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增长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1269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秭归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增长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秭归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增长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秭归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增长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秭归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增长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秭归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增长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秭归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增长期.docx

《秭归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增长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秭归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增长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秭归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增长期.docx

秭归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增长期

         

秭归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增长期

姚平

1998年至2002年,在这一跨世纪转折过程中,秭归经济平均增长率为5.2%,处于移民搬迁后的调整与恢复时期。

从2003年开始,秭归经济步入了较快发展时期,规模工业、旅游业、港口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10%,经济社会发展鼓舞人心。

初步测算,2007年全县经济增长率为13.4%,为县城东迁以来的最高点,表明秭归经济开始以此为转折步入移民大搬迁后的新增长期。

一、从经济运行结果看,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新世纪首次整体“大盘走高”,且全面完成了年初市政府下达的预期目标

第一,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全面增长。

初步统计,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9.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5.53亿元,比上年增长27.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6.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9.59%;外贸出口总额达到4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0.3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4.07亿元,比上年增长62.8%;直接利用外资达到3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0%;银行存款余额达到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7%,其中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6.88亿元,增长21.44%;银行贷款余额达到6.53亿元,比上年增长45.43%。

第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2007年经济发展考核目标全部如期实现。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市目标105.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市目标104.3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市目标116.09%;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市目标104.93%;市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市目标118.96%;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完成市目标176.96%;直接利用外资完成市目标100.94%;外贸出口总额完成市目标270.27%。

从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看,全县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外贸出口总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直接利用外资、银行存款余额、银行贷款余额均保持在10%以上,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总额、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银行存款余额、银行贷款余额呈现跳跃式强劲增长的势头,经济引擎性指标的整体高位运行和全面大幅增长,是秭归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而且所有经济考核指标都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面临食品、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和各种自然灾害、牲猪蓝耳病频发、柑桔销售困难等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取得的,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水平的提高和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凝聚了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和全县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标志着秭归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和历史转折时期。

二、从经济运行质量上看,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昭示着全县经济在又好又快的轨道上运行

宏观层面,财政收入快速递增。

2007年,秭归全地域财政收入达到32196万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亿元,达到11261万元,增长29.59%。

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达到9081万元,同比增长28.24%。

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0.64%,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

中观层面,企业效益稳步提升。

2007年,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34.97%;利润总额达到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应交税金总额达到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5%。

亏损企业4个,亏损面同比下降60%。

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0%,同比提高5.21个百分点。

县电力公司上缴税金突破1000万元,成为我县第一家入库税金率先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

微观层面,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200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83元,比上年增加898元,增长11.54%,完成市目标103.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7元,比上年增加308元,增长14.01%,完成市目标107.55%。

从增收渠道看,城镇居民主要来自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主要来自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2.08:

22.18:

55.74变化为2007年的21.44:

23.70:

54.86,从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可以看出,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比2006下降0.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2006年上升1.52个百分点。

2007年,全县第二产业的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较为明显地超过了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

三、从支撑因素看,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投资、消费、外贸出口三轮驱动,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首架“马车”

1、从生产角度看,全县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工业的强力拉动。

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加强和项目建设的整体推进,全县规模工业由上年底的34家增加到2007年底的39家,秭归工业显示了强劲地发展态势。

2007年,秭归工业增加值达到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3%,增速比第一产业高10.5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高9.8个百分点,可见工业是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逐月加快,2007年1月为18.1%,1-6月达到22.8%,到2007年底上升到27.41%。

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5.53亿元,比上年净增1.19亿元,一年增加一个多亿的增加值,这对于基础比较差的秭归工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跳跃式发展。

光电子、食品、轻工服饰、能源、建材、化工等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构成全县工业的脊梁。

电力公司、三金硅业、帝元、木林森、森达5家规模企业的产值突破亿元关,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华扬、匡通电子2家企业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华扬防爆太阳能玻璃真空集热管获得国家专利,有4家企业开发并生产5种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主要农林牧渔产品多数增长。

