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景区环境管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182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景区环境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七章 景区环境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七章 景区环境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七章 景区环境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七章 景区环境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景区环境管理.docx

《第七章 景区环境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景区环境管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 景区环境管理.docx

第七章景区环境管理

 

第七章

景区环境管理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意义和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理解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游客心理,掌握景区环境的概念、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和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从而实施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景区环境保护措施游客行为游客管理技术和方法

案例导入

太湖蓝藻拖累无锡旅游损失近半旅游局拟“再唱太湖美”

全球变暖在中国淡水湖泊中的影响尤其明显:

2007年入夏,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值,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一个多月暴发,形成自然灾害。

由于无锡城区的生活、生产用水主要取自太湖,部分自来水用户因为受到“臭水”的影响,连洗澡后身上都是臭的,鱼虾大批死亡。

无锡市旅游局表示蓝藻事件发生后,无锡市旅游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不少旅游景点近期的客源数量都下降了近50%,尤其是靠近太湖附近的景点,其中“受灾”比较严重的是知名的景点——无锡太湖鼋头渚,而其他景区,比如三国水浒影视基地等近日也只有少量游客,营收惨淡。

有资料显示,当时一些旅游团队根本不把无锡列入华东黄金旅游线,原先预定的一些外地旅行社退团人数达到7000多人,无锡旅游形势十分严峻。

数家旅行社反映,现在赴无锡旅游的客人很少,旅行社也不太敢向无锡送客源,以免惹出纠纷。

无锡的旅游客源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还有部分是境外客源,但蓝藻事件发生后,不少境内外的旅游团队近期都纷纷退团,尤其以注重环保意识的境外团队为主。

甚至还有一些香港的旅游组团企业明确表示,太湖水质不改善,都不会有客源送来无锡。

无锡市旅游局表示,欲出台“再唱太湖美”旅游业振兴计划。

旅行业内人士认为,旅游局积极研究对策的态度是正确的,但旅游业是一个极具脆弱性的产业,一旦发生环境污染,游客内心的阴影很难一时散去,所以即便无锡市旅游局积极推广振兴计划,估计要恢复游客信心还需时日。

  (资料来源:

无锡综合旅游新闻)

景区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景区的生存发展,是景区发展的生命线。

一旦景区环境质量遭受到破坏,对于景区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客源的锐减,从而导致景区面临生存危机。

因此景区想取得长效发展首先要保护好自身的环境。

 

第一节景区环境管理的意义

现代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消费方式,游客的游览、观光活动总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进行。

因此,其环境质量,包括环境布置、设施布局、环境美化、生态质量、清洁卫生、环境氛围等,都直接影响游客消费需求和消费质量。

所以,旅游景区的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是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内容,环境管理是游览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景区环境系统的概念

环境是一个综合的、广泛的概念。

广义的景区环境是景区得以存在和经营的一切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狭义的仅指自然环境。

从景区环境管理的角度,本节采用中观的景区环境概念,认为景区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旅游资源、旅游氛围和卫生环境五方面的构成要素。

(一)自然生态环境

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由大气、水体、土地、生物及地质、地貌等组成的旅游景区管理合体。

对游客而言,它并不是直接的旅游对象或旅游吸引物,而只是一种起承载作用的外在环境或基础环境。

因此,它往往不被旅游开发者所重视,但恰恰是它构成了景区生存、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旅游景区的成败兴衰。

(二)社会人文环境

景区的社会人文环境是指景区的社会治安情况、当地居民对外来游客的态度、以及配套的各项服务。

社会治安情况是指当地社区的社会风气好坏、犯罪率高低等;当地居民对外来游客的态度是指当地民对待外来游客是采取友好的、无所谓的或敌视的态度和行动;配套的各项服务主要是指那些为游客提供的非赢利性质的服务,包括旅游信息中心、旅游咨询电话、旅游警察等。

(三)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指景区内存在的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和文化遗存,包含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部分。

