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x
《北京一零一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一零一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一零一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北京一零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
命题:
邹映波、杨晶晶、罗克梅审核:
杨丽群
友情提示:
1、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部分,共24个小题,共10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只交机读卡和答题纸。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O-16Cu-64Na—23N-14
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气属于二次能源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为热能、电能、光能等为人类所利用
D.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藏着大量的能量
2、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来标记C60,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B.与14N含有的中子数相同
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D.与12C互为同位素
3、某元素R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
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A.HRB.H2RC.RH3D.RH4
4、X、Y、Z三种金属,X、Y组成原电池时,X是负极;把Y放在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
X、Y、Z的活泼性顺序是
A.X>Z>YB.Z>Y>XC.X>Y>ZD.Y>X>Z
5、锗(Ge)是第四周期第ⅣA族元素,处于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锗是一种金属性很强的元素B.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C.锗化氢(GeH4)稳定性很强D.锗酸(H4GeO4)是难溶于水的强酸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稳定性:
H2S>HFB.HCl的电子式为:
C.18OH-的电子数为12D.在卤化氢中HF最稳定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越易失电子
B.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大
C.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
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
8、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BC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CCl4、CH4三个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B.第ⅠA族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降低
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0、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用nA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0.1nA
B.1.6gNH2-离子所含质子数为nA
C.22.4LHCl溶于水,溶液中H+数为nA
D.9gD2O所含的中子数为4.5nA
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熔点:
Na>Cs>Br2>F2②酸性:
H3PO4>H2SO4>HClO4
③离子半径:
O2->F->Na+④碱性:
KOH>Ca(OH)2>Mg(OH)2>Al(OH)3
⑤热稳定性:
PH3>H2S>HBr>NH3
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⑤
1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它的族序数在数值上一定相等
B.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C.硒与硫同族,硒酸的化学式为H2SeO4
D.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
13、在酸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K+、Fe2+、NO3-、SO42-B.Na+、Cl-、NO3-、SO42-
C.Na+、Ca2+、Cl-、HCO3-D.K+、Ba2+、Cl-、SO42-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小于4
B.冰变成水时,分子内共价键发生断裂
C.同主族第三、第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不一定等于18
D.HCl气体溶于水时,H、Cl之间的共价键发生断裂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
SO2+2ClO-+H2O==SO32-+2HClO
B.用氨水吸收过量的SO2:
NH3•H2O+SO2==NH4++HSO3-
C.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
Fe+NO3-+4H+==Fe3++NO↑+2H2O
D.B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Ba2++SO2+H2O==BaSO3↓+2H+
16、下列各组物质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
17、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①
分别测定0.01mol/L的HCl和H2S的pH
比较氯和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②
混合气体通入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③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④
将硫酸铜晶体分别放入浓硫酸和稀硫酸中
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①④
18、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只有四种
C.Y在Z中的溶解度不大
D.C、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19、现代无机化学对硫-氮化合物的研究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下图是已经合成的最著名的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N
B.该物质的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该物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N—S键
20、64g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生成NO和NO2(不考虑生成N2O4)混
合气体33.6L(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的体积为28LB.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5mol
C.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D.若生成的气体完全被水吸收,需要O222.4L
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21、目前,化学已发展成一门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自然科学,“化学发现”是推动化学学
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化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学生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建立了原子结构模型。
①
的中子数为,该氯原子与
原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②O2-的结构示意图为,沸点H2OH2S(填“<”或“>”)。
(2)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打”电池,直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下列①~⑤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填序号),其正极反应式为,负极反应式为,电子向(填“正极”或“负极”,下同)运动,SO42-向运动。
(3)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不但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还科学地预言了一些新元素的存在,如“类铝”元素镓(元素符号:
Ga)位于第四周期。
①镓的族序数是,镓的最高价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下表是短周期中部分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W
R
X
Y
Z
原子半径/nm
