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论语孟子练习精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9319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8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论语孟子练习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高三论语孟子练习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高三论语孟子练习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高三论语孟子练习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高三论语孟子练习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论语孟子练习精选.docx

《高三论语孟子练习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论语孟子练习精选.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论语孟子练习精选.docx

高三论语孟子练习精选

论语练习精选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曰: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谓:

“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①,行中虑②,其斯而已矣。

”谓:

“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③,身中清,废中权。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微子》)

注:

①中伦:

符合法度。

②虑:

理智。

③放言:

不谈世事。

④废中权:

弃官,合乎权变。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不可“降志辱身”,柳下惠、少连,有了投降的意向,就辱没身子了。

B孔子对柳下惠、少连他们言论符合法度,行为合乎理智的做法还是予以肯定的。

C孔子将伯夷、叔齐与柳下惠、少连作对举,意在强调做人不可以“降志辱身”。

D孔子虽然对伯夷、叔齐不“降志辱身”予以肯定,但对他们的隐居也并不完全认可。

(2)儒家崇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说你对“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的理解。

(3分)

答案解析1.

(1)A(“有了投降志向”错,应为“降低自己的志向”。

(2)【参考答案】孔子是主张积极入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他的理想。

(1分)“异于是”表明孔子不愿做这些隐逸之士,但对这些隐士的洁身清白是赞赏的。

【参考译文】孔子说:

“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是伯夷、叔齐吧?

”又说:

“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他们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

他们不过如此罢了。

”又说:

“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修身合乎清高,弃官合乎权变。

我则跟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曰:

“士而怀居①,不足以为士矣。

”(《论语•宪问》)

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论语•子路》)

[注]①怀居:

指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

怀,思念,留恋;居,家居。

(1)请简要概括“士”的特点。

(2分)

(2)孔子的学生曾子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请结合上面文段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4分)

答案解析2.(6分)

(1)士的特点:

不恋小家、不慕安逸、知廉远耻、承担责任,积极有为。

(2分。

意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

士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有所担当,肩负着艰巨而重大的使命。

这与孔子所指出的“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意思一样,强调士应为国家效力,不能仅留于个人的世界,体现了典型的儒家入世思想。

(4分)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张问于孔子曰:

“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

“何谓五美?

”子曰: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

“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

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

“何谓四恶?

”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①之吝谓之有司。

”(《论语·尧曰第二十》)

【注释】)①出纳:

意在“出”上,“纳”不译。

3-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孔子看来,要想参与政事,有所成就,就要尊奉“五美”,摒弃“四恶”。

B.孔子认为,在让老百姓获利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好处,就称得上是“惠而不费”。

C.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怠慢任何人,不管他们人数是多还是少,势力是大还是小。

D.孔子认为,从政者在下达命令与要求完成间留的时间不充裕,那就是残害百姓。

3-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第十二》)这句话所体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

(3分)

答:

答案解析3-1B。

孔子提倡的“惠而不费”指的是让老百姓做对他们有利的事,就等于是给老百姓恩惠而自己不耗费。

3-2、这句话体现了孔子“仁”的核心思想。

要实践“仁”,一要尊重百姓的人格尊严,不居高傲视;二要尊重百姓的利益,不肆意侵占损害。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贡问曰:

“何如斯可谓之士①矣?

”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

“敢问其次。

”曰: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

“敢问其次。

”曰: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②小人哉!

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

“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

“噫!

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

”(《论语?

子路》)

【注】①士:

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

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②硁硁然:

坚定的样子。

硁,音kēng。

③斗筲之人:

识量极小的人。

筲,音shāo,竹器,容五升。

4-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成为士人的首要条件是:

立身处事有廉耻之心。

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以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在道德上的“有所不为”。

B.只做到道德上的自律是不够的,还要有实际办事才能,能完成国君所交给“使于四方”的任务。

由此可见,孔子更注重士人在能力上要“有所为”。

C.说话必守信不移,做事能坚持到底的人也是孔子所认同的。

因为能做到这些,立身处世上也可以无所亏欠。

D.子贡问“士”的本意在于问“今之从政”的人如何,而在孔子看来,当时的从政者识量浅狭,连最起码的诚信都做不到,不够资格称作“士”。

4-2、从文中看,孔子对士人提出哪些不同层次的要求?

