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主体结构验证检测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957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主体结构验证检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主体结构验证检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主体结构验证检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主体结构验证检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主体结构验证检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主体结构验证检测方案.docx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主体结构验证检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主体结构验证检测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主体结构验证检测方案.docx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主体结构验证检测方案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

(T4、T5、MALL及地下室)

 

主体结构验证

检测方案

 

湖北XXXX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绿地项目(T4、T5、MALL及地下室)主体结构验证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与新华路交汇处,该项目T4、T5、MALL及地下室部分主体结构结构已施工。

该项目由武汉康景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地质勘察,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中国建设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广州越秀地产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工程监理。

受建设单位委托,湖北XXXX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在踏勘现场及查看设计图纸后,制订验证检测方案如下。

二、检测依据

1、《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384-2016;

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6、甲方提供的设计图纸。

三、检测内容

对该项目T4号楼17层及以下、T5号楼3层及以下、MALL4层及以下部分、地下室结构进行验证检测。

具体检内容如下:

1、主体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以竖向构件为准);

2、主体结构墙柱梁构件截面几何尺寸的复核;

3、主体结构梁板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4、主体结构墙、板构件钢筋间距检测;

5、主体结构楼板构件板厚检测。

三、抽样原则和抽样数量

本工程采用随机抽样原则进行检测。

根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现场统计的各类构件数量,按照构件受力重要性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抽样。

混凝土强度检测以竖向构件为主,钻芯位置宜在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并应尽量避开钢筋,混凝土强度大于等于C45的结构构件采用钻芯法检测,小于C45的结构构件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

抽取构件应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中的相应规定,并应均匀分布。

根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现场统计的各类构件数量,按照构件受力重要性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抽样,楼板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的抽样数量按《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中最小样本容量B类检测类别抽样数量抽样。

四、检测方法及数量:

1、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1)采用钻芯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前,应具备下列资料:

a.工程名称、部位及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名称;

b.结构或构件种类、外形尺寸及数量;

c.成型日期、原材料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d.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

e.有关的设计图和施工资料等;

f.检测的原因

(2)钻芯部位:

a.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

b.混凝土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c.便于钻芯机安放和操作的部位;

d.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并尽量避开其他钢筋;

(3)钻取芯样:

a.钻芯机就位并安放平稳后,将钻芯机固定;

b.钻芯前应检查钻芯机是否正常,安装是否牢固,搭设平台是否牢固;

c.钻芯时用于冷却钻头和排除混凝土料屑的冷却水流量宜为3—5L/min;

d.钻取芯样时应控制进钻的速度;

e.从钻孔中取出的芯样在稍微晾干后,应标上清晰标记。

若所取芯样的高度及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重新钻取芯样;

f.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对钻芯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4)芯样的加工:

a.芯样抗压试件的高度和直径之比宜为1.00;

b.芯样试件内不应含有钢筋。

如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含有二根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且钢筋应与芯样轴线基本垂直并不得露出端面;

c.锯切后的芯样应满足平整度和垂直度的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对端面进行加工,用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等材料补平。

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补平厚度不宜大于5mm,硫磺胶泥(硫磺)补平厚度不宜大于1.5mm,补平层应与芯样结合牢固,以使受压时补平层与芯样的结合面不提前破坏。

(5)芯样尺寸测量:

平均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芯样中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取其二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5mm;芯样高度用钢板尺进行测量,精确至1mm;垂直度用游标量角器测量,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精确至0.1°;平整度用钢板尺和塞尺测量芯样端面的缝隙。

芯样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超过下列数值时,不得用作抗压强度试验:

①芯样试件的实际高径比小于要求高径比的0.95或大于1.05;

②沿芯样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达2mm以上时;

③芯样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超过0.1mm时;

④芯样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超过1度时;

⑤芯样有裂缝或有其他较大缺陷时。

(6)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

芯样试件应以自然干燥状态进行抗压试验;

当结构工作条件比较潮湿,需要确定潮湿状态下混凝土强度时,芯样试件宜在20±5℃的清水中浸泡40—48h,从水中取出后揩干立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的操作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进行。

(7)芯样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FC/A

式中:

——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值(MPa),精确至0.1MPa;

FC——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最大压力(N);

A——芯样试件的抗压截面面积(mm2);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回弹法检测时要求测区表面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

对于一般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

测区宜选在能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

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

每一个测区读取16个回弹值,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

回弹仪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的30%,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构件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3、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小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

