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420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docx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docx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

--------------------------------------------------------------------------------

 

网友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

“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对孔子的中庸之道人们曾一度认为是“和稀泥”、折中主义,这是一种误解。

折中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则性。

孔子的中庸之道则与此不同,“中庸”即中和,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

这才是正确的中庸之道。

一般的人很少善于运用中庸之道,多半都是走偏锋。

  “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为人之道就在“正直”二字,刚正不阿,矢志不渝,不搞邪门歪道,不见利忘义。

  中庸实际上是就是强调“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理念,就是说,超过和不足都不可取,什么问题都要在“也认真”、“也不认真”之间寻找平衡,所谓:

“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中庸之道在历史上有重大的争论,在今日世界上仍有不同的看法。

但在我看来,中庸在古代政治文化中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思想,在今天世界精神生态危机中同样具有调整人心寻求正途的普世性价值。

中外学术界应该破除对东方文化重要思想的“中庸精神”的现代性误读,重申其被淹没不彰的超越性思想与普世性价值。

一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高度

  在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均注重适度与均衡,其构成的“天人关系”主要表现在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上。

所谓天道的关键在于“诚”,而人道的终极目标则是对诚的追求。

在人道与天道相合中努力达到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天性相和谐。

当人性与天性相应相合之时,人性也就与天性的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相合一。

这种人性与天性的和谐相生,对君子提出了内在修为与外在践行相互合一的高要求,成为历代君子追求至诚至仁的目标。

  

(一)中庸的内在含义及其是否可能

  从所见到的先秦文献看,孔子之前的古籍有不少有关中庸的思想论述,如《尚书》: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今予告汝不易!

永敬大恤,无胥绝远!

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2“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3而《周易》等典籍中,就有不少关于中庸的记载,如:

“有孚窒惕,中吉”、“‘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鼎黄耳’,中以为实也”、“‘震索索’:

中未得也”、“中以行正也”等,在强调执中、中行中呈现出中庸之意。

4《左传》说: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周礼》中关于“中”的表述也不少,如:

“以刑教中”、5“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地官·大司徒》)、“以乐德教国子:

中、和、祗、庸、孝、友”(《春官·大司乐》)。

从尧、舜、禹,到成汤、文、武、皋陶、伊、傅、周、召,再到孔子、颜氏、曾氏,一直到子思,《中庸》均被理解为中国文化精神与哲学思想的直接诠释。

  孔子总结先贤中庸思想说而加以创新,更为集中地多次论述“中庸”: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6“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7“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8盛赞中庸之德的高尚,同时也指出实践中庸之道的难度。

其后,在《庄子》、《韩非子》、《抱朴子》、《淮南子》、《墨子》、《太玄经》中可看到“守中”“执中”的概念。

《庄子》也曾提出“中道”、“养中”:

“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9“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10《韩非子》:

“去甚去泰,身乃无害”;11《管子·宙合》:

“中正者,治之本也”,12《白心》篇所谓“和以反中,形性相葆”,13这都说明中国儒道文化精神中重视“中”的境界和本体的精神是互通的。

中庸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一种文化型态集成。

从《尚书》到《论语》到《中庸》,再到《孟子》等,中国思想家对“中”这一重要范畴开始了不懈的阐释和拓展,不断延伸了中国思想史和中庸思维论。

正是看到这一点,宋代黎立武在《中庸指归》中断言:

“《中庸》者,群经之统会枢要也。

  但是,正因为没有明确的内涵所指,所以人们对“中庸”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庸”之“中”,为历代人所重视并不断重新阐释。

对“中”的解释大多认为是:

不偏不倚中度合节。

“中”字在先秦古籍中有三层意义:

一指中间或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合乎标准;三指人心、内心的和谐境界。

有人认为不偏不倚很容易,似乎“中庸”就是折中而已——有上下而必有中,有左右而必有中,有前后而必有中。

这实际上将“中”简单化了。

  其实,“中”既是内在的辩证规定,又是外在的超越性。

14王夫之认为:

“一中者不易,两中者易。

……中立于两,一无可执,于彼于此,道义之门。

”15中,“本训云:

和也。

其字从口,而上下贯通,调和而无偏胜,适与相宜,故周子曰:

‘中也者,和也。

’酌之以中,所以和顺义理,而苟得其中,自无乖戾也。

中为体,和为用,用者即用其体,故中、和一也。

东西南北之无倚,上下之皆贯,则居事物之里矣,故又为内也,与外相对。

唯在其内,故不偏倚于一方,不偏不倚,必贯其内矣,其义一也。

不偏而和,则与事物恰合,故又为当也,‘发而皆中节’,当其节也。

俗有‘中用’之语,意正如此。

”16

  “中”表征为一个恰切的“度”,是在面对复杂对象时精确把握事情的“分寸”。

17“中”强调的度既不能过(过分),又不能不及(达不到)。

这一合适的“度”非同小可,不可小看。

同时,“中”还意味着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意味着与人的生命和谐感具有某种同行同构的心理内在性。

如艺术中有一个重要审美律即0.618黄金分割法。

宽与长之比满足黄金分割比的矩形物件的外形会使人感到美观大方,赏心悦目,如雅典的巴特农神殿是古希腊的一大杰作,这座建造于公元前5世纪的神殿的宽与高之比就恰恰符合黄金分割法。

在中世纪,黄金分割被作为美的象征几乎渗透到了建筑和艺术的各个部分。

例如,据说人体雕塑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的长度,如果满足黄金分割比,就最匀称优美。

黄金分割合乎人的视觉感受性,使人感觉极其美妙。

18

  人们在中庸之“庸”字的理解上更是见仁见智。

“庸”一般解释为平常、日常。

三国何晏《论语集解》将“庸”解释为“常行之常”,北宋程颐解释为“不易”,南宋朱熹则解释为“平常”,19“庸固是定理,若以为定理,则却不见那平常底意思。

”20冯友兰认为“在封建社会中,人确实都在‘君臣’等‘五伦’的关系之中,照着这些关系所要求的规范生活,这些都是平常的事。

平常的事称为‘庸’。

《中庸》就是要求封建社会中的人,都照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标准,过这样的日常生活。

”21徐复观认为:

“完全的说法,应该是所谓‘庸’者,乃指‘平常的行为’而言。

所谓平常的行为,是指随时随地,为每一个人所应实践,所能实现的行为。

”22庞朴认为:

“中庸不仅是儒家学派的伦理学说,更是他们对待整个世界的一种看法,是他们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或方法论”。

23“公正地而不是徇私地听取对立两造的申诉,便能得‘中’。

那么,这样的‘中’,已经不是道德范畴,而属于认识领域了。

这就是说,‘中’不仅是善,而且也是真”。

24李泽厚认为:

“‘中庸’者,实用理性也,它着重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建立起人间正道和不朽理则”。

25执两用中,用中为常道,中和可常行,这三层互相关联的意思,就是儒家典籍赋予“中庸”的全部含义。

  在我看来,对“庸”的理解应该回到古代语境。

汉代许慎认为,“庸者,用也”。

26用,就是实践,是把握到纷繁复杂的事情的度,并将这个度运用到生活与实践中。

《尔雅·释诂上》:

“庸,常也。

”具体指常行常道。

中庸的本意应为中道和常道,即日用常行之“礼”。

中庸本质上不是一般的平庸平常,因为“中庸”是由“礼”转化而来,是礼的理论化和哲学化。

这种礼不是制度规章繁文缛节,而是从人的心理结构中透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对人的基本要求。

这意味着,中庸不是平庸和放纵,不是日常的放松和失度,而是用更高的合于“礼”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使人不要去追求过多的外在物质附加物,不要对人生做太多的欲望贪婪的“加法”,不要往自己身上叠加过多的名誉、地位、财富,否则就会沉重痛苦烦恼焦虑。

