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语文专项练习题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9077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语文专项练习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务员考试语文专项练习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务员考试语文专项练习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务员考试语文专项练习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务员考试语文专项练习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语文专项练习题二.docx

《公务员考试语文专项练习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语文专项练习题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语文专项练习题二.docx

公务员考试语文专项练习题二

公务员考试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二】

一、片段阅读+选词填空(35题)

1.每一届《感动中国》的感动点,实际上都和当年中国特定的大背景相关联,触动了中国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代表了当年最能()公众()最能感动中国的力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起共鸣B.打动心灵

C.拨动心弦D.震撼内心

2.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

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

他们用纯朴、()和()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直坚强B.感恩非凡

C.善良倔强D.真情执着

3.在相携相伴的风雨同行中,一批人走过风华正茂,正在经行而立不惑;一批人领略了春夏的()而收获着金秋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炽热静美B.明媚丰厚

C.绚烂丰盈D.烂漫静谧

4.牺牲在抗灾前线的年轻战士武文斌:

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的那束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沉重明亮B.阴森耀眼

C.黑色最亮D.慌乱绚丽

5.要创作一件艺术作品,包括一篇文学作品,需要一些条件,这就是知识、经验、想象三样东西。

把知识和经验()组织起来,就是()。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结合创造力B.糅合创作力

C.调和想象力D.协调感受力

6.消防战士李隆:

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

他用希望()希望,用生命()生命。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点燃换回B.带来挽救

C.扩展激活D连接拯救

7.就一个群体而言,发生某种风险的几率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趋向一个常数。

层次越高,范围越大、人数越多,这个客观存在的()就越()、越稳定。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定数集中B.变数显著

C.常数明显D.固数明确

8.在这个世界上,依然有很多朋友热爱纸质的芬芳,翰墨的留香,也依然有很多人经过岁月的()后仍坚守着朴实的(),渴望真诚的交流,欣赏丰富而的灵魂。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淘洗信念淡定B洗礼理想平静

C.磨砺理念激扬D.检验作风优雅

9.2008年,中国大地上堪称祸福更替,悲喜交集。

所谓“福”和“喜”,大抵是百年一遇,普照人心,如迎接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所谓“祸”与“悲”,则属于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天动地千难万险B.惊涛拍岸山河破碎

C.猝不及防石破天惊D.防不胜防有惊有险

10.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最需要_____;农村发展依然滞后,最需要______;农民增收依然困难,最需要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化带动扶助B.加固支持提高

C.加强扶持加快D.夯实加快扶持

11.清人纪晓岚讲过:

有个官员一辈子没做过坏事,所到之处,也不过饮人一杯清水而已,于是想要阎王爷赏他来生还去做官。

阎王爷却讥笑道:

不贪不占,就能算是好官吗?

假若不搜刮民财就是好官,那么塑一个木偶放在官府,连井水也不喝,岂不更好?

该官辩解:

我虽无功,但也无罪呀。

岂料阴司对为官者行为俱记录在案:

做官三年,无绩可求,纯属混混一个。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为官之道B.无功即为有过

C.为官需廉政亦需勤政D.为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12.仙人掌这种无叶有节、长着刺的“常青植物”、“卫士植物”,无论是生在沙漠、悬崖这种人迹罕至之地,或是公园、路边这种人流如川之地,她都能做到坦然无忧,笑迎日出日落。

无论是其形胖如山丘,或是其体瘦如孤峰,她都能安身为乐,外不劳形去减肥;无忧为福,内不思悲以滋补,很有点“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的味道。

这段文字描述的主要是:

()

A.仙人掌的做派是豁达的,仙人掌的风骨是秀爽的

B.仙人掌的胸襟是博大的,仙人掌的精神是高尚的

C.仙人掌的生命是坚强的,仙人掌的情趣是自然的

D.仙人掌是平常的“花瓶”,但又是不平常的“刺头”

13.根基坚固,才有繁枝茂叶,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它孕育万物的地位。

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想解释点什么的想法。

然而,一旦解释起来,却发现任何解释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开水不响,响水不开B.欲成事者必须严以律已

C.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D.解释的多余和尴尬

14.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叫子罕的以不贪而名垂青史。

有一次,一个人得了块玉,拿去送给当权的子罕。

子罕拒不接受。

那人说,让做玉的师傅看过,说是件宝物,才敢送给你的。

子罕道,你的宝物是这块玉,我的宝物是“不贪”,我若收下你这块玉,你和我的宝物不都丧失了吗?

还不如各人留着各自的宝物好啊!

这段文字给人的警语是:

()

A.君子慎独

B.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C.一丝一缕,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D.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15.看到室内墙角处的一轮旧纺线车,耳际似乎响起那彻夜不眠的嗡嗡声;目睹旧织布机、往事仿佛在那节奏感强烈的织布声中浮现脑海。

家织土布属于古老的传统技术,男耕女织,天经地义。

土布常被作为农村姑娘的嫁妆和她们心灵手巧的见证。

农家妇女坐在织布机旁,把她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与梦想编织在或清白如雪或繁花似锦的土布里。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是:

()

A.心灵的归本还原、还淳返朴B.人间的真情珍藏在土布中

C.旧事民风,睹物生情D.昔日的浮华如梭穿过

16.汉字的方块式结构由点画穿插而成,经历过多次演变,形成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