2007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15401吨,比上年增产0.09%;油料产量达到13676吨,比上年增产1.22%;烤烟产量达到2800吨,比上年减产19.26%;板栗产量达到2690吨,比上年增产30.84%;核桃产量达到261吨,比上年增产80%;柑桔产量达到154201吨,比上年增产15.61%,其中脐橙产量达到138695吨,增长17.31%;茶叶产量达到1571吨,比上年增产34.62%;蔬菜产量达到214533吨,比上年增产21.49%;水产品产量达到2068吨,比上年增产80.45%;牲猪出栏达到40.89万头,比上年增长28.95%;羊出栏达到44656只,比上年增长1.24%;家禽出笼达到41.94万只,比上年下降0.94%;畜禽肉产量达到34098吨,比上年增长8.93%,其中猪肉产量达到32147吨,增长8.16%。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1.28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22.3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6.88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22.56%。

2、从需求角度看,投资的高速增长是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峡工程兴建以来,投资一直占据秭归GDP的大半壁河山,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

2007年,全县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全年新签订华新新型干法水泥、观音堂电站、海瑞特种材料、海南中力自动化控制设备、博大集团中国三峡·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园、中国秭归·屈原文化旅游区等11个项目投资合同,协议总投资达到20.28亿元,其中华新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投资5.9亿元,是迄今为止秭归引进的最大的工业项目。

2007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竣工项目145个,香溪化工电石、吉盛织造染整、华元制罐等一批新上项目及华扬玻璃、佳特电子LED生产线等扩建项目的达产见效,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其中香溪化工电石项目2007年完成投资2.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5亿元,是2007年投产项目中投资最大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观音堂电站、香溪化工电石、华新干法水泥熟料等项目都是我县新引进的投资过亿元的大型企业,有的已经竣工投产,有的正在密锣紧鼓的建设中,这不仅将成为推动秭归经济加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在秭归招商引资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75亿元,创历史新纪录,占GDP的比重达到52.84%。

从构成上分析,第二产业投资占37.94%,第三产业投资占42.68%,生产性投资占75.08%,民营经济投资占53.47%,。

这组结构相对数表明秭归经济实力、发展后劲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增强和改善,且由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性投入而逐渐转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投入。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也十分明显,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为16.9%,比2006年高3.65个百分点,增幅是1995年以来的第二次大的弹跳。

而旅游文化消费则是2007年市场消费的一大亮点。

今年以来,秭归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秭归端午文化旅游节、第二届全国自然水域九畹溪漂流大赛、首届秭归龙舟锦标赛、首届中国秭归脐橙节暨湖北省秭归脐橙杯百万农民健身展示以及“畅享移动·欢乐城乡”歌舞大赛活动等各种节庆、赛事活动,加快了凤凰山景区、九畹溪景区、链子崖景区、泗溪景区拓建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前来秭归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有力地拉动了消费,繁荣了市场。

2007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5%和16.64%。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红红火火。

2007年,秭归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01亿元,同比增长11.5%。

值得关注的是,受宏观大气候和秭归自身实际的影响,2007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了5.68%,超过预控目标2.68个百分点。

物价的上涨集中显现在食品价格的上涨上,食品价格的涨幅为12.74%。

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和消费的增长,但同时也给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据城镇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975元,比2006年增加543元,增长8.44%,其中食品消费支出为2826元,比2006年增加743元,增长24.99%。

从近几年全县经济运行的轨迹看,从2007年秭归经济发展的走势看,种种迹象表明,秭归经济正蓄势待发,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高峰周期。

2008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从短期分析,2008年秭归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15%左右。

一是经济增长的惯性作用,一批新上项目将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投资对经济的拉力作用将不断增强;二是政策支持的倾斜作用,各种政策机遇,尤其是三峡工程库区发展机遇,将大大提高加快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经济环境改善的助推作用,如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工业园区设施的逐步完善,经济扶持政策的落实等;四是竣工项目投产达效的支撑作用,如香溪化工电石项目、吉盛织造染整项目等骨干项目的竣工投产,将为全县经济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从未来一个时期看,秭归经济发展更是机遇多多,前景广阔,令人振奋。