真实的人生应该把握合适的“度”,在做生命的“减法”中得其本真之“度”——做事需不偏不倚,不去做“怪力乱神”之事,依循正常平常的生活规律去做。

“中庸”启示人们戒贪、戒躁、戒欲、戒满。

戒除之后,人才是真人,才会成为守节持中恒常有度的君子。

  

(二)中庸之道须臾不可离

  “天命之谓性”。

“天”有自然的天,有宗教伦理的天,还有包括情绪化的天。

这里所说的天,既带有形而下自然的含义,也带有形而上的思想、哲学、理念的含义。

天命赋予人的一种人性,它就是自自然然的,这一点强调了儒家的“性本善”。

“天命之谓性”,按照这种自然规律去发展自由生动的人性。

“率性之谓道”。

27依据生命宇宙的规律,按照人性自然去延伸。

不能反生命宇宙规律,反规律的人最终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因为规律大于个体。

“修道之谓教”。

这里的“修”不是去修道,“道”蓬勃于天地之间,浩然之大气也,何以可修“道”呢?

那么修什么呢?

修为自己——用外在之道改造人先天的本性,不断地去修养、提升、陶冶自己,然后和大道合二为一,跟随着大道,与大道相通、相合、相正、相荡。

这就是教化,这就是教育。

遵循自然,获得道行,最后得到教化和提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这个规律,这个宇宙间的道,还有包括人本身要遵从要相激相荡的和谐之道是一刻都不能离开的。

很多人内心阴暗有一些私心杂念,离道很远,当然会受到道德的惩罚。

“可离非道也”。

能够离开的那个东西,就不是大道。

有些人一辈子是与道无缘的。

所以要回归到大道,不可离道。

《中庸》认为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就叫做教化。

道是片刻也不能离开的,可以离开的就不是道。

  (三)中庸的高度与难度

  施行“中庸”之道绝非易事,难度很大。

孔子曾说: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话说得似乎很绝对。

这有孔子的考虑。

“天下国家可均”,要把天下治理好,要让国家的每一个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这就是平治、平安、平定而治理国家。

确乎很难,做到的人很少,只有尧、舜这样伟大的国君才能够做到。

“爵禄可辞也”,人生在世,很多人是“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推辞掉官位和金钱,只有那种秉承了天下正气,坚守大道的知识分子和勇义之士才可以做到,而一般人都很难做到。

“白刃可蹈也”,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英勇就义也毫无惧色,非常难。

这三者都极为不易。

孔子用三件很难的事情——“国家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对比映衬中庸最难。

“中庸不可能也”。

孔子把中庸之道的推行看作比“国家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更要难以实现的事情,原因就在于中庸更为内在、持久、日常。

孔子以他漫长的坚守而达到中庸之道。

在孔子一生中,一直把恪守中庸之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准则。

一个人要实现中庸之道,需要具备优秀的素质和坚毅的心志。

  天下最英明的国君才可以把国家治好;天下最优秀的作为民族脊梁的知识分子才可以看破功名利禄,坚守自己的德性和理想大道;天下最勇敢的人,像苏武、岳飞、文天祥等才可以不惧死亡、赴汤蹈火。

28这三者实践起来非常难。

但是孔子认为“中庸不可能也”。

因为均天下是一种智慧,世界上有智慧的人很多。

辞爵禄是忠义,世界上忠义的人不能说很多,但不乏忠义之士。

蹈白刃是勇毅、勇敢、坚毅,不能说天下人都是勇毅之人,但是天下确有英雄存在。

智慧者、仁义者、勇毅者难能可贵。

中庸之道,不仅仅需要勇敢,需要智慧和需要忠义,更加需要坚守,更加需要执着。

  中庸之道,把握这个中的度,再通过日常住行的方式去实践,的确非常之难。

孔子传达的思想是:

伟大的事情、拍案而起的事情往往很容易,而那种在日常生活中默默无闻地坚守一种中庸尺度,却分外不易。

知识分子在不达时坚守自己的道义,在达时把那种正确的道推之天下而不移。

孔子不是危言耸听,不是过分夸大,而是恰到好处地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坚守、平白独处时的意志和自觉的判断力、从小事做起的可贵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中庸不可能也”,并不是说中庸做不到,而是说需要坚毅的精神和意志才能把握好“度”并做到持之以恒。

孔子对中庸之道持捍卫和高扬的态度。

  一般人对中庸理解过于肤浅,孔子对此有感而发,将中庸推到了比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起人们对实行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子曰:

‘中庸其至矣乎!

