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2298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

第_____周第_______课时时间______________总第__________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表(讲读课文)

课题

《云南的歌会》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

新授

设计者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会读会写蹲踞、酬和、譬喻、糯米、哕这几个生字。

能积累熹微、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过程和方法:

1. 通过对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的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它们的作用;

2. 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朗读、品味,讨论交流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媒体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

幻灯片1(云南的梯田)幻灯片2-8(歌会场面、人物图片)

(边演示边介绍)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昆明的温暖,丽江的静谧,西双版纳的多彩,梅里雪山的神奇,常常使人流连忘返。

而更让我们驻足的,是这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其中对歌就是绚丽画卷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沈从文,走入神秘而美丽的云南,在他的朴素而淡雅的文字中领略云南歌会的无穷魅力。

2、(幻灯片9出示课题):

《云南的歌会》。

观看、聆听、思考

这一环节的设置,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音、图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给云南以亮丽的色彩。

 

2.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积累字词

2、走近作者:

幻灯片10显示作者资料

3、请大家速读课文,看看云南的歌会到底是怎样的?

初读文章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4、整体感知,展示云南歌会画面

(1)、云南的歌会真可谓一卷长长的民俗风情画。

在这里,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三幅歌会画面。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思考一下作者主要写了在哪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

它们的方式和内容又是怎样的?

(幻灯片12出示)

(2)、延伸思考:

从三幅画面看,云南的歌会有什么特点?

(三幅画面组合在一起,唱歌的场合遍布野外、山路和村寨,唱歌的人遍及男女老幼。

(3)、教师小结:

云南的歌会,天地就是大舞台,人人唱、时时唱、处处唱。

这种天地同唱的恢宏气势,形成了云南的歌会壮观瑰丽的风情画面!

学生上台书写课后“读一读”的字词

学生做笔记。

(学生谈初读的感受)

、学生们跳读课文,思索,圈点勾画。

、小组交流。

(学生自评、互评。

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既可调动参与热情,又有探究效果。

回答时偶有不全,经其他同学补充后,知识得以完善,成果相互分享。

结合板书进行思考,定位清晰,水到渠成。

3.引发问题、启动思维

 

1、在“青年男女山野对歌;赶马女孩山路漫歌;男女老幼村寨传歌”这三幅画面里,各有一个字表达的是歌会的方式,请找出这三个词语。

说说你的理解,并在课文中找出依据。

2、在三个场景中,作者侧重描写了什么内容?

表现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幻灯片13出示主问题)

 

4.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对、漫、传

2、侧重描写了唱歌人,唱歌的环境,唱歌的场面。

唱歌人:

工笔细描间,才情出众、勤劳质朴、开朗活泼、率真自然的唱歌人跃然纸上。

环境:

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云南歌会产生的诗情土壤。

美好的环境与美丽的少女相映成趣,天人合一。

场面:

壮观的场面令人动容,百十来人,齐声歌唱,唱和相续,连绵不断。

这种生生不息的热情,就是民歌代代相传的民族原动力。

自读,圈点勾画,探究,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在这个环节上,品与读交替进行,在品中感受神韵,在读中体会意境。

老师咬文嚼字的示范赏析与学生个性阅读、个性理解相结合。

逐渐打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隔膜,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

 

5.归纳小结

三幅画面,分别突出了唱歌人,唱歌的环境和唱歌的场面。

人、自然、艺术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风情画面!

 

6.布置作业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搜集长汀客家山歌与童谣。

 

教学反思

 

第二(三)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媒体

、设计意图)

 

1.温故知新

沈从文是有名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的语言向来为人们所称道,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他那抒情优美的语言

聆听、思考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引发问题、启动思维

 

1、自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2、作者着力描绘美丽的山野风光,其目的是什么呢?

3、徜徉在云南的歌会,你是否被这些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风情画卷感染?

回顾全文,你认为云南的歌会最大魅力在哪里?

自读,圈点勾画

 

3.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师引导品味语言的方法:

(1)品什么:

意、情、理、趣;

(2)怎么品:

从修辞入手、从用词入手、从表现手法入手、从句式入手、从表达方式入手(描写)

(答案略)

2、此处的环境描写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境。

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

地灵人杰,诚哉斯言。

第三,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3、本文选自《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在未选入课文的部分,有这样一句话——“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

”(幻灯片14出示)作者当时去云南跑马节,本来是为研究马鞍上的花纹的。

但到了那里,就被那里丰富多彩的歌会吸引住了。

回来后就写了这篇文章。

师生交流总结: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云南歌会最大的魅力——它是一曲生命的颂歌。

这一点,也可以从这句话的“活”字探入到作者最原始的意愿。

活,就是鲜活生动;就是那未经世俗目光浸染过的纯朴自然,未被现代快节奏生活扭曲的自由天性;就是热爱生活,歌唱生活,创造生活的热情和活力。

这也是沈从文一贯追求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这种追求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幻灯片15出示,师生齐读这段文字,再次领悟作者的情感源泉。

)课下,我们可以阅读他的长篇小说《边城》,那里有更多这样鲜活生命的影子。

学生按方法进行品味

 

全班交流

 

2、小组交流碰撞。

 

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感悟沈从文语言的魅力

明确写景的作用

 

这个环节,引发学生争辩,出现理解上的新鲜感,使得他们重新审视文章,使学生都有思维的深度含量

4.归纳总结

有人说,民俗是民族心底的声音,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滋养着我们的生命。

今天,读读沈从文,我们也要说,请珍惜这来自民族心底的声音。

让我们灿烂微笑,大声放歌。

在天地间,找回那个生动鲜活的真我!

