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配套练习第15单元第37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docx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配套练习第15单元第37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配套练习第15单元第37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配套练习第15单元第37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三十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考点展示] 1.发展的概念;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核心考点一 发展的概念
1.发展的普遍性
(1)表现: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原因: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发展的实质
(1)实质: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比较运动、变化和发展
区别
联系
运动
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会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
变化
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即量变和质变
发展
是一种运动和变化,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闪记 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3·福建高考,36
2012·上海高考,19
此考点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事物发展的普遍性以及方法论意义、对事物发展的实质的理解和运用。
命题点1 发展的实质
典例1 (2012·上海高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都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这表明( )
A.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B.数量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
C.发展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运动
D.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
答案 C
解析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故C正确,A错误。
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不是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变化才是发展,故B、D错误。
变式训练1 在伦敦奥运会帆船激光雷迪尔级女子单人艇比赛中,中国名将徐莉佳夺得冠军,站上了帆船运动的最高领奖台。
中国帆船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说明
( )
A.联系具有多样性与普遍性
B.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C.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与发展
答案 B
解析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体现了事物是永恒发展的,B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联系的多样性与普遍性,A排除;C、D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命题点2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典例2 (2013·福建高考)下列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 )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漫画反映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①④体现了这一点。
②③体现了发展的实质,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与漫画主旨不符。
变式训练2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双11”促销抛出了“狮羊论”。
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开展一次革命性的颠覆,“就像狮子吃掉森林里的羊,这是生态的规律……新经济模式已经有点狮子的味道”。
下列诗句与“狮羊论”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①冬霜茅枯无情去,春风草青百花开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对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开展一次革命性的颠覆,体现的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属于发展的观点,①②符合题意。
③体现的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强调的是新旧事物的联系,故③④与题意不符。
核心考点二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关系原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区
别
从新事物自身看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从新旧事物的对比看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从社会历史领域看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联系
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2.方法论意义
(1)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1.关于新旧事物的几种错误观点
(1)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复辟的现象,不能笼统地说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2)力量强大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角度来说的,不是说新事物在开始的时候就具有强大的力量。
当新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旧事物往往更强大。
(3)形式上新颖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内容是事物的根本,看待事物的性质必须抓住它的内容。
事实上,新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新,旧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旧,旧事物常以新形式出现。
2.区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途径
类别
内容
总趋势
总趋势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总体方向,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都是前进的。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道路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事物发展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途径
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2·江苏高考,31
2012·重庆高考,32
2011·上海高考,37
此考点主要采用主、客观试题的形式,考查对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的理解和运用。
命题点1 事物发展的方向
典例3 (2012·江苏高考)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
这说明( )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答案 C
解析 审题时快速找到“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等有效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C项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3 漫画《打“气”》意在告诉考生( )
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③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要尊重规律 ④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应该树立信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 C
解析 ①观点正确,但不能反映漫画的寓意;③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②应选,一次偶然失利,并不能决定一生,强调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从漫画的题目上可以看到,精神的力量即意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④正确。
命题点2 事物发展的途径
典例4 (2012·重庆高考)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
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
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们的弱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
这说明( )
①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 ③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体现了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符合题意;“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符合题意。
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并非是科学家的信念,③错误;科学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而非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②错误。
变式训练4 近十年来,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城乡收入差距略有缩小,但与老百姓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迫切心情相比,还有较大落差。
我们在继续推进改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本解决,必然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
我们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同时还得有耐心,不要指望一两年就把所有问题都解决。
材料中的观点( )
①坚持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 ②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 ③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④说明收入分配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既看到了近十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效,也看到了这些成效与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坚持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①正确;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②错误,③正确;④夸大了收入分配问题的影响。
核心考点三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量变和质变
量变
质变
性质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
根本的、显著的
呈现状态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
结果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方法论:
要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
只有质变,才完成了量变,才肯定和巩固了量变所获得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产生新质的事物;只有质变才能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提醒 有发展一定有质变,有质变不一定有发展。
质变有两种方向,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
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2.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即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发展的状态是量变、质变的统一。
(5)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6)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7)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3·江苏高考,29