(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4、结构实体钢筋间距

(1)结构实体钢筋间距检验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于梁类、柱类构件检测主筋根数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开其它金属材料和较强的磁铁性材料;

2)选择表面应清洁、平整的部位进行检验;

3)在构件的可测表面标注出每根钢筋的位置;

4)必要时测量钢筋的间距。

对于墙板类构件测定钢筋间距。

本工程采用钢筋位置测定仪,信号发射系统在主机的控制下,产生一定频率的激励信号激励探头,探头感应被测钢筋,输出的信号经信号采集系统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主机系统进行处理,判定钢筋位置,柱、梁类构件受力一侧钢筋实测钢筋根数少于设计根数时,评定不合格;墙、板类构件的平均间距大于《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规定的允许偏差时该构件评定为不合格;梁、柱类构件的箍筋间距按墙、板类构件钢筋间距规则判定,具体判定合格率参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5、结构实体楼板厚度

结构实体楼板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及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随机抽取建筑物中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取1%且不少于3间。

(2)本工程采用非金属板测厚仪,其发射探头在非金属板一侧产生一定频率的电磁信号,接收探头在非金属板另一侧接收电磁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入接收信号处理系统,由接收信号处理系统将测量结果显示和储存,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规定的允许偏差进行判定是否合格。

6、检测数量

T4、T5结构实体检测数量明细表

序号

建筑区域

检测项目

构件名称

楼层

构件数量约(个)

抽检比例

抽检数量(个)

备注

1

T4楼

混凝土强度检测(以墙柱为主)

墙柱(钻芯法)

-3F~17F(柱C70)

40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20

均匀分布

-3F~17F(墙C60)

20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20

均匀分布

梁(回弹法)

-3F~17F(梁C35)

60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30

均匀分布

筏板(钻芯法)

地下室筏板(C40)

/

/

15

均匀分布

截面尺寸

墙柱梁

-3F~17F

120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32

均匀分布

钢筋保护层厚度

非悬挑梁

-3F~17F

600

抽检2%

15

均匀分布

悬挑梁

-3F~17F

/

抽检5%

/

均匀分布

非悬挑板

-3F~17F

550

抽检2%

15

均匀分布

悬挑板

-3F~17F

/

抽检10%

/

均匀分布

钢筋间距

-3F~17F

20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20

均匀分布

-3F~17F

55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32

均匀分布

楼板厚度

-3F~17F

550

抽检1%,不少于3间

15

均匀分布

2

T5楼

混凝土强度检测(以墙柱为主)

墙柱(钻芯法)

-3F~3F(C60)

20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20

均匀分布

梁(回弹法)

-3F~3F

(C35)

12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20

均匀分布

筏板(钻芯法)

地下室筏板(C40)

/

/

15

均匀分布

截面尺寸

墙柱梁

-3F~3F

32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32

均匀分布

钢筋保护层厚度

非悬挑梁

-3F~3F

120

抽检2%

10

均匀分布

悬挑梁

/

/

抽检5%

/

均匀分布

非悬挑板

-3F~3F

150

抽检2%

10

均匀分布

悬挑板

/

/

抽检10%

/

均匀分布

钢筋间距

-3F~3F

9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15

均匀分布

-3F~3F

15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20

均匀分布

楼板厚度

-3F~3F

150

抽检1%,不少于3间

10

均匀分布

由于本项目MALL子项的单层面积较大,按设计单位要求每层分三个检验批次进行实体检测。

S-1~S-1/9交S-A~S-G轴区域为第一个检验批区域,S-1~S-9交S-G~S-S轴区域为第二个检验批区域,S-9~S-15交S-G~S-S轴区域为第三个检验批区域。

MALL及地下室结构实体检测数量明细表

序号

建筑区域

检测项目

构件名称

楼层

构件数量约(个)

抽检比例

抽检数量(个)

备注

MALL及地下室部分

第一个检验批区域

混凝土强度检测

墙柱钻芯法

-3~1F

(C50)

35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20

均匀分布

墙柱钻芯法

2~4F

(C45)

15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15

均匀分布

梁回弹法

-3~4F

(C35)

50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30

均匀分布

截面

尺寸

墙柱梁

-3~4F

1000

检验批最小容量B类

32

均匀分布

钢筋保护层厚度

非悬挑梁

-3~4F

500

抽检2%

15

均匀分布

悬挑梁

-3~4F

/

抽检5%

/

均匀分布

非悬挑板

-3~4F

500

抽检2%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