 

5.拓展延伸

交流搜集到的长汀客家山歌与童谣

学生交流后,教师展示自己搜集到的长汀客家山歌与童谣

如《韭菜开花一杆心》《十八姐》《剪掉髻子当红军》《鸡公仔啄尾巴》《月光光》《月光华华》等

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引起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有意识地传承它

6.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习题

2、预习《端午的鸭蛋》,搜集有关长汀端午节习俗的资料以及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资料

板书设计

(一)

山野对歌:

对歌具有对抗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以人衬景

山路漫歌:

这是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以景衬人

村寨传歌:

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

点面结合

(二)

内容特点写作重点

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唱歌人

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山路漫歌即兴的自由歌唱,唱歌环境

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唱歌场面

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

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教学反思

 

第_____周第_______课时时间______________总第__________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表(讲读课文)

课题

端午的鸭蛋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

新授

设计者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并掌握“门楣”、“莫名其妙”等词语;

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

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尊重家乡风俗习惯,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反复朗读,涵泳品味,合作交流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搜集家乡有关端午习俗的资料,搜集中国传统节日来源的资料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媒体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看一个词(端午),看到端午这个词,同学们的大脑会马上想到什么?

(学生答)江苏高邮的一位作家汪曾祺想到的是鸭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散文《端午的鸭蛋》(板书课题)

思考回答

引起阅读兴趣

 

2.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积累字词(见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

2、走近汪曾祺

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作者资料后,教师明确:

汪曾祺:

江苏高邮人,学者、作家;获奖小说有《受戒》《大淖记事》。

散文特点:

他的散文写“油盐酱醋茶”,写“一地鸡毛”……他帮助人们发现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

他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

语言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但富有趣味。

3、听录音,思考: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2)作者如此津津乐道地谈论家乡的“咸鸭蛋”有意义吗?

点拨:

(1)1、明确:

作者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是特有的风俗。

(2)日常生活中富含着生活情趣,人生意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能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才是汪曾祺散文的美丽所在。

作者在平淡的语言下,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恋,对故乡的热爱。

学生上台书写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

学生全班交流

 

听课文录音,思考,圈点勾画

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

 

指导学生从结构上、思想上整体把握文章

 

3.引发问题、启动思维

 

1、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家乡端午节的众多风俗,那么作者是采取了什么样的写作结构把这些风俗写得一目了然,让你一看就非常清楚的呢?

2、本文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写这些风俗有必要吗?

3、高邮的咸鸭蛋的特点是什么?

有哪些几种吃法?

4、与咸鸭蛋有关的风俗游戏还有哪些?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

5、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

自读,圈点勾画,探究

进一步理解文章结构与内容

 

4.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作者采取了总分的结构,先写了各地均有的风俗,再写到家乡特有的风俗。

2、有,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特有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这才引出下文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以及端午的鸭蛋。

从写作手法上看,先描绘了“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

另外,这也是作者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还体现了整体上的严谨和谐。

3、高邮咸鸭蛋有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鸭蛋的吃法:

一种是带壳切开;一种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4、与咸鸭蛋有关的游戏还有挂鸭蛋络子;用蛋壳装萤火虫。

写这些是因为童年的趣事本身令人难忘,也是作者脑子里印象最深刻的,两者写出这些更能体现人们对鸭蛋的钟爱。

5、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无比热爱,以故乡的鸭蛋而自豪,更有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想,难以忘怀,这种感情不是作者一个人有的,而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情感。

(例句见课本)

 

讨论、交流

 

同上

 

5.归纳小结

本文以端午节为背景,用闲聊的笔调,自然流畅的语言,将故乡生活中的风俗、情趣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处处流露出对故乡、对生活的热爱、赞美之情,让我们确实感受到作者是一们生活的有心人。

 

6.布置作业

1、搜集家乡有关端午节习俗的资料;搜集中国其它传统节日的由来的资料。

2、完成《学案》中的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三)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媒体

、设计意图)

 

1.温故知新

 

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汪曾祺先生为我们讲述了他家乡端午节的习俗,文中没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也没有矫揉造作的语言,就如茶余饭后的闲聊,将一幅平凡而有趣的生活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今天,我们再一次来感觉汪先生的散文风格。

聆听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引发问题、启动思维

 

1、其实和高邮的咸鸭蛋同样有味道的还有作者的语言,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这三点你能在课文中看出来吗?

