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276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docx

《教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docx

教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如何教,难题不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

这篇课文是一篇特写消息,根据教材单元教学要求并结合课文的特色,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及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体会课文标题的新颖性。

然而,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呢?

如何设计才能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的要求呢?

本人在反复的构思、实践和吸取多方的经验之后,得出这样的体会:

用“比较”的方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起来觉得轻松。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用一分钟的时间对新闻的概念、要素、特点和结构进行回顾一遍。

 

其次,给学生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接着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照片资料,以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其次,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

2〉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

这两个问题能概括上述学习目标,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完成了。

这两个问题重点探讨第二个问题。

本人根据课文内容改写一篇一般性消息,作为资料印发给学生,主要是为了跟课文(特写消息)作比较,让学生从两者中找出主要表达手法上的区别。

接着探讨课文在描写上是如何体现细致这个特点的,也就是课文对现实场景的描写是如何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的。

这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分析,老师只需点拨和归纳。

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老师的归纳,学生不仅领会到特写消息和一般消息的区别,也掌握了特写的表达技巧。

以上是课文特色表现之一。

 

课文特色表现之二是含蓄的语言风格。

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自己说。

 课文特色的第三个表现是标题的新颖性。

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自己说。

 

另外补充一点,课堂上要强调朗读,对描写精彩的语句,体现含蓄语言风格的语句,要求学生朗读,根据教学过程,长的齐读,短的个别读,让学生从自己读或听别人读的过程中去得到体会。

 

以上两个问题探讨完毕之后,老师做个总结。

 最后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做四道练习题。

 

总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充当引导的角色。

 以下是本人的课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照片资料.  2.课件  3.新闻材料 【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

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 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

何时 2、 where:

何地 3、who:

何人 4、 what:

何事 5、 why:

何因6、how:

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

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2〉短:

消息要求短。

3〉快:

时效性 4〉活:

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5〉强:

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 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 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

) 三、 请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

(让学生找 ①学生齐读)1、课文有哪些特色?

(比较阅读) 板书:

 

1、描写 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 现实场景的描写 生动的可听性 富于动感 鲜明的色彩感 2、语言 

含蓄 用事实讲话:

现场与背景相结合 (让学生找出体现含蓄的语言风格的语句,并且③学生齐读) 3、标题 新颖 

1、描写细致 

细致:

(举例比较) 

①4时30分:

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②4时30分:

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细致的程度:

 (举例比较。

提示:

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 ★4时30分:

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0点左右: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

★4时40分:

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2、语言含蓄:

(比较和体会以下例句)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

 

标题1:

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2: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完美结束(本人根据课文改写的一般消息的标题) 标题1:

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

虚实结合“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

“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总结 

四、积累与巩固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旗帜(qí zhì)掩映(yan yìng)瞩目(zh?

 mù) 展拓(zhan tuî)冉冉升起(ran ran )凝重(níng ) 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绪幕的。

(  ) 

(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

(  ) 

(3)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

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 ) (4)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

(  )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

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

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

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

有考生告诉记者:

“题目新,题型新。

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

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

”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前准备】 

抽样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感触比较深的句子进行排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

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

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

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

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

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

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

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预设:

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明确:

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预设:

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3.写作背景: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并思考,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哪里?

 预设:

 

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参观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

 

三、细部揣摩:

 

(环节一)讨论探究:

 

课前准备:

请同学们预习,并找出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或者不理解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每个学生写3—5句 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整理出排行榜: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

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

“够了”。

 

针对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做在线讨论,将自己对该细节的感悟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发表议论。

并让在座的同学对评论做出一个简单的评议与总结。

 

(环节二)在线思考: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

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

请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

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奥斯维辛有什么?

为什么要写下这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

 

明确:

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

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

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

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教师总结:

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

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

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

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范例: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五课堂小结: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

 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

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

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

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

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

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六作业(二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

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七教学设想:

 

以组织讨论该新闻稿当中的细节描写为课堂重点,问题设置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附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真相:

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 

 对法西斯的愤懑,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 

 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11、包身工·教案 一、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概括作用 

3、认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的反人道本质,接受情感教育 二、 教学重点 

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 教学难点 

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特色 四、 教学方法 

讲读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体裁:

报告文学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

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其特点:

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二、 介绍作家及作品 

夏衍:

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

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

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

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三、 文章的结构把握 

      段落 、记叙 、说明、议论 

1—8 (1—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 9—17 (9—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 

18—25 (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国的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                                        大的趋势  

26—33 总结全文。

概述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四、  在了解课文结构的基础上,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细读描写包身工一天活动的段落, 感受她们所受的非人待遇,并概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A)分别朗读1—4段,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 这一场面描写按什么顺序着笔,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符合原文:

 

 A、先写打杂再写包身工;B、先写地下再写楼上;C、先写群体再写个人;D、先写环境再 写人的活动 (D) 

2、 试用一个词概括穿拷绸衫裤的男子的形象。

(凶恶) 

3、 用扼要的词语概括一下这几段中所描写的包身工住宿的环境的特点。

(地方窄,空气浊) 4、 分析描写楼下包身工起床情况的这句话:

“打呵欠„„小便。

” 

(1)试用一个词语概括句中所描写的情况(乱哄哄) 

(2)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

(住的地方太狭窄) 

(3)这句话用了7个短语,这些短语按什么顺序排列?

