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材料及切削机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938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4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刀具材料及切削机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刀具材料及切削机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刀具材料及切削机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刀具材料及切削机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刀具材料及切削机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刀具材料及切削机理.docx

《刀具材料及切削机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刀具材料及切削机理.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刀具材料及切削机理.docx

刀具材料及切削机理

刀具材料及切削机理

一.刀具材料

金属切削过程除了要求刀具具有适当的几何参数外,还要求刀具材料对工件要有良好的切削性能。

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已加工表面质量,刀具消耗和加工成本。

正确选择刀具材料是设计和选用刀具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对某些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刀具材料的选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刀具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刀具切削部分是在高温、高压及剧烈摩擦的恶劣条件下工作的。

因此,刀具材料应具备以下基本性能。

1硬度高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须更高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一般高于一倍至几倍,否则在高温高压下,就不能保持刀具锋利的几何形状。

目前,切削性能最差的刀具材料~碳素工具钢,其硬度在室温条件下也应在62HRC以上;高速钢的硬度为63~70HRC。

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在切削时要承受很大的切削力和冲击力。

例如,车削45钢时,当ap=4mm,,f=0.5mm/r时,刀片要承受约4000N的切削力。

因此,刀具材料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一般用刀具材料的抗弯强度σbb(单位为Pa—N/m。

)表示它的强度大小。

用冲击韧度αk(单位为J/m。

)表示其韧性的大小,它反映刀具材料抗脆性断裂和崩刃的能力

3耐磨性和耐热性好

一般说,刀具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也越好。

刀具材料的耐磨性和耐热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耐热性通常用它在高温下保持较高硬度的性能即高温硬度来衡量,或叫热硬性。

高温硬度越高,表示耐热性越好,刀具材料在高温时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抗磨损的能力也越强。

耐热性差的刀具材料,由于高温下硬度显著下降而会很快磨损乃至发生塑性变形,丧失其切削能力。

4导热性好

刀具材料的导热性用热导率[单位为w/(m·K)]来表示。

热导率大,表示导热性好,切削时产生的热量容易传导出去,从而降低切削部分的温度,减轻刀具磨损。

此外,导热性好的刀具材料其耐热冲击和抗热龟裂的性能增强,这种性能对采用脆性刀具材料进行断续切削,特别在加工导热性能差的工件时尤为重要

5.工艺性好

为了便于制造、要求刀具材料有较好的可加工性,如热塑性(锻压成形)、焊接工艺性、切削加工性和热处理工艺性等。

6、经济性好

经济性是评价新型刀具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正确选用刀具材料、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刀具材料的分类

刀具材料可分为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超硬材料五大类。

其主要力学物理性能见表2-1。

但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据统计,我国目前高速钢用量约占刀具的60%以上,硬质合金的用量约占30%以上,随着难加工材料应用的增加,陶瓷刀具和超硬刀具材料的使用量日益增长。

 

1碳素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是含碳量较高的优质钢(含碳量为07%~1.2%。

如T10A等),淬火后硬度较高、价廉,但耐热性较差(表2—2)。

在碳素工具钢中加入少量的cr、w、Mn、si等元素,形成合金工具钢(如9SiCr等),可适当减少热处理变形和提高耐热性(表2—2)。

由于这两种刀具材料的耐热性较低,常用来制造一些切削速度不高的手工工具,如锉刀、锯条、铰刀等,较少用于制造其他刀具

2、高速钢

高速钢是一种含钨(w)、钼(Mo)、铬(cr)、钒(V)等合金元素较多的合金工具钢。

以重量计其碳的质量分数为0.7%~1.5%,铬的质量分数约为4%,钨的质量分数和钼的质量分数为10%~20%,钒的质量分数为1%~5%。

由于合金元素与碳化合形成较多的高硬度碳化物,如碳化钒,硬度高达2800HV,且晶粒细小,分布均匀。

而且合金元素和碳原子结合力很强,提高了马氏体受热时的稳定性.