0.037
0.157
0.066
0.070
0.077
主要化合价
+1
+1
-2
-3,+5
+2,+4
ⅰ:
X、Y、Z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用元素符号和“>”表示)。
ⅱ:
W、X、Y按原子个数比为4:
3:
2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
ⅲ:
R2X2的电子式为,R2X2中化学键的类型是,R2X2与W2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4×6.02×1023,则参加反应的R2X2的质量为g。
(4)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德国化学家哈伯和化学工程专家
博斯因为研究工业合成氨分获1918年和193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①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之和与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之和的差。
依据下表计算:
化学键
H—H
N≡N
H—N
生成(或断裂)1mol化学键时放出(或吸收)的能量
436kJ
946kJ
390kJ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1molN2完全反应时对应热量的数值为kJ。
(5)德意志化学家施塔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等人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形成中做出重要贡献。
在某一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
S、H2S、HNO3、NO、H2O。
已知水是产物之一。
①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2、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已知A、C及B、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且B、D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2倍;在处于同周期的C、D、E三种元素中,E的原子半径最小。
(1)A的元素名称是,E的元素符号为。
(2)C、B、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和“>”表示)。
(3)D、E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填化学式)。
(4)E的单质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用A的单质和B的单质可制成气体燃料电池,该电池是将多孔的惰性电极浸入浓KOH溶液中,向两极中分别通入A的单质和B的单质,如右图所示。
A的单质通入电池的极,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实验中感知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请针对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室温下,将agBa(OH)2·8H2O粉末和a/2gNH4Cl粉末置于锥形瓶中,并将锥形瓶置于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上,迅速搅拌,然后用带有玻璃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瓶口,如下图所示。
(1)该实验的现象是。
(2)若将锥形瓶内物质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AlCl3溶液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分离出纯净的白色沉淀的主要操作有。
【实验二】如下图所示,将适量的蔗糖放入小烧杯中,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
(1)蔗糖逐渐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性。
(2)湿润的品红试纸产生的现象是,产生该现象的物质是,
产生这一物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三】如下图所示,将稀硝酸放入U型管中,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Cu丝插到胶塞上。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塞好胶塞。
(1)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a处液面下降,其他现象还有。
(2)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检验a处产生气体的操作是,现象和结论是。
24、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
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X、Y、Z两两之间发生反应生成A、B、C三种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
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原子个数比C分子少1个,B、C两种分子中的电子数均等于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式是,C的电子式是。
(2)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C。
①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圆底烧瓶收集C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实验室制备C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通常情况下,实验室检验C的方法是。
④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4)A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1.2L(标准状况下)Y单质时,需要C的质量是g。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题纸
高一年级化学
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21、
(1)①,,
。
②,。
(2),,,,。
(3)①,。
②ⅰ:
。
ⅱ:
。
ⅲ:
,,
,。
(4)①。
②,。
(5)①;。
②。
22、
(1),。
(2)。
(3)>。
(4)。
(5),。
23、【实验一】
(1)。
(2);。
【实验二】
(1)。
(2),,
,。
(3),
。
【实验三】
(1)。
(2)。
(3),
。
24、
(1),。
(2)。
(3)①
②。
③。
④。
(4)。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高一年级化学
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C
B
D
D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B
B
B
A
A
D
B
C
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21、(共28分)
(1)①20,60g/mol,略。
②略,>。
(2)①,2H++2e-=H2↑,Zn-2e-=Zn2+,正极,负极。
(3)①第ⅢA族,Ga2O3+6H+=2Ga3++3H2O。
②ⅰ:
O>N>C。
ⅱ:
NH4NO3。
ⅲ:
略,离子键、非极性键(2分),2Na2O2+2H2O=4Na++4OH-+O2↑,31.2(2分)。
(4)①N2+3H22NH3②放热,92(2分)。
(5)①H2S,NO②(2分)
22、(共7分)
(1)氢,Cl。
(2)Na>S>O(3)HClO4>H2SO4
(4)Cl2+2OH-=H2O+Cl-+ClO-(5)负,氧化。
23、(共15分)
【实验一】
(1)锥形瓶壁变凉,玻璃片与锥形瓶粘在一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2分);
(2)Al3++3NH3•H2O=Al(OH)3↓+3NH4+,过滤、洗涤、干燥。
【实验二】
(1)脱水
(2)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SO2,
C+2H2SO4(浓)
CO2↑+2SO2↑+2H2O,强氧化剂。
(3)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SO2+2OH-=SO32-+H2O。
【实验三】
(1)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变为蓝色。
(2)3Cu+8H++2NO3-==3Cu2++2NO↑+4H2O
(3)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说明该无色气体是NO。
24、(共10分)
(1)H-O-H,
(2)4NH3+5O24NO+6H2O
(3)①
②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③用镊子夹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是氨气。
(2分)
(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气体,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是氨气。
)
④NH3+H2O
NH3•H2O
NH4++OH-
(4)6.8(2分)。
年级
高一
学科
化学
版本
期数
内容标题
北京市101中学2008-2009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通用版)
分类索引号
G.622.475
分类索引描述
统考试题与题解
主题词
北京市101中学2008-2009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通用版)
栏目名称
名校题库
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