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901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docx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docx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①“皮革奶”事件概述

2005年,山东等地曝出在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事件,引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

仪的重视,曾经大力整顿。

当时山东省工商部门至少查获2.8万多件使用水解蛋白的乳制

品,有200多家小厂从事这类生产。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司于2009年2月份接到了一封举报信,举报浙江金华晨园乳业有限公司在生产乳制品的过程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粉”,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蛋白质含量的目的。

金华市质监局、兰溪市质监局于3月5日配合浙江省质监局,对晨园乳品公司进行突击检查。

在当场查获60公斤无标签白色粉末,经鉴定该粉末为皮革水解蛋白粉。

浙江省质监局在3

月18日对浙江晨园乳业八个批次的产品抽样检测,其中三批次成品两批次半成品含有皮革

水解蛋白成分。

目前证据表明,早在2008年10月20日监管部门在晨园乳业公司当天生产的含乳饮料中,检测出了这种皮革水解物。

晨园乳制品公司在生产经营中,无视国家法律的规定,漠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滥用非食品添加剂,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2010年8月,质检总局再次与农业部等5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非法制售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使用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作为食品原料,加大打击力度。

2011年2月17日下午一条被广大网友热议的名为《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报道。

此报道一经发布,便被纷纷转载,从而迅速地登上了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首页。

报道中声称,不法商家把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提炼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将其掺入奶粉中,企图以此来提高奶里的蛋白质含量好蒙混过关。

二.“皮革奶”事件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乳制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因此乳制品公司生产提供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高质量乳制品,成为了其承担社会责任中重要的一部分。

皮革奶事件的发生首先是对当地奶农及乳品产业造成重创,浙江晨园乳业公司爆发的皮革奶事件,不仅将金华的乳业发展推入了冬天,同时也在全国的乳业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金华作为我国南方地区有名的奶业基地之一,被誉为“南方奶牛之乡”,皮革奶事件的爆发对金华当地乳业甚至国产乳业造成沉重打击,引发了一系列连锁的反应。

不管是上游的养殖环节、收购环节还是中下游的生产环节都受到了影响。

奶农是乳制品产业链的第一节,奶农体会最深刻的是“奶贱伤农”。

对于金华的奶农来说,在2007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后他们已经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鲜奶的收购价格一路卜

跌至每斤1.25元。

而皮革奶事件的爆发使得鲜奶的价格跌到历史最低位,每斤只能卖到1.1

元,鲜奶的贱卖严重损害的奶农们的利益。

内地消费者对于奶粉的信心再次受到打击,对于国产奶粉的信心明显不足。

中央电视台《国产奶粉的“危”与“机”》节目调查显示,有七成受访者表示不选择国产奶粉。

由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不足,导致大部分超市和专卖店中,进口奶粉的销量都明显好于国产奶粉。

显然,这也是国内奶粉业的危机时代,由于皮革奶事件造成人们对奶粉业的二度恐慌,国产奶粉和整个乳制品行业正在经受的煎熬实际是重建公共信任的高成本付出。

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关乎国民健康安全的大问题。

因此,怎样切实保障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是每一个生产者和监管者都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只有脚踏实地,认真履行各自的责任,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经验,逐步提高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整体实力,才有

可能重新赢得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

②2015年9月1日,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查获疑似问题青枣3.3吨,经检测含有糖精

钠(网友称之为“糖精枣”)。

经查,2015年8月20日以来,涉案人邓翔从外地运来青枣,先

在烧热的水中过一遍,然后将焯过水的青枣倒入水池里,加入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等添加剂进行浸泡,制成“糖精枣”,然后运往南宁、北海、海口等地销售,总数达30余吨。

按照国家标准,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等添加剂严禁在青枣使用。

依据刑法规定,邓翔等生产销售“糖精枣”的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这起安全事件属于违法向食物里面添加非食用添加剂,继三鹿三聚氰胺奶粉和双汇瘦肉精事件之后的又一起典型食品安全事件。

三个案例看似无大多关联,实则反映了中国当前的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第一,利益至上的经营观念。

对廉价青枣进行违法添加添加剂等方式的加工销售,使数十吨“糖精枣”流入市场,获得黑心收入,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

第二,食品质量监督环节的漏洞

数十吨的问题青枣,近一个月的市场输入,食品监督部门对此毫无反应,说明食品监督部门对产品流入市场存在监管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占的地位不断强化,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也不断显现出

来,出现了诸如此类的食品安全问题。

个人认为原因有下:

第一、食品安全法制不健全,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仅仅对食品质量做了一些概要性的规定,法律监管及处罚方面扔存在较大的法律盲区。

食品安全法律针对食品的来源及流通环节未进行系统性的规范,于是出现了诸多漏洞。

第二、社会主义食品监督体制不合理。

食品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权限不清。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比如卫生部、农业部、环保总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的职能权限不明。