——凝心聚力,推进秭归城区经济与宜昌都市经济圈快速对接,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2007年6月,省第九次党代会再次确立宜昌、襄樊为湖北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表示要把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摆在与武汉城市圈同等重要的位置予以重点扶持,这是宜昌继葛洲坝、三峡工程两个机遇之后面临的第三次大的机遇。

目前定位的宜昌都市经济圈由宜昌主城区、秭归城区和东部的当阳、宜都、枝江构成,而宜昌作为未来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其城区涵盖了葛洲坝、三峡大坝两大坝区,秭归县城亦将随之而成为宜昌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秭归目前面临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

一个巨型水电站的建设往往伴随着一个城市的崛起,如目前已经建成的总装机容量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使当初的边境小镇福斯杜伊瓜苏成为如今旅游业、水产业十分发达的城市;总装机容量世界第三的美国大古力水电站在哥伦比亚河边缔造了一座新城——电城。

从国内来看,宜昌由一个小山城迅速成长为中等城市也正是得益于葛州坝的建设。

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峡工程的兴建必将使秭归县城迅速并入宜昌大都市区。

而最为直接的融入宜昌市“半小时都市圈”的接轨性工程,就是兴建江南翻坝高速公路。

三峡翻坝运输江南专用公路建成后,县城至宜昌的路程将由现在的40公里缩短近20公里,乘车时间减少近半小时。

这条极具战略价值的高速公路,会使秭归县城成为长江上游水陆运输的重要节点、现代物流中心,进而发展为三峡库区的重要增长极。

特别是三峡大坝蓄水后,三峡库区第一港——秭归港成为三峡库区的始发港、终点港和枢纽港。

三峡翻坝运输江南专用公路的起点在秭归茅坪港区曲溪处与省道334衔接,特殊的水陆交通优势必将迎来港口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秭归县城,2006年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因此,进一步加快秭归城区建设,对推进秭归城区经济与宜昌都市经济圈的对接和打造坝上库首区域经济发展中心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峡工程为“世界一流”,秭归城区建设也要体现“世界一流”,即建设世界一流的生态生活环境,提供世界一流的服务,展现世界一流的人文精神,使之与三峡工程相匹配。

要以三峡工程为依托、以港口为龙头、以市场为载体、以争取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为主导,高标准规划城市建设,强化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市文化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旅游文化品位,形成“以港兴城、城兴港旺、水陆联动”的港区经济特色,使之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成为真正的区域中心,切实承担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

——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倾力打造全国旅游名县。

秭归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畔,“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扼楚蜀之交带,当水陆之要冲”,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又是巴楚文化的交汇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诞生在秭归乐平里。

三峡工程的兴建,高峡平湖的显现,三峡旅游重心的东移,使名不经传的秭归迅速成为海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和三峡旅游的热土。

如今,秭归集名人(屈原)、名坝(三峡大坝)、名峡(西陵峡)、名湖(高峡平湖)、名果(“中国脐橙之乡”)于一体,融巴楚文化、屈原文化、峡江文化、移民文化于一炉,除了举世闻名的西陵峡和三峡大坝以外,屈原祠、九畹溪、泗溪、链子崖、凤凰山等景区也享誉盛名,这些景区都融入大三峡旅游长线。

2007年,全县旅游风景区发展到5家,其中4A景区1家,3A景区2家,九畹溪漂流被誉为“中华第一漂”,“一区两线”的大旅游骨架初具雏形。

2007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55万人次,比县城东迁后的第一年即1999年增长3.21倍。

在三峡工程即将全面竣工之际,县委、县政府高屋建瓴地提出“实施文化开发战略,全力建设全国旅游名县,争创中国旅游强县”的奋斗目标,这一战略定位不仅诠释了秭归发展旅游业的信心,也昭示着秭归旅游业的美好发展前景。

