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资企业求职生存全攻略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724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资企业求职生存全攻略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德资企业求职生存全攻略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德资企业求职生存全攻略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德资企业求职生存全攻略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德资企业求职生存全攻略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资企业求职生存全攻略档.doc

《德资企业求职生存全攻略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资企业求职生存全攻略档.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资企业求职生存全攻略档.doc

德资企业求职生存全攻略】想去西门子,奔驰的同学看看吧!

2012年04月13日19:

11:

00

每个国家的企业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管理模式、风格和文化积淀,我们已经在上一期中了解了美资企业的特点,这一期,让我们走进德资企业,看看在德资企业的工作特点以及求职、生存之道。

【往期回顾】【美资企业求职生存全攻略】想进宝洁、微软、IBM等美企的看这里~~

一、      走进德企

1.1德企三“重”

1、能力重于学历

投资我国的德资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如汽车、电子、化工、基础设施等。

这些企业的招聘对象多为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注重应聘人员的业务能力。

即使一个售后服务工程人员,也必须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背景。

据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人事部总监及执行副总裁马亚(WilfriedMeyer)先生介绍,西门子最青睐年轻、充满活力的专业人士以及工程师,他们对人才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

知识、经验和能力。

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商务知识和市场知识;经验包括本专业领域的实际经验、项目经验、领导经验和跨文化工作经验;能力包括推动能力、专注能力、影响能力和领导能力。

德资企业不看重学历,比如西门子,只有在应聘者三方面考核结果都相同的情况下,学历高的才可能拥有一定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本科直升硕士的话,很可能会遭到拒绝。

因为德资公司认为,只有进科研单位或行政部门的人才有必要读研究生,实践性强的岗位经验更重要,本科学历就足够了。

 

2、态度重于能力

德国人严谨认真、讲究逻辑,在选拔本土人才时,更青睐拥有同样特质的应聘者。

WIBU-SYSTEMS公司是软件及数据信息保护行业中的资深企业,其上海首席代表李海亮先生告诉记者:

“我们没有苛刻、怪异的测试,也不要求应聘者是行内的顶尖高手,因为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实力去培养员工。

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高度负责。

”李海亮总结说,目前上海WIBU正处在由代表处转变为公司的阶段,如果具备较好的教育背景、相对简单的职业经历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就会受到公司欢迎。

 

3、英语重于德语

懂德语是否是进入德资公司的必要条件?

德国吉玛股份公司驻华首席代表潘云喜先生表示并非如此:

“在公司,英语是主要交流工具,不管应聘哪个职位,英文的听、说、读、写都要过关。

”尽管流利的英语能让你在德企沟通无阻碍,但如果想做到中高层,还是得会说德语。

这不仅更有利于沟通,最重要的是在心理上能让德国人觉得更加亲切。

 

1.2员工培训

德资公司的员工培训计划一向比较完善,许多白领正是冲着这一点,才前赴后继跳进德企的。

德国工商总会中国首席代表葛礼慕(Dr.KlausGrimm)先生介绍说,员工培训项目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类。

培养跨国经理人

该项目由德国工商总会、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意在将优秀的本土管理人才输送到德国,经过欧洲MBA的学习培训后,再代表德国企业回中国任职。

经过培训的学员掌握了国际化的经营知识、方法和技能,具有国际化经营理念,能更好地帮企业拓展跨国经营业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据了解,该项目在中国的7年间已经打造出251名优秀经理人,不过被该项目选上是非常不容易的。

由于德国制造业发达,应征者所学专业必须是理工科,其中机械和汽车专业需求最大,占到一半左右;有至少4年的管理或销售经验,具有公司所在行业的从业背景;精通英文,TOE?

鄄FL成绩至少在550分以上;有一定德语基础的会占有优势,但并不明显。

 

员工德语培训

为了适应德资公司职员对德语学习的需求,德国工商总会和一些国内的大学合作推出了德语培训班,也有的公司把员工送到德国去学习。

「德企通过语言课程吸引中国人才」

德语一直被中国学生视为难学的外语。

近年来不少德国企业为吸引中国人才在华设立德语奖学金,使德语在中国学生中流行起来。

记者日前从清华大学获悉,仅2005年一年就有300多名大学生、博士生和教授开始学习德语,这与过去寥寥无几的学习者形成鲜明对比。

不少学生希望获得由德国公司设立的“清华之友德语奖学金”,进而进入德国企业工作。

据介绍,“清华之友德语奖学金”是由德国科德宝公司等三家德国企业于1993年发起创立的,旨在促进中国师生学习德语,了解德国文化。

“显而易见,德语目前在作为必修课的英语之后成为清华大学最受欢迎的外语。

”德国科德宝公司驻华代表哈诺·文茨勒说:

“我们希望启用本土化的经理人,能够熟练掌握德语的中国人才无疑是最佳选择。

文茨勒指出,近年来,中德关系发展良好,中德贸易稳步增长,给许多德国企业带来了商机。

以制造业为主要业务的科德宝公司与其合作伙伴共在中国雇有9000名员工,营业额达5亿欧元。

该公司计划到2010年总营业额和员工数翻一番。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德两国在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实质性互利合作愈加密切。

中国目前是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近年来,中德两国的双边贸易额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今年有望突破700亿美元,两国约定的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很可能提前实现。

目前,德国在中国的投资已超过150亿美元。

文茨勒说:

“毫无疑问,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强培养和招聘中国人才的活动。

据悉,目前一批德国企业已认识到通过语言和文化教学在中国培养本土化人才的重要性,相继在上海、吉林、辽宁等地着手设立由企业资助的德语课程。

 

企业自办的培训

一些大公司有自办的培训机构,专为员工提供内训。

西门子管理学院于1997年在北京成立,迄今已经有超过1200名本地员工(15%的白领员工)参加了由该院推出的西门子管理学习项目。

◆太仓德企的“蓝领”培训模式

太仓是中国德资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已有60多家德资企业落户。

2001年,在太仓的两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公司和慧鱼公司与我市合作,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与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同步的职业培训中心――太仓德资企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把享誉世界的培养技术工人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引进到太仓,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其培养的技术工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蓝领,受到了德资企业极大的欢迎,甚至出现了学生尚未毕业就被企业抢订一空的状况。

去年,又有一家德资企业——舍弗勒公司投资1800万元在我市创办了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开展“双元制”职业技术培训教育。

创办太仓德资企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的德资企业,在培训中心投入的教育成本折合到每个学生大约合计人民币七点五万元左右,这其中包括教师工资、实习材料、设备折旧等等;而每位学生在三年培训中所交的学费累计不超过两万元。

单从数字表面上来看,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每培训一名学生,企业就要倒贴五万多元,明摆着是一笔亏损的买卖,这似乎不符合企业发展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那么,这些德资企业为什么还热衷于创办培训中心呢?

“双元制”职教模式有哪些特征呢?

“双元制”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在德国,职业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因此也被称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

所谓“双元制”培训模式就是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在联合办学中充分发挥学校的理论优势和企业的实践优势,两者达到合理的渗透和完美的结合。

“双元制”职业培训通常为3年。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

1、同生产紧密结合。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是在两个学习地点,即企业和学校同时进行学习的。

学生一般每周在企业里进行3至4天的实践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学校里接受1至2天的理论教育。

“企业与学校”这一培训比例始终贯穿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序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这样的教育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

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可以立即投入生产,无需再经过适应时间,这就满足了产业部门的需要。

2、企业的广泛参与。

在“双元制”教育中,这种培训是根据企业培训规章进行安排和组织的。

企业培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

培训规章明确规定了培训的最基本内容,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委托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企业里的培训费用由企业负担。

由此,学生可以在企业边实践边理解和消化专业知识,在学校寻找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理论依据,迅速提高工作技能。

3、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双元制”培训结束后,由各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考试,考试是在考试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的。

考试委员会主要是由企业、学校、工会和各行业的代表组成。

职业培训规章和教学大纲的修改意见必须经以上代表一致通过后,方可实施。

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从以上“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特点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培训教育模式的优势。

因此,这种培训教育模式受到了德国企业的推崇。

来自德国的太仓德资企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负责人,现已62岁的希普斯先生告诉笔者:

“一个企业家要投资,一般要有一个回报的预期,这是一个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企业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优势,要保证它在和对手竞争中的优势,要保证它在将来的竞争中仍然处于有利的地位,它就必须要考虑到它企业的接班人、它企业工人的接班人、中层的接班人问题,所以企业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或者委托培训机构,培养对自己企业有用的技术工人。

这就是德资企业在太仓建立技术工人培训中心的原因之一。

在太仓的德资企业大都是制造业企业。

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制造业都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许多发达国家都以制造业作为立国强国之本,参与竞争。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工业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诞生和崛起。

制造业企业特别需要掌握高技能的技术工人。

从德资企业在太仓的实践来看,刚开始企业使用一般工人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加工完成一个零部件,现在企业使用经过职业培训、掌握了现代化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技术工人后,一秒钟就可以加工完成两个零部件。

这样,企业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利润空间,而且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由此,技术工人就业前的培训费用在就业后源源不断地回报给了企业。

这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盈利模式。

在宏观层面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对职业技术人才培训都十分注重,政府部门甚至出台了有关政策,推动和支持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

比如在德国,对于没有开设职业培训的企业,政府部门要另外收税,以确保职业人才的培养与输出的良性循环。

德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人们在探索德国科学技术与经济迅速发展的奥秘时发现,德国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发达的职业教育是促成该国强盛的关键所。

在德国,企业界人士更是认同职业教育就是产品质量保证,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

 

1.3德企的生存之道

1、交流不宜拐弯抹角

德国人谈事情直奔主题,从不转弯抹角地兜圈子。

他们更关注你所说的话,而不是手势和表情,这不是不礼貌,只是他们更强调结果。

和德国人讲话应尽力避免模糊的用语,你的含蓄、委婉,在他们那里可能造成误解,甚至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

面试的时候尽可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包括薪金要求,他们对此会很赞赏。

 

2、严格遵守工作程序

德国人以精确著称,看重效率和质量。

和他们签订合同时,如果文不对题、描述不准或夸大其辞,就会失去他们的信任。

德国人时间观念极强,讲究计划、恪守承诺,严格按照日程表执行工作,因此平时不要迟到早退。

当然,过分的严谨,也会造成保守、刻板,缺乏生气和冒险精神。

在德企工作,要做好适应这一切的心理准备。

 

3、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德资企业的结构特点是权力分散,专业人员的工作都相对独立。

每个职位该负责哪些事情是定死的,超出范围的可以拒绝做,如果未尽责任,则可能会被降职或处罚。

正因为职责范围明确,必要时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旅游购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