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746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docx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docx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

案例分析(每题20分)

1某工程项目业主采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计价方法,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中标人。

招投标文件中有关资料如下:

(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含有甲、乙两个分项,工程量分别为4500m3和3200m3。

清单报价中甲项综合单价为124/m3,乙项综合单价为985元/m3;

(2)措施项目清单中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临时设施等四项费用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为基数,费率为%;

(3)其他项目清单中包含零星工作费一项,暂定费用为3万元;

(4)规费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和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之和为基数,规费费率为4%。

税金率为%。

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以后,招投标双方按规定及时签订了合同,有关条款如下:

(1)施工工期自2006年3月1日开始,工期4个月。

(2)材料预付款按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的20%计,于开工前7天支付,在最后两个月平均扣回。

(3)措施费(含规费和税金)在开工前7天支付50%,其余部分在各月工程款支付时平均支付。

(4)零星工作费于最后一个月按实结算。

(5)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增加10%以上时,超出部分的工程量单价调价系数为;当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减少10%以上时,全部工程量的单价调价系数为。

(6)质量保证金从承包商每月的工程款中按5%比例扣留。

承包商各月实际完成(经业主确认)的工程量,见表5—1。

表5—1各月实际完成工程量表单位:

m3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1)5月份由于不可抗力影响,现场材料(乙方供应)损失1万元;施工机械被损坏,损失万元。

(2)实际发生零星工作费用万元。

问题:

1.计算材料预付款。

2.计算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和预付措施费金额。

3.列式计算5月份应支付承包商的工程款。

4.列式计算6月份承包商实际完成工程的工程款。

5.承包商在6月份结算前致函发包方,指出施工期间水泥、砂石价格持续上涨,要求调整。

经双方协商同意,按调值公式法调整结算价。

假定3、4、5三个月承包商应得工程款(含索赔费用)为750万元;固定要素为,水泥、砂石占可调值部分的比重为10%,调整系数为,其余不变。

则6月份工程结算价为多少(金额单位为万元;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解析1.分部分项清单项目合价=甲分项工程量×甲项综合单价+乙分项工程量X乙项综合单价=4500×+3200×=(万元)

则材料预付款=分部分项清单合价×开工前7天支付率=×20%=(万元)

2.措施项目清单合价=分部分项清单合价×%=×%=(万元)

预付措施费(含规费和税金)=×50%×(1+4%)×(1+%)=(万元)

月份应付工程款=(1100×+1100×+×50%÷4+×(1+4%)×(1+%)×(1-5%)÷2=×××万元)

月份承包商完成工程的工程款为:

(1)甲分项工程=(甲分项三、四、五、六月实际总工程量一甲分项清单工程量)/甲分项清单工程量=(4050-4500)/4500=-10%

故结算价不需要调整。

则甲分项工程6月份清单合价=850×=(万元)

(2)乙分项工程=(乙分项三、四、五、六月实际总工程量-乙分项清单工程量)/乙分项清单工程量=(3800-3200)/3200=%>10%

故结算价需调整。

则调价部分清单合价=(3800-3200×××==(万元)

不调价部分清单合价=(1000-280)×=(万元)

则乙分项工程6月份清单合价=+=(万元)

(3)6月份承包商完成工程的工程款=++×50%××(1+4%)×(1+%)=(万元)

5.原合同总价=(分部分项清单合价+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其他项目合价)×(1+规费率)×(1+税金率)=++××=(万元)

调值公式动态结算=(750+×+×10%×+×90%×=×=(万元)

6月份工程结算价=(6月份完成工程款+动态结算价-原合同总价)×(1-保证金比例)-材料预付款/抵扣月数=+某建设项目,土建与安装工程分别进行招标,其中安装工程招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

