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7556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docx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docx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1

2.2水泥石灰稳定土的特点1

3施工准备1

3.1技术准备1

3.2现场准备1

3.4材料参数计算2

3.4.1综合稳定土工程量计算2

3.4.2水泥用量计算2

3.4.3石灰用量计算3

3.4.4素土用量计算3

3.5施工进度计划3

4施工工艺3

4.1施工工艺流程3

4.2工作面处理4

4.3施工放样4

4.4素土施工4

4.5卸置和摊铺石灰4

4.6拌和5

4.7含水量调整5

4.10水泥拌和6

4.11整形6

4.12碾压7

4.13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7

4.14养护7

5雨期施工措施7

6质量控制措施8

6.1组织管理机构8

6.2质量措施8

6.3质量标准9

7安全文明施工9

7.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9

7.2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及规章制度9

7.3安全技术措施9

1编制依据

(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6)《中牟县雁鸣湖镇星辰路新建工程施工图纸第一册道路工程》;

(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2.2水泥石灰稳定土的特点

(1)水泥石灰稳定土具有材料来源广泛、费用经济、强度高、水稳定性好,

力学性能良好和板体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路面基层或底基层。

(2)受水泥延迟时间的影响,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时,各道工序连续施工,中间少停顿或不停顿,务必将施工时间控制在延迟时间2h内,施工节奏连续、紧密性要求高。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1)技术、质量、试验、测量、资料、安全、设备等岗位人员到岗就位,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

(2)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配合比试验检测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后,方可进行用于施工。

(3)下承层经自检合格后申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检测,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测量队就沿线水准点和导线点进行复测、校核,进行现场放样,并上报监理工程师。

3.2现场准备

(1)现场施工路段与既有路线有交叉,平交路口设立相关安全警示标志,施工期间要进行洒水降尘,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1

(2)施工用电设备齐全,并有相应的应急措施。

(3)施工用水取自自然河流运粮河,用水泵将河水抽入施工处。

3.3机械设备准备

主要机械、设备统计表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路拌机YWB210

2

2推土机TY220

1

3平地机PY190C-3

1

4振动压路机YZ22

2

5挖掘机PC240

1

6自卸汽车斯太尔

4

7多铧犁——

1

8洒水车5t

1

9土工试验设备——

1

3.4材料参数计算

监理部审批配合比为水泥:

石灰:

素土=4:

12:

84的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最大干密度为1880KG/m3,素土最大干密度为1770KG/m3,石灰密度为800KG/m3,水泥密度为1460KG/m3,该施工段单幅长度为653m,机动车道施工宽度为12.4m,压实厚度为18cm,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总施工宽度为9.47m,压实厚度为15cm。

3.4.1综合稳定土工程量计算

机动车道:

653×12.4×0.18×2+251=3166m3;(251m3为星辰路与雁月路平交路口增加的工程量)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653×9.47×0.15×2=1855m3;总方量为:

3166+1855=5021m3

3.4.2水泥用量计算

2

机动车道:

3166×0.04×1880=238.08t;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1855×0.04×1880=139.5t;水泥总工程量:

238.08+139.5=377.58t。

3.4.3石灰用量计算

机动车道:

3166×0.12×1880=714.25t;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1855×0.12×1880=418.49t;石灰总工程量:

714.25+418.49=1132.74t。

3.4.4素土用量计算

机动车道:

3166×0.84×1880=4999.75t;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1855×0.84×1880=2929.42t;素土总工程量:

4999.75+2929.42=7929.17t。

3.5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2015年3月中旬开始至2015年3月底结束。

本工程工期为16天,工期计划横道图如下:

4施工工艺

4.1施工工艺流程

工作面处理→施工放样→素土摊铺→整平和轻压→卸置和摊铺石灰→拌和

→闷料→整形、轻压→摆放和摊铺水泥→拌和→整形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养护。

3

4.2工作面处理

在底基层施工之前,对干燥的路基顶面采取少量洒水湿润处理。

4.3施工放样

(1)测量员恢复道路中心线后,复核当前工作面的高程。

(2)路床两侧按照设计宽度,撒出白灰线作为边线,供以后摊铺控制。

(3)在单幅路的两侧距离边线30cm位置定测出相应的施工边桩,纵向间距为10m,作为施工高程控制桩。

4.4素土施工

为减少施工机械对成品路基顶面的扰动和破坏,素土摊铺时以雁月路为界,雁月路以北由小桩号向大桩号方向推进;雁月路以南由大桩号向小桩号方向推进,松铺厚度机动车道不超过26cm,非机动车道不超过20cm(暂定松铺系数为1.5)。

为控制摊铺厚度和减少摊铺时间,控制好布土密度,根据自卸车装土体积,计算出每车应摊铺面积,然后划成方格,每格倒一车,满足施工要求。

计算过程如下:

(1)机动车道

松铺厚度计算:

4999.75÷(2×1.77×653×12.4)×1.5=26cm

每车土方量按20m3,摊铺宽度为3.1m,则每车土的摊铺长度为:

