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选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909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选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选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选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选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选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选用.docx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选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选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选用.docx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选用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不是蛇蟮的洞穴就无法安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险峻又高耸,一人把守关口,万人都不能攻破。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xǐng)察。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因为他们探求思索地深入并且(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击碎它。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像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人积久形成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如果)确实是真的,我哥哥美好的德行却使他的儿子夭折吗?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其:

难道或不译)

——如果人死后有知觉,离别又有多久呢?

6.表示修饰关系。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鸿门宴》)

——项羽按住剑柄跪直身体问:

“你是什么人?

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而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因而不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8.表示目的关系。

可不译。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长久地站立远远地看,希望秦王临幸。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登记官吏百姓,封闭官府仓库,等待将军您。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或“你”。

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老太太每每对我说:

“某某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

【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①我决(xuè)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我轻快地飞起,触碰到榆树枋树就停止,有时或者飞不到,就落在地上罢了。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有专门的研究,如此罢了。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庖丁解牛》)

——没有拿刀尝试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何况大骨头呢!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qiāng)呼欲绝(《促织》)

——不久在井里发现儿子的尸体,于是(成名)变愤怒为悲哀,头撞地口呼天想死。

【既然】既然这样,那么。

 

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

译为:

拿,用。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愿意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和氏璧。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石钟山记》)

——士大夫始终不肯乘小船夜晚停泊在悬崖峭壁下(观察)。

2.表示凭借。

译为:

凭借,根据。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凭借勇气在诸侯国闻名。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时间长了,(我)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过秦论》)

——(六国)曾经依靠十倍的土地,百万士卒,进攻函谷关攻打秦国。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

把。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

——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

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

往,在,从。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游褒禅山记》)

——由山往上五六里,有一个深远幽暗的山洞。

②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祭十二郎文》)

——果然我在未时回到家,而你在辰时死去。

5.表示原因。

译为:

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国吗?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兰亭集序》)

——还是不能不因此发生感慨。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因为他们探求思索地深入并且(而且)广泛。

6.表示依据。

译为:

按照,根据。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荆轲刺秦王》)

——秦武阳捧着装地图的匣子,按照次序进入。

说明:

“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一以当十(成语)用一人抵挡十人

②夜以继日(成语)用夜晚接替白天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把秋天作为婚期

(二)连词。

(与“而”的连词用法大致相同)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地势平坦距离近,那么游玩的人就多。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与后一动作行为有时间上的先后性。

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樊哙倾斜盾牌撞过去。

3.表示目的结果关系。

可译“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求立太子为王,来断绝秦国的念头。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被秦国积久形成的威势所胁迫,日日月月割让土地,以致走向灭亡。

4.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不(用土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用土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命名它的。

5.表示修饰关系。

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流淌。

(三)动词,认为、率领。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都认为比徐先生美丽。

欲以客往赴秦军。

——(信陵君)想率领门客前往秦国军营。

(四)名词。

译为:

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古人拿着蜡烛夜游,确实有原因啊。

(五)通假

通“已”,已经。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荆轲刺秦王》)

——天已经很晚了,你难道没有去的想法了?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

——秦始皇的心思,自认为关中坚固,牢固的城池绵延千里,是子孙称帝称王的万代基业。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

——向南攻占百越的土地,把它作为桂林郡、象郡。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铸以为金人十二。

(《过秦论》)

——把兵器铸造成十二座铜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

①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

——祖母孙子两人,相依为命,因此我不能停止奉养远离祖母。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您前往我却不送,因此知道公子您一定不满我这样又返回(问原因)。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

”(《鸿门宴》)

——项羽没有回答,说:

“坐。

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我没有祖母,无法活到现在,祖母没有我,无法过完剩余的年岁。

三【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大王您也赦免了我。

2.第三人称代词,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害怕他摔碎和氏璧。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他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而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因而不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4.指示代词。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等到出来,有的人就责备那些想出洞的人。

②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孔雀东南飞》)

——不嫁(这样)好的男子,那往后你打算怎么样?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这期间早晚听到的是什么?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在乱石间选择其中一二处敲击。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攻打不能取胜,包围没有援兵,我们还是回去吧。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遗志。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蠢的人成为愚蠢的人,大概都是出自这个原因吧。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祭十二郎文》)

——像我这样衰老的,难道能长久地活着吗?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无法看到尽头呢?

②呜呼!

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唉!