实际上,不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它们本来就是景区整体环境的组成部分。

而旅游环境本身又构成旅游者的吸引力因素,资源、环境相互包含,但各自的侧重点和针对对象不同:

资源是相对于旅游者而言,环境则是相对于旅游活动而言。

(四)旅游氛围环境

旅游氛围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旅游资源有着紧密联系,并且以它们为基础。

它有两层含义:

一是游客对周围“物”,即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感受;二是游客对周围“人”,包括对景区社区居民、旅游经营者,以及同行的其他游客的感受。

它不仅涉及当地居民和旅游经营者的态度及旅游服务质量对游客的心理影响,更与环境容量给游客造成的心理影响有很大关系。

(五)卫生环境

卫生环境主要指景区的卫生条件、保洁状况等,还包括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如地方病,传染病、流行病的情况等。

在我国《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国家标准中,卫生环境是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景区卫生环境是游客最直接的环境感受部分,卫生环境管理是景区日常环境管理中的主要工作。

二、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

从旅游景区开发后接待旅游者开始,旅游活动对景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影响就逐渐显现。

以往有关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影响的研究多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

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原因主要在于:

旅游者之所以到景区来参观游览,主要是因为景区具有不同于其惯常居住环境的独特吸引力,景区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景区独特的风光,优美、清洁、无污染的环境,独特的文化与活动等。

任何开展经营活动的景区,为了吸引旅游者,必然会优化景区环境、保护旅游资源、营造旅游氛围、采取措施将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以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从内部动力看,旅游景区的经营活动会推动景区环境的维持与改善。

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在于:

大规模的旅游者进入景区,给景区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新的能流,如旅游者的踩踏、废弃物增加、呼出气体、旅游者所负载的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相互作用,必然会打破景区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三、景区环境管理的意义

景区环境管理作为景区经营管理的微观管理活动,直接关系到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景区利润的获取、景区的和谐发展以及景区所在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景区环境管理直接关系到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

旅游景区是人们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之余,为了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等目的而从事观光游览与娱乐休闲的地方。

一般来说,景区环境的以下三个方面会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

优良的自然环境,包括清新的空气、干净的道路、洁净的水体等;舒适的人文环境,包括独特的文化氛围、安全的场所、景区内畅通的交通等;温馨的服务环境,包括员工着装得体、语言流畅、工作热情等。

(二)景区环境管理也关系到景区利润的获取

景区需要寻找环境管理的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平衡点。

景区环境的保护需要景区支付一定的成本,如景区绿化工程、景区卫生管理、景区员工培训、景区人文环境的创造等都需要景区进行相应的资金投入;景区环境管理也会带来景区利润的增加,如今,环境管理是每个景区的必修课,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景区吸引力的大小。

只有良好的景区环境才能吸引来游客,才能促使游客重游行为的产生。

总之,良好的景区环境管理带来稳定的游客流,从而提高景区的经营业绩。

(三)景区环境管理关系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景区环境的破坏有些是很难或者无法修复的,比如,景区大气或者水体的污染很难治理,治理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博物馆等一些人文景区游客过多,人的呼吸气体或者噪音造成的人文景物色泽的退化、人文景观外层物体的脱落等,这些是无法修复的。

因此,如果景区不注重环境的管理,只图眼前利益,将会影响到景区的长远发展。

第二节景区环境要素管理

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社会人文环境、旅游氛围环境和卫生环境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各有特点。

景区内的旅游活动对各项环境构成要素的影响和破坏不同,因而管理措施也有较大差异。

一、自然生态环境管理

景区旅游活动的开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管理就是在旅游生态环境调查、监测、研究的基础上,实施管理政策,推进景区的大气、水体、噪声等的污染防治,促进土地、生物及地质、地貌原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

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在分析景区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达到或超过景区自然环境相关的国家标准。

(一)景区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

1.大气污染

随着大量机动车辆的涌人和旅游设施的兴建,燃煤锅炉、汽车尾气等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增加,降低了景区大气质量。

