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生物环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404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4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生物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七章生物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七章生物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七章生物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七章生物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生物环境.docx

《第七章生物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生物环境.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生物环境.docx

第七章生物环境

第七章生物环境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

添加与前面多样性的联系

(一)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或Biological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它包括数以万计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重要概念,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目前探讨比较多的主要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Geneticdiversity)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种群之间和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发生在分子和基因水平,又称基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

物种多样性(Speciesdiversity)是指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

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总和的,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diversity)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Landscapediversity)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或变异性。

亦有人提出,人类文化多样性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艺术、社会结构等人类社会特征的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

生物多样性有许多指标来定量地表征,最简单的是物种丰度(speciesrichness),是指群落中发现物种的数目,用于物种水平的多样性。

Whittaker(1972)根据这些多样性指数的运用目的和范畴将它们分为三类:

多样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数用以测度群落内的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度概念接近;多样性指数用以测度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沿着环境梯度变化的速率;多样性指数则是一定区域内总的物种多样性的度量。

(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

生物多样性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世界,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在热带雨林、珊瑚礁、热带湖泊及深海区,热带雨林中种类最多的生物类群是昆虫纲。

热带雨林生物种类极其丰富(7%的面积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的物种),群落结构复杂,能流与物质流的速率很高,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高的类型。

生物多样性在各国之间分布不均衡,全球12个“生物多样性大国”(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秘鲁、厄瓜多尔、赞比亚、扎伊尔(刚果(金))、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中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拥有全世界60-70%的生物多样性。

从全球范围看,南北两极生物多样性最少,热带集中大部分生物种类。

物种丰富度与地形、气候及局部环境的复杂性等有关。

海拔升高,太阳辐射降低,降雨量减少,物种丰富度随之减少。

复杂地形使不同群体交流受阻,导致新物种形成。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础,包括人类生存的基础。

生物资源的价值包括比较容易觉察的人们直接收获或使用的产品—直接价值,以及难以直接衡量的间接价值(包括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体现在提供食物、药物、多种工业原料和科学研究等,按照非生产性消费和进入市场的可以分为消耗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

人类消耗的食物,目前都是来自植物的,人类90%的食物来源于100个物种,仅小麦、水稻和玉米三个物种就提供70%以上的粮食。

发展中国家有80%的人口依靠传统的药物进行治疗,发达国家有40%的药物来源于自然资源或依靠从大自然发现的化合物进行化学合成。

此外生物多样性还为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如木材、纤维、橡胶等,甚至煤、原油、天然气也都是由森林储藏了几百万年前的太阳能所供给。

遗传多样性是改良生物品质的源泉,许多优良作物、畜禽品种来源于野生种群。

许多生物是科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在动物学、进化学、生态学、遗传学、现代医学、仿生学等学科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体现在环境作用、生态价值等方面,通常不被考虑进入国家经济的宏观指标(如GDP,国民收入)之中,但是其价值往往大于直接价值。

全球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估计为每年平均为33万亿美元超过全球国民生产总值(18万亿美元/年)(孙儒泳,生物多样性,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科学时报,1999-10-23)。

根据有关部门的估计,我国生物多样性价值初步统计为:

直接使用价值达2000亿美元/年,间接使用价值达4万亿美元/年。

生物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价值上:

1、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主要都是依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使光能通过绿色植物进入食物链,为所有物种包括人类提供生命维持系统。

2、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物种之间通过食物链的关系起到互相依存、互相牵制的作用,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3、促进土壤发育,保护水土资源。

发育良好的植被,枝叶和落到地面的枯枝落叶遮挡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其根系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可以调节洪水和干旱的冲击。

4、调节气候。

在全球范围内,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植被减少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有争议);在地区层次上,植物蒸腾作用使水循环到大气中,再以雨的形式返回地面,植被丧失导致地区降雨量减少;在局域层次上,树木降低地表温度,提高人们舒适感,减少空调使用。

5、某些生物对污染物质有抗性,可以吸收和分解污染物,另一些生物对污染物敏感因而对环境污染具有指示意义。

吸收分解污染物质,净化环境。

6、良好、多样的自然景观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娱乐环境。

备择价值:

许多物种的价值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具有在未来某个时候为人类社会提供经济利益的潜能,为人类适应自然变化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随着技术革新和需求改变,一些未开发的生物成为药物、生物防治、农作物、畜禽改良的重要资源。