民鲜能久矣!

’”合度合适地实行中庸这种不偏不倚之道是极高的,而正因为高,“民鲜能久矣”。

老百姓很少能够达到这种长久的状况。

中庸确实很难,之所以难就在于人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失去了自己的常态。

人们宁做大事不做小事,宁做光明鲜亮的事不做那种素朴艰苦的事。

这都是不以中庸精神做事。

如果这种不以中庸规律做事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原则导向,那么,那些真正扎扎实实、为民请命的民族脊梁就失重。

人们就学会了走捷径,总是想着用最小的投入甚至不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回报。

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是“中庸其难哉,民鲜能久矣”的状态。

既然“民鲜能久矣”,那么孔子是否做到了中庸?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家境十分贫寒。

在《论语》中记录了孔子这样一句话,“吾少且也贱,故多能鄙事”。

29据文献记载,他先在鲁国贵族家里做过管理仓库的人员,后来又做过管理牲口的小官。

由于小时候给富人家放过羊,很了解牲畜的习性。

上任之后,孔子制定了卓有成效的管理措施。

不到一年,饲养场里便牛羊成群,于是,这年的祭祀都用了最上乘的牲畜,朝野上下无不赞誉孔子,鲁昭公对此也十分赞赏。

30孔子的所作所为证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类有一个劣根性,这个劣根性就是违反平淡恒常。

在孔子看来,具有平常心是对人最高的评价。

但是,由于今天我们引进了西方的竞争斗争,人总是想要超越自我和别人,总是不愿意成为真正的自己,带有狭隘目的去做事就缺乏平常之心。

一切纷争都基于不安于寂寞,一切的战争和斗争都源自以邻为壑的偏狭观念,一切罪恶来自想最大限度地置别人于一种贫穷落后的境地,而使自己达到一种辉煌无比的状态。

这种偏狭观念导致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甚至导致社会内部的断裂和长久的动荡不安。

  而孔子则与此相反,他从来不怕做低贱的事情,他不怕人们说他平常。

他总是去做一些低下平常之事。

这个低不是一味求低,能把低做好,就能做高的;能把平常事情做好,就能做不平常的事情;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就能把社会和国家的事情做好。

这一思想受到后世的推崇。

三国刘备就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1

  人都说自己智慧,选择中庸之道,但是“不能期月守也”,尽管可以一时做到中庸,却坚持不了一个月。

孔子在这里提出两个问题,第一,在理论上可能知道了中庸之道的重要,但在行动上却不能运用在实践上。

第二,在实践上可以运用的人,可惜不能坚持而只能在短时期之内运用,时间稍微一长就不能坚守。

这都说明了中庸之道是很难坚守的。

二中庸之道的方法与实践

  中庸是一种方法和实践。

孔子曾用“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来盛赞虞舜的中庸之德,而“用其中于民”正是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

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在对立的两极之间寻求适中的解决方案,犹如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地达到适中,因为“过犹不及”必然走向反面。

将“庸”理解为恒常之用,正与孔子“中庸”本义一脉相承。

如果说“中”是一种知,那么“庸”就是实践,知已很难,行则更难,可谓知难行亦难,甚至知难行更难。

  

(一)过与不及的历史经验教训

  《中庸》引用孔子的话“子曰: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赞美中庸之德,感叹人们很少能够做到中庸,其原因是“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聪明人做得过头就离开了中庸,不太聪明的人又达不到中庸。

“过”和“不及”这二者都离中庸甚远。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道之不彰明,我是知道原因的,是因“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贤良的人做得已经“过”了,而不贤良的人又达不到。

这里孔子提出两个关键的概念——“过”与“不及”,这正是中庸的两个极限,一端是过了,一端是不及,只有达到中间才会合律适度。

  没有一个人不喝水不吃饭,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品尝出其中的味道。

“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为什么食而不知其味呢?

