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科活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9523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科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科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科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科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科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科活动.docx

《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科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科活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科活动.docx

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科活动

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历史教学目标及学科活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二学生学科活动:

·可以观看《林则徐》等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洋务运动的有关资料,谈谈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制作表格,分类整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填入表格,了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

·收集有关孙中山的事迹,举办关于孙中山的故事会。

·通过访问、调查,参观等多种途径获得对近代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

·观看《开天辟地》《建党伟业》等影片,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利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

·可以考察抗日战争的历史遗址、遗迹,或访问亲历抗战的老人,采访日军侵华罪行的受害者或见证人。

·举办故事会,讲述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抗战的故事,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举办抗战散曲演唱会。

·观看《大决战》等影片,感受人民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可以参观著名文化代表人物的纪念馆或故居。

 

三课节教学目标、学生学科活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5课)

第1课鸦片战争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2、了解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3、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观看《林则徐》、《鸦片战争》等影片;汲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2、组织参观博物馆或近代历史遗址、遗迹;学会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及发动的国家。

2、掌握列强侵华两大罪行。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学习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1、可放《火烧圆明园》录像,让学生对圆明园有直观印象,加深对侵略者的痛恨。

2、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3课收复新疆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1、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的史实。

2、学习并掌握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

1、结合《新疆地图》让学生讲述阿古柏侵略新疆的过程。

2、课前收集有关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资料和主张,课堂上分组讨论“海防”、“塞防”之争。

3、使学生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黄海大战,邓世昌以身殉国,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知道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1、让学生讲一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到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义和团在廊坊进行奋勇抵抗。

2、掌握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造成了严重危害。

1、根据本课图片和历史文献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讨论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危害性的认识,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9课)

第6课洋务运动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了解并掌握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第一、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第二、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第三、筹划海防,它包括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海军;第四、创办新式学堂,为了培养人才,洋务派还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

首先、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其次、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指导学生读解课本的有关图片,使学生认识这些新事物,是古老中国迈向近代的起步。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可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课本提供的资料进行辩论。

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

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教师作小结,对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第7课戊戌变法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了解掌握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公车上书”;1898年6月开始至9月失败仅百余天,又称“百日维新。

2、认识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提示一些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搜集整理史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

3、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举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

第8课辛亥革命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了解并掌握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894年孙中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又组织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2、认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举办关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故事会,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学习历史要注意对历史知识的比较和联系,本课中的兴中会创立和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可指导学生制成简表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求较好的学习方法。

第9课新文化运动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了解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1915年起,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内容: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正确认识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整合教材。

教师可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锋芒──发展──历史意义”为线索,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提高梳理知识、驾驶知识的能力。

2、以“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13课)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事实,理解五四精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1、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1)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

1919年5月4日,地点:

北京天安门,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等;初步胜利: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性质意义: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五四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2、掌握中共诞生的经过和影响: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

出席人员: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主要议程:

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2)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共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观看《开天辟地》等影片,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第11课北伐战争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1、了解掌握

(1)黄埔军校建立的背景: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时间:

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的黄埔。

原名: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初期领导人:

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作用: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大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的时间:

1926年。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战场: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叶挺独立团的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2、认识到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其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政策: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1、引导学生看黄埔军校门上的对联和校门,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运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

3、教师应补充说明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三个对抗的政权(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1)1927年8月1日,在中共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而后从进攻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

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1、南昌起义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应让学生从起义的背景、经过、意义三个方面把握,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朱德的枪》、《南昌起义》和《南昌起义示意图》。

把握本课的知识结构。

2、可以在教室里播放《南昌起义》电影中的精彩片断,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激发学习兴趣。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课的史实十分丰富,建议教师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1、了解并掌握长征的基本过程长征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经过:

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初期受挫,。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冲出重围。

胜利会师: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长征结束。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体会长征精神:

坚定的革命信念,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严守纪律,团结互助的精神等。

1、利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

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2、组织、指导学生在课外赏析毛泽东在长征时期写的其他诗词,阅读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斯诺的《西行漫记》等文学作品。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3、观看反映长征的电影、电视剧和专题片等,并交流心得体会。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16课)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1、了解

(1)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2)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派杨靖宇等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2、掌握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即西安事变。

(2)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经过中共和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考察抗日战争的历史遗址、遗迹,如沈阳。

2、教师上课前先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导入本课教学。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日本侵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原因,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实质的方法。

3、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清楚简洁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

4、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价张学良、杨虎城,让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1、了解掌握

(1)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向中国守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抗战从此爆发,这即卢沟桥事变,又叫七七事变。

(2)中国守军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认识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士兵达30万人以上。

1、考察抗日战争的历史遗址、遗迹。

2、访问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

3、采访日军侵华罪行的受害者或见证人。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进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了解掌握:

(1)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2)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理解掌握:

1945年4月,中共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

内容:

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意义:

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太行山上》等历史歌曲,感受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2、举办小型故事会,讲述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的故事,访问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增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认识。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18课)

第17课内战烽火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1、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的内战。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掌握: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转战陕北,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1、指导学生收集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与蒋介石政权相互勾结,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资料,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美帝国主义扶蒋反共和蒋介石积极准备内战的做法。

2、教师提出问题:

“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风险去谈判?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

为什么?

”由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使学生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反动本性。

3、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由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1、了解并掌握1948年9月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阶段。

解放军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先后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国民党军队再也无力抵挡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2、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渡江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国共划江而治”的图谋。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蒋家王朝的覆灭,国民党政权的彻底垮台。

此后,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势如破竹,以摧枯拉朽排山倒海之势迫歼残敌,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

1、观看《大决战》等影片,感受人民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2、引导学生分析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蒋介石打内战不得人心;共产党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解放军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支援。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20课)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1、了解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创办大生沙场等一系列企业,曾一度发展较快,但最终破产。

2、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洋务运动时开始出现。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战期间,进入了“黄金时代”。

一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后来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1、提出问题“旧中国民族工业的特征”是什么,通过讨论得出发展阶段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发展水平整体落后的历史结论。

2、通过讲述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过程使学生具备会简单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内容标准

学习目标细化

完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1、了解随着中国近代化的推进,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商品流通,电报等通讯工具的传入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