存在价值:

对于大多数宗教、哲学和文化的价值体系都有对保护物种的认同,支持保护那些即使对人类没有明显经济价值的物种。

伦理考虑:

西方80年代发展的“深生态学”,强调自然界的多样性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与人类的需求无关,并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只有对人类有益才有价值),任何自然物种都有生存权利。

 

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一)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地球上的物种多样性在目前的地质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度,同时物种灭绝速度也是历史上最快的。

目前陆地环境净初级生产力有40%被人类以各种方式用掉或浪费掉(占全球总初级生产力25%)。

导致生物多样性衰落。

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对生物资源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加之对生物资源的低效率和不合理利用,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长,人类所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大,加之工农业和城市不合理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破坏,许多生物的生存空间丧失或遭到破坏。

 

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自1600年以来,由于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和破坏,地球上的生物物种灭绝率大为加快,以鸟、兽两类为例,1600—1700年间大约每十年灭绝一种,850-1950年间大约每两年灭绝一种,1600年以来的物种灭绝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地质史上的第六次大灭绝,目前,地球上约每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每年有1.75万种生物消失,物种灭绝速率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

据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E0Wilson估计最少每年有5万种无脊推动物,每天几乎有140种由于热带雨林破坏而灭绝。

由于毁林每年至少有1种鸟和哺乳动物或植物被灭绝(Ryan1992)。

世界生物多样性丧失现象正在加剧,种内变种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消失速度比物种灭绝速度更快(Brown1992)。

全球热带森林在80年代初每年毁林1140万公顷,据卫星图象及实地调查,80年代未每年毁林上升到1700-2000万公顷(世界银行,1992)。

热带雨林比原有面积减少了一半,世界上温带森林1/3已被砍伐,温带雨林已成为濒危生态系统。

参考资料:

陈灵芝,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第二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其对策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生物多样性丧失可以发生多个层次上,最严重的问题是物种灭绝。

生物群落可能退化及减少分布面积,但只要全部原生种尚存,群落仍有恢复的可能,同样,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可能因个体数量减少而下降,但它可通过突变、重组和自然选择而恢复其遗传多样性。

但是如果物种灭绝,包括在其DNA分子中独有的遗传信息和特有的性状组合将永远消失。

灭绝是指一个个体、种群或物种从一个给定的生境或生物区系消失的过程。

如果一个物种仅有的个体在圈养或其它人类控制的条件下存活,称为野外灭绝;如果一个物种虽然存在,但其数量已经减少到其对同一群落中其它物种的影响可以忽略到不计的地步,称为生态灭绝。

环境条件的改变对于物种影响是不相同的,有些物种易于受到环境的影响趋于灭绝,另一些则不敏感。

导致物种在人类活动下易于灭绝的特性有:

地理分布区狭窄、只有少数种群、种群规模小、需要较大的生活空间、体型大、个体增长速率低(K对策生物)、不能有效扩散、很少遗传变异、需要特殊生态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等。

(二)生境破坏或破碎

生境(生物体或生物种群自然分布的地方或地点)破坏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

全球各类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使很多生物失去栖息地。

拥有全球50%物种的栖息地的热带雨林比原有面积减少一半,大部分国家的森林均成破碎化,被退化土地所围绕,损害了森林维持野生生物种群生存和重要生态过程的能力。

森林超量砍伐、过度放牧、围湖造田、草原和沼泽开垦等人类行为,引起生境破坏甚至严重退化,许多生物因此完全或部分丧失了栖息地,导致某些地方种群消失或规模缩小;如果丧失的太大以致不能使物种保持其延续所需要的最小种群,则该物种将逐渐灭绝,直接导致物种、遗传多样性减少。

生境破碎化往往由一些人类活动如毁林开荒、修建铁路、公路、油管导致,使得一个大面积连续的生境,变成很多总面积较小的小斑块,斑块之间通常被退化的景观所隔离。

包围着生境破碎的景观,对原有生境的物种并不适合,物种不易扩散,残存的斑块可以看作“生境的岛屿”。

(A)(B)

铁路

宽10米

 

 

 

 

 

 

 

 

 

 

道路(宽10米)