2.土壤板结或松散,水土流失加剧

游客为休息、取景拍照、寻找野趣,或因为拥挤而走捷径,自辟道路,增加了景区土壤受践踏的范围和程度,造成游径变宽。

景区内特殊的交通形式,也会增加植被遭受破坏和土壤踩踏的范围,使游道两旁的土壤板结或松散,增加地表径流,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表土壤的有机质、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水体的时空分布被改变,径流的含沙量增加。

3.水体污染

景区内的生产生活用水没有经过处理,或仅经过初级处理,就排放到水环境中,就会把病原体带入水中,污水排人使水体的富养化加速。

以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为基础的景区,受到的影响更为突出。

4.植物遭受的负面影响

植物受到人为机械损伤、砍伐、践踏等干扰,会导致植被覆盖减少,群落的种类组成改变并且趋于简单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践踏会使游道两旁的植物树种更新困难,将改变植物群落的年龄结构,游客有意无意地采集花朵、枝叶、菌类或带人外来物种,会改变物种的组成或结构。

游客的践踏使路面上出现植物根部裸露,会威胁到植被生长。

旅游活动中用火不当,不仅会引起火灾,甚至会引发稀有植物种的消失。

案例7-1

价值十万牡丹被游客掐走

2012年4月2日,武汉东湖牡丹节开园不久,园内工作人员发现,有4朵珍贵绿牡丹竟被游客偷偷摘走。

目前,园方已将赶制的警示牌放在绿牡丹前,并安排工作人员守护。

据悉,武汉东湖牡丹园只有6株绿牡丹“春柳”,是3年前通过品种交换从山东菏泽引进的,花色为绿色,十分罕见,颇为珍贵。

(资料来源:

新华网)

5.动物遭受的负面影响

土地利用以及人的活动会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不断缩小和破碎化。

如景区内的大项旅游设施严重地影响了动物的重要生存环境和活动通道;动物对旅游者的活动非常敏感,旅游活动会影响动物的正常取食和繁殖,使一些易受惊吓的动物远离景区。

旅游者乱丢吃剩的食物,会改变某些动物的食物结构。

森林公园内动物的种群数量及种类组成常因森林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森林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发生显著变化。

案例7-2

动物园鳄鱼被砸死竟是因游客投掷石块砸伤所致

2013年原本有8条鳄鱼的武汉九峰森林动物园,五年内先后有4条鳄鱼死亡,原因竟是被游客投掷石块砸伤所致。

动物园不得不新建一个密封的鳄鱼馆,将剩余4条鳄鱼迁入保护起来。

占地800多亩的九峰森林动物园,是武汉市内一家大型野生动物园。

原本建在半山腰上的开放式鳄鱼馆已空置,鳄鱼池内还留有不少石块。

园内鳄鱼在6月初已搬到山脚下的鳄鱼馆内,“否则剩余的鳄鱼也难逃厄运。

(资料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二)自然生态环境管理的措施

景区应遵循“区内旅游,区外服务”的原则,尽可能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在自然景区之外,保护完整的自然景观,使植被、水体、土壤免受大规模的破坏;合理规划旅游路线和各种线性设施建设,如游道、索道、电线网等,避免穿越生态敏感区;在动植物繁殖季节,考虑关闭临近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旅游区;引导游客树立生态意识;设立环保教育中心或者在景区内设置提示标志,提醒游客不要随意践踏、采摘植物,避免惊扰野生动物,不能闯入未经许可的生态敏感区,避免发生火灾;开辟方便的休息点及观景点,控制游客数量,设计合理的道路宽度;充分考虑当地自然、人文状况,确定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并以各种方式解决旅游超载的问题,在高峰期实行限额控制等;生态敏感区域要严格控制,严禁游人闯入;开发地带性物种资源,利用乡土植物恢复植被,或进行自然景区的周边绿化;改烧低硫煤、油、气和电,改善燃料结构,同时安装脱硫装置,将景区的大气污染降到最低程度;运用技术手段处理废弃物。

 

