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藏密往生论注要义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806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学藏密往生论注要义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佛学藏密往生论注要义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佛学藏密往生论注要义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佛学藏密往生论注要义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佛学藏密往生论注要义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学藏密往生论注要义二.docx

《佛学藏密往生论注要义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学藏密往生论注要义二.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学藏密往生论注要义二.docx

佛学藏密往生论注要义二

往生论注要义

(二)

1.往生论注之解说

本书是注释天亲菩萨《净土论》之书,系昙鸾祖师晚年所作,祖师於此书冒头首先传承龙树菩萨之二道判,赞此论是“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

之後才开始解释题号,接著将偈颂亦即总说分配对五念门,随文逐一解释之;於回向门之下发挥有名之“八番问答”(以上上卷)。

次,将长行亦即解义分分为十章,亦逐一解释之,最後拈出有名之“他利利他之深义”以结本书。

为阅读之便,举出本书科段及页数(因此为doc稿,故不列因数)如左∶

上卷请阅净土论之构造图

此下有八番问答             

下卷

第一、愿偈大意               

第二、起观生信1.示五念力2.出五念门

第三、观察体相1.器体(国土体相、示现自利利他、入第一义谛)

2.众生体(观佛、观菩萨)

第四、净入愿心                   

第五、善巧摄化                   

第六、障菩提门

第七、顺菩提门

第八、名义摄对

第九、愿事成就

第十、利行满足

   此下有他利利他之深义

二、

就总说分(偈颂),《论》与《注》的比较,《论》述一心愿生之信仰为主旨故,“观彼世界相”以下广说净土之庄严亦不外於详明一心愿生之意;终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是表达自信教人信之意。

《注》虽知之,然而回顾《论》之长行(解义分),而以归命为“礼拜门”,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为“赞叹门”,愿生安乐国为“作愿门”;就我依修多罗之四句详明造《论》之意,以观彼世界相以下为“观察门”,我作论说偈之四句为“回向门”等而解说《论》文。

亦即《论》述一心之安心,《注》依长行说此为五念之起行。

这如先前所注意到的,五念之行是一心之发动相故,於偈颂之一心见长行之五念。

然而应注意的是《注》虽以一心偈为五念偈,却不像《论》之长行以之为高超之境,而作为我等凡夫相应之行故,如是五念门之行方成为我等凡夫之物。

亦即礼拜门之下言∶“天亲菩萨既愿往生,岂容不礼!

故知归命即是礼拜。

”以一心归命之信所自然发动之寻常的礼拜为礼拜门;又赞叹门即是赞叹弥陀之无碍光,以称其所惠赐之名号的寻常之赞叹为赞叹门;而作愿门则释之为“归命之意也”之寻常之作愿门;而观察门即是就净土之二十九种庄严,一一皆思考到“佛本何故起此庄严功德”,而赞叹弥陀为我们庄严不同於我们现有世界的净土之无限大悲的愿心,观其愿心谓之观察门;回向门即是广施自己之功德亦即喜乐与他人谓之回向门,故完全没有像《论》之长行所看到的那样高超之谈。

想来,昙鸾祖师该是先在这意义上了解天亲的五念门吧!