内积=8.7公顷×4=34.8公顷

800米

图7-3一个显示生境面积怎样由于破碎而减少以及边缘效应的假设例子

(A)一个1Km2的保护区,假定边缘效应发生在进入保护区100m的范围内,大约64Km2的面积适于筑巢性的鸟类生存。

(B)道路和铁路对生境进行了均分,虽然道路本身只占较少的面积(2×1000米=2万公顷,占总面积2%),由于扩大边缘效应的影响,因此几乎一半的营巢生境被破坏。

(引自保护生物学基础68页RichardPrimack季维智主编)

破碎化使得生境有单位面积的生境中有更长的边界线以及各个斑块中心距边缘更近(见图7-3),这两个特征极大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破碎化限制了生物活动范围,碎片面积可能小于物种所需的最小巢区或领域面积。

生境破碎化导致小种群的产生,小种群间的隔离使得物种的迁移和散布能力降低,许多不同生活周期中依靠不同生境的生物移动受到障碍。

其次,小种群带来的阿利氏效应(当种群密度低于某一域值时,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也促使种群的灭绝。

再者,小种群内遗传变异性缺乏、近亲繁殖、遗传漂变等也会影响种群的存活力。

此外,小种群对于捕食、竞争、疾病等变化导致的环境波动容易灭绝。

破碎化导致了边缘效应。

生境破碎显著增加了边缘与内部生境的相关性,一些重要因子如光照、温度、湿度和风力有更大的波动性,使得一些对环境敏感的生物灭绝,内部耐阴植物逐渐被来自林缘的不耐阴的种类代替,异质性的消失导致一些需要几种栖息地类型才能生存的物种灭绝。

另外,由于外来物种容易在森林边缘建立种群,破碎化加速了外来物种入侵。

也有学者(王如松等,1985;Alvaresetal.,1988等)认为,边缘效应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破碎化还导致了次生灭绝,即扰乱群落内很多重要的生态学相互作用,包括捕食者-被捕食者、寄生生物-寄主、植物-传粉者的关系以及互惠共生,这些关系的破坏将导致物种灭绝。

(三)生物资源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有直接经济价值,随着人口增加和贸易的扩大,人类对这类生物资源需求增大。

人类的过度开发威胁大约三分之一的濒危、易危和稀有脊椎动物,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威胁的第二位因素。

人类对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一般是指过度获取生活燃料,过度渔猎、过度采伐等。

人口增加,特别是穷困人口增加往往增加对生物资源的获取;一旦某种生物经济价值具有较大经济价值,更是加速了它的过度开发。

中国的藏羚羊、小黄鱼、甘草等资源由于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导致了滥捕滥猎和滥采滥挖,分布面积和种群数量大大减少。

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超过生物本身的更新能力,不仅导致该种生物资源的枯竭,还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

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打破原有食物链,许多以这种生物为食的生物大量减少,一些这些被生物捕食的生物大量增加,导致生态失衡。

过度开发往往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我国西北地区对甘草、发菜、麻黄草的滥采滥挖,一方面采掘这些植物失去重要的固沙屏障,另一方面,野蛮的采掘方式使得当地生态遭受浩劫,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严重恶化。

(四)外来物种引入

许多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被主要的环境和气候屏障所限制而难以散布,导致演化出各种独特的生物区系,创造了世界生物多样性。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人类在世界范围通过各种途径传送物种,作为农牧作物、观赏动植物的引入,意外的传送(如运输工具等)等促进外来物种的迁移。

新的环境往往不同于外来物种原来的生境,绝大部分外来物种不能在被引入的地区生存。

中国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引种美国紫花苜蓿,由于外部气候环境不适应,大面积死亡。

科学的外来物种引入可以丰富本地物种多样性,培育优良物种,促进人类发展和生态保护。

人类的食物许多原产地都很局限,小麦、玉米、花生、甘薯等作物原产地都不在中国,这些物种的引进丰富我们的餐桌。

美国加州70%的树木、荷兰市场上40%的花卉、德国的1000多种植物都来自我国。

澳大利亚是世界养牛王国,而澳洲本地的蜣螂只会清除袋鼠的粪便,由此而造成大量牛粪堆积如山,既毁坏了大批草地,又滋生了大量带菌的苍蝇,传染疾病,从中国引进蜣螂,补充生态系统中腐食者的地位,维持了草原生态平衡。