是真的这样呢?

还是在做梦呢?

还是消息不是那真的呢?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祭十二郎文》)

——如果(死后)没有灵,那么我悲痛的时间没有多少了,(死后)不悲痛的时间无穷无尽。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至于割下头发对天发誓,流下眼泪沾湿衣服,多么衰颓啊!

四【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赤壁赋》)

——要是从它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竟然不能在一瞬间停止。

(曾:

竟然)

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是目光短浅身份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般地步。

2.指示代词,这,此。

①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这两种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②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权衡这两个计策,宁愿答应他来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现在情况紧急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啊。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

——我壮年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以及意外变故的发生。

3.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不懂得断句,不能解开疑惑,有的跟从老师学习,有的不跟从老师学习。

4.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久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遑遑:

不安的样子)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哪里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然后往南飞呢?

(奚以……为:

哪里用得着……呢?

五【者】

(一)代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

“……的”,“……的(人、东西、事情)”。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位君主,不曾有一个是坚定明确地遵守约定的。

(约束:

遵守约定)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或者和这两种情况不同,为什么呢?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有类橐(tuó)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种树郭橐驼传》)

——好像骆驼的样子,所以乡里的人给他起个外号叫“驼”。

(二)助词。

1.定语后置的标志,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寻求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2.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解答疑惑的人。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鸿门宴》)

——现在有小人的谗言,让将军和我发生误会。

(卻:

通“隙”,隔阂,嫌怨。

4.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之所以离开父母亲人来侍奉您,只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品德节义啊。

5.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呢?

尊重大国的威严来修饰礼仪表达敬意。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谁替大王出了这个计策呢?

六【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某某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

(二)代词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过多地蒙受您的提拔,恩命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道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③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为……所】【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或“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①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苏武传》)

——我们父子没有什么功劳才能,全靠皇帝栽培。

(成就:

栽培,提拔)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如果不这样,你们都将被俘虏。

(不:

通“否”,否则,如果不这样。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2.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之所以离开父母亲人来侍奉您,只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品德节义啊。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把个人的私情放在后。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以及意外变故的发生。

七【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

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项羽说:

“壮士!

赐给他酒。

”(旁边的人)就给他一斗酒。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就:

接近、靠近)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

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果在国内没有讲法度能辅佐君王的大臣,在国内没有相抗衡的国家,国家常常灭亡。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阿房宫赋》)

——假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代乃至万代做君王,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3.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对于他们自己,却把向老师学习当做耻辱,真糊涂啊。

②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

——他家虽然离我很近,他却离我很远。

(二)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啊。

八【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孩子冷吗?

想吃了吗?

②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技艺怎么到达这般地步?

(盖:

通“盍”,何,怎样。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我是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

(庸:

岂,哪)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蠢的人成为愚蠢的人,大概都是出自这个原因吧。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在于山水中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xǐng)察。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在我之前出生的,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④盖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

——何不超过对于宰牛技艺的追求呢。

(盖:

通“盍”,何不)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庖丁解牛》)

——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有余地呀。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九【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朝廷上设置九宾的仪式,我才敢献上和氏璧。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估计我到达军营里,你才进去(告诉项羽)。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询问现在是什么时代,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用说魏晋了。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

——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

③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国强大燕国弱小,而你又被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和你结交。

现在您竟然从赵国逃亡到燕国。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之死》)

——项羽于是又率领士卒向东奔去,到达东城,仅有二十八个骑兵。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侯赢是大梁城看门的人。

(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府吏拜了两拜回到自己的屋里,在空房中长长地叹息,死的念头就这样决定了。

十【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呢?

尊重大国的威严来修饰礼仪表达敬意。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六国论》)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①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赤壁赋》)

——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

又羡慕什么呢?

②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大王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东西?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这期间早晚听到什么声音,只有杜鹃悲切的啼声猿哀伤的鸣叫。

②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滕王阁序》)

——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室召见又是何年?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孔雀东南飞》)

——(你)打这样的主意多么缺乏考虑啊!

当初只嫁给官府小吏,现在可以嫁给太守的儿子。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徐先生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至于割下头发对天发誓,流下眼泪沾湿衣服,多么衰颓啊!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凭自己只逃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逃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为什么搜刮六国百姓到了一丝一毫,挥霍起来像用泥沙(一样不加珍惜)?

③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鸿门宴》)

——刘邦很惊恐,问:

“怎么办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