20÷(3.1×0.26)=24.8m。

由计算可知,所划方格尺寸为3.1m×24.8m。

(2)非机动车道

松铺厚度计算:

2929.42÷(2×1.77×653×9.47)×1.5=20cm

每车土方量按20m3,摊铺宽度为4.7m,则每车土的摊铺长度为:

20÷(4.7×0.2)=21.3m。

由计算可知,所划方格尺寸为4.7m×21.3m。

以上计算均为理论计算数据,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布土完成后,先用推土机将土推平,测定含水量,当含水量较小时须用洒水

车洒水、翻拌,按确定的松铺厚度整平,再用18t压路机静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达到一定的压实度。

4.5卸置和摊铺石灰

在素土整平后,根据现场土质情况确定的掺灰量和掺灰层的厚度,以及运输

石灰车辆的运载量进行人工布格,布格的大小尽量与每车石灰摊铺面积相符以便控制掺灰均匀。

现场施工技术员严格按照每格一车的用量指挥卸车,采用人工洒布石灰,试验人员随时检验石灰摊铺量厚度是否满足要求,对不均匀处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掺灰的均匀性。

具体计算如下:

每平米石灰松铺厚度h为:

7×(1×h×0.8)=1×0.26×1.77经计算,h=8㎝。

每车石灰暂按20m3计算,则摊铺长度为:

机动车道:

20÷12.4÷0.08=20m,方格尺寸为12.4m×20m;非机动车道:

20÷9.47÷0.08=26m,方格尺寸为7.47m×26m。

以上计算均为理论计算数据,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6拌和

按设计石灰数量均匀摊铺在素土层表面后,施工人员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施工,以满足土层拌和均匀要求为止;直到粉碎灰土层颜色达到一致,无灰条、灰斑、整体层位均匀一致,颗粒大小满足碾压要求。

在掺灰结束后,采用振动压路机以3~4km/h稳压一遍,当第一遍路拌机拌和时,下齿深度不得将施工层拌透(预留3~4cm),待第二遍拌和时下齿到下层面的1~2cm处进行拌和,以利层与层间的结合,拌和的遍数以满足灰土颗粒达到压实要求为止。

对于边角部位和台背处路拌机施工不到位处,采用铧犁、旋耕机与人工配合施工,总之无论用何种拌和方法,均以灰土均匀和颗粒大小符合规范要求为准。

4.7含水量调整

卸料后用推土机摊平,含水量较大的采用铧犁翻晒,旋耕机粉碎,反复进行耕犁至含水量和土粒大小满足要求为止;对于含水量过小的土层,采用洒水与铧犁翻拌,旋耕机粉碎至整体土层含水量要求。

对于石灰土层,在拌和结束后,如含水量过小,采用洒水车补充水份,然后拌和均匀及时稳压。

4.8石灰土整形

灰土拌和均匀后,先用平地机粗平,再用振动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1~2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接着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平前应用旋耕机将轮迹低洼处表面层5cm以上打松,整平后再用振动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

路机快速碾压结束后,测量人员现场对各点进行高程测量,并作出各点的位置。

最后用平地机精平一次,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以防止本层土施工的不均匀现象,整形后的纵横坡度要求为1.5%。

精平时应将高出标高处的混合料刮出路外,严禁形成薄层贴补现象,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4.9摊铺和摆放水泥

按计算出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在土层上做安放标记。

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注意使每袋水泥摊铺面积相等,水泥摊铺完成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计算过程如下:

每平米水泥松铺厚度h为:

21×(1×h×1.46)=1×0.26×1.77经计算,h=1.5㎝。

每袋水泥为50KG,每袋水泥摊铺面积为:

50÷1460÷0.015=2.28㎡。

根据以上计算,现场将方格尺寸设置为3.1×7.35,其中横向宽度为3.1m,纵向宽度为7.35m,每个方格10袋水泥。

以上计算均为理论计算数据,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10水泥拌和

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深度应达到稳定层底,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使水泥在灰土下层拌和均匀,应控制在略破坏下承层的表面,以利上下层粘结。

在上述拌和过程中,如果混合料含水量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进行补充洒水。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既无明显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且水分合适均匀。

为检测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施工质量,取现场拌和好的混合料进行灰剂量滴定同时制作7天无侧限试件检验强度。

4.11整形

水泥石灰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用平地机初步整形,然后用推土机稳压一遍,检测此时混合料的干密度,算出压实系数和松铺厚度,根据路基两边侧设置的指标桩的标高、张线把砖埋到松铺厚度的顶点,

在整型过程中要按“宁高勿低,宁刮勿补,由低到高”的原则进行,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以上工序。

4.12碾压

整型到规定的标高、坡度和路拱,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

±2%),立即用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碾压时由横坡底部向路中心线碾压,并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在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碾压遍数以现场实际压实度达到合格为准。

现场压实度检测合格后,采用压路机静压进行终压收面,消除轮迹。

4.13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1)横缝:

同日施工的两施工段的衔接处,采用搭接。

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当不连续施工时,碾压结束后,在末端做斜坡,第二天开始摊铺新料时,将末端斜坡挖除,并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

(2)纵缝:

应避免纵向接缝,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连接,不应斜接。

4.14养护

(1)对于碾压结束的施工路段,按相应的检查项目施工队自检、项目部交检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压实度、掺灰量、观测各项检查合格后,立即开始养护,如不合格,及时采取增加复压次数方法进行处理至符合要求。

(2)在整个养生期间,始终保持稳定土层表面潮湿,不准忽干忽湿。

7天保湿养生后,仍要坚持保湿养护,因为表面暴晒后容易收缩开裂。

(3)养护期间,施工路段的起止位置设置路障和导向标志牌,封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避免造成破坏。

5雨期施工措施

(1)雨期施工时,安排专人收听天气预报,有降雨时不安排施工。

(2)施工中遭遇降雨,应暂停施工,并将已经摊铺好的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刚碾压密实的部分应及时用塑料布进行覆盖,避免在凝结硬化前遭受雨水冲刷。

(3)雨期施工,做好运输车辆的覆盖,避免运输中途遭受雨淋;现场做好

作业面排水,避免被雨水浸泡、冲刷。

6质量控制措施

6.1组织管理机构

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工程质量负全面领导责任。

项目部设质量安全部、专职质检员,作业队设兼职质检员,对工程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

6.2质量措施

(1)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特别是石灰、水泥的品位等级,品位等级差的材料往往损坏工程质量造成返工,阻碍工程进度。

(2)在水泥施工中应考虑延迟时间的影响,水泥剂量越高,对延迟时间的影响就越大。

由于现行规范中综合稳定土强度、最大干密度是以室内重型击实、标准养护时取得的数值为标准,这就使得施工现场压实后实测的压实度很难达到要求,工地强度和室内试验也不一致。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应该使用高效率的拌和机械,并使拌和、整平、碾压几道工序紧紧相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到压实的间隔时间。

另一方面在现场综合稳定土样,测定其最大干密度,作为现场压实度控制的标准,并以此制作试件测定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以保证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达到应有的强度。

(3)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压实,必须配备22t或更重的设备重碾,否则难以达到95%的压实度,如果碾重不足而仅靠增加碾压遍数,往往达不到要求,同时也应避免片面强调压实度而过度碾压。

(4)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不一定以最佳含水量为好,而应根据天气、气温情况综合确定。

(5)确定好合理的作业长度,保证撒布好水泥的段落在4h内完成拌和、整平、碾压工作。

施工段落以100~150m为宜。

(6)认真做好现场灌砂压实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沉等试验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对于存在素土夹层、结构层松散、板体性强度不好的施工段,必须进行返工,以消除质量隐患,以保证结构层的工程质量。

(7)石灰水泥稳定土板结成形后,应及时派专人养生,如不及时养生则会

发生干裂现象。

6.3质量标准

(1)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

(2)施工接茬平整、稳定,无明显压路机轮迹。

(3)水泥石灰土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设计值95%,且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同时弯沉值不大于设计值139.7(1/100mm)。

7安全文明施工

7.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

在项目经理部建立安全小组领导,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具体监督检查工作和日常事务。

做好安全思想教育,掌握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做好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全员“安全第一”的观念意识,做好文明施工。

每个作业班组设兼职安全员,以协助加强安全措施的贯彻执行。

7.2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及规章制度

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制订本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管理目标,确保安全施工。

定期对各级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监督各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各技术工种应持证上岗,特殊工种应持特殊工种上岗证。

7.3安全技术措施

(1)对运输车辆驾驶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熟练掌握设备安全操作技术。

(3)在施工中,各种设备运行前和运行中要注意其他人员安全。

(4)加强机械设备保养,确保制动、灯光、喇叭、报警系统完好,遇到故障必须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5)加强用电管理,严格按照电力安全作业规范布设电线,确保漏电保护器安全、灵敏、可靠。

(6)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才能进场操作。

(7)在施工过程中,专职安全员不断进行巡查,认真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8)各种机械和车辆严禁超速、超载以及疲劳驾驶、带病驾驶。

(9)施工作业区和进场路口均设置警示标志牌,提醒人员和车辆减速、避

让。

(10)施工现场加强交通管制,提前规划出车辆行驶路线,专人指挥车辆进

场。

(11)现场作业人员身穿反光服,确保安全。

(12)施工现场所有管理人员全部统一着装,文明礼貌。

(13)机械设备保持干净整洁,标志清晰。

(14)工作面各种标志要清晰醒目,工作井然有序,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

(15)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安排洒水车对施工便道进行洒水降尘。

(16)加强设备维护,保证设备不漏油和减少废气的排放、噪声的产生。

(17)施工过程中多余的废料不得乱扔在边坡和路面上,要集中堆放,完工以后集中清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