朗读课文2-3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2、体会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朗读,圈点勾画

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及作者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3.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师适时点拨(参考例句见课本)

 

2、结合课后练习三,探讨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或理由。

 

同上

 

4.归纳总结

《端午的鸭蛋》这篇散文作者通过描写家乡端午节的各种风俗;家乡鸭蛋的名声、特点以及家乡端午的鸭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自豪、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5.拓展延伸

 

搜集、交流资料,关注传统文化。

1、交流、了解长汀端午节有什么习俗,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简要介绍它们的由来。

2、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一些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不必说端午,也不必说中秋,就是春节,这个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在今天似乎显得年味有点淡了,越来越多的国人不贴年画,不吃年糕,不糊窗花,以至于不断有民俗专家担忧春节会否消失,因而有必要掀起一场“保卫春节”的文化运动;然而,与之相反的是,春节在多个国家成为了时尚,春节开始走红世界——印尼把春节定为全国性假日,英国首相、美国总统、加拿大总理、俄罗斯总统等许多国家领导人,都会以新春贺信等方式,给华人拜年。

而韩国已经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学了本文后,谈谈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学生相互交流、了解

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祖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6.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未完成的作业。

2、预习《吆喝》

3、作好综合性学习的准备工作。

4、作文:

《我家乡的____节》;《_________客家菜的做法》

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家乡的风俗

高邮的鸭蛋对故乡的赞美热爱之情

对童年生活的美好怀想之情

端午的鸭蛋

 

 

教学反思

 

第_____周第_______课时时间______________总第__________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表(讲读课文)

课题

吆喝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

新授

设计者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积累、运用文中相关词语。

2.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口味分析。

过程和方法: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吆喝人的生活态度

 3.结合实际情况,注意收集身边的口头吆喝艺术,能发挥自我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自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讲解

教学难点

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向长辈了解过去的吆喝情况;深入生活,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吆喝现象。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媒体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曲折的胡同、幽深的四合院、代代相传的老字号……这就是北京。

有人说在北京住上一辈子,也读不完它的历史;也有人说,只要在京城胡同遛上一圈,就等于逛了一回民俗博物馆。

北京的特色就俩字——京味儿,可北京的风情讲起来,那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可不,提起北京人的那张嘴呀,不但能吃能喝更能说,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声音——吆喝[板书]

聆听,思考

激发阅读兴趣

 

2.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萧乾

指导学习阅读注释中有关作者资料的文字以及《学案》中的作者链接。

2、积累字词。

请同学上台板书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词语。

3、整体感知:

(1)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

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2)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吆喝声?

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点拨:

(1)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

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2)a..文章中的吆喝声林林总总,多而且杂,但作者却介绍得有条有理。

总的来说,文章写了作者在北京听到的大多数吆喝声,从“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中,可以得知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首先从早到晚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到了晚上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其次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吆喝声。

  b.课文也是按照“引入”(1~3)、“介绍叙述”(4~10)、“评论”(11~14)来安排结构的,脉络清晰。

齐读

 

其余同学在生成本上书写

默读、思考

全班交流

大体了解作者

 

积累字词

 

理清文章内容与结构

 

3.引发问题、启动思维

 

1、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

2、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马趴?

3、为什么作者要大量运用“京白”口语?

罗列这么多的吆喝声,是不是繁冗了些?

4、括号里的句子或词语有什么用?

阅读、思考、圈点勾画

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与写法

 

4.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因为各种的吆喝声实在太多,没必要一一描述,只要写其中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做到有重点、有目的地介绍,主题更突出。

2、自然写实、幽默调侃

3、作者运用“京白”的艺术语言,一是因为他对北京家乡的热爱,二是因为写的“吆喝”都是当地的口语,用当地语言来写更真实,更有表现力

4、里面的句子、词语是解释前面的方言或起补充说明的,如:

“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这里是解释;

 “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这里是补充说明,方便了读者对课文的理解。

讨论、交流

 

同上

 

5.归纳小结

本文以平易而不乏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市集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此处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有独到之处

 

6.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相关习题。

2、搜集家乡各行各业的吆喝声。

 

教学反思

 

第二(三)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媒体

、设计意图)

 

1.温故知新

 

上堂课我们读了《吆喝》一文,各种吆喝声不绝于耳,作者萧乾让我们感觉到了“吆喝”的魅力,它是动人的音符、也是一种民间文化,它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特点,今天,我们要再次亲身体验。

聆听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2.引发问题、启动思维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吆喝,说说理由。

2、自由选择文中提及的吆喝声,进行模仿,并由学生从语气、语速、语调等方面加以点评。

朗读,品味

模仿,评价

品味语言,模仿学习

 

3.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例如:

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硬面——饽饽”

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广告,举例如:

“卤煮喂——炸豆腐哟”

“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听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

欣赏到极富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2、鼓励学生大胆模仿

交流、评价

 

大胆模仿,

同上

 

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体验

4.归纳总结

品味吆喝,我们不仅读出了市井风情,读出了音乐之美,读出了老北京人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更读出了老北京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境界就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

因此,我们更应该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为抢救口头文化遗产做点贡献。

 

5.拓展延伸

1、播放相声段子《卖布头》

2、学生分组把搜集到的家乡的吆喝展示给全班同学,谈自己的体会

聆听

交流、欣赏

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共同交流并认识到这是一种文化遗产

6.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