联系实际,谈谈你认为现今知识分子应具备什么素质。

(3分)

答:

【答案解析】

1、B(孔子“宗族称孝,乡党称弟”的补充已然表明他更重视道德上自我约束,宁可才不足而德有余。

只做到能力上的有所谓,那可能是个奸雄)

2、孔子认为完美的士人要在道德上“有所不为”在能力上“有所为”,(1分)次一等的能行孝悌,德行上有所成就,再低一等的是说话能守信,做事能坚持到底。

(1分)今天的知识分子更应该保持道德上的自律,不媚俗不媚权,保持人格的独立与高洁。

(1分)

5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

“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

微子》)

子曰:

“滔滔②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③易之?

且而④与其从辟人之士⑤也,岂若从辟世之士⑥哉?

”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⑦?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

微子》)

【注】①楚狂接舆:

姓陆名通,字接舆,楚昭王时,因见政治昏暗,乃佯狂不仕,当时人称之为楚狂。

②滔滔:

比喻纷乱的样子。

③以:

与、和。

同下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丘不与易也”诸“与”字同义。

④而:

你,指子路。

⑤辟人之士:

指孔子。

因孔子周游列国,相继离开鲁、卫、楚等国。

辟,通“避”。

⑥辟世之士:

避世隐居的人。

⑦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

如不与世人同群生活,那么要跟谁相处而生活呢?

徒,辈。

5-1、对上面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接舆是楚国有名的狂人,他的佯狂实际上是一种避世之法。

他与当时众多的隐者一样,以为天下无道,政治黑暗,难以有所作为,便为洁身自好而遁世隐居与山林鸟兽同群。

B.只有君王圣明,才能使圣贤君子大有作为;如果君王无道,圣贤君子不仅会自己退隐,而且相互号召远离无道之君。

因此接舆以凤喻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时却不隐去是一种德行衰败的表现。

C.面对接舆的嘲讽孔子虽没能直言想法,但却可以由接舆的“知其不可为而逃之”,感受到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处事态度。

D.孔子对隐士的“不合作”持严厉批判态度,他认为过于消极无为无法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所以仍不肯放弃对政治的参与。

5-2、结合上面语段,联系当今社会,谈谈你对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的认识。

(3分)

答:

【答案解析】

5-1、D(语段中并没有明显的表明孔子的“严厉批判”的态度,甚至从《微子》的很多语段中可以看出由于当时的社会无道,孔子对隐者的不合作态度还是比较欣赏的,且孔子亦提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观念。

但出于对自身道德主张的坚守,所以仍不肯放弃对政治的参与。

5-2、“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处事态度在任何社会都是应该秉承的。

(1分)孔子所处的年代,政治不清明,天下无道,举世皆浊,有隐者隐遁山林与鸟兽同居,但孔子却认为人与鸟兽不同,即使世事艰难,也应挺身而出扭转大局,只要是有利人民,合乎义理的,没有不尽力为之奋斗的。

(1分)在当今社会,政治清明时局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我们应始终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参与变革,慨然担当起社会的责任。

(1分)

6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颜渊、季路侍,子曰:

“盍①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②,无施劳③。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公冶长》)

【注】①盍:

何不。

②伐善:

夸耀自己的优点或才能。

伐,夸耀。

③施劳:

张扬自己的功劳。

施,张扬、炫耀。

6-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路的志向是与朋友一起共同享受车马、衣服等物品,即便用坏了也没有遗憾。

可见子路性格慷慨豪放。

B.颜渊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可见颜渊的性格谦虚谨慎。

C.孔子的志向是让老人得以安养,让朋友间以诚相待,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志向能够实现充满自信。

D.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

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6-2、本章叙述孔子及其弟子各述其志,志愿各有不同,境界也有高下。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孔子之志的理解。

(3分)

答:

【答案解析】

1、C(孔子只是表达自己的志向,看不出他的自信)

2、孔子的志向是让老者得以安养,让朋友以诚相待,让少者得到关爱。

(1分)较于子路、颜渊之志,子路重朋友之义,颜渊重自我修养,孔子则自然流露出造福他人、各得其所的仁者之怀,境界最高。

(1分)其高尚的人格与宽宏的怀抱,足以作为我们的楷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让人放心的子弟。

(1分)

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贡曰: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

”《论语?