更且祖师在回向门之下作了八番问答,先迎合观经之下下品而显明机之真实“人之虚伪相”,以为下卷说明法之真实(真实不虚之救度)的伏线。

次,就解义分(长行),《论》与《注》的比较∶《论》从一心之体德施设五念门,更施设五功德门,显示往生之因果,以此说明大乘菩萨道之所以。

《注》则详细之,同时先於赞叹门之释力说如实修行相应;以一心五念(广)为一心一行(略),且此是决定於一个信心(要),归结於一信心。

卷末寻求一心、五念、五功德之本,说明此皆是愿力增上缘所赐;并的取三愿,而要约於往还、因果、行(信)证。

此等在後面会有详细论述。

要之祖师於总说偈颂时,从长行之五念行来解释偈颂之一心,显明凡夫相应之五念行。

又解义长行时,注意到赞叹门之释,以长行之五念行为称名之一行。

又从偈颂之一心解释之,如实修行相应是由一信心所定故,是如实之信必定起行相续,因此以凡夫相应之行显明信之如实。

又如实之行是以信为本质故,不拘泥於行之修相,首先以此为一心一行,更以一心之信显明行之如实故,像这样以此等皆是他力增上缘所赐之处,则昙鸾祖师之深识,令人敬仰。

2.教义上之功绩

如前章所述,昙鸾祖师於偈颂之一心见五念门,於长行之五念门见一心一行,并且显明此是他力回向之行信故,则注此《净土论》,不单以偈释为终;先於判定《净土论》的地位之处显明自力他力之己证;次於上卷之终考究易行道之机,於下卷之终考究易行道之法,此三处恰如本书之要所。

因此先就此三处之文,就近研究鸾祖净土教,更就成为《论》、《论注》主题的净土庄严管见佛身佛土观,并且於赞叹门之释叙述论如实修行相应之意,以此预先知鸾祖功绩之一斑。

实际上《论注》是一部思想性很深,且各方面的问题都有接触到的书,要好好地加以整理并不容易,不过这五项若予以解说,便可粗知祖师教学。

而《赞阿弥陀佛偈》也会随时参考之。

(1)自力他力之判

昙鸾祖师於《论注》之初继承龙树菩萨之难易二道判,而断定《净土论》是“易行道”之书,在此已先标示其根本方针。

然而昙鸾祖师与龙树菩萨之二道判比较,有稍异其趣之处,大体而言,龙树菩萨以现生不退为重点;行体之难易则以勤行精进之道为难行道,以信方便之易行为易行道。

昙鸾祖师比之行体,更注意到行缘亦即修行外缘之环境,而以在此世得不退位之勤行精进之道为之难行道;以信方便之易行生净土,生净土之後入不退位之道为之易行道。

他说∶

谨按龙树菩萨《十住毘婆沙》(易行品)云∶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於五浊之世,於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

以示义意∶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

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如斯等事,触目皆是。

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佛力住持,

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

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依此观之,鸾祖就行缘之难先约“五浊之世”与“无佛之时”二项。

次开展五浊之世列出前之四难;而就无佛之时为第五难,以此等说明难行道。

而以无此等难之往生净土之道为易行道。

然而若更进一步推究,所谓於难行道之行体或行缘之难,毕竟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才谓之难,故难行道之所以为难行道,终究在於不反省自己无能之“自力”的错误。

又所谓於易行道之行体或行缘之易,这些都是根据弥陀的本愿力故,依弥陀之本愿力而念佛往生净土,因此易行道之所以为易行道乃在於佛力;故难易二道的差别终究在於自力和他力。

因此鸾祖於上卷终之八番问答与下卷终之他利利他深义,推考到他力教之机与法,而言∶“愚哉!

後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

”又以“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为结论。

当然这些意义在前面之二位祖师强调弥陀本愿力之处可以见到,不过现在鸾祖以自力他力之语诠显之,可谓大有功绩。

亲鸾大师於《愚秃钞》对此简单的说∶“难者∶三业修善不真实之心也;易者∶如来愿力回向之心也。

顺便一提,昙鸾祖师以净土教之通念为准而说彼土不退,然其旨趣与龙树菩萨同样在於现生不退之故,此等事理会逐渐判明。

(2)八番问答

天亲菩萨之<愿生偈>以“世尊我一心”之自督为始,以“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之利他回向为终。

然则天亲菩萨所指“普共诸众生”的“诸众生”是何种机类的众生呢?