出现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发执法、执法缺席、监管空白等现象,监管责任难以落实,职能部门互相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

第三、诚信问题,社会责任感缺失。

社会责任高于个人或企业责任,树立诚信道德意识。

只看到个人利益,为了牟取暴利,不惜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这题,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够完善。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关系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所以我提出了下面一些观点和建议:

一、企业采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等相关产品时应该出具合法的供货商和生产商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不具备此类证件的商户收税。

简化证明的办理手续,提高审查严格度。

二、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没有产品合格证明不得进入市场。

建立市场级检测体系,在超市、农贸市场等密集分布区设立检测点,随时对有关食品主要质量参数进行检测,可由市场专职检测人员和人民群众开展抽检活动。

三、净化市场源头,重点对百姓每天的必需品如粮食、蔬菜、水果、饮用水等进行评测。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网点”“绿色合格产品”诸如此类的标志,鼓励商户主动请求食品检测,对此类种植专业户、集团,生产厂家进行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此类商品价格虚高。

消费者更加偏向于购买此类商品,这样无证无保障的种植户、生产厂商会因无人问津而自灭。

四、增加媒体透明度,网上、电视台、报纸应有计划、有针对性适时曝光食品检测结果,对优质、合格产品进行表彰,让其受益,不合格者曝光,让其下架或冷落,令其整改或停产,多方面、全方位提升透明度,让消费者放心。

食品安全大于天,如果抓不好食品安全,最终导致的是社会层面的连锁反应。

加大执法,增加透明,提高质检,才能让消费者放心,促进行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③三鹿“毒奶粉”事件

三鹿奶粉事件是2008年发生的举世震惊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自2007年年中始,三鹿集团即零星接到全国各地消费者关于三鹿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投诉。

2007年9月,哈尔滨工商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其幼儿自20007年1月始食用三鹿奶粉,到9月幼儿出现发烧和恶心,并被医院诊断出右肾0.22cm结石;哈尔滨延寿县一消费者女婴同样出现0.2cm肾结石。

自2008年始,关于三鹿奶粉质量投诉数量逐渐增多,同时形成较多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病例反馈,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到同年9月11日,甘肃省即已发现59尿路结石患儿,且出现1人死亡。

这一事件报道初期,媒体并未点名疑似出现问题的奶粉品牌,但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三鹿奶粉被证实是疑似问题元凶。

自9月11日后,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

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然。

而三鹿集团对于自2007年始的问题奶粉投诉时间的应对态度耐人寻味,自接到质量投诉开始,三鹿集团一直采取推诿的措施,采用个别消费者退货、产品补偿等方式加以解决;待大规模病患儿出现后,又采取发布不实消息的方式推脱责任。

2008年9月,三鹿集团传媒部负责人表示:

三鹿集团曾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产品各校质量标准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但这一说法立刻遭到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否认。

到2008年9月11日晚,在收到多方压力下,三鹿集团不得不承认:

公司内部检测中发

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市场上约有700t问

题奶粉,同时三鹿集团发出产品召回声明。

声明发布第二天(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又召开新闻发布会:

声称此前出现的三鹿奶粉致婴幼儿患病事件是由不法奶农在原料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2008年9月15日,三鹿集团正式就三鹿奶粉事件向社会公众道歉。

随后三鹿集团又步入清算、破产阶段,并于被北京三元股份收购。

至此,三鹿奶粉事件基本上已经清楚,导致大量婴幼儿患泌尿系统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

事件发生原因明晰后,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迅速作出回应,国务院启东国家安全事故最高响应机制

(Ⅰ级,指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对全国由食用含有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致病的病患儿实行免费诊治,所需费用由国家及各省市财政承担,并责成卫生部、农业部对三鹿婴幼儿奶粉涵盖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运输、加工及产品销售各环节的生产加工全产业链开展全面检查。

截至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基本完结。

全国免费筛查2240万人,累计接收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4万余人,官方确认有4名婴幼儿死亡。

三鹿奶粉引发了我国奶业界的巨大震动,也揭开了当时中国奶业的一个行业潜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对市场上包括婴幼儿奶粉在内的所有乳制品进行了全面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

国内主流乳制品企业所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产品中基本上均不同程度的含有三聚氰胺;随即涉事企业被要求产品下架,全面整改。

由此,三鹿奶粉事件由个案正式上升为行业通案。

三聚氰胺事件是近十年来我国出现的性质最恶劣、影响范围最广、波及面最大、影响深度最深、国际形象负面效应最强的食品安全事件。

时至今日,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仍然缺乏足

够信心。

尽管自201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屡次专门针对婴幼儿奶粉出台了多

项举措,2013年5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提高婴幼儿奶粉质量,要求把优质国产品牌树起来,按药品标准管理。

但总体而言,消费者仍然对国产奶粉持有怀疑态度,进口奶粉占据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

这一事件带给我们太多的启示,需要我们足够警醒,国内食品安全环境仍然不容乐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