高速钢具有较高的硬度(热处理硬度可达HRC62~67)和耐热性(切削温度可达550~600°C),与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相比切削速度可提高1~3倍,故得名“高速钢”,提高耐用度10~40倍。

铅在钢中提高了淬透性,使小型刀具在空气中冷却就能淬硬,且能刃磨得锋利,故高速钢又有“风钢”或“锋钢”之称。

可加工包括有色金属、高温合金在内的范围广泛的材料。

高速钢具有高的强度(抗弯强度为一般硬质合金的2~3倍,为陶瓷的5~6倍)和韧性,抗冲击振动的能力较强,适宜制造各类刀具。

高速钢刀具制造工艺简单,能锻造,容易磨出锋利的刀刃,因此在复杂刀具(钻头、丝锥、成形刀具、拉刀、齿轮刀具等)的制造中,高速钢占有重要的地位。

高速钢分类:

按用途不同,可分为通用型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

按制造工艺方法不同,可分为熔炼高速钢和粉末冶金高速钢。

1)通用型高速钢钨系高速钢

钨钼系高速钢

<1>钨系高速钢

其代表是W18Cr4V(简称w18)是我国最常用的一种高速钢。

由于含钒量较少,磨削性能好,其刃口容易磨得锋利平直,综合性能好,通用性强。

常温硬度可达63~66HRC,在600℃高温时能保持的硬度48.5HRC左右。

特别是热处理工艺性好,淬火时过热倾向小,抵抗塑性变形能力强。

可用于精加工的复杂刀具,如螺纹车刀,成形车刀,宽刃精刨刀、拉刀、齿轮刀具等。

W18钢的缺点是碳化物分布常不均匀,剩余碳化物颗粒较大,如锻造不均,则会影响薄刃刀具的寿命、制造较大截面刀具时,强度显得不够(抗弯强度仅为2~2.3GPa),只有在制造小截面刀具时,才获得满意的强度(3~3.4GPa)。

此外,W18钢热塑性较差,不适合作热轧刀具

<2>钨钼系高速钢

W6M05Cr4V2(简称M2)是我国常用的典型钨钼系高速钢种。

用1%的钼可代替2%的钨,钼的加入使钢中合金元素减少,从而减小了碳化物数量及其分布的不均匀性,细化了晶粒。

与W18钢相比,M2钢抗弯强度提高约17%,冲击韧度提高约40%以上,而且大截面刀具也具有同样的强度和韧性,可用于制造截面较大的刀具,或承受较大冲击力的刀具(如插齿刀)以及结构较薄弱的刀具(如麻花钻、丝锥等)。

M2钢的热塑性很好,磨削加工性也好,特别适用于制造轧制或扭制钻头等热成形刀具,是目前各国使用较多的一种高速钢。

M2钢的缺点是热硬性和高温硬度略低于W18钢,故高温切削性能稍逊。

此外,热处理时脱碳倾向大,较易氧化,淬火温度范围较窄。

2)高性能高速钢

高性能高速钢是在普通高速钢的基础上,用调整其基本化学成分和掭加一些其他合金元素(如钒、钴、铅、硅、铌等)的办法,着重提高其耐热性和耐磨性而衍生出来的。

主要用来加工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合金、钛合金和超高强度钢等难加工材料,这类高速钢的不同牌号只有在各自的规定切削条件下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切削性能。

常用牌号:

高碳高速钢:

9W18Cr4V(9W18),

9W6Mo5Cr4V2(CM2)

其碳的质量分数从普通高速钢的0.7%~0.8%增加到0.9%~l.0%,使常温硬度提高到66~68HRC,60°c时高温硬度提高到51~52HRC。

适用于耐磨性,要求高的铰刀、锪钻,丝锥以及加工较硬材料(220~250HBS)的刀具。

含铝高速钢

铝高速钢W6M05cr4V2A1(简称501)和W10M04Cr4V3Al(简称5F一6)是我国独创的新钢种,这种钢常温硬度为67~69HRC,600°C高温时硬度为54~55HRc,切削性能相当于钻高速钢M42,刀具寿命比W18cr4V显著提高(至少1~2倍),而价格却相差不多,用这种钢做的齿轮滚刀允许l67m/s的切削速度。

钴高速钢

M42(W2MO9Cr4VCO8)和W10MO4Cr4V3CO10

高速钢中加入钴可提高钢的热稳定性,促进回火时碳化物的析出,增加弥散硬化效果.提高回火硬度.从而提高常温和高温硬度及抗氧化能力。

由于钴的热导率较高,加入钻可以改善高速钢的导热性,并降低摩擦因数,从而提高切削速度。

高钒高速钢

W6Mo5Cr4V3、W12Cr4V4Mo

高钒高速钢质量分数在3%~5%,由于形成大量高硬度耐磨的碳化钒弥散在钢中,提高了高速钢的耐磨性,且能细化晶粒和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