2013·安徽高考,10
2013·江苏高考,37
(1)
2011·北京高考,27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是辩证法部分的一个高频考点,多年各地高考均有涉及,侧重于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考常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发展的观点。
命题点1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典例5 (2013·江苏高考)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
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
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
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抓住题干的关键句“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正确。
题干体现的是变化、发展,没有体现联系,B不选。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错误。
内部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错误。
变式训练5 (2013·安徽高考)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
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
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
答案 D
解析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了矛盾的观点,说明矛盾双方共存才能生长出万物,故应排除A项。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意思是说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不存在绝对的静止,只存在相对的静止,故应排除B项。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体现了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哲学观点,故排除C。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意思是说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故应选D项。
命题点2 综合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典例6 (2013·江苏高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
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
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
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但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离歌”纷纷响起:
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成为富士康、联想等IT巨头的生产主基地;知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器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
据统计,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
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
一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等国家转移;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纷纷回流本土。
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
“中国制造”——这个见证了中国崛起、足以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字眼,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面问题:
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
答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
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
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发展的观点,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论证问题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在读懂背景材料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问规定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看似简单,但要答全还是有难度的。
发展的观点涉及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另外还包括发展的根本途径(辩证否定),这个点非常容易忽视。
发展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是近年来的高频考点,试题往往结合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有关事实来考查。
常见设问角度
(1)运用事物发展的趋势的知识,分析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道路。
(2)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知识,说明社会道德建设要从我做起的原因。
(3)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长之路。
常用答题术语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反对悲观失望和盲目乐观。
(4)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变式训练6 阅读下图,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看,种子到幼苗的过程体现了( )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不符合题意;种子到幼苗的过程,是对旧事物的既肯定又否定的过程,是“扬弃”,②应选;③错误,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种子到幼苗的过程,是从数量变化到性质变化的统一的过程,④应选。
易错点1 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提醒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
矫正训练1 (2012·天津高考)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
如
右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
“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
即战胜、排斥、克制。
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五行之间的关系可知,事物之间有的相生、有的相克,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①②符合题意。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事物的发展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③表述错误;发展的过程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辩证的否定,④表述错误,而且题干强调了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无关。
易错点2 混淆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
提醒 量变与质变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状态,前进性与曲折性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与道路。
矫正训练2 “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
”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体现了( )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答案 B
解析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新中国建国六十年的历程中“……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所以选B。
A、C、D项与题意不符。
易错点3 量变一定引起质变
提醒 量变不一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矫正训练3 (2010·天津高考)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
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答案 A
解析 在最初5年里人们几乎看不到毛竹生长,表面上毛竹处于静止状态,实际上毛竹在扎根,因此这种静止是相对的,第6年人们看到的“疯长”(运动)也离不开前5年的力量积蓄,这正符合“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的哲理,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A项符合题意。
B项错误,量变未必会引发质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C、D项材料不能体现。
易错点4 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提醒 事物的量变是事物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质变是事物量变的必然结果。
矫正训练4 右图是新华社发布的一张漫画,它反映的是汽车从给人们出
行带来方便到反而成为累赘的过程。
漫画蕴涵的哲理是( )
A.事物的量变是事物质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质变是事物量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指事物成分排列结构的变化
D.量变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答案 D
解析 A、B说法错误,颠倒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一种是事物成分排列结构的变化,C说法片面。
嫦娥落月 玉兔巡航
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
[背景扫描]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早在2007年,嫦娥一号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创造了世界绕月探测卫星研制的最短纪录。
三年后,带着“飞得更快、靠得更近、看得更清”的目标,嫦娥二号在创下多个“第一次”后超额完成任务。
它作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为嫦娥三号的发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又是一个三年,作为我国第一个地外天体软着陆探测器的嫦娥三号诞生在航天科技集团。
①
月球探测工程体系复杂,风险也相当高。
据资料统计,世界上共进行了百余次月球探测活动,成功率刚刚过半。
尽管航天科技集团有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成功研制的经验,但嫦娥三号的研制依然要面对诸多全新情况和巨大挑战。
②比如,要面临的是其他航天器从未遇到过的月面全新环境、全新研制平台、全新载荷设备和全新工作模式;要面临新技术多、配套单位多的特点,地面试验验证难度大、探测器“瘦身”难的问题等。
面对着全新的科研挑战,科研人员迈过道道关卡,在六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一个个“第一次”的突破,极具说服力地展示了中国航天人卓越的创新才能和突破精神。
③
[考点对接]
信息点①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信息点②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时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信息点③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有创新精神。
[命题猜想]
嫦娥三号成功落月,极大地振奋人心。
该热点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掌握系统优化方法、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实践与认识等知识点。
[命题预测]
1.嫦娥三号的发射任务仍瞄准“零窗口”发射。
“零窗口”发射是指在一定长度的发射窗口时间内,紧贴窗口上沿即最优时间,分秒不差地实施发射。
比如,发射窗口为5时至5时30分,“零窗口”就是指5时整。
要抓住最优时间分秒不差地发射,表明( )
A.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B.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D.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过程
答案 B
2.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二号,再到“嫦娥”三号,中国的航天人正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
这充分说明( )
A.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规律是客观的
答案 A
3.“嫦娥三号”探测器80%的产品和技术都是新的,新技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