案例7-3

黄山松的保护

黄山松是“黄山四绝”之一,是黄山最重要的旅游资源,被誉为国宝。

黄山设立了“黄山风景区园林局技术研究室”,2004年,还成立了由国内一流专家组成的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小组,建成了迎客松小型气象自动观测站,常年对黄山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分布规律、土壤特征等进行大规模的普查,把黄山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的轨道。

2004年实施了“梦笔生花”扰龙松的移植工程。

黄山把保护措施细化到每个环节,给103株古树名木建立技术保护档案,实行分级挂牌管理;对54株列入遗产名录的古树实行责任到人、跟踪保护;成立古树名木保护专家组,编制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软件;对古树名木的病虫危害、环境影响、生长态势进行定期检测,并采取加固围栏、设立支架、改变游道、复壮养护等保护措施;对国宝迎客松,派驻一个守护班实行全天候专人守护,每天记录健康状况,每年两次邀请专家进行会诊,科学地补充营养,实行特级护理。

现在,国家迎客松长势茁壮。

为了防止松材线虫病等的危害,黄山建立起了多重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一期投入6000万元,在风景区外围划了长100公里、宽4公里的防护隔离带,并在黄山四个大门均建立了检查站,严禁松木进入黄山,彻底杜绝虫源。

(资料来源:

中国旅游网)

二、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旅游资源是景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但由于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旅游资源正面临各种威胁,旅游资源的保护就是要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的保护措施,减弱自然风化程度,延缓风化过程,通过加强管理减少或避免人为破坏,对已遭破坏的旅游资源采取培修或重建措施。

(一)旅游资源衰败的原因

旅游资源衰败的原因可以归为自然破坏和人为损毁两个方面。

自然破坏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寒暑变化、风吹雨淋、流水侵蚀,天长日久会造成旅游资源的自然风化,鸟粪如鸽粪会对建筑物或塑像起化学分解作用。

人为损坏是指旅游景区内社区的工农业生产如采石、开垦耕地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旅游者的呼出的水汽、触摸、踩踏、乱刻乱画等也会加速旅游资源的衰败。

(二)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旅游资源的类型不同,遭受破坏的原因不同,保护措施也有差异。

不同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主要有几下几种方法:

1.文物资源的管理措施

加盖加罩;预防虫蚁危害;限制游人数量,减少游人对文物古迹的影响;配备防治大气污染的设备;配备防火设备;防止水对文物的侵蚀;目前,一些高科技手段已开始运用于文物保护中。

案例7-4

数字敦煌:

突破保护困境

随着敦煌莫高窟游人不断增多,一方面,游人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使莫高窟壁画、彩塑褪色、起甲、空鼓,严重影响壁画的生命;另一方面,有限的洞窟空间无法一次性满足更多游客的参观需要,给游客的敦煌之旅留下遗憾。

对此,有专家提出了“数字敦煌”的解决方案,目前已开始实施。

所谓“数字敦煌”,概括讲就是将数字技术引入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将敦煌的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些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以数字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敦煌石窟,通过计算机虚拟漫游技术,游客在游客中心的数字影院中能身临其境般欣赏到洞窟场景,同时还能全面了解敦煌文化的历史背景等知识,让游人在大致浏览过洞窟后,再观赏那些精荚的壁画,不仅使游客更好的欣赏遗产文物,又有效压缩游客在洞窟内的滞留时间,从而非强制性地达到减轻莫高窟人流负荷,延长莫高窟寿命的目的。

这是运用高科技手段保护珍贵文物资源的新举措。

通过虚拟漫游技术减少游客与文物资源直接接触的时间,解决文物资源的保护问题。

(资料来源:

新浪江苏)

2.水体资源的管理措施

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并逐步治理污染源;控制景区内农业排放的污染物,发展生态农业;对景区内的污水、污物进行处理;景区的游船使用无污染的电瓶船,船上垃圾收集到岸上处理;减弱水体波浪对堤岸的冲击;加强对水体周围堤岸的绿化。