2-2

 

2-3

3)粉末冶金高速钢

是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新型刀具材料,其工艺方法是用高压惰性气体(氩气或氮气)或高压水雾化高速钢水得到细小的高速钢粉末,再经热压制成刀具毛坯。

与熔炼高速钢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a·能解决碳化物偏析

普通熔炼高速钢在铸锭时会产生粗大碳化物共晶偏析,碳化物晶粒尺寸大到80~20µm。

而粉末冶金高速钢碳化物晶粒为2~5µm,且无碳化物偏析,从而提高了钢的强度、韧性和硬度,其硬度可达69~70HRC。

b能保证各向同性

由于粉末冶金的工艺特点,保证了粉末冶金高速钢的各向同性,从而减小了热处理内应力和变形,适合制造各种精密和复杂刀具。

c磨削加工性好

钒的质量分数5%的粉末冶金高速钢的磨削加工性,相当于钒的质量分数为2%的普通高速钢。

磨削效率比熔炼高速钢高2~3倍,表面粗糙度值显著减小。

d·能制造超硬高速钢

粉末冶金高速钢新工艺,为在现有高速钢中

加入高碳化物(TiC和NbC)和制造超硬高速钢

新材料提供了可能性。

e能节约钢材和工时

用粉末冶金直接压制刀坯时,可大大减小加

工余量、节约钢材和工时。

3硬质合金

硬质台金是用高耐热性和高耐磨性的金属碳化物(碳化钨WC、碳化钛TiC、碳化钽TaC,碳化铌NbC等)与金属粘结剂(钴、镍、钼等)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制品。

其硬度为HRA89~93,能耐850~1000℃的高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允许使用的切削速度可达100~300m/min,可加工包括淬硬钢在内的多种材料,因此获得广泛应用。

但是,硬质台金的抗弯强度低,冲击韧性差,刃口不锋利,较难加工,不易做成形状较复杂的整体刀具,因此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高速钢。

常用的硬质台金有钨钴类(YG类)、钨钛钴类(YT类)和通用硬质台金(YW类)三类。

硬质合金牌号的表示方法

(1)钨钴类(YG)

YG类硬质台金主要由碳化钨(WC)和钴(Co)组成,常用的牌号有YG3、YG6、YG8等。

YG类硬质台金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较好,不易崩刃,很适宜切削切屑呈崩碎状的铸铁等脆性材料。

YG类硬质台金的刃磨性较好,刃口可以磨得较锋利,故切削有色金属投合金的效果也较好。

由于YG类硬质合金的耐热性和耐磨性较差,因此一般不用于普通钢材的切削加工。

但它的韧性好,导热系数较大,可以用来加工不锈钢和高温台金钢等难加工材料。

(2)钨钛钴类(YT类)

YT类硬质台金主要由碳化钨、碳化钛和钴组成,常用的牌号有YT5、YTl5、YT30等。

它里面加入了碳化钛后,增加了硬质台金的硬度、耐热性、抗粘接性和抗氧化能力。

但由于YT类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较差,故主要用于切削切屑一般呈带状的普通碳钢及合金钢等塑性材料。

(3)通用硬质台金(YW类)

钨钛钽(铌)钴类硬质台金(YW类)它是在普通硬质合金中加入了少量的稀有高熔点金属碳化钽(TaC)或碳化铌(NbC),能阻止WC晶粒在烧结过程中长大,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从而提高了硬质合金的韧性和耐热性,使其具有较好的综合切削性能。

YW硬质合金主要用于不锈钢、耐热钢、高锰钢的加工,也适用于普通碳钢和铸铁的加工,因此被称为通用型硬质台金,常用的牌号有YWl、YW2等。

不同硬质合金牌号的性能和应用范围见表2—3。

表2-3

 

4涂层刀具和其他刀具材料

(1)涂层刀具

涂层刀具是在韧性较好的硬质合金或高速钢刀具基体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的工艺方法,涂覆一薄层(约5~12um)高硬度、耐磨性高、难熔金属化合物(TlC、TiN、AL2O3等)而获得的。