公冶长》

子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雍也》)

仲弓问仁。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

颜渊》)

7-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谈“仁”的概念,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出发,而是把它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要求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对仁的理解不致流于空泛。

比如选段就提到仁在家在邦的要求。

B.俗语有言“人各有志”,自己视为正确的、善的、快乐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这样认为。

所以子贡提出不愿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也不会强加于别人。

孔子对此并不认同。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术思想的一条重要的人际交往原则:

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要求别人接受;对于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也不要要求别人去做。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指自己想站得住,就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自己想通达,就要帮助人家一起通达。

孔子认为,实行仁的关键就在于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7-2、结合上述语段,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儒家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看似矛盾的说法。

(3分)

答:

【答案解析】

1、B.(孔子赞同子贡所言,但认为这是子贡做不到的。

2、不矛盾,二者内涵上是统一的。

“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是从积极的方面说要待人忠心。

(1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强调的是宽恕待人。

(1分)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是忠恕之道,都是将心比己,推己及人。

如日常生活中的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正是源于不能将两方面统一,父母要求儿女怎样怎样,都声称是“为你好”,然而儿女往往对此不以为然,结果演化出种种矛盾。

(1分)

8.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①,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

学而》)

①弟:

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8-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B.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君子应该专心致力于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C.孔子认为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

有了孝弟,那么人人就都能为统治者尽忠了。

D.孔子要求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

8-2.儒家非常重视孝、弟、忠、信这四种品德,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解析:

1.C。

“人人就都能为统治者尽忠了”有误,这里的“尽忠”不只是为统治者尽忠,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为他人尽忠。

2.儒家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朋友、对国家尽忠,对朋友守信。

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人人都能这样,我们的社会也就成为和谐社会了。

9.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①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

”(《论语?

学而》)

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

学而》)

注释:

①泛:

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②文:

古代文献。

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9-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些比“文”更重要。

B.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文”应该是在道德修养之后才追求的。

C.“亲仁”就是“贤贤”,就是尊重贤者,就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

D.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9-2.儒家为什么把德摆在比文更重要的位置?

请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解析:

1.D。

首先,儒家重视道德修为,并不是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其次,儒家的“道德修养第一,文化知识第二”的观点,只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10.

子贡: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

学而》)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述而》)

10-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象《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象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B.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

前者只是物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C.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

D.孔子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循循善诱,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有所体会,达到认知。

10-2.“举一反三”是孔子的重要教学方法,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孔子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解。

(答案:

1.B。

“前者只是物质追求”有误,应是“前者只限于对贫富本身的态度”。

2.孔子以为学习、学问的妙处在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他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循循善诱地加以启发引导。

上一选段中,孔子先肯定了子贡的看法,进而指出自己的认识。

子贡颇受启发,认为《诗经》上所说的大概就是老师的意思。

孔子告诉子贡一件事,他能加以发挥,推知另一件事,这就是举一反三。

现代教学方法推陈出新,但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和精神却并没有因此而过时,依然值得我们谨记。

 

《孟子》阅读

(一)

孟子曰: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利者,跖②之徒也。

欲知舜与路之分,无他,利与善之③间也。

”(《尽心》上?

二五)

[注]①孳孳:

同“孜孜”,勤勉不懈。

②腑(Zhí):

通常作“跖”,跖音zhí,相传为柳下惠的弟弟,春秋时代的大盗,有九千名手下,横行天下,侵暴诸侯,驱人牛马,取人妇女。

在文中为恶的代表。

③间(jiōn):

区别,差异。

【新题训练】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鸣而起,为谁辛苦为谁忙?

孟子认为如果一味逐利,不择一切手段,不惜铤而走险,那就成为成为“跖之徒”呢!

B.孟子认为如果太看重利,在利害关系中不能自拔,“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是有些迷失本性了呢!

C.孟子认为,一个人心中的存念非常重要,只要心中存念为善,行为就表现为善,存念为恶,行为就表现为恶。

D.恶的人心中只想到牟利,纵然有再多行善的机会,也不肯去做。

2、孟子认为舜与盗跖的区别是什么,本段体现了他怎样的观点主张?

答:

(二)

孟子曰:

“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

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

所以考①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

于己取之而已矣。

体有贵贱,有小大②;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今有场师③,舍其梧槚④,养其棘⑤,则为贱场师焉。

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⑥也。

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

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告子》上?