为什么眠而多梦呢?

这是因为我们心在别处。

心本来在这儿,由于杂务缠身,很多事情使人们灵魂出窍飘飘忽忽,心不在胸中,思维不在脑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必然是心在别处。

“子曰:

‘道其不行矣夫?

’”是以自我反问的方式提问,大道真的不能实行起来了吗?

从表面看这是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然而实际上孔子认为大道是能实行的,因为孔子自己就是一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

在这个茫茫世界,大道真的就实行不起来吗?

大道真的就消隐了吗?

大道真的就没有了吗?

这里隐含的本体问题是:

如果大道真的没有,那么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精英,其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什么价值呢?

因为,知识分子和精英存在的意义就是担当道义,甚至说就是“天下为公”的仲裁者、担当者,正是因为他们用自己已明白的道理去启蒙自己,同时也启蒙传承他人,整个社会才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32否则天下为私,整个社会人欲横流,也就不成其为仁人志士的社会了。

这里,孔子通过一种带有反问和自我疑问的方式,肯定大道是要仁人志士的努力才能够传下去,不去实践不去努力,道必然远离人和人类。

  

(二)行中庸之道的三大实践

  孔子感叹中庸在天下难以实行,然而自上古时,从尧舜禅让开始,中庸之道便开始实行。

“子曰:

‘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朱熹对此注释道:

“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

然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

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孔子说,舜真是大智慧的圣人,他特别喜欢提问。

这提问充满了玄机。

但是今天,好问却被人诟病。

如果今天一个人德高望重知识渊博,他好问的话就会被人耻笑,一是笑他不知为耻,二是笑他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这么浅显的问题都不知道。

在孔子看来,这没有什么可耻的,因为孔子自己就很好问。

33

  《吕氏春秋》、《史记》、《礼记》等多种古籍都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

34生于春秋末期的老子博学多闻,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吏。

当时的孔子虽远在鲁国,但醉心于周公所制的礼乐,对于老子更是抱有深深的敬意。

汉代的《孔子问礼图》就呈现了孔子与老子第三次见面的场景。

当时,老子在家乡讲学,孔子在陈蔡被围时,在鹿邑再度问礼,老子详尽地介绍了自己的辩证哲学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宇宙起源的基本看法,向孔子深入阐述了圣人之道、修身之道和治国之道,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并尖锐地批评了当下的现状和制度,这使孔子受到极大的精神启发和心灵震动。

孔子不仅向自己敬仰的老子求教,更主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种好问的精神值得后人推崇。

  孔子对舜好问的精神推崇备至,这种精神对中庸之道的实行有特殊意义。

正是因为问,他达到了两个目的。

一是凡事问人,使得自己的事变成大家的事,使得个人的困惑与个人思考的尖端问题,成为共同来思考共同解决的问题。

我给你一个思想,你给我一个思想,我们同时拥有两个思想,因为思想是可以分享的。

凡事让大家共同来探讨结论,可以防止自己的误读,防止自己的偏窄,并且只有大家来关注这个事情,事情才会成功。

这是舜好问、孔子好问的一个原因。

二是好问还有一个重要的精神素质,可以使自己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好问就是一种有进有退的方式,它是征求意见。

好问,就是在前进时给自己留下了退路,在无路可走时仍有一条路。

好问可以告诉自己,原来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惟一的方案,而可能有多个方案。

  在我看来,往往莫测高深的理论最终显出浅薄,往往浅近的语言能道出微言大义。

“好问而好察迩言”,“迩”就是浅与近的意思,“好察迩言”就是善于体察那些浅近的话。

有些哲学著作往往令人不知所云,有些宗教著作使人觉得隔得很远。

而浅近的话直指人心,如“人要做事业,不要做是非”这句话很简单,人人都能懂,就是说人好好去做事,不要去搬弄是非。

这句话用谐音方式把“事”与“是”连到一起,这就叫做“迩言”,浅近的言论,让人远离是非,远离争端,而踏踏实实做事。

  孔子提出舜的三个品德,一是好问,二是喜欢去体察体会那些浅近的话,三是“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恶与善问题关乎道德的深层问题。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还是“以怨抱怨”。

所谓“以德报怨”就是人家打了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也伸过去。

基督教传教士奉行这种做法。

但是孔子是有中道原则的,他马上就问,那“何以报德”?