这样,可使刀片既保持了普通硬质合金基体的强度和韧性,又使表面有更高的硬度(可达1500~3000HV)和耐磨性.更小的摩擦因数和高的耐热性(达800~1200℃)。

实践证明,涂层刀片在高速切削钢件和铸铁时能获得良好效果,比未涂层刀片的刀具寿命提高1~3倍,高者可达5~10倍。

此外,涂层刀片通用性好,一种涂层刀片可代替几种未涂层刀片使用,大大简化了刀具管理和降低了刀具成本,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碳化钛的硬度比氮化钛高,抗磨损性能好,对于会产生剧烈磨损的刀具,碳化钛涂层较好。

氮化钛与金属的亲和力小,润湿性能好,在容易产生粘结的条件下,氮化钛涂层较好。

在高速切削产生大量热量的场合,以采用氧化铝涂层为好,因为氧化铝在高温下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由表2-3可以看出,由于碳化物的硬度和熔点比粘接剂高得多,因此在硬质合金中,如果碳化物所占比例大,则硬质合金的硬度就高,耐磨性也好;反之,若钴、镍等金属粘结剂的含量多,则硬质合金的硬度降低,而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就有所提高。

硬质合金的性能还与其晶粒大小有关。

当粘结剂的含量一定时,碳化物的晶粒越细,则硬质合金的硬度越高,而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降低;反之,则硬质合金的硬度降低,而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就会有所提高

(2)陶瓷材料

陶瓷刀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硬度和熔点都很高的Al2O3。

、Si3N4等氧化物、氮化物,再加入少量的金属碳化物、氧化物或纯金属等添加剂,经压制成形后烧结而成的一种刀具材料。

它的硬度可达到HRA91~95,在1200℃的切削温度下仍可保持HRA80的硬度。

另外,它的化学惰性大,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加工钢件时的寿命为硬质合金的10~12倍。

其最大缺点是脆性大,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低。

因此它主要用于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高硬度、高强度钢和冷硬铸铁等材料。

常用的陶瓷刀具材料有氧化铝陶瓷,复合氧化铝陶瓷以及复合氧化硅陶瓷等。

 

(3)超硬材料

1>人造金刚石

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构体,分天然金刚石和人造金刚石两种。

人造金刚石是在高温(约2000°C)、高压(5~9GPa)和金属触媒作用的条件下,由石墨转化而成的。

金刚石刀具的性能特点是:

1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人造金刚石的硬度高达10000HV,比硬质合金的硬度(1300~1800HV)和陶瓷的硬度高几倍,是世界已发现的最硬材料。

人造金刚石的耐磨性为硬质合金的60~80倍。

2有锋利的切削刃

人造金刚石的切削刃钝圆半径很小,能进行超精密微量切削,使已加工表面冷硬层很小,尺寸精度和几何形状精度可达到3~1µm,表面粗糙度值可达到Ra0.02~0.06µm),可实现镜面加工。

3有很高的导热性

人造金刚石有较低的线膨胀系数和摩擦系数。

其热导率约为硬质台金的2~7倍,陶瓷的7~36倍,而热膨胀系数只有硬质台金的1/1l和陶瓷的1/8。

固此,切削热变形小,尺寸精度稳定。

4耐热性较差

人造金刚石的温度超过800°C时就会碳化而失去切削能力;且与铁有较强的化学亲和力。

高温时金刚石中的碳元素会很快扩散到铁中去,而使刃口“破裂”。

因此,金刚石刀具一般不适于加工铁系金属。

5强度很低

人造金刚石脆性大,抗冲击能力差,对振动很敏感,要求机床精度高、平稳性好,且只适于切削层面积不大的精细加工。

使用场合:

人造金刚石主要用于制作磨具和磨料,用作刀具材料时,多用于在高速下精细车削或镗削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尤其是用它切削加工硬质合金、陶瓷、高硅铝合金及耐磨塑料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材料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2>立方氮化硼(CBN)

立方氮化硼是由六方氮化硼(俗称白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加入催化剂转变而成的。

它是7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刀具材料,其特点:

1硬度很高

可达到HV8000~9000

2热稳定性好

立方氮化硼具有比金刚石更好的热稳定性,其耐热性可达1300~1400°C,其高温硬度高于陶瓷刀具。

当温度高达1370°C以上时,才开始由立方晶体转变为六方晶体而软化。

因此,CBN适合在高速下加工高温合金。

3化学稳定性好

立方氮化硼具有比金刚石更好的化学惰性,在1000°C以下时,不发生氧化现象,与铁系金属在1200~1300°C时也不易起化学反应。

因此,在高速下切削淬火钢,冷硬铸铁时.其粘接和扩散磨损较小,但在高温时(1000℃以上)易与水产生化学反应

4有较高的热导率和较小的摩擦系数

立方氮化硼的热导率比金刚石低(约为金刚石的1/2)但远高于陶瓷刀具,且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一性能对降低刀尖处的温度大有好处,并且摩擦系数小。

5强度及韧性较差

立方氮化硼的抗弯强度约为陶瓷刀具的1/5~1/2,一般只用于精加工

根据CBN的性能特点,它最适于加工高硬度淬火钢、高温合金等。

特别在精镗小直径孔时(Φ6~35mm),公差等级可达IT6级,表面粗糙度值小于Ra0.2µm。

CBN一般不适合加工塑性大的钢铁金属和镍基合金,也不适合加工铝合金及铜合金,因容易产生严重的积屑瘤,使已加工表面质量恶化。

由于CBN脆性大,不宜低速切削,通常采用负前角高速切削,以发挥刀具材料在高温时相对工件材料的硬度优势。

(三)刀具材料的选择

如何才能正确选择刀具材料、牌号,需要全面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和规律,最主要的是了解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和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以及加工条件,抓住切削中的主要矛盾并考虑经济合理来决定取舍。

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加工普通工件材料时,一般选用普通高速钢与硬质合金加工难加工材料时可选用高性能和新型刀具材料牌号。

只有在加工高硬材料或精密加工中常规刀具材料难以胜任时,才考虑用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

(2)由于任何刀具材料在强度、韧性和硬度耐磨性两者之间总是难以完全兼顾的,我们在选择刀具材料牌号时,根据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和加工条件,通常先考虑耐磨性,崩刃问题尽可能用最佳几何参数解决。

如果因刀具材料性脆还要崩刃,再考虑降低耐磨性要求,选强度和韧性较好的牌号。

一般来说,低速切削时,切削过程不平稳,容易产生崩刃现象,宜选强度和韧性好的刀具材料.高速切削时,高的切削温度对刀具材料的磨损影响最大,应选择耐磨性好的刀具材料牌号。

二金属切削过程

金属切削过程

是用刀具从工件表面上切去多余的金属,形成已加工表面的过程,也是工件的切削层在刀具前面挤压下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切屑而被切下来的过程。

切削过程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如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等,都与金属的变形及其变化规律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切削过程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和促进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切削过程及切屑类型

切削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都是以切屑形成过程为基础的。

了解切屑形成过程,对理解切削规律及其本质是非常重要的,现以塑性金属材料为例,说明切屑的形成及切削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一、切屑的形成过程

图2-1所示为将切屑形成过程粗略地比拟为推挤一叠卡片的形象化模型。

金属被切削层好比一迭卡片1´、2´、3´、4´…等,当刀具切入时这迭卡片被摞到1、2、3、4….的位置。

卡片之间发生滑移,这滑移的方向就是剪切面。

当然卡片和前刀面接触这一端应该是平整的,外侧是锯齿的、或呈不明显的毛茸状。

当刀具作用于切屑层,切削刃由a相对运动至0时,整个切削单元OMma就沿着OM面发生剪切滑移;或者O面不动,平行四边形OMma受到剪切应力的作用,变成了平行四边形OMm1a1。

(图2-1(b))。

实际上切屑单元在刀具前面作用下还受到挤压,因而底边膨胀为Oa2,形成近似梯形的切屑单元OMm2a2(图2-1c)。

许多梯形叠加起来就迫使切屑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弯曲。

因此也可以说,金属切削过程是切削层受到刀具前面的挤压后,产生以剪切滑移为主的塑性变形,而形成为切屑的过程。

(二)、三个变形区

根据切削实验时制作的金属切削层变形图片,可绘制出如图2-2所示的金属切削层的滑移线和流线示意图。

流线表示被切削金属的某一点在切削过程中流动的轨迹。

由图2—2可见,切削过程中切削层金属的变形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变形区。

l、第一变形区

从OA线(称始剪切线)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到OM线(称终剪切线)晶粒的剪切滑移基本完成。