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按起床时动作先后的顺序排列,这一连串动作的记叙与描写具体表现了骚乱的情况) 

5、 分析描写楼上的包身工起床下楼的句子“蓬头、赤脚„„” 

(1) 用一个短语概括这句子描写的情况。

(狼狈不堪) 

(2)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穿拷绸衫的男子的威迫) (3) “冲”这一动作表现了包身工当时怎样的心态?

(害怕) (4) 这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话把描写包身工起床后赶忙下来的短语放到主语前边,突出了她们当时的狼狈相,更深刻地表现了她们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怜) 

6、 第二段最后两句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表现?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的出现?

 (表现了包身工长期受非人的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态) 7、1—4段和第5段都写到包身工住的条件的恶劣,两者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1—5段写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介绍恶劣的住宿条件,这是群像的描写,写的是“面”,作者还写了群体中的个体即“点”。

“点”写的是谁?

  

(前面用叙述、描写方式通过写起床情况表现了住地的狭窄,空气的污浊,后者用说明方式直接作介绍。

前者形象、具体,使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后者准确,使人有全面的了解。

两者结合给人较完整的认识。

这样写法显示了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技巧的熟练);(十五六岁,没有名字,手脚瘦得像芦柴棒,被人叫作“芦柴崐棒”的人) B)文章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也有“点”的描写。

请同学朗读13—15段、21—23段,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什么?

 

(目的在说明包身工没能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现她们受残酷的压迫。

) 

2、场面描写着笔有轻有重,表现有主有次,14、15段的场面描写重点是“芦柴棒”的惨,打杂的“凶”,还是老板娘的奸?

(打杂的凶) 

3、分析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的,把15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 “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

 

(摔、踢、泼三个词表现了打杂的“凶” ) 

小结:

这一段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得很好。

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

“芦柴棒”的“跳”使这个场面描写达到了高潮,寒风的冷,“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

老子给你医!

”相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悲惨,短短的一段文字使人发指。

这一段“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相配合,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4、选材要有典型性的材料,21—23段是“点”的描写,写“小福子”受惩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讨论:

 

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

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

小福子受到哪些人的惩罚?

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

 

小结:

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体现出她们悲惨的处境。

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

她只因为整好了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遭打,“拿摩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个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

此外还会被饿饭、吊起、关黑房子等惩罚。

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

具体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课文的内容充分,典型突出的点上的材料使课文内容深刻鲜明。

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C)全班朗读26—33段,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26段,并回答:

 

1、这一段是写什么的?

(是写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 

2、这一段共有三句话,各从什么角度去表达这一段的中心?

 

(第一句从面上作概括的叙述,第二句是作形象的描写,第三句举典型人物作点上的描写) 3、第一句开头有六个短语,表述了丰富的内容,试指出每一个短语所指的内容:

 “两粥一饭”指:

(恶劣的饮食) “十二小时工作”指:

(长时间的劳动) “劳动强化”指:

(沉重的工作)  “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指:

(超经济剥削) “猪一般的生活”指:

(生活条件恶劣) “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指:

(受压迫的惨重) 

4、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表达作用?

 

(排比:

加强了语势,增强了感情色彩。

反复:

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

比喻:

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使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 

提问:

27、28段,29、30段各主要写什么?

(写老板娘剥削包身工的狠心) 提问:

主要写什么?

(以“芦柴棒”为例,具体地揭露包身工受剥削的深) 小结:

26—30段是课文第四部分的一个层次,作者作者从总体(面),从个体(点),又从反面写老板的狠作反衬,揭示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第二课时 

一、 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是如何形成的?

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

它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

  6—8段 由包工头“招工”的实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 由“芒柴棒”等人的实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发展的三个原因。

 24—25 以大量确凿的数据阐明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实况。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胁和三大罚规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明确:

文章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反映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使读者对包身工的悲惨遭遇产生触目惊心的形象认识。

中间穿插的对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趋势等的说明、议论 ,又能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获得理性认识。

 二、 这种“吃人”的制度还会存在吗?

 

学习文章的最后三段(31—33)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

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鸣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2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样惨无人道的待遇。

 

33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