当然既说是“诸众生”,则此中包含“一切众生”自不待言;然而天亲菩萨是深智博览的菩萨,又在论之解义分中,初言“善男子善女子”,後以“菩萨”之语称呼之,并且五念门的说明也很高超,注意到这几点,不禁令人怀疑是以上根上智者为对机。

不过若是如此,则天亲菩萨的《净土论》不能成为我等凡夫之物。

因此鸾祖深深著眼於此点,乃先於卷初继承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判,而判定此《论》是易行道之书;於上卷之终解释回向门时,提出此疑问,为此而作“八番问答”,以确定论主所共之机乃是不漏下根下智之众生;其间释明《观经》下下品之往生,注意到一心或五念终究都是我等凡夫之物。

兹述其梗概於左∶

先,第一问答引证《大经》之第十七第十八两愿之成就文与《观经》下下品之文而言

∶“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述“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次,第二问答,《大经》除五逆罪与谤法罪而《观经》摄取五逆罪,此两经之相违会释之,而言“《大经》具二种重罪故,所以不得往生;《观经》但言十恶五逆,是故得往生。

接著第三问答言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馀罪,必不得生。

第四问答示谤法罪之相。

第五问答述谤法罪比五逆罪重,因为之所以杀父杀母,都是由於践踏孝养之道(法)所生,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

诚然,没有比虚无主义或破坏思想更可怕。

以上,以五番之问答显明谤法罪的人除外,其他任何恶人以信佛因缘皆得往生净土之理。

谤法罪之所以不得往生,不只是罪重,更是现今既然谤法,必定没有生净土的愿心;又,若只是由於贪心而想生净土,也於理不合之故。

当然依据下卷心业功德的解释,谤法罪之人若闻佛德,亦自然得救。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如是等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後来善导和尚以“谤法阐提,回心皆往”解释之(法事赞)。

因此,八番问答中之“唯除谤法罪”,这是为了抑止未造现造之罪,而已造之罪当然救度(参照散善义),如是显明逆谤往生之旨。

次第六问答从业道论引起十念往生之疑问,对此从“在心、在缘、在决定”三方面来论述,由於此释是祖师发挥之一故,略加说明∶从《观经》後面部份来看,将人类分为三三九品之中,下下品之恶人,临终信佛之救度,十遍念佛,往生净土;这正如呼吸之息缩短的场面。

然而从佛教的业道论而言,业道如秤,重者先牵其果,因此下下品之机依其一生所造重罪,应先堕地狱;何以仅依十念念佛的轻善得以往生净土,很难想像。

可是依鸾祖解释,这正好相反,十念念佛是绝对善,其功德比五逆罪重,所以优先解除逆罪,得生净土。

而从三方面论述之∶

云何“在心”?

彼造罪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

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

一实一虚,岂得相比。

譬如千岁闇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闇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

是名在心。

云何“在缘”?

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

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

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

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

(首楞严经言∶譬如有药,名曰灭除。

若战时,用以塗鼓。

闻鼓声者,箭出毒除。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首楞严三昧,闻其名者,三毒之箭,自然拔出。

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耶?

是名在缘。

云何“在决定”?

彼造罪人,依止有後心,有间心生。

此十念者,依止无後心,无间心生,是名决定。

这简单的讲,信仰是以弥陀本愿(名号)为对象(在缘),弥陀本愿的当体成为信心(在心)故,因此真实而纯粹(在决定)故重。

罪恶是以人的迷心为对象(在缘),根据邪见与感情(在心)故,因此反覆无常而不纯(在决定)故轻,终究无法相比;故鸾祖以信心为实罪恶为虚,如此批判真是明快扼要。

次,第七问答说明十念之意义,“念”之文字不视为时克之义,而解释为“忆念”之义与“称念”之义。

次,第八问答正是决定十念意义之处。

所谓“十念”一般以为若不忆佛十遍或十遍称名则不能往生,鸾祖纠正之而言∶“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

更从《赞阿弥陀佛偈》来看,鸾祖依第十八愿之成就文,而赞叹“乃暨一念...愿生皆得往。

”又依付嘱文歌叹“下至一念∶∶闻阿弥陀不复退”故,确定不简别一念十念自不待言,而如同闻阿弥陀佛之时往生业事成办不复退,反而是回归到第一问答之“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不禁令人想到古德如此言∶“净土业因,不用插手;言十念者,往生净土,成办之语。

要之,八番问答是就天亲菩萨呼唤“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其“诸众生”是何种机类呢?