3.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管理措施

山地景区容量有限,要控制游客数量;可在淡季施行短期封闭制度,休养生息,恢复生态平衡;加强建设项目的审批把关,减少和避免对山地资源的破坏;组织水文、环保、林业、地质、气象等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山地自然灾害的调查研究,防止山地灾害。

建立山洪、火灾、森林、虫灾观测站等灾害预警系统和防火救援系统。

案例7-5

黄山景区的生态轮休制

已封闭4年进行生态轮休的著名景点黄山天都峰,已做好重新开放迎客的前期所有准备。

天都峰将于2014年4月开放。

同时,莲花峰将进入三到五年的封闭轮休。

黄山景区相关负责人称,天都峰4月1日开放后,游客可再次游览“百丈天梯”、“盼客松”、“鲫鱼背”、“松鼠跳天都”等著名景点。

随着天都峰开放,海拔1873米的黄山第一高峰的莲花峰将进入三到五年的新一轮轮休封闭。

据悉,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黄山在全国率先实施景点生态轮休制。

轮休封闭期间,景点会接受3到5年的休养生息和生态治理维护、水土保持等。

轮休到了规定时间后,经过专家对生态修复的评估后,重新决定对外开放。

(资料来源:

新安晚报)

4.溶洞旅游资源管理措施

要使景区内各种人工设施不至于影响溶洞的原始自然风貌:

进行灯光装饰时,只能见灯光,不能见光源和电线;设置防护网或专人看护,防止触摸、攀爬等行为的破坏。

5.森林和植物资源的管理措施

加强游客教育,禁止林区吸烟、野炊、采摘花木树叶;游道宽度要适应游客流量,减少游客游道外踩踏;加强植被的修剪、防虫、防火、施肥、浇水等维护工作;珍稀植物,重点保护。

6.民族风情、民俗传统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开发中要避免舞台化和商品化;让景区内的少数民族了解自己的发展史,提高民族责任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觉保护自己的民族特色与传统文化;让景区内的少数民族从保持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中获益,增强保护的主动性。

三、社会人文环境管理

景区大量外来人口持续流入,景区、游客、社区之间利益冲突、文化冲突等突显,加上旅游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常常会出现居民对旅游的敌视态度并引发较多的社会治安问题。

社会人文环境管理,就是要在分析社会、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景区社会、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1.经济原因

一些景区在开发前,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景区的森林、草场等资源,依靠伐木、采集等获取经济收入。

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后,往往实行封山育林,禁砍禁伐,限制采薪烧炭等,社区的经济来源受影响,并给生活带来不便。

进行旅游开发后,如果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无法补偿社区的经济损失,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这些社会矛盾通过各种渠道释放出来,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2.文化原因

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来访,旅游者所负载异域文化、外来文化不断对景区社区原有的相对古朴、原始的文化造成影响。

旅游者的行为举止、衣服着装、消费习惯、用语习惯、生活方式无一不对当地社区构成影响,产生所谓的“示范效应”,这在推动景区周边社区现代化的同时,必然会冲击社区的传统文化。

首先,受影响最深的可能是直接参与旅游接待的居民,特别是他们巾的年轻人,他们刚开始可能是服饰、语言等的模仿,进而从文化心理上倾向于旅游者的文化,甚至贬低本民族的文化。

渐渐地,社区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开始丧失,出现文化同化现象。

社区也可能因为传统文化被过度的商业化或舞台化失去了本真性而丧失旅游吸引力。

社区居民对旅游的态度在景区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会经历欣喜——冷静——漠视——愤怒的演变。

特别是在社区受益程度低的景区,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在深层次上都可以归结为文化原因。

3.其他原因

社区与景区、游客之间的社会文化冲突原因是多方面的。

例如,随着景区开发获得成功,景区内外相应的宾馆饭店等旅游设施不断增加,旅游活动所产生的污水,如果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就会污染周边居民的水源,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同时,外来人员不断增加,游客蔑视当地文化、乱扔乱丢、损坏庄稼或偷盗等也会恶化双边关系;外来旅游服务项目经营者与当地旅游服务项目经营者的冲突增加,使社会治安状况变差,增加了乡镇协调解决纠纷的工作难度;景区开展保护后,野猪等野生动物增多,可能会破坏村民的庄稼,等等。

