头施工人员按要求进行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按施工规范要求作连接接头的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⑸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等,必须保证正确,箍筋加工应认真控制。

钢筋绑扎前,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