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075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docx

发展战略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1

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规划

(送审稿)

(2005—2020年)

前言

云南地处热带北缘、亚热带区域,竹藤资源丰富,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之一,同时也是棕榈藤分布中心之一。

云南竹子有28属210多种,竹林类型30多种,包括热性竹林、暖温性竹林和寒温性竹林,有丛生、散生、混生和攀援状各种类型的竹林。

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中发[2003]9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4年2月,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也以云发[2005]9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目标。

两个“9号”文件的出台,为发展竹藤产业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六大工程”的相继启动,为林业发展增添了活力,竹藤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发展云南竹藤产业,在总结过去,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云南省竹藤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以促进云南竹藤产业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1产业发展基本概况

1.1资源现状

云南现有竹林面积约510.0万亩。

按起源分:

天然竹林379.5万亩,占74.4%;人工竹林130.5万亩,占25.6%。

按秆型分:

以中型筇竹、毛竹、金竹和大型中华大节竹为主要竹种的散生竹有118.5万亩,占23.2%;以大型龙竹、沙罗竹、香糯竹为主要竹种以及小型箭竹、中型实心竹的丛生、混生竹林有391.5万亩,占76.8%。

云南竹林以大型丛生竹为主,在全国范围独具特色和优势。

云南天然分布有棕榈藤植物39种(变种),占中国种类的57.35%,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区。

大部分种类分布于海拔240-18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近几年,全省竹资源培育有较大发展,人工竹林面积比例由原来的10%左右增至25.6%。

藤资源的培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我省独特的区域优势,藤资源培育前景广阔。

1.2产品开发利用现状

云南虽然竹藤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水平低,大部分开发利用还处于原竹(藤)利用或手工编织阶段。

近年来,竹藤资源培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工竹藤林面积有了较大增加,竹藤加工利用有了较大发展,竹藤总产值由三年前的2.5亿元增至现在的3.8亿元,竹藤产业发展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1)竹藤材:

全省各民族对竹藤材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生产、日常生活均离不开竹藤,从西双版纳州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傣家竹楼到处处可见的日用竹藤制品,及城市园林、室内装饰、手工艺品皆有竹藤资源利用,但未形成规模利用,尚未产生规模效益,处于不加工或粗加工利用阶段。

当前加工利用量较多的是竹浆,年消耗竹材约10万吨左右,其次为竹板材,年消耗竹材约1.1万吨左右。

全省年总消耗竹材约1.936亿根。

(2)竹笋:

云南竹笋品种多,产量大,分布广,一年四季均有竹笋产出,且多为云南特有的优质笋,但也未形成规模开发,鲜笋基本自栽自食,少量投放市场出售;对天然竹林的采笋也是群众自发采集,土法加工,产量低,质量差,形不成优势商品。

近几年在产品开发和加工方面有了一些发展,开发了新型的保鲜竹笋,调味笋,及优质发酵笋干,开拓了市场,现年产笋约10万吨。

(3)竹浆:

我省竹浆生产,是竹资源加工利用量较大的一项,三年前竹浆年产量不到万吨,消耗竹材约2.5万吨,目前竹浆年产量已达到1.65万吨,造纸1.67万吨,消耗竹材约10万吨。

(4)观赏竹:

中华民族有爱竹、赏竹的传统习俗。

云南观赏竹资源丰富,但未得到开发利用,一般只作为公园配景、室内盆景、庭园种植,较大型的只有昆明世博园竹园。

目前全省观赏竹尚未形成规模和市场。

1.3加工企业现状

全省现有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规模的竹藤加工企业4个,年销售额在100-500万元的竹加工企业3个,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下的竹加工企业63个,这些企业遍布全省,产品单一,附加值低,规模效益不高。

全省产藤区均有小型藤制品加工厂,但产品设计和加工技术不高,经济收益低。

近年来,随着棕榈藤生栖繁殖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量优良棕榈藤资源已难觅到,有些良种如麻鸡藤和小省藤等现难以采到种子进行新的繁殖,种质资源到了濒危地步。

大量的原藤主要采购于缅甸(据估计每天100吨),外运到广东等省加工。

优良原藤价格年年上涨,最优良的种类,原藤价格已达8000~10000元/吨。

1.4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与潜力分析

(1)丰富的竹藤种质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竹藤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森林资源丰富,竹藤种质资源更加丰富。