为判定之而设的问答故,因此参照《观经》下下品,就下下品之往生作了种种释明;特别是从我等下下品之机来看“诸众生”,因而亲鸾大师所赞叹的“论主所言之一心,昙鸾大师解释言,烦恼成就之我等,所得他力之一心”之语,实在令人感谢。

如是,《净土论》确实成为我等之书。

(3)覈求其本释

鸾祖於八番问答,从《观经》下下品来看论主所共之机,注意到如来的大悲乃是垂怜在恶人凡夫之身上的旨趣;更且来到“覈求其本释”,寻求五念行(含一心)之本源,於“他力增上缘”之处,说明对所被机质之能被法实,而详解卷初所揭举的他力易行道之意义。

首先思考此释之来意,已如所述,天亲菩萨於解义分先以观见愿生为愿偈大意,次约之以行示五念行之往生,以下五念行之中特别详说观察与回向之二行;最後叙述依五念行之因得五功德之果,并作结论言∶“菩萨如是修五门行(五念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然而初见此文,前面说依五念门之行得五功德门之果,而今依五念门之行直接得菩提之一果,前後似有矛盾,然如既述,五果是胜进行之相,其所修同样是五念门行故,此文之意是依五念行生净土,於净土之五果再修五念行,二利成就,速得菩提故,别无矛盾。

可是在此必须注意的是依五念行往生净土很难;又五念行(二利)之成就,已如龙树菩萨所述怀的必须长久修行,可是现在为何说“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就此点鸾祖对此“速得”之语深深注意。

因此将此文改写成问答体而言∶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可是这样看来修五念行本来就很难,而二利成就也很不容易,所以“速得菩提”之义尚未显明。

鸾祖可说对《净土论》反覆熟读,而在说不虚作住持功德处之“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之文看出解决之钥,思惟“能令”(他力)与“速满”(一念速满,一生速到)之意,而作如下之解释∶

然覈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

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

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何以言之?

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

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

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伏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如人畏三涂,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

如是等名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

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

如是等名为他力。

愚哉!

後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此释由四段所成∶

第一段--“然覈求其本”以下,反省愿生行者所修之五念行,而寻求其本,以此为佛力增上缘所赐之文,则对五念行的看法顿然改观。

首先“覈”之字,《字书》训为“明也”,《说文》注为“得实也”。

如所注乃是“明得物之实性”,愿生行者所修五念行之实性是什么?

寻求其本质。

如是,昙祖於阿弥陀佛本愿力之处求其本,解释为以佛之本愿力为增上缘而有五念行。

此“增上缘”之语,通常谓之四缘之一,可是接下之文没有解释;在此如《唯识义林》之注释,意谓“起法功强,故名增上”。

《论注》上卷言∶“安乐净土是无生法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

”“增上缘”刚好以此意义而使用;下卷言“主有何增上?

是故次观不虚作住持功德”也与此相同;又言“应知此四种清净功德,能得生彼清净佛国土,非是他缘而生也”之“缘”字也可参考。

亦即依此等意义,行者所修之五念门,是以弥陀之本愿力为绝待之缘而发动,以此为本质故,在此首先回顾五念行发动之过程,而寻求其本质。

第二段—“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以下,是详解有名的“他利利他深义”到“增上缘”的意义。

本来之所以引起此释,是《论》有自利(前四念门)利他(第五回向门)之语,其“利他”之语,依鸾祖所领解,若《论》文有“自利他利”之语,则未必会引起此释;然有“自利利他”故,从“利他”之语汲出“他力”之深义,若考究此两语之意义,一般都把他利和利他以同一意义使用,例如《唯识论》言∶“自性身正自利,摄寂静安乐,无动作故;亦兼他利为增上缘,令诸有情得利乐故。

......他受用及变化身,唯属利他,为他现故。

”自性身正是属於自利,但也以之为增上缘(普通之意义),令众生得利益故,因兼有利益他之意义,所以用“他利”之语,他受用身及变化身本来就是以利益他为目的故,特用“利他”之语。