但是也有些外来物种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在新的环境中没有天敌(捕食者、有害物和寄生虫),其种群密度能迅速增大并蔓延成灾,与本地物种竞争养分、水分、生存空间等;也可能捕食当地物种,直至它们灭绝,或者改变生境以至许多当地物种不能生存;有的外来物种能够作为病原体使当地物种染病,使疾病在种群中传播和流行,最后导致被感染物种灭绝,严重威胁到本地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境的丧失,被称为外来物种入侵。

欧洲移民带到澳大利亚的12只野兔,由于没有天敌,曾一度繁殖达到6亿只之多,威胁到其它草原生物生存。

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要彻底根除极为困难。

即使某一外来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因逃脱了原有天敌的控制仍将大肆繁殖和扩散,对其控制和清除往往十分困难,而由于外来物种的排斥、竞争导致灭绝的本地特有物种则是不可恢复的。

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相互作用后形成的生态平衡,一个物种无论是灭绝或过量繁殖,都会危及与它相关的几十种物种的生存,进而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案例外来物种入侵对水生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危害

 

外来物种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引进鱼类对土著鱼类的影响。

云南大多数湖泊原有的鱼类区系均以地方性土著鱼占主要地位,自50年代以来,为提高渔业产量,云南先后在一些湖泊中引进4大家鱼等品种,连同无意带进的小杂鱼,总数不下17种,由于引进鱼种对土著鱼类的排挤和抑制,至60年代末,土著鱼类的种类和种群数量都急剧减少,如洱海原以大理裂腹鱼和特产鲤鱼为主,现几乎全被外来种所代替,滇池原产鱼类25种,如今只剩2种,滇池的鱼类区系基本上被长江中下游湖泊鱼类区系所代替。

引进外来鱼种通常是为了提高某一水域的鱼产量,但是它往往会给土著种带来致命打击:

其一是土著种与引进种直接的生存竞争及排挤作用,其中以银鱼的影响最大。

自80年代后云南陆续在几大高原湖泊如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沽湖等引进银鱼,进一步加剧了云南土著鱼灭绝的速度,以至于有“太湖银鱼‘吃绝’云南土著鱼”的说法。

银鱼生长期短,繁殖力极强,短短几年就变成了各大高原湖泊里的最大种群。

银鱼以捕食浮游动物为主,而浮游生物是许多云南土著鱼幼鱼的主要食物,大量浮游生物被银鱼所食,土著鱼幼鱼就只能饿死。

另外,银鱼的成熟个体只有4~5厘米长,渔民捕捞银鱼须用细格子大网和丝网,这就势必将生活于同一水域的土著鱼幼鱼一网打尽。

银鱼的放养导致抚仙湖的珍稀鱼种鱼康浪鱼在短短的七八年间,就从繁盛走向濒临灭绝,1995年,洱海地区采取保护措施后,著名的洱海弓鱼、春鲤、大眼鲤、大理鲤等土著鱼种群已呈上升趋势,但随后引进银鱼,这些土著鱼种群急剧减少,目前基本绝迹。

其二是土著种必须抵御由引种而带进的小杂鱼的侵害。

这些小杂鱼个体小,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适应性强,不但消耗大量的饵料,与经济鱼类争夺食饵,并且在土著鱼繁殖期,进入产卵场大量吞食鱼卵,致使这些鱼类的数量下降。

在泸沽湖生活有3种特有的裂腹鱼,由于引进草鱼时误引了麦穗鱼,这种鱼在湖内形成优势种,大量吞食裂腹鱼卵,使这3种特有经济鱼类濒于灭绝。

其三是草食性鱼类过度放养导致水草衰减甚至绝迹及由此诱发的一系列次生性灭绝。

水草不仅是许多周丛生物及螺类等的生存基础,还是许多鱼类产卵、摄食和栖息的场所,水草的存在是整个水生群落多样性增加的基础。

水草的消失不仅导致许多鱼类产卵、摄食和栖息场所的破坏,同时使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

滇池自1957年开始放养草鱼后,水生植被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减少,一些种类如海菜花、轮藻等相继灭绝,水生植被资源的减少导致依附于水草的大型浮游动物、螺类等资源也随之下降,鱼类也丢了产卵和索饵的好场所,土著鱼类迅速减少。

滇池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草鱼放养过度有很在关系。

参考资料: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外来物种防治,中国环境报2001-9-3第4版

 

(五)环境污染

污染对物种的直接毒害作用,使生物丧失生存和繁衍能力;污染引起生物数量减少,导致小种群引起的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污染使得对特定污染物敏感的种群个体消失,耐污种数量上升;污染破坏生境,威胁生物生存。