①云南竹藤种质资源丰富。

境内约有竹亚科植物28属210种,属数占世界的40%,占中国的75%,种数占世界的25%,占中国的50%。

云南天然分布有棕榈藤植物39种和变种,占中国种类的57.35%。

②云南竹藤林面积大。

全省现有竹林面积约34.0万hm2,其中天然竹林25.3万hm2,占74.4%;人工竹林8.7万hm2,占25.6%。

棕榈藤在云南西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的德宏、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红河和文山的大部分县市均有分布,但天然分布数量日益减少。

③云南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适宜多种竹藤生长。

云南是以山原为主体的省份,境内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复杂,生境气候多变,立体气候明显,同时具有多种流域的水系,给竹类植物的汇集、发育、繁衍和迁移、扩散、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适宜多种竹藤生长,为发展竹藤产业提供了较多竹(藤)种的选择余地。

(2)有利的社会环境条件,为发展竹藤产业创造了历史机遇

在国家经济结构大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奋斗目标。

良好的社会投资环境,将使林业投资项目增多,投入林业的建设资金将成倍增加,给林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六大工程”的启动,加快了森林资源培育速度,为发展林产业打好资源基础,同时将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林业发展空间,林业产业发展面临战略机遇,竹藤产业发展也将得到历史性突破。

(3)独具特色的民族竹文化,为发展竹藤产业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竹藤的广泛利用遍及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竹藤与边疆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风光无竹不美、习俗无竹不奇、历史无竹不新、生活无竹不便,长期使用竹藤,淀积成独特的民族竹藤文化,为发展竹藤产业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目前,随着社会对发展林产业的重大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各级政府结合林业大工程建设,正把发展竹藤产业作为发展山区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全省上下发展竹藤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4)丰富的竹藤利用研究成果,为发展竹藤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近几年来,我省在竹藤种,竹藤类型调查和竹藤生物学特性、丰产栽培技术、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且不少研究成果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这些研究成果为全省竹藤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1.5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市场调查、了解、认识不足。

云南现有竹产品加工企业多数规模小、产品单一,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才对市场进行专门调查,甚至也不具备上网查询资料和了解市场信息的条件,导致企业盲目生产,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2)缺乏优质高效的竹藤基地。

云南现有竹藤资源绝对数很大,但大多数分散、不集中,少量相对集中连片的竹藤林,又是多代同堂,且竹(藤)种繁杂,严重制约竹藤产业发展。

(3)缺乏龙头加工企业。

云南现有竹藤加工企业上百家,遍布全省各地,但没有一家加工企业形成产品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云南加工企业现状可谓“全面开花,没有结果”,制约产业发展。

(4)缺乏特色拳头产品。

云南长期使用竹藤的习惯,淀积成了特色民族竹藤文化;加之科研部门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但目前全省竹藤加工企业生产的加工产品单一,且多为原竹(藤)利用,缺少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5)第三产业不发育。

云南丰富的竹藤种质资源,为资源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产品加工提供种类繁多的原料。

目前原料流通主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加工产品流通基本也是在生产厂家和零售商之间进行,缺乏分销商的加入,严重制约产品流通,同时也缩短了产业链,影响产业发展。

(6)科技成果推广不力,科技含量较低。

云南竹藤科研人员经过50多年来的艰苦努力,针对我省竹藤资源特点和竹藤产业发展要求,完成了数十个科研项目,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种苗繁育、丰产造林到产品加工,都已具备成功的实践经验,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意识较差等原因,这些研究成果还没有及时推广,也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导致目前资源培育、产品加工科技含量低,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制约产业发展。

2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

2.1竹浆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纸工业迅速发展,纸品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

2002年,纸及纸板产量3780万吨,消费量为4332万吨,供给缺口为552万吨,纸及纸板进口量达到637万吨。

全国纸及纸板的消费量占世界的11-12%;到2010年将达15%以上。

目前,我国已成为纸制品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2003年纸及纸板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随着我国纸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木浆供应远不能满足需求。

到2015年我国纸产品需求将达到7000-8000万吨,比现有需求翻一番;到2020年需求达到9500万吨。

当前我国纸浆生产中,木浆占12.2%,竹浆占1.6%,主要的纸质以草浆为主,大部分木浆靠进口。

据中竹纸业(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利用竹子生产每一吨浆的单位成本比松木与桉木低30%左右,其质量与木浆相当。