(二)社会人文环境管理的措施

景区社会人文环境的管理不仅需要通过让社区获益、增强社区文化自豪感,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也需要采取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措施等强制性措施进行调控;还需要服务性的基本设施建设措施等优化景区综合环境。

1.社区参与,回馈社区,改变居民态度

旅游景区往往曾经是社区居民世代居住的家园,景区居民及其所负载的文化是景区的重要吸引力因素。

景区经营中必须照顾社区的利益,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从旅游业中获益。

社区参与旅游的主要形式有参与景区规划、参与决策、参与景区经营、在景区经营管理部门就业等。

专业机构在编制景区规划时,要征求社区意见,开发项目中要设计社区的盈利点;经营中景区的重大决策,凡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要通过社区组织或宗族长者等征求社区意见,体现社区利益;旅游景区的一些商业设施如有租赁、承包经营的,要优先、优惠租给社区居民,在统一规范约束的前提下,允许社区居民销售土特产品,开展家庭接待等;景区的经营管理机构在工作人员招聘、培训时要优先考虑社区人员。

同时,景区在收益中还应该拿出一部分投资社区的公益事业。

如黄山景区每年都要投一些钱用于山下社区修路、修水库、建水池、建学校、敬老院等。

西双版纳的傣族园景区,不但所有村寨都能参与旅游经营、部分村民在景区公司就业,每年还有固定比例的旅游收入回馈村寨,而且公司还资助村中孩子上大学,村中老人过生日,公司领导还亲自登门拜寿。

当然,这些鼓励社区参与和回馈社区的行动不但有利于社区发展,同时也是景区自身发展的需要。

景区和社区的良性互动不但推进了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进了社区各项事业的进步,同时也为景区创造了良好经营环境,赢得了居民对旅游积极的支持态度,推动景区和谐、快速、持续发展。

案例7-6

九寨沟藏族百姓在旅游开发中积极保护当地环境

“这里就是我生活的地方!

”说这话时,郎尕的脸上有些得意的神色。

在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景区,像郎尕这样的藏族百姓有1007名,他们是这个“童话世界”的建设者和保护者。

 为了完整保存九寨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光,九寨沟管理局启动了对九寨沟藏族居民的环保知识培训。

对九寨沟内的藏族居民进行培训,是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专家们将对沟内的居民传授护林防火、景区环保以及环卫工作等方面的内容。

  以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的九寨沟景区,目前有树正、荷叶、则渣洼三个居委会,共1007名景区居民。

这些景区居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沟内,他们一直延续着近百年来的传统生活方式,如今这些村寨已成为九寨沟主要的人文旅游内容之一。

  过去沟内的原住居民主要以放牧、耕种为生活来源,1984年九寨沟景区管理局成立后,所有沟内居民的耕地都逐渐退耕还林了,由于放牧对九寨沟山林植被带来的威胁,从2004年前开始,景区就决定把沟内近2000头牲畜全部迁出了沟外。

  九寨沟核心景区面积有720平方公里,但居住在这里的藏族人十几年来仍然只有1007名。

他们参与九寨沟的旅游建设与开发,也享受着旅游收益带来的好处。

  目前九寨沟多数壮年藏族居民都转行从事景区环卫工、巡山员、导游及护山卫士等。

在沟内的1007名藏族居民中,从事沟内环卫工作的已达数百人,景区居民已逐渐成为了保护九寨沟的一大生力军。

  管理方认为,不允许外面的人在景区从事商业活动,就业岗位优先考虑藏族居民,这块自然遗产是他们世世代代保护下来的,他们既是这里的主人,也是管理者和保护者。

(资料来源:

新华网,2008年)

2.加强地域文化开发与保护,增强社区的文化自豪感

旅游景区为增强吸引力,烘托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