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使一部分生物直接致死或使一些生物繁殖力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等。

有些污染物导致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骤增骤减,生物多样性下降。

水体富营养化能使少数几种有害藻类的种群数量大增,其它多种藻类生长受到抑制,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由于水体透光度下降,高等水生植物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逐渐消失。

继而导致水体严重缺氧,大量鱼类死亡。

富营养化水体除了一些有害藻类和耐污无脊椎动物外,其它物种或种群数量极度下降或消失,水体生物多样性降到最低。

空气污染中酸雨污染,降低土壤、水体的PH值。

土壤的酸化使许多植物的根不能正常生长或者种子不能正常萌发,种群数量下降;PH值下降还会使有毒金属铝淋溶出来而严重伤害许多植物根系;营养元素如钙、镁、锰等淋溶丢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矿质来源。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水体酸度升高,许多鱼类死亡、失去繁殖能力,同时PH值较低的条件下,水体中可溶性有毒重金属的浓度上升,许多水生生物因此死亡。

(六)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

在农业上为了达到更高的收获量,大面积推广种植、养殖单一的高产、优质品种。

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过去约有1万种植物可供人类食用和种植,而现在种植的不到120种植物却是人们90%的口粮。

动植物品种的改良一般仅限于少数农作物和畜禽,且性状单一,遗传基础较狭窄,其大面积推广,直接削弱了遗传多样性。

如印度尼西亚在过去15年内已有1500个水稻地方品种消失了,有3/4的水稻来自单一母本后代。

此外,地方品种的缩小,导致近亲繁殖,其基因多样性进一步枯竭。

随着作物种类数量降低,与之相应的固氮细菌、菌根、捕食生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的生物以及一些在传统农业系统中通过几世纪共同进化的物种消失了。

农业、林业的品种高度一致性对病虫害的爆发和其他灾害的发生缺乏抵御能力,在遭受某种灾害和病虫害侵袭时可能会有颗粒不收或大片森林毁灭的生态风险。

林业上为了高产往往毁去物种丰富的林地,种植单一树种,如热带森林常常转变为咖啡、油棕、橡胶等种植园,使各类生物失去原有栖息地。

 

三、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既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又要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对生物资源的需要。

(一)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在政府各管理部门之间,特别是利用生物资源利用和管理部门(林业、渔业、农业、医药、旅游等),建立起协调、制约机制。

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天然生物资源,减少对天然生物资源的开发。

严格控制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关键区域中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重要湿地、原始森林等。

严格控制对野生濒危和珍稀物种的利用,鼓励对经济物种进行科学的人工种植、养殖,减少对野生资源的需求。

根据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生物资源状况和结构、自然生产能力的最大极限等,合理确定控制采伐、载畜、捕捞量以及开发方式。

加强生物资源集约经营,不断提高生产量。

重视保护区周围土地合理经营,以及在保护区的实验区中探索当地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的实验,并推广成功的经验。

发展生态农业,高产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受到很大损失,并且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同时,由于机耕、灌溉、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是农田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物物种多样性受到很大损失。

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轮作、间套种,并适时休耕。

发展生态旅游,结合导游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增加保护区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群众生物保护意识。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仅是保护濒危物种,还要保护物种的基因、生境的多样性。

不仅仅是建立保护区,而且要从制度、技术上给予支撑。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培养和法律保障

加强对公众宣传,根据各国国情以及当地实际,在各个层次、运用多种手段开展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教育,正确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提高公众、特别是政府决策者对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完善国家立法和国际协议。

由于物种经常会穿越国界迁移,生物产品的国际贸易会导致为满足需求而过度利用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使得全世界受益,许多威胁物种和生态系统的问题是国际范围的(如过度捕鱼、全球气候变化等)这四个特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要特别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目前国际间协议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圈保护计划、《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1973a),《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1979a)等,还有一些政府间的双边协议。

2、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规划

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进行长期动态监测,了解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生物学关系,生物多样性现状、变化、威胁现状原因、分辨种群长期的走向以及变动的原因,为管理者和决策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制定与生物多样性相关政策是提供必要的信息。

常用的生物监测有种群编目、种群调查、种口研究。

种群编目是对种群的现有个体数量作一个简单的计数,连续、定期重复进行种群工作可以确定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种群调查包括使用可重复的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