(1)招标方于5月8日(即确定5月23日为投标截止时问)发出招标文件。

文件中特别强调由于时间较急,要求各投标人于5月23日之前提交投标文件,并于5月10日停止出售招标文件,6家单位领取了投标文件。

(2)招标文件中规定,如果投标人的报价高于标底15%以上一律确定为无效标。

招标方请咨询机构代为编制了标底,并考虑投标人存在着为招标方有无垫资施工的情况编制了两个标底以适应投标人情况。

(3)5月15日投标方通知各投标人,原招标工程中的土方量增加20%,项目范围进行了调整,各投标人据此对投标报价进行计算。

(4)招标文件中规定投标人可以用抵押方式进行投标担保,并规定投标保证金额为投标价格的5%,不得少于100万元,投标保证金有效期时间同于投标有效期。

(5)按照5月23日的投标截止时间,外地的一个投标人于5月21日从邮局寄出了投标文件,由于天气原因5月25日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

本地A公司于5月22日将投标文件密封加盖了本企业的公章并由准备承担此项目的项目经理本人签字,按时送到招标方。

本地B公司于5月20日送达投标文件后,5月22日又递送了降低报价的补充文件。

补充文件未对5月20日送达文件的有效性进行说明。

本地C公司于5月19日将投标文件送达招标人后,考虑到自身竞争实力于5月22日通知招标方退出竞标。

(6)开标会议由本市常务副市长主持。

开标会上对退出竞标的C公司未宣布其公司名称。

本次参加投标的单位仅有5个,开标后宣布各单位报价与标底时才发现,5个单位报价均高于标底20%以上,投标人对标底的合理性当场提出异议。

与此同时招标方宣布5家投标报价均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此次招标作废,请投标人等待通知,若某投标人退出竞标,其保证金在确定中标人时退还。

三天后招标方决定6月1日重新招标,7月15日经评标委员会评定本地区无中标单位,由于外地某公司报价最低,确定其为中标人。

(7)7月16日发出中标通知书,通知书中规定,中标人自收到中标书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人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书面合同。

(8)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后,将中标工程项目中的工程量分包给某未中标投标人E,未中标投标人E又将其转包给外地区的农民施工单位。

土建工程公开招标,经资格预审5家单位参加投标,招标方确定的评标原则如下:

①采取综合评分法选择综合分值最高的单位为中标单位。

评标中,技术性评分占总分的40%,投标报价占60%。

技术性评分中包括施工工期、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企业信誉四项内容各占总评分的10%,其中每单项评分满分为100分。

②计划工期为40个月,每减少一个月加5分(单项),超过40个月为废标。

③设置复合标底,其中招标方标底(6000万元)占60%,投标方有效报价的算术平均数占40%。

各单位报价与复合标底的偏差度在±3%内为有效标,其中一3%对应满分100分,每上升1%扣5分。

④企业信誉评分原则是以企业近三年工程优良率为标准,100%为满分,如有国家级获奖工程,每项加20分,如有省级优良工程每项加10分:

项目班子施工经验评分原则是以近三年来承建类似工程和承建总工程百分比计算,100%为100分。

该项目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得分由评委会专家评出。

该项得分=优良率×100+优质工程加分+类工程比×100。

如表3—1所示。

表3~1投标单位相关数据表

事件二:

环宇公司考虑竞争对手情况最后报价时将基础工程部分的直接工程费由5000万元降为4000万元,并确定措施费为直接工程费的12%,间接费为直接费的10%,利润率为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的8%,税率为%。

事件三:

在施工招标的同时,进行了生产设备公开招标,经技术性评审后,评委会决定从A、B两设备中选定一种。

两种设备商务性评审主要考虑设备的资金时间价值。

设备A使用寿命期为6年,设备投资10000万元,年经营成本前三年均为5500万元,后三年均为6500万元,期末净残值为3500万元。

设备B使用寿命期为6年,设备投资12000万元,年经营成本前三年均为5000万元,后三年均为6000万元,期末净残值为4500万元。

该项目投资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5%。

问题:

1.说明投标担保的形式及相关规定。

2.说明重新招标的法律规定。

指出本案例中不正确的处理方法。

3.环宇公司投标时基础工程的报价各为多少

4.