篆书是匀净的线条组织,结构类似图案。

隶书笔画变篆书的婉转为方折,横平竖直、撇捺翻挑,结构仿佛“崇台重宇”。

楷书的笔画形状最丰富,结体欹侧而端庄。

行书也是欹侧的体态,但是笔画牵连映带,具有流利的美韵。

草书线条连绵盘曲,结构简略,放逸生奇。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是:

()

A.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

B.书法的外在形式美来自汉字形态

C.书法的内在美韵来自书写的笔力、笔势

D.书法这门艺术的显著特征是由“汉字”与“书写”所决定

17.有人说:

没有享受到某种社会服务的人就好像一个大沙漠,享受到这种社会服务的人就好像大沙漠中的一个绿洲,沙漠永远在吞噬着绿洲,而保护绿洲的唯一办法,就是把沙漠尽快地改造成为绿洲。

这段文字说明的是:

()

A.大数定律B.沙漠效应

C.绿洲效应D.此长彼消法则

18.《史记》中《公仪休嗜鱼》说的是,公仪休在鲁国当丞相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鱼,有很多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他一概不收。

有人问:

你为什么喜欢吃鱼却不收鱼?

他说,我现在做丞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

如果因接受了别人送的鱼而被免职,我从此就买不起鱼,也吃不起鱼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贪欲猛如虎,贪欲如洪水

B.人的性格各异,嗜好有别

C.做一个正直向上的人,首先要“寡欲”

D.贪欲是把一个人推向不归路的“助推器”

19.在觅食过程中,成百上千只蚂蚁在蚁穴和食物所在处之间来来往往,最终都能够在相对最短时间内得到食物,却从来不会有拥堵现象出现。

德国科学家赫尔冰发现,避免道路拥堵是基于蚂蚁之间的交流。

在一条路有可能出现拥堵时,返回的蚂蚁就向迎面过来的同伴发出信息素,让它选择另一条路。

他认为,人类可以采取相同方法减少车辆拥塞现象。

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是:

()

A.聪明蚂蚁启发人类解决交通拥堵B.解决难题,从蚂蚁觅食中找思路

C.互通情况,绕道可避免遭遇拥堵D.蚂蚁的不拥堵与人类的车辆拥塞

20.三个和尚在破庙里相遇。

“这庙荒废必是和尚不虔。

”甲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勤。

”乙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敬。

”丙和尚说。

三人争执不下,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

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

但是,后因三人争功闹了个不休,庙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所有的成败得失,取决于天时、地利和人和

B.“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C.成也人心,败也人心;得也人心,失也人心

D.分工负责、各尽所能十分重要

21.楷树,果实椭圆形,红色,木材细致。

相传这种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似为众树的榜样。

模树,春天青翠碧绿,夏季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也为诸树之榜样,相传此树最早生长在周公的墓旁。

这两种树分别称之为“楷”和“模”,以树喻人,故把人的模范行为称之为“楷模”。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楷”和“模”是两种树木的名称B.“楷模”二字都带“木”字

C.“楷模”原指两种树D.楷树、模树皆有灵气

22.2008年12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有关“山寨现象”的内容,五成网友看好“山寨产品”。

“山寨风”在民间流行已久,并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它在模仿与超越的羊肠小道上一路狂奔,终于闯进了主流文化的视野。

它一开始瞄准的只是低端消费群体,但慢慢地突破了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局限,演变为一种大众流行时尚。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是:

()

A.山寨风何以刮进了新闻联播

B.关于山寨流行文化意义上的解读

C.“山寨风”把貌似高端的产品送到了普通百姓手中

D.从经济消费的视角透析一下“山寨风”的亲民路径

23.成语中的数字运用很多,如一鼓作气、百废俱兴。

非整数也进入了成语,如半途而废、半壁江山。

还有两个成语:

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两”和“双”是数字“2”的不同表示法。

多数成语都是由四个文字组成的,数目字有时还被“连用”,如五光十色、三头六臂。

也有成语纯粹由数目字组成,如三三两两、一五一十。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成语与数字的关系B.成语数字趣谈

C.数字成语与成语数字D.成语用遍数目字

24.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影响最大的两家,而儒家和道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主线。

《论语》、《老子》分别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把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源头抓住了,就比较容易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避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单向理解,易于进行儒、道两家思想的比较。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就要读懂《论语》和《老子》

B.《论语》和《老子》对中国的政治产生了广泛和深远影响

C.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原著是《论语》和《老子》

D.熟读《论语》和《老子》,就能为传播中国文化打好基础

25.英国某家报纸曾举办一项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

在一个热气球上载有三人。

一是环保专家,他可使人们免于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厄运;二是核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战争;三是粮食专家,他能使几千万人脱离饥荒。

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问该丢下谁?

应答信如雪片飞来,结果,巨额奖金的得主是一个小男孩。

他的答案是:

最胖的下去。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办法总比问题多的实例B.这是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典范

C.这是棘手事情快处理的选择D.这是小顽童解决大难题的故事

26.虽有秋风秋霜,白菜却茂盛成长。

深秋里的成片新绿并不多见。

此时,田野百花凋零,白菜仍旧水灵。

叶柄宽而肥厚,瓷勺状的叶瓣弯弯的往上翘,在阳光下欢喜地仰着脸,叫人生出希望。

白菜的白和南瓜的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