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8747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docx

《最新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docx

最新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

最新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2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

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

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

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说一说。

3、教师小结:

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

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

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

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

(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

我用 什么办法,让 色和 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

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

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

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变化无穷的线条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简单的构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形体的概括能力及想象力。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教具学具:

蜡笔、彩色笔、彩色纸及各种学习用具、磁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老师:

(出示粉笔)它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

写字、画等

老师:

对(画上一条鱼)

(出示磁铁块)这些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

把东西吸住的

老师:

还能做什么?

可不可以也用它画画啊

学生:

行或不行

老师:

(示范)可以想一想办法啊(摆出一条鱼)现在老师“画”出这条鱼,像不像!

老师:

(出示一张彩纸或报纸)老师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做这条鱼(可以用撕出一条鱼 展示)

现在老师把这张纸变变样子,(用手撕出一条,搓成绳)也可把它当成画笔来画这条鱼,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好么!

(邀请学生上来,圈出一条鱼,老师可提示,摆出鱼的形状,转折处用磁铁压住)

这也是一条鱼,它用的是什么材料?

学生:

纸条

老师:

刚才老师用了几种方法来表现这条鱼啊?

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

三种:

画的、磁铁摆的,纸条绕的。

老师:

(总结引出课题)对了,不管是画的还是摆的都可以“画”出鱼来,只要我们能够把鱼的形状抓住就可以“画”出来。

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我们想要的线条,今天就让我们用变化无穷的线条(板书)来摆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启发、拓展思路

老师:

看看你们手中都准备了什么材料啊,他们是不是让你觉得是可以运用的线条啊?

一起来看一看。

(展示学生手中现有的线形材料:

短蜡笔、彩笔、长铅笔、细绳)这些线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直硬有柔软弯曲。

这么多线条!

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线条创造出有趣的图形呢?

让我们一起试一试(示范),哪位同学有更好的想法?

(蜡 笔)      (绳子 纸条)   (综合运用)粉笔、彩纸

3、欣赏书上小朋友的活动照片来拓展学生的思路:

老师: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这些同学如何运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他们的画

4、布置作业:

现在请大家按小组分开,讨论一下小组要做什么?

老太空宇宙等),把准备好的材料拿出,一起创造一幅美丽的图画(提醒摆放时要注意位置,材料的巧妙运用及队员的配合)

三、老师巡视辅导:

鼓励学生创造出新的方法及大胆运用种材料,进行创造性和概括性的塑造图形

四、组织学生布置创作的主题,进行作品展示与评析

五、教后反思:

 

第三课闪光的名字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教学重、难点:

1、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2、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

教具学具:

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白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签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

生:

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师:

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为什会取这个名字?

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法。

3、教师展示(实物投影)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欣赏。

4、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

5、设计法: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

(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

(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

6、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运用(例:

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些材料均匀撒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7、学生思考:

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

8、作业要求:

构图饱满,形式多样,色彩鲜艳。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

四、课后拓展:

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

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

五、教后反思:

 

第四课有趣的彩泥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橡皮泥制作方法及其运用。

2、学习橡皮泥的色彩搭配。

教具学具:

垫板、牙签、彩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

1、作品展示

老师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启发、提问学生并导入新课——“有趣的彩泥”师:

“这个小姐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

“橡皮泥做的。

2、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这个“小姐姐”是老师特意用丰富多彩的橡皮泥作的,老师把她请来,除了让你们欣赏橡皮泥姐姐的美丽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要看看你们对橡皮泥的制作知识掌握了多少,看看像橡皮泥姐姐这样贴出来的画美不美。

她准备教给大家一个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橡皮泥贴画。

待会橡皮泥姐姐还要给大家评评奖,同学们,你们说好不好?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作

师:

在我们学习制作橡皮泥贴画前先来欣赏几幅贴画作品。

出示范作,并结合课本的范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让学生了解橡皮泥贴画的材料特点,从构图、用色、造型、内容让学生了解每幅画的特色。

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在讨论观察中发现橡皮泥贴画的技法——压、割、戳等多种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让橡皮泥贴画更丰富美丽。

2、教师示范制作并讲解贴画制作的步骤: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橡皮泥贴画《小帆船》,并归纳出贴画的步骤:

(1)橡皮泥贴画的构图设计(以向日葵为例,指出构图要考虑到画面安排、作品大小。

(2)橡皮泥贴画的色彩搭配。

(3)橡皮泥贴画的造型设计。

三、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用橡皮泥贴画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

四、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提示橡皮泥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并提醒帮助学生充实作品的内容。

五、教师组织学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赏、评价作业,评评你觉得哪幅作品比较好?

为什么?

说说作品的优缺点。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做出好多精美的橡皮泥作品,其实啊,橡皮泥的制作方法可不仅仅是这些,在平时你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去探索,你们就会觉得橡皮泥制作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

七、布置学生收拾、整理教室卫生,美化环境。

八、教学反思:

 

第五课喂,你好!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教学重、难点:

1、设计方法。

2、拓展思维。

教具学具:

垫板、尺子、铅笔、剪刀、牙签、橡皮泥、纸盒、等欣赏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课题

实验游戏:

取自然课的纸口杯与线制成的电话,请俩生表演打电话。

揭示课题:

喂,你好

二、讲授新课

1、设计原则

通过图片资料简介电话的有关知识;欣赏一些电话机的设计,些电话机给你的印象?

”引导学学生的兴趣,“自己设计电话机。

2、师示范设计一款喇叭花电话机,生纠正,引导生认识到设计原则:

造型新颖的同时要满足听、说、拨号的基本功能。

  

欣赏达利作品《虾形电话》、《唇形沙发》等,“是否符合新与用的设计原则。

3、设计方法分析作品:

唇形沙发、彩色热水瓶、一个超现实的房间

问题:

“它是一个沙发,它象什么?

”(嘴唇)“人的嘴唇是这么大吗?

”“它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设计成沙发的。

”(夸张)“这一组彩色热水瓶圆圆的瓶盖、扁扁的瓶嘴、胖胖的瓶身,象什么?

”鹅)它是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

(变形)

它是怎么设计成一个房间的?

”“想想设计师是怎样设计的。

”(把人的脸通夸张、重组的方法设计成一个特别的房间。

“设计师从哪里寻找设计资料的?

他们运用了哪些方法?

讨论:

“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变成我们的设计资料?

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

”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及各种自然物,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设计电话机。

4、设计材料问题:

“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

”指生答。

5、讨论交流“我想设计什么样的电话机,它有什么特点。

三、学生创作

四、展示作品:

以打电话的游戏方式介绍自己的设计,交流电话给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