(1)用年费用法比较选择设备更新最优方案。

(2)如果设备B使用寿命期为9年,最后三年经营成本均为7000万元,期末净残值为2000万元,其他数据不变,用费用现值法比较选择最优方案(以最小寿命期作为共同研究期)。

参考解析1.投标担保是指投标人保证其投标被接受后对其投标中规定的责任不得撤销或反悔,否则投标保证金将予以没收。

投标保证金的数额一般为投标价的2%左右。

一般不超过80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30天。

投标人不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该投标文件将被拒绝,作废标处理。

投标保证金的形式有:

现金,支票,银行汇票,不可撤销信用证,银行保函,保险,担保公司出具的投标保证书,不包括质押和抵押。

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5天内,应当向中标人和未中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若投标无效需重新招标时,不参加重新招标的投标人的保证金可以退回,继续参加投标的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延长。

2.

(1)重新招标的法律规定

通常情况下招标文件可以规定:

所有投标文件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可以否决所有投标,依据《招标投标法》重新招标,一般是有效投标人不满3家,缺乏有效竞争。

有下列情况发生也可以重新招标:

①投标人不合格;②未按规定投标;③投标文件不符合要求;④投标人资质伪造;⑤伪造、变造投标文件;⑥投标人给予招标人报酬或利益;⑦投标人拒不接受对计算错误纠正的;⑧所有投标价格高于招标文件规定要求的。

重新招标应经管辖权所在地管理机构批准。

(2)本案例中不正确的处理方法

(1)条,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至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不得少于20天,招标文件发售之日至停售之日时间最短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2)条,编制两个标底不符合规定,应当只编制一个标底。

第(3)条,改变招标工程范围应在投标截止之日15个工作日前通知投标人。

第(5)条,5月25日招标人收到的投标文件为无效文件。

A公司投标文件无法人代表签字为无效文件。

B公司报送的降价补充文件未对前后两个文件的有效性加以说明为无效文件。

第(6)条,招标开标会应由招标方主持,开标会上应宣读退出竞标的C单位名称而不宣布其报价。

宣布招标作废是允许的。

退出投标的投标保证金应归还。

重新招标评标过程一般应在15天内确定中标人。

第(7)条,应从7月16日发出中标通知书之日起30天内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后5天内退还全部投标保证金。

中标人提出将投标保证金当作履约保证金使用的提法不正确。

第(8)条,中标人的分包做法,以及后续的转包行为是错误的。

3.直接工程费①=(万元)

措施费②=①×12%=4000×12%=(万元)

直接费③=①+②=4000+480=(万元)

间接费④=③×10%=4480×10%=(万元)

利润⑤=(③+④×8%=(4480+448)×8%=(万元)

税金⑥=(③+④+⑤)×%=(4480+448+×%=(万元)

投标报价⑦=③+④+⑤+⑥=4480+448++=(万元)

4.

(1)ACA=[10000+5500(P/A,15%,3)+6500(P/A,15%,3)(P/F,15%,3)-3500(P/F,15%,6)](A/P,15%,6)=(10000++万元)

ACB=[12000+5000(P/A,15%,3)+6000(P/A,15%,3)(P/F,15%,3)-4500(P/F,15%,6)](A/P,15%,6)=(12000++万元)经比较得知.B方案较优。

(2)取设备A、B最小寿命期6年作为共同研究期,

PCA=10000+5500(P/A,15%,3)+6500(P/A,15%,3)(P/F,15%,3)-3500(P/F,15%,6)=10000++万元)

考虑8设备未使用价值,将B设备投资和残值分摊在其9年寿命期内,再取6年为研究期进行比选:

PCB=[12000+5000(P/A,15%,3)+6000(P/A,15%,3)(P/F,15%,3)+7000(P/A,15%,3)(P/F,15%,6)-2000(P/F,15%,9)](P/A,15%,6)/(P/A,15%,9)=(12000+++×=(万元)经比较得知,B方案较优。

3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项生产性项目,各项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期1年,第2年开始投入生产经营,运营期8年。