因此,从这意义来回顾吾人之五念行,第五之回向门是利益他之行并没错,然而只是将自己的喜乐与他人分享的程度,兼前四门之自利,少许利他故,若从众生而言,宜言自利他利。

然而现在天亲菩萨使用“自利利他”之语故,这与寻常一样的回向行并不相同,完全是弥陀利他之他力回向行,我等虽有少许引导他人,这也是弥陀代替我等修回向行,将此收纳於名号中而回施与我等故,归命之一心能具其德,这所流露的谓之利益他。

这样的来

追穷其义,不只第五之回向门,就连前四门自利之行也不是自己的力量所修,可知完全是佛力增上缘之所赐。

亲鸾大师著眼於此,约末对行者之五念门,约本立弥陀之五念门(入出二门偈)。

鸾祖寻求五念门之本质,而以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更__目於“利他”之语,将此配合“他利”之语,而言“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

”详明佛力增上缘之意义,大有功绩;亲鸾大师之“他力回向大法门”实是胚胎於此。

第三段--“凡是生彼净土”以下正是叙述“以佛力为增上缘而速得菩提”之处。

“凡是生彼净土(五念行),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五功德门)”,就是说“以弥陀之本愿力为增上缘”,又说“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接著的取十八、十一、二十二之三愿以证明他力速得之义意。

亦即引用第十八愿之文,若以佛教之通念,离三界业系,得初地之益,须要一大阿僧祗劫之修行;然而现在以弥陀之本愿为增上缘故,能以十念念佛得往生,得往生故,永免三界业系,速得菩提,此以第十八愿证明之。

次,引用第十一愿之文,证明以弥陀本愿为增上缘故,往生净土能住正定聚,住正定聚(不退位)故,无诸回覆之难(七地沈空等),必至灭度,速得菩提。

更引用第二十二愿之文,证明以弥陀本愿为增上缘故,能超出常伦,诸地之行一时现前,速得菩提。

此理论乃是鸾祖《论注》一部的一贯之根本思想,在卷初批判难行道,而列出五种难,其第五说“唯是自力,无他力持”;接著解释易行道说“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这如同以现在之第十八愿为往生之的证。

接著马上又说“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这如同以现在之第十一愿为住正定聚、必至灭度之的证。

又,不虚作住持功德之释,引用第二十二愿而说∶“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於阎浮提一应化道耳......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

”这如同以现在之第二十二愿为十地之行一时现前之的证。

鸾祖在此将这些经文并列,作为“速得菩提”之证明。

然而应注意的是,已如所述,五功德门是菩提之一果显现於菩萨之胜进行,以往生即成佛为实义故,若只是证明速得菩提,则以第十八之一愿便足,未必等待其他二愿。

因此,重新就此三愿探寻他力之意义,则第十八愿誓言“十念念佛便得往生”;第十一愿之“住正定聚”乃是系於“十念念佛”,龙树菩萨谓之“现生不退”之誓;“必至灭度”乃是系於“便得往生”。

“誓往生即成佛”。

第二十二愿之“一生补处”,暂约“伴庄严”,虽说“生净土之人,登於补处之位”,其实可解释为誓言生净土之人亦即成佛者,下於补处位修普贤德。

又,此就五功德门而言,第十一愿之“住正定聚”是“现生不退”,近於净土,入净土之菩萨众故,誓“近门”与“大会数门”;同样“必至灭度”是入净土之宅达其堂奥故,誓“宅门”与“屋门”;第二十二愿之“修习普贤德”是出生死之园入烦恼之林,专念於救度众生故,誓|“园林游戏地门”。

静静思之,祖师是以这样的顺序使他力回向的法门愈益详细吧!