以竹代木,发展竹浆造纸,调整纸业原料结构,弥补目前中高档纸浆空缺,越来越重要。

实践表明,竹浆的性能介于针叶树与阔叶树之间,明显优于草浆,可以替代阔叶木浆并减少针叶木浆用量,可用于生产多种中高档纸品。

目前,竹材纸浆生产工艺已经成熟、可靠,且污染治理技术已过关,“三废”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

我国现有竹浆造纸企业40多家,多数经济效益可观,吨纸利税率达35%以上。

据测算,以年产10万吨竹浆计,每生产一吨竹浆需竹子5吨,每吨竹子的现行收购价在300元左右,农民每年可直接增加收入1.5亿元。

随着竹浆造纸技术的进步,竹浆造纸在解决我国纸产品缺口中将具有战略性意义,大力发展竹浆造纸市场空间广阔。

2.2竹建材、藤材市场

竹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等特点,是工程结构材料的理想原料。

目前,全国各种竹胶合板生产能力仅1500-2000万m3。

预计“十一五”期间年需求量将达到4000万m3,供需差距较大。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竹装饰板和竹地板将供不应求,需求市场广阔。

以藤为原料制作的藤家具,美观素雅、轻便灵巧、结实耐用,长期走俏国际市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藤家具工业产值和国际贸易额每年以10%的速度迅速增长。

1991年联合国亚太社经会(ESCAP)报道,亚太地区现有棕榈藤分布的天然林面积估计为2.9×107公顷,年产原藤32×l04吨,生产潜力达到44×104吨,藤家具工业产值10亿美元,吸纳100多万人就业,预测1995年产值达到15亿美元,2000年产值将达到20亿美元。

然而,藤工业所需原藤的90%依靠东南亚野生藤资源,由于热带林急剧消减,原藤长期过度采收,仅依靠天然资源已无以维继藤家具工业日益扩大对原藤的需求,而且,东南亚国家仅分享国际棕构藤贸易市场的58%,42%的市场份额为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

资源拥有国已充分意识到藤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巨大商业价值。

2.3竹藤笋市场

目前,我国年生产鲜竹笋量约170万吨,鲜竹笋的年国内需求200-300万吨,年出口50万吨以上,竹笋的市场供应有一定缺口。

云南竹笋品种多、产量大、分布广,四季均产笋,且是全国特有的著名鲜竹笋,但都未形成规模开发,全省年产量只有10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6%,出省外销更少,与丰富的笋资源优势不相称。

加大竹笋加工,开拓市场,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是完全可能的。

棕榈藤茎尖(藤笋)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很好的森林蔬菜。

目前,泰国、老挝等均进行食用棕榈藤藤茎的培育,期待其成为新兴产业。

3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

3.1指导思想

我省竹藤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以优质资源培育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竹藤产业体系。

3.2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

竹藤产业发展应始终遵循贯彻:

——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

云南可供选择的基地建设优良竹(藤)种类很多,因此,基地建设造林竹藤种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种,同时选定的每个竹藤种都能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所需产品。

——坚持科技支撑的原则。

有效利用我省现有科研成果,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并投入必要的资金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按照科学原则选择优良特色竹(藤)种类,并积极推广人工竹林集约经营技术。

——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的原则。

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综合开发利用的目标,现有加工企业,要积极建设基地,实现原料自给,带动基地发展;新建加工企业也必须走企业带动基地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实现原料自给,另一方面有效保护现有天然竹藤资源。

——坚持集中连片建设基地与零星种植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考虑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兼顾云南竹藤种质资源丰富,竹藤适生范围广,现有竹藤资源分散的现状,确保加工企业所需原料的同时,为山区群众增收和地方经济增长开辟新的财路。

——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竹藤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投资积极性,政府引导其在适宜地区、按规划布局和生态环境要求,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发展。

——坚持以竹浆产业为主导,竹建材、竹食品、藤产品综合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考虑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基础上,结合我省竹藤产业发展现状,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建立原料基地,产品开发以竹浆为主,多种产品并举,使竹藤产业发展原料有保证,原料种植有出路。

——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正确处理好竹藤产业发展使用林地与其它林业产业发展使用林地的关系,充分考虑其它林业产业发展对林地的要求,在满足其它产业使用林地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竹藤基地。

3.3产业发展思路

立足云南丰富的竹藤种质资源,围绕“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目标,依据指导思想和竹藤资源现状,竹藤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加工企业与基地:

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基地发展促进龙头企业建设。

龙头企业与基地同时发展,依据资源规模、布局,确定加工企业规模、布局。

产品生产:

以竹浆产业为主导,竹建材、竹食品、藤产品综合发展,并以竹文化、竹建筑和竹化工新产品为补充,综合开发竹藤系列产品。

产业布局:

滇南(包括德宏、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文山)以竹浆生产为主,竹笋、藤产品为辅,竹建材作补充;滇中(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玉溪)重点发展竹笋;滇东北(包括昭通)以竹笋为主,竹浆为辅;滇西(包括怒江、迪庆)以竹藤文化旅游为主。

资金筹集:

政府只投入引导性资金建立示范基地(重点项目),产业发展主要靠市场化运作。

制定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利用国外、省外资金和社会资金,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规模、高起点,加快推动我省竹藤产业发展。

运行方式:

采用“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资源;企业自主经营,自筹资金;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务;政府宏观调控,给予政策和贷款优惠,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3.4发展目标

(1)2007年发展目标

新增竹资源250万亩,其中:

竹浆原料林150.0万亩,竹建材原料林50.0万亩,竹食品原料林50.0万亩。

竹浆年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吨;竹质人造板年生产规模达到5.0万m3;竹笋年加工规模达到5.0万吨;藤产品年生产规模2.0万件。

初步形成产品流通市场。

竹藤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

(2)2010年发展目标

新增竹藤资源达到500万亩(竹林490万亩,藤林10万亩),其中:

竹浆原料林达到250.0万亩,竹建材原料林达到110.0万亩,藤产品原料林达到10.0万亩,竹食品原料林达到130.0万亩。

新建或改扩建加工企业9~18个。

竹浆年生产规模达到30.0万吨;竹质人造板年生产规模达到20.0万m3;竹笋年加工规模达到10.0万吨;藤产品年生产规模5.0万件。

基本形成产品流通市场。

竹藤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3)2020年发展目标

人工竹藤资源面积达到1000.0万亩。

其中:

竹浆原料林面积达到500.0万亩,竹建材原料林面积达到200.0万亩,藤产品原料林面积达到20.0万亩,竹食品原料林面积达到280.0万亩。

新建或改扩建成功加工企业10~20个。

竹浆年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吨;竹质人造板年生产规模达到60.0万m3;竹笋加工年生产规模达到30.0万吨;藤产品年生产规模达到10.0万件。

建成相对成熟的产品流通市场。

竹藤产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

4资源培育规划

4.1竹藤资源地理分布区划

根据水平地带性气候、地形、地势基本相似,竹林区系成分、优势种群、竹林类型相似,区域经济综合水平及发展方向基本一致,营造竹林的主要模式基本一致的原则,全省划分为7个类型区。

详见附件1。

4.2竹藤种选择

(1)选择原则

①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气候和造林地立地条件;

②笋材两用或具有特殊的高价值用途、经济价值较高;

③适应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要求、笋材产量较高;

④性质上适应工业化加工要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⑤具有大批量种苗来源,适应规模化推广和造林需要。

(2)竹藤种选择

根据上述原则,通过综合比较和论证,资源培育选择16个竹藤种作为优选种类。

为了方便规划和提高可操作性,把其中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相近、主要利用方向相同、开发目标一致的竹藤种类进行归并,共并为7类。

一类竹种:

龙竹类,包括龙竹(Dendrocalamusgiganteus)、巨龙竹(Dendrocalamussinicus)等,主要以竹建材和竹建筑为利用目标;

二类竹种:

甜竹类,包括云南甜竹(Dendrocalamusbrandisii)、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等,主要以竹食品为利用目标;

三类竹种:

薄竹类,包括沙罗竹(Schizostachyumfunghomii)、香糯竹(Cephalostachyumpergracile)等,主要以竹浆造纸为利用目标;

四类竹种:

慈竹类,包括慈竹(Neosinocalamusaffinis)等,主要以秆材和造纸为利用目标;

五类竹种:

金竹类,包括灰金竹(Phyllostachysnigravar.henosis)、毛竹(Phyllostachyspubscens)等,主要以秆材为利用目标;

六类竹种:

笋竹类,包括香笋竹(Fargesiayunnanensis)、筇竹(Qiongzhueatumidinoda)、香竹(Chimonocalamusdelicatus)等,主要以竹笋为利用目标。