既然“以德报怨”的话,那用什么来报德呢?

最后孔子说了四个字——“以直报怨”。

35“直”就是用率直、正直的态度去回答怨。

比如说,这个怨来势凶猛,你当然不能用德去报它,而是“以直”,即用正直的直率的态度,不遮掩的态度去回应它。

“以德报德”,只有对美好的品德,你才能用发自肺腑的好德性去感恩报答。

这里的“隐恶而扬善”,为什么用隐恶,而不是用戒恶惩恶杀恶?

历史上有过很多战争,如黄帝和炎帝打仗惊天动地,最后觉得杀戮太多罪孽太重,后来也握手言和。

隐恶就是说隐而不发,不主动去揭露别人。

虽然不去说,但是在人的内心有是非判断力。

“隐恶”还隐含一层意思,意味着相信他觉悟时,会认识到自己的恶,而会自处解决。

“隐恶而扬善”代表了东方文化的一种怀柔思想,以宽厚之心待人接物,承认人性的善良,这正是儒家仁爱精神的集中体现。

儒家思想强调,恶是暂时的,善是本原的,善是本,恶是流。

一个人只要不断地推举高扬他的善,他就会去以善抑恶。

  事物两端就是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就是过和不及,“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在两端之间去寻找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并且对这个平衡点掌握得非常精妙,此时许多问题就会像冰释一样很好地解决。

而用于其民,人民就会安居乐业。

如果用偏激的方法去做,受害的是老百姓,如果用过分保守的方法去做,不作为的方式去做,受害的也是老百姓。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端相对取其中”。

这个“中”绝不会是二分之一的“中”那样简单而确切,而是说要找到这个事情的最恰到好处、合度的解决方式,如同找到0.618的黄金分割的精妙一样。

“其斯以为舜乎”,大概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了吧,舜之所以会成为圣人就在于他行了中庸之道。

据说舜传位给夏禹时曾经说了十六字真经: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阙中”。

36说的就是如何把握那种精微的度,如何把握最高的领导艺术的平衡。

可以说,这正是对中庸之道的真正领悟和贯彻。

  (三)中庸强调从细微处着眼从慎独做起

  《中庸》从更为人性的或者心理的角度分析中庸实践。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有教养的君人要警戒谨慎。

谨慎什么呢?

“其所不睹”,就是在别人看不到时要注意并戒备——慎独。

“恐惧乎其所不闻”,在人们听不到你的地方也一定要注意,要有一种自我戒备恐惧。

这两句话还有一种解释:

要警戒那些自己看不见的东西,要恐惧那种自己听不到的事情,也能讲得通。

这个世界由道、理、义在规范制约着人类社会。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启发人们,超越于人之上还有人看不见听不到的维度。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没有什么东西比隐讳的东西更容易被呈现出来被人看见,有些人将自己的凶悍愚蠢藏起来,以为别人看不见,其实是藏不住的,反而因为隐藏而更加显示出来。

“莫见乎隐”,没有什么比所隐藏起来的那些东西更能够显现出来,有人认为很多事情很小,见小利去拿小利,那你今后可能见大利去拿大利,最后可能窃国。

“莫显乎微”意思就是说,极其微小细微的东西,都会呈现出来,逃不过众人的眼睛。

儒家思想强调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入手,所以“莫显乎微,莫见乎隐”,“隐”和“微”就是这个含义。

“君子慎其独也”。

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恐惧自己单独的时刻不做坏事,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而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