一四)

[注]①考,考察、审察。

②体有贵贱有小大,人的身体可分为贵而大与贱而小两部分,贵而大指心志,贱而小指口腹。

③场师,治理场圃的人。

④梧槚,两种木本植物,皆为材木之美者。

梧,梧桐。

槚,音jiǎ,或作榎,即楸(音qiū),叶似桐。

⑤棘,两种木本植物,皆非美材。

,音èr,酸枣。

棘,小枣。

⑥狼疾人,狼藉谬乱之人,即不知治病之人。

狼疾,即狼藉、谬乱之意。

【新题训练】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与大、贱与贵,都是相对的概念,它们是同时存在,是一体的两面,就生命来说,是同等重要的,但就生命的意义来说,就有小大贵贱的区别了。

B.孟子认为人对于己身,兼其所有一切而皆爱之,因而亦皆养之。

即使是一尺一寸之肌肤亦无不爱护而滋养之,更何况大而贵重者?

C.正因为自身所有之一切都有大小贵贱的差别,因此虽然都养,也有善不善养的区别。

即就形躯之四肢百体而言,也有小大之别。

一指是小,肩背是大。

只养一指之小而失肩背之大,则为不善养,其人是颠倒惑乱之人。

孟子在这里强调善养者要“舍小求大,舍贱求贵。

D.在孟子心目中,人类若只追求口腹之欲的满足,就是“以小失大,因贱害贵”的,那与一般动物并无两样。

2、你认为“以小失大、以贱害贵”中“大”和“贵”应该指的是什么?

结合自身体会,谈谈你对“以小失大,因贱害贵”的看法。

答:

(三)

宋牼①将之楚,孟子过于石丘②,曰:

“先生将何之?

”曰:

“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④焉。

”曰:

“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⑤。

说之将何如?

”曰:

“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

“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⑥则不可。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

(《告子》下?

四)

[注]①宋牼,战国时宋国有名的学者,属墨家 【音kēng。

②石丘,宋国地名。

③秦楚构兵秦、楚两国交兵,构,交也。

楚怀王十七年,楚与秦战于丹阳(今河南丹水县南),秦大败楚军。

④遇,契合。

⑤指,通“旨”,大意。

⑥号,用以号召的名义。

【新题训练】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怀王十六年,秦、楚交恶,一场恶战正要开打。

在大战前夕,宋要说服秦、楚之君不要打仗,这是一件很伟大的事。

但是在孟子看来,宋的手段、说辞却不大高明。

B.孟子劝宋要以仁义来说服秦、楚之君,让秦、楚两国都趋向仁义,最后必然能够完成王业。

本文段旨在警告那些发动战争的人一定要吸取教训,要实行仁政,否则便有亡国的危险。

C.孟子认为基于利害关系的和平,实际上隐伏着很多不和平的因素,这就是人与人之间都以利害关系相互对待,一旦利害关系发生冲突,必然导致争斗,失去稳定与和平。

相反,如果以仁义为前提赢得和平,则会保持长久的稳定与发展,不仅不会失去和平,而且还会使天下人心归服,安定统一。

D.这是因为,基于仁义的和平,使人与人之间都以仁义道德相互对待,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人人忠诚谦让,仁爱正义。

当世界充满爱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战争的危机呢?

2、你同意孟子的观点“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吗?

为什么,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举两例加以佐证。

答:

(一)

1、C,孟子认为人的天性都为善的。

存念为恶的说法文中无依据。

2、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原本相去不远,后来的发展所以不同,往往是因为后天的修为不同的缘故。

如果每天起来都努力行善,久而久之,心中充满了仁义慈惠,就跟舜是同类的人。

相反的,每天起来想的都是牟利,久而久之,心中充满了利害猜忌,就跟盗跖没有什么分别了。

(二)

1、C、孟子强调生命的意义有轻重缓急、贵贱大小,并非号召人们舍小求大,舍贱求贵。

2、在孟子的生命意义中,口腹饮食,只是属于小而贱的部分,相对的,属于大而贵的部分,就是心志的培养。

第二问较为开放,言之成理即可。

(三)

1、B、本文的章旨是:

孟子指出君王治国要怀仁义而去私利,才能王天下。

2、战国时代,各国诸侯穷兵黩武,侵略邻国,并其土地,虏其人民,而秦国最为称霸。

秦自秦孝公变法,一百五十余年后,吞灭六国,统一天下。

秦始皇雄心勃勃,传位万世,但是不仁不义,残民以逞,导致上下交征利,结果传国仅十五年就被灭亡了。

近世以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先后掀起两次世界大战,当他们为了私利,用飞机大炮、军舰、战车来进攻别国;当他们杀人盈野、破城亡国的时候,气焰是多么地高涨!

但是没有多少年,德、意、日战败投降了,徒然留下历史的喟叹而已。

这就说明了“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第二问较为开放,言之成理即可)

《论语》阅读

(一)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①,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

学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