七类藤种:

包括小省藤(Calamusgracilis)、版纳省藤(Calamusnambariensisvar.xishuangbannaensis)、盈江省藤(Calamusnambariensisvar.yingjiangensis)、白藤(Calamustetradactylus)等。

4.3类型区培育竹藤种设计

根据各类型区的立地条件,各竹藤种生态学特性、培育目的、培育方向和林种,全省共选定18个培育模式,详见附表。

各类型区重点发展竹种规划见表1。

表1各类型区重点发展竹种规划表

编号

类型区名称

适合发展的竹种类型

1

滇南热性大型丛生竹区

一类、二类、三类,七类

2

滇西南热性暖热性大中型丛生竹区

一类、二类、三类,七类

3

滇东南热性暖热性大中型混合竹区

一类、二类、三类、六类(香竹),七类

4

滇中暖性中型混合竹区

四类、五类(灰金竹)、六类(香笋竹)

5

滇西暖温性中小型混合竹区

四类、五类(灰金竹)、六类(香笋竹)

6

滇西北寒温性小型混生竹区

四类、六类(香笋竹)

7

滇东北温凉性中小型散生竹区

五类(毛竹)、六类(筇竹、方竹)

4.4资源培育规模

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结合云南土地资源现状、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发展云南竹藤产业,资源培育总规模为1000.0万亩。

其中,竹基地980.0万亩,藤基地20.0万亩。

4.5资源培育重点

依据云南区域位置,经济状况及云南竹藤产业发展的要求,竹藤资源培育重点为:

(1)竹浆原料基地

生产1吨竹浆可节约5立方米木材。

在当前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商品木材生产计划调减的情况下,为减轻现有林木资源所承受的巨大压力,综合考虑我省大型丛生竹所具有的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根据国际、国内纸浆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竹藤资源培育重点发展纸浆原料竹林。

竹藤资源培育全省规划到2020年,在滇西南、滇南至滇东南以及滇东北建设竹浆原料林500.0万亩。

(2)竹食品原料基地

云南竹类种质资源丰富,一年四季产笋,为充分发挥我省竹笋优势,把竹笋作为竹藤产业发展的重点,规划重点培育三类竹笋:

即滇东北以罗汉笋为主的竹笋基地;滇中至滇西旅游线以香笋竹笋为主的竹笋基地;滇西南、滇南至滇东南以甜龙竹笋为主的竹笋基地,到2020年全省规划发展280.0万亩优质竹笋基地。

(3)竹建材原料基地

云南山高坡陡,原竹利用运输困难,为降低竹产品在商品流通中的运输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相对集中营造建材用竹林,也是资源培育重点之一,在有效半径内建设建材用竹基地,提供加工企业竹原料,实现资源保加工,加工保资源的良性循环。

规划到2020年,在滇西南、滇南至滇东南相对集中建设竹建材原料林基地200.0万亩。

(4)藤产品原料基地

云南省是我国棕榈藤天然集中分布的两大区域之一,丰富的种质资源为培育棕榈藤资源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开发我省民族藤文化,生产藤产品,规划到2020年,在滇西南、滇南至滇东南相对集中建设藤产品原料林基地20.0万亩。

4.6资源培育布局

资源培育以突出云南竹藤资源特色和优势,结合现有可利用土地资源、自然、经济特点、竹(藤)种生态习性、生产历史沿革等进行布局。

(1)按产品系列布局

目前,已开发的竹藤产品种类繁多,归纳起来有竹浆、竹建材、竹食品和竹藤产品四大类。

各类产品原料林布局为:

竹浆原料林:

500.0万亩,占总面积的50.0%;

竹建材原料林:

200.0万亩,占总面积的20.0%;

竹食品原料林:

280.0万亩,占总面积的28.0%。

藤产品原料林20.0万亩,占总面积的2.0%。

(2)按产业区布局

根据竹藤资源地理分布区划结果,结合现有可利用土地资源和加工企业建设条件,将竹藤产业划分为四个产业区,即滇南(包括德宏、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文山)产业区;滇中(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玉溪)产业区;滇东北(包括昭通)产业区;滇西(包括怒江、迪庆)产业区。

各产业区域按产品系列布局详见表2。

各产业区域按产品系列布局表

表2单位:

万亩

产业区

州、市

合计

竹浆原料林

竹建材原料林

竹食品原料林

藤产品原料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