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9154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矜持(jīn)     孱头(càn)    迸溅(bèng)   怆然(chuàng)

B.依傍(bàng)    单薄(bó)     伫立(chù)    决眦(zì)

C.挑逗(tiǎo)    猥琐(wěi)    涉足(shè)    岱宗(dài)

D.酒酿(niàng)   颤抖(chàn)   路径(jìng)   鸡豚(tún)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班的节目在学校艺术节上大放异彩。

B.互联网上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

C.冷空气来袭,呼啸的狂风和密集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一夜之间气温骤降至2°C。

D.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一时之间,举国上下对雾霾的关注空前增强。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他手很巧,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

15.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

A.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

“献丑,献丑!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5.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妨碍纯脆斑驳陆离回光反照

B.轮廓惨淡仓皇而逃分道扬镳

C.妨碍恶运正襟危坐仓桑岁月

D.流览陷阱欺世盗名暗然失色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让年轻人能踮起脚尖“够着名著”

①近日,山东大学组织了一项针对“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偏爱阅读漫画小说、网络作品,而非传统的文学名著。

即使读名著,也不为兴趣,而为考试。

②这一结论并不让人意外。

近些年,我们常常能听到社会上关于“文学名著正在远去”的忧心之论。

某家出版社甚至发起了“死活读不下去的10本图书”排行榜,结果《红楼梦》高居榜首,四大名著悉数上榜,西方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也都位列其间。

不幸印证了马克•吐温对名著的定义:

“人人都希望读过,但人人又都不愿去读的东西。

③所谓“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反复选择的经典文学作品。

可为什么在今天,这些高知名度、高含金量的作品却失去了阅读的魅力,或成为“束之高阁”的收藏品,或成为“味同嚼蜡”的应试工具?

其背后有多重的、复杂的原因。

④首先,读大著作没有一点静心是读不下去的。

信息化时代,人们阅读的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闪阅读、微阅读,让人们对那些动辄洋洋万言、鸿篇巨制式的名著缺乏耐心。

《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在开篇时就提醒读者:

“你最好是先把你的心静下来,然后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

”其次,名著创作年代久远,内容往往与今天的社会状况大相径庭。

如果读者做不到“思接千古远,胸怀寰宇宽”,也至少要对名著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有所了解,才不至于在大战风车的巨人、变成甲壳虫的公务员和长着猪尾巴的男孩面前,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⑤再次,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先有武侠而今仙侠,先有科幻而今玄幻,先有历史而今穿越,网络文学的新形态让创作者脑洞大开,奇思妙想,天马行空,层出不穷;而它的语言更“接地气”、故事更“生活化”、人物更“多元化”,与传统的类型的文学名著大异其趣,分庭抗礼。

如此,又挤压了名著在现代人阅读中所占的比重,让它沦为一些人调侃的“治疗失眠的利器”。

⑥或许还有更多的理由,但我们不能坐视“名著远去”,特别是年轻人。

年轻人需要读一读名著,因为它所关怀和弘扬的是永恒的主题。

作家周国平说,“读名著像给一个人的精神‘打底子’”,精神的根底不正不牢不壮,附丽其上的人生也就扭曲、摇摆、空洞。

年轻人需要读名著,因为它是我们祖先的文化记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精神遗言,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是准备去休息的士兵向前来换哨的士兵的命令”。

阅读名著就是阅读时代,阅读生活,借由它,我们穿透历史,继承文化的血脉。

年轻人需要读名著,但艰涩高深、卷帙浩繁的名著有时就像天上繁星,璀璨夺目,却难以亲近。

“循循善诱”才能“欲罢不能”,好的导读和辅助才是叩开“名著之门”的钥匙。

创作者、出版者、教育者都应该想方设法去搭建一座通向名著的“天梯”,让年轻人踮起脚尖就能够着漫天的“繁星”。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了一则关于中学生名著阅读的调查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

B.第②段,引用马克•吐温对名著的定义,是为了说明当今社会人人都不愿去读名著。

C.名著内容与今天社会状况差别太大是人们不愿读名著的一个原因。

D.周国平说读名著可以给一个人的精神打底子,可以传承祖先的文化记忆。

7.下列关于读名著的名言,与第⑥段的名著是“我们的祖先的文化记忆”的说法不吻合的一项是()

A.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

B.阅读优秀的书籍,就是和过去时代中最杰出的人们——书籍的作者进行交谈,也就是和他传播的优秀思想进行交流。

C.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D.读书应具有学习和求知的欲望,也说是说,要用人类的天才积累的知识财富充实自己的头脑和心灵。

8.请比较阅读文章第6段和链接材料,谈谈分别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各有何作用?