2.建设期间一次性投入建设投资额为850万元,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为0。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到期预计净残值率为4%,按照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

3.建设期贷款5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运营期前6年按照等额本息法偿还。

4.流动资金投入为200万元,在运营期的前两年均匀投入,运营期末全额回收。

流动资金来源全部为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内每年末支付利息,项目期末一次性偿还本金。

5.运营期第1年生产负荷为60%,第2年达产。

6.运营期内正常年份各年的销售收入为450万元,经营成本为200万元。

运营期第1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按正常年份的60%计算。

7.营业税金及附加合并税率为6%,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8.该行业基准收益率为10%,基准投资回收期为7年。

9.折现系数取3位小数,其余各项计算保留2位小数。

问题:

1.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2.列式计算运营期各年的总成本费用。

3.编制该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及延长表。

4.计算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项目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

5.计算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

6.从财务评价角度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及盈利能力。

参考解析1.建设期贷款利息=(0+500÷2)×%=(万元)

长期借款每年应还本息和=(500+×(A/P,%,6)=(万元)

表1—1某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单位:

万元

2.年折旧费=(850+×(1-4%)÷8=(万元)

第2年总成本费用=120++=(万元)

第3年总成本费用=200++=(万元)

第4年总成本费用=200++=(万元)

第5年总成本费用=200++=(万元)

第6年总成本费用=200++=(万元)

第7年总成本费用=200++=(万元)

第8、9年总成本费用=200++=(万元)

3.该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及延长表如表1—2所示。

表1-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及其延长表单位:

万元

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EBIT)×所得税率

息税前利润(EBIT)=营业收入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经营成本一折旧费第2年调整所得税=万元)

第3~9年调整所得税=×33%=(万元)

4.所得税前项目投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所得税前项目投资动态投资回收期:

所得税后项目投资静态投资回收期:

所得税后项目投资动态投资回收期:

5.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FNPV=(万元)

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FNPV=(万元)

6.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

FNPV=(万元)>0

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

FNPV=(万元)>0

所得税前项目投资动态投资回收期:

Pˊt=(年)

所得税后项目投资动态投资回收期:

Pˊt=(年),均小于项目计算期9年。

因此,从动态角度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基本达到要求,但不是十分理想。

所得税前项目投资静态投资回收期:

Pt=(年),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7年;

所得税后项目投资静态投资回收期:

Pt=(年),大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7年;

说明项目投资回收时间较长。

4某建设项目公开招标,A、B、C、D四个单位参加投标、评标委员会首先确定了技术标的评定因素,即施工技术方案(F1)、施工工期(F2)、施工质量保证体系(F3)、施工环境保护措施(F4)、项目经理素质及工作方案(F5)等5项,并一致认为5项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关系为:

F1>F2=F3>F4=F5,评委中的技术经济专家对四个投标方案按照5个因素分别进行指标评分,评分结果见表3—1。

每个投标人对应各评价指标的得分采用算术平均数为依据。

评标委员会对四个投标人的工期费用进行评价,数据见表3—2。

表3—1各方案专评分表

表3—2投标单位价表

问题:

1.请用0~4评分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2.计算各投标方案的加权综合得分,按加权得分的前两名定为拟定中标人。

3.对两名拟定中标人的报价方案以费用投入的竣工日终值为评价日标确定中标人,附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表(i=6%)。

4.确定中标人后,甲方提出将项目目标总成本控制在2578万元,要求中标人按照目标成本的限额改进方案,方案中的功能指数按专家评分表确定的F1~F5指标权重。

5.若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招标文件规定工期不得超过40个月,每提前1个月在评标时按投标报价降低25万元计算,应确定哪个单位为中标人参考解析1.由背景资料给出的各评价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关系:

F1>F2=F3>F5=F4,根据0—4

评分标准,各指标的打分和权重计算结果如表3—3所示。

表3—3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表

2.各指标平均得分计算如表3—4所示。

表3—4各指标平均得分计算表

A方案的加权综合得分:

×+×+×+×+×=++++=

B方案的加权综合得分:

×+×+×+×+×=

C方案的加权综合得分:

×+×+×+×+×=

D方案的加权综合得分:

×+×+×+×+×=

按照评标规定应选择B、D为拟订中标人。

3.根据背景材料计算B与D原计划需支付费用。

投标人B:

基础工程每月45万元,主体工程每月50万元,装修工程每月万元。

投标人D:

基础工程每月万元,主体工程每月50万元,装修工程每月210万元。

PVB=45×(F/A,6%,16)×(F/P,6%,24)+50×(F/A,6%,l8)×(F/P,6%,6)+×(F/A,6%,6)=++=(万元)

PVD=×(F/A,6%,17)×(F/P,6%,25)+50×(F/A,6%,20)×(F/P,6%,5)+210×(F/A,6%,5)=××+50××+210×=++=(万元)

因为PVB

表3—5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表(i=6%)

4.

表3—6工程基本成本降低额计算结果

5.由于D单位计划工期为42个月超过了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为40个月的限额,故为无效标。

A单位报价:

[2800-(40-38)×25]=2750(万元)

B单位报价:

[2649-(40-40)×25]=2649(万元)

C单位报价:

[2735-(40-36)×25]=2635(万元)

经计算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采用最低标价法评标可确定c为中标人。

5某工程施工合同规定,若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比计划工程量增加10%以上,按该分项工程利润额不变的原则重新确定综合单价再进行结算;若实际工程量比计划工程量减少10%以上,按该分项工程间接费和利润额不变的原则重新确定综合单价再进行结算。

A、B两分项工程的不含税综合单价分别为506元/m3和m2,间接费率为15%,利润率为10%。

在A、B两分项工程实施前发生设计变更,A的工程量由1000m3增加到1300m3,B的工程量由2000m2减少到1500m2。

其他工程内容未发生变化。

A为B的紧前工作,A、B的计划工期分别为l0天和8天,匀速施工。

问题:

1.列式计算A、B两分项工程新的不含税综合单价(保留二位小数)。

2.若A、B均在关键线路上,则该工程工期最有利和最不利情况是什么相应的总工期有何变化

3.若A在非关键线路上,B在关键线路上,则该工程工期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况是什么相应的总工期有何变化

4.若在合同中将单价调整的规定改为“若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比计划工程量增加10%以上,则该分项工程增加10%以上部分的单价调整系数为”,试分析A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为多少时,原调价规定对承包商较为有利

参考解析1.

(1)计算A分项工程新的不合税综合单价。

则A分项工程的利润额为:

46×1000=46000(元)

所以,A分项工程新的不合税综合单价为:

[46000+(506-46)×1300]/1300=(元/m3)

或:

506-46×元/m3)

(2)计算B分项工程新的不含税综合单价。

B分项工程原不含税综合单价中的间接费和利润为:

单价中的利润、间接费合计:

+18=(元/m2)

则B分项工程的间接费和利润额为:

×2000=63600(元)

所以,B分项工程新不合税综合单价为:

[63600+元/m2)

分项工程延长的时间天)

B分项工程缩短的时间天)

最有利情况:

A分项工程工期延长3天,B分项工程工期缩短但关键线路未改变,总工期只延长1天。

最不利情况:

该工程有2条以上的关键线路,B分项工程工期缩短不影响原工期,故总工期将随A分项工程量增加而延长3天。

3.最有利的情况:

A分项工程延长的时间未超过其总时差,B分项工程工期缩短未使关键线路改变,相应的总工期缩短2天。

最不利的情况:

A分项工程所在的另一条线路上只有1天总时差。

B分项工程工期缩短将导致关键线路改变,则A分项工程工期延长3天将导致相应的总工期延长2天。

4.设A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为xm3时,二种调价规定的结算款相等,即46000+(506-46)x=506×1000×(1+10%)+506××(x-1100),解得x=2100m3。

因此,当A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大于2100m3时,原调价规定对承包商较为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