从资源优势看,旅游应该是秭归最大的特色。

目前秭归争创“全国旅游名县和中国旅游强县”的时机正日益明朗化。

从大的环境看,宜昌在面对省域副中心这一第三次大机遇面前,一方面在继续做好与武汉和重庆对接的同时,另一方面正着手谋求宜昌与荆州、荆门的合作,构建“宜荆荆城市圈”。

而合作的突破口就是将宜昌的“三峡”、荆州的“古城”、荆门的“显陵”三大旅游品牌聚合起来加以放大,把这一地区做成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在未来15年内,宜昌还将新建宜湘高速等四条高速公路和宜都长江大桥、香溪长江大桥等三座大桥,届时五座长江大桥及两座大坝将连为一体,宜昌从此联通四海,天堑变通途。

秭归与宜昌的距离正在缩短,宜昌与世界的距离正在缩短。

作为宜昌大都市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秭归,无论从交通、从旅游、从地理位置上都正好融入其中。

这一系列宏伟蓝图和美好构想的实现,将使秭归由三峡旅游的过境地变为三峡旅游的目的地。

同时,江南路的建成将与三峡专用公路、长江黄金水道形成水陆交通大回环,为水陆两线旅游开辟了新的绿色通道,沿线腹地景点和配套旅游设施及旅游产品也必将得到新一轮大开发。

在广阔发展前景和新机遇面前,秭归旅游应扬帆破浪,在进一步完善旅游业的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现有景点(区)为依托,以文化为底蕴,深度拓展“一区两线”的大旅游骨架,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加快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塑造旅游文化精品,形成旅游产业集聚效应,带动现代服务业的整体跟进,为“建设全国旅游名县,争创中国旅游强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抢抓机遇,努力寻求快速发展的最佳通道,打造库区经济首强县。

三峡工程是一个世界级的现代化工程,秭归处于三峡工程坝区库首,这就决定了它的发展必须以三峡工程为主导,客观上也需要依托三峡工程的建设求得更大的发展。

三峡工程建设不仅使秭归旧貌换新颜,也使全县经济总量迅速扩大。

2007年,秭归生产总值达到29.81亿元,比1993年增长6.59倍,年均增长15.58%,是秭归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1993—2007年,秭归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01.56亿元,其中2000—2007年达到63.48亿元,占1949—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63.5%。

显然,这一时期秭归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家移民投资的拉动,属于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现阶段及今后一个时期,秭归作为三峡库区的窗口县,拥有三峡工程带动、省域副中心辐射、沿江开发开放、西部大开发、国家扶贫开发、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东部沿海产业向西部转移的产业承接等一系列机遇,而最为突出的是三峡工程带动和省域副中心辐射机遇。

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宜昌市被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将得到省政府的全力支持,同时三峡工程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后,宜昌将进入国家首批进行直供电试点的城市行列,这为宜昌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创造了条,而秭归城区作为宜昌都市圈的重要组部分,也必将惠泽其中。

二是国家发改委编制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涉及库区19个县市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90余万人,项目总投资264亿元,规划的期限重点放在2010年以前。

秭归作为三峡工程库区这一区域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重点扶持县之一,必将全方位的得到国家对三峡库区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及政策惠顾。

三是三峡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后,将为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个新契机。

有资料表明,三峡大坝蓄水3年来,仅三峡通航发挥的效益就拉动沿江GDP增加65亿元。

可以预见,三峡工程的全面竣工和三峡工程巨大的品牌效应将再次提高秭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秭归美好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发展机遇也为秭归经济的再次腾飞插上翅膀。

我们将库区19个县市区分为市(区)和县两个层次,那么湖北省的秭归县、兴山县、巴东县和重庆市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忠县、石柱县、丰都县、武隆县共12个县为同一个层次。

我们利用2005年收集到的库区县市区相关统计数据对12个同类县进行了一个初步比较,其结果2005年秭归人均GDP位居库区12个同类县的前三,仅低于兴山和武隆县。

所以,只要我们继续以工业为支撑,以旅游为特色,以港口为重点,把机遇、区位、资源三大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秭归有望在未来的五年内实现三峡库区经济首强县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