链接材料:

《创造宣言》(节选):

有人说:

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

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卜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

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出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课外阅读

《拾穗的脚步》

李良旭

(1)迈着匆匆的脚步回到乡下,已是晌午时分,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没有一丝阴凉。

正是稻子收割的季节,空气中,散发着刚收割下来的稻谷的清香味,袅袅娜娜,沁人心脾。

(2)路过一块田地,我忽然看见母亲还在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

那一刻,我忽然僵住了,站在田埂上,直愣愣地看着稻田里正在拾稻穗的母亲。

母亲的身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泛着金色的光芒,斑斑驳驳的,很晃人眼。

母亲70多岁了,可是她却在家呆不住,她牵挂的是收割好的稻田里那些散落的稻穗。

那些黄澄澄的谷粒,在她心里,就像金子般地散发着眩目的光泽,熠熠生辉。

(3)只见母亲挎着一只篮子,目光在地下仔细寻找着。

母亲岁数大了,眼睛早已模糊了,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到了田里,看到那些散落在田地里的稻穗,却一目了然,看得分外明亮。

而我却看不见那些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看到的只是一簇簇稻茬。

(4)我想起小时候,每当到了稻子收割的季节,母亲就会叫我到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

我兴奋地撒着欢,在稻谷飘香的稻田里四处奔跑。

说是到田里拾稻穗,可是,疯了一天,却没捡回几根稻穗,多的是身上被刮破的道道血痕和泥泞。

(5)母亲拎着满满一篮子拾来的稻穗,看到这一幕,脸上总是露出一丝嗔怪和爱怜,说道:

“你看看,稻穗没拾几根,身上倒刮破了这么多血痕,快让我帮你擦擦药水。

(6)我睁着一双懵懂的眼睛,对母亲说道:

“我怎么看不见稻田里有掉落的稻穗,您是怎么看见的?

(7)母亲含嗔道:

“你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只知道在稻田里疯跑,哪能拾到掉落的稻穗?

(8)母亲的话,让我好生困惑:

我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

(9)此时,看着母亲顶着这么烈的太阳出来拾稻穗,我心里不禁有些埋怨。

稻田里散落的这几根稻穗拾它干什么?

现在生活比过去要好多了,家里米缸里,又不缺这几粒谷子,呆在家里休息多好。

(10)母亲不经意地抬起头,发现我站在田埂上,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她大声地招呼道:

“孩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11)我答道:

“刚回来,正在看您拾稻穗呢!

(12)母亲笑道:

“那你下来,和我一块拾稻穗!

(13)听了母亲的话,我不由地抬头看了看天空,心里直犯嘀咕,在这么烈的太阳下拾稻穗,真是活受罪。

可是,看着母亲那殷殷期待的目光,我踟躅了一会儿,才悻悻然走下田地里。

(14)母亲笑着说道:

“孩子,我们将剩下的一半稻田走完,就回家。

(15)母亲边说,边弯下腰,拾起一根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

我眼睛漫无目标地看着,似乎看不到一根稻穗。

(16)母亲看着我眉头紧锁,心浮气躁的样子,说道:

“孩子,不要急,拾穗的脚步不能慌乱,要将心沉下来,才能发现散落在田地里的那些稻穗,步伐总是急急躁躁,恨不得一下走到头,这哪能看到那些稻穗。

(17)拾穗的脚步?

母亲又一次说起这句话,让我心里微微一愣,恍如昨日。

我不禁注意到母亲的脚步:

只见母亲的脚步,始终不急不躁,有种踏实和稳健。

尽管艳阳高照,口干舌躁,可母亲依然不受干扰,她的心全部沉浸在这拾穗中。

如果用“心无旁鹜”这句来形容,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18)我跟在母亲的身后,学着母亲拾穗的脚步。

走着走着,我忽然感到,太阳,已不再那么火辣;口舌,也不再那么干燥;心情,也不再那么郁闷,似乎还有一丝清凉滋入心田,眼前变得明媚、清澈起来。

(19)生活中,我的脚步早已变得匆忙、慌乱起来。

一直在向前奔跑,须臾不敢停留,以为美景总是在前方。

当再次体会到母亲拾穗的脚步,我忽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美好。

(20)我缺少的不是永往直前的勇气,缺少的是这种沉稳的脚步。

从容、淡定、心态平和,才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9.文章第(4)-(8)段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0.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踯躅了一会儿,才悻悻然走到田地里。

11.文章第(18)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题“拾穗的脚步”的含义。

13.文章最后两段主要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三、句子默写

积累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

(《长歌行》)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桃花源记》中描绘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

5.、《望岳》中表现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瞰一切的雄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爱莲说》一文中可以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观沧海》,完成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4.国学大师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所描绘的大海吞吐宇宙的景象,正是体现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说说诗句“洪波涌起”中的“涌”字用的精妙之处。

五、名著阅读

16.文化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

①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静、丑四大行当。

在《贵妃醉酒》中,梅兰芳扮演的杨贵妃属于___________角。

②《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_________、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③那儿只剩下我一个人,战场上的胜利者。

这是我经历过的最艰苦的一次战斗,也是我获得的第一次胜利。

我在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站过的地毯上站了一会儿,享受着我那种胜利者的孤独感。

起初,我暗自微笑,觉得高兴;可是就像我的加速的脉搏跳动一样,这阵猛烈的欢乐急剧地减退了。

(节选自《简·爱》)

文中“最艰苦的一次战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六、综合性学习

17.下面是一位同学作文里的几句话,请你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我爱你祖国,爱你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我爱你祖国,爱你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A我爱你祖国,爱你广袤的平原,爱你见证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的沧桑的土地。

要问我爱你有多深?

B让我深情地借用艾青的诗吐露我的心迹: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①画线A句与前文不协调,请你稍作修改使之变得协调流畅。

(2分)

②划线B句存在着词序不当的毛病,请你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1分)

③划线C句,有标点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意见。

(1分)

七、作文

18.风景一般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泛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等等。

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目,自选题材,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句子默写

1、

四、诗歌鉴赏

1、

五、名著阅读

1、

六、综合性学习

1、

七、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