这一区域(I)称为第一变形区。

2第二变形区

切屑沿前刀面排出时进一步受到前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使靠近前刀面处的金属纤维化,纤维化方向基本上和前刀面平行。

这一区域称为第二变形区(Ⅱ)。

3第三变形区

已加工表面受到刀刃钝圆部分和后刀面的挤压与摩擦,产生变形与回弹,造成纤维化与加工硬化。

这部分称为第三变形区(Ⅲ)。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刀刃附近,切削层金属在此处与工件母体分离,一部分变成切屑,很小一部分留在已加工表面上。

图2-2金属切削过程中的滑移线和流线示意图

(三)第一变形区内金属的剪切变形

追踪切削层上任一点P,可以观察切屑的变形和形成过程(图2-3)

当切削层中金属某点P向切削刃逼近,到达点1时,此时其剪切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强度τs,故点1在向前移动的同时,也沿OA滑移,其合成运动使点l流动到点2。

2-2´为滑移量,当P点依次到达3、4点后,其流动方向与前刀面平行,不再沿OM线滑移。

OA称为始剪切滑移线,OM称为终剪切滑移线。

结论:

在OA到OM之间的第一变形区内,其变形的主要特征是沿滑移线的剪切滑移变形以及随之产生的加工硬化

从金属晶体结构的角度说,措滑移线的剪切变形就是沿晶格中晶面的滑移(见图2-4)。

工件材料的晶粒,可假定为圆颗粒(图2-4(a)),受剪应力后,晶格内晶面发生位移,晶粒呈椭圆形。

圆的直径AB变成长轴A´B´(图2-4b),A´´B´´就是晶粒纤维化的方向(2-4C)

晶粒伸长的方向就是纤维化的方向,是与滑移方向剪切面的方向不重合的。

它们成一夹角Φ(图2-5)

在一般切削速度范围内,第一变形区的宽度仅为0.02-0.2mm,所以可以用剪切面来表示。

剪切面和切削速度方向的夹角称为剪切角,以Φ表示。

(四)、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

1、剪切角Φ

实验证明剪切角Φ的大小和切削力的大小有直接联系。

对于同一工件材料,用同样的刀具,切削同样大小的切削层,如Φ角较大,剪切面积变小(见图2-6),即变形程度较小,切削比较省力。

所以Φ角本身就表示变形的程度。

2变形系数ξ

切削时,切屑厚度ach通常都要大于切削厚度ac,而切屑长度lch却小于切削长度lc,如图2-7

切屑厚度与切削厚度之比称为厚度变形系ξa;而切削长度与切屑长度之比称为长度变形系ξl,即:

由于切削宽度与切屑宽度差异很小,根据体积不变原则,有

ξa=ξl=ξ

变形系数ξ是大于1的数,可以用剪切角Φ表示

上式也可写成

用剪切角Φ来衡量变形的大小,测量比较麻烦;而变形系数ξ可直观反映切屑的变形程度,并且容易测量。

(五)、前刀面的挤压与摩擦及其对切屑变形的影响

1前刀面上的摩擦

塑性金属在切削过程中,切屑与前刀面之间压力很大,再加上几XX的高温,实际上切屑底层与前刀面呈粘结状态。

故切屑与前刀面之间不是一般的外摩擦,而是切屑和前刀面粘结层与其上层金属之间的内摩擦。

这种内摩擦实际上就是金属内部的滑移剪切,它不同于外摩擦(外摩擦力的大小与摩擦系数以及正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而是与材料的流动应力特性以及粘结面积大小有关。

图2-10给出切屑与前刀面摩擦时的情形。

刀-屑接触部分可分为两个区域,在粘结部分为内摩擦,滑动部分为外摩擦。

图中也表示出了整个刀-屑接触区上正应力σr的分布,显然金属的内摩擦力要比外摩擦力大得多,因此,应着重考虑内摩擦。

令μ为前刀面上的平均摩擦系数,则

式中,Af1——内摩擦部分的接触面积;

σav——内摩擦部分的平均正应力;

τs——工件材料剪切屈服强度。

由于随切削温度升高略有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