尚且我在此必须预为考究“十念念佛”的意义。

如前所述,鸾祖横开本愿之十念施设五念门之行,而现在是将此还归於十念念佛,所以本愿之十念与十念念佛首先可视为同义。

然而若谈到“十念”的意义就颇为困难,亲鸾大师於此是以四种意义来窥探∶

(一)若徵之於《昙鸾和赞》所言∶“所谓往相之回向,是为弥陀方便力;若得悲愿之信行,生死即是涅槃也。

”此释可解为以第十八愿之三信与十念的证一心与五念之他力。

可是鸾祖以五念行为十念念佛故,如同所言悲愿之信行应解释为一心一行,鸾祖单言十念念佛,而亲鸾大师就愿文之顺序,以三信与十念的证一心一行之他力,似可窥出此释。

但,见“悲愿之信行”之左训,则是“行信次第”,可体会出“本愿行与金刚心信”。

(二)参考《正像末和赞》所言∶“真实信心之称名,是弥陀回向之法;故名之为不回向,自力称名被嫌贬。

”此释可解为以“十念念佛”为“依止无上信心”(论注八番问答)之信上之行,而的证其他力。

(三)鸾祖解释《观经》下下品之十念为“业事成办”之义,注意到“不必须知头数也”故(论注八番问答),从此意义来看,此是不简择一念十念之十念,以如是意义之十念念佛总结五念行,则不只是泯除五念之行相而收束於称名之一行,更以之归於一心,而的证信之他力;《正信偈》《昙鸾章》所言∶“往还回向由他力,正定之因唯信心。

”即是为了显明此意。

(四)《文类偈》<昙鸾章>所言“如来本愿显称名”,是以十念念佛名为称名,然与

(二)的意趣有异故,若对次之“信心开发即获忍”,这是考虑到称名往生之踬仆,而以行为所行之法,信为能信之机,属於行信次第(参照前之左训)。

要之,鸾祖解释之当面是

(二),并且以(四)(三)为己证;又,回顾愿文而施设

(一),且不忘(四)(三)。

第四段—“当复引例”以下是例示自力他力之相,其文易解。

但,这是譬喻不凭自力,唯生於他力,被他力所生,而成为他力。

就譬喻的材料而言,并非随便引用的。

因此,若稍加探究他力之意义,首先所谓他力是弥陀的愿心、愿力、大心力,这已如所注意的。

不过这他力若离开我们,就不成为任何宗教性的意义,由於与我们有关系,他力才能显出他力的意义,而展开宗教性的生活自不待言。

那么他力与信心应建立在怎样的关系上?

怎样存在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有人以“可加则加”解释他力,以为三心具足的念佛者,佛加其力,以其人之行业为内因,如来之他力为外缘,内外因缘和合,得往生之果。

因此,以如来之他力起信心而励行业;然而此信心是凡夫心,常与如来之他力对立,直到临终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地请求佛的救度。

因而此人不谈绝待他力或绝待自力,以自力为先,自力比他力多是自力;他力为先,他力比自力多是他力。

若以净土门而言,以自己之行信为二如来之他力为八而往生净土则是他力教,这与异教之上帝信心相似。

然而这很像通俗性的因果观之故,若欲寻求无限之物、真实之物,则必然产生破绽,想体认无限之物、真实之物的人,总是或者在自己之内体认此物“佛性”而起绝待自力之自觉;又或者在他之如来之他力体认此物

而生绝待他力,不外此二种途径,这从大乘佛教之因缘相夺说便可得知。

於是,昙鸾祖师所显明的“他力即是他力回向之意”,令人深深铭感;那么从这意义来讲,他力回向的信心之物,并非依如来之他力而从自己之心所生出的所谓“他发自心”,乃是缘他力(名号)之回向,使吾人之心开发信心,而且其信心之体是他力(他心、佛心)的“他发他心”。

《昙鸾和赞》言∶“往生安乐佛国者,无上宝珠之名号,与真实信心一体,鸾师言无别道故。

”名号是佛之愿心、愿力、大心力;而信心是闻信其名号故,其相有异,然而信心之体(本质)是名号之故,所以说“一体”。

所谓依名号往生净土或依信心往生净土,这只是从“本体论”来讲或“经验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