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语言的演变课堂达标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654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语言的演变课堂达标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语言的演变课堂达标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语言的演变课堂达标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语言的演变课堂达标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语言的演变课堂达标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语言的演变课堂达标测试.docx

《高二语文语言的演变课堂达标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语言的演变课堂达标测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语言的演变课堂达标测试.docx

高二语文语言的演变课堂达标测试

6语言的演变

一、基础部分(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氛围(fèn)矫揉造作(jiǎo)不着边际(zhuō)

B.给予(ɡěi)乳臭未干(xiù)垂涎三尺(xián)

C.澄澈(chè)沸反盈天(fèi)安常处顺(chǔ)

D.开辟(pì)岸芷汀兰(zhí)浮光跃金(yào)

答案:

C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即使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

B.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

C.也有一些字眼的意义变化和事物的名称改变,跟人们的生活不一定有多大关系。

比如“江”“河”,后来都由专名变成通名了。

D.字眼的变换有时候是因为忌讳:

或者因为恐惧、厌恶,或者因为难听。

答案:

B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举止(姿态、风度)举手之劳(轻微的劳动)

举措(举动、措施)举国上下(全国上下)

B.开拓(开辟、扩展)开门见山(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

开销(支付费用)开宗明义(作文一开始就说出主要的意思)

C.顺民(安分守己的人)民不聊生(人民没有办法生活)

民选(由人民群众选举)民脂民膏(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

D.文才(写作诗文的才能)文过饰非(写文章粉饰过错)

文思(文章的思路)文不加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

答案:

B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要了解小说中动作描写的重要,该读一读老舍的话:

“当你写到戏剧性强的地方,最好不要写他的心理活动而叫他用行动说话,表现他的精神面貌。

”(《人物语言及其他》,引自《小说创作论荟萃》,长江文艺出版社)

B.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跟我走”、“天有多远”、“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这些问题。

C.这种独特的美的内涵是什么,是奇?

是险?

是秀……是兼而有之,还是其他?

D.该段文字引自李学勤《论文研究与历史研究》,发表于《中国文物报》1998年3月11日第10期。

答案:

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春节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和外出旅游方面的消费开支,已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B.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也是成败的关键。

C.最近,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地报道了恐怖分子制造的莫斯科大劫案。

D.“心连心”艺术团在老区的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答案:

A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孤家寡人,必将削弱、破坏目前的国际反恐联盟。

B.“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出于反恐作战的现实需要,调整对华政策,转而谋求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

中美关系迂回曲折,再次呈现逐步改善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C.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D.在我国基层法院的司法审判中,由于法院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曾经出现同一性质的争议在同一法院作出不同甚至大同小异的判决。

答案:

C(A.“孤家寡人”是一个名词,用在此处从词性和意义上均不合适,改作“一意孤行”或“独断专行”较为合适;B.“迂回曲折”指的是事物发展出现波折反复,用在这里显然不妥,可改为“峰回路转”;D.“大同小异”与前文的“不同”意义重复,放在“甚至”后显然不当,可改为“截然相反”。

二、阅读部分(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10分)

文艺不单是作者人格的表现,也是一般人生世相的返照。

培养人格是一套功夫,对于一般人生世相积蓄丰富而正确的学识经验又是另一套功夫。

这可以分两层说。

一是读书。

从前中国文人以能熔经铸史为贵。

韩愈在《进学解》里发挥的这个意思,最为详尽。

读书功用在储知蓄理,扩充眼界改变气质。

读的范围愈广,知识愈丰富,审辩愈精当,胸襟也愈恢阔。

在近代,一个文人不但要博习本国古典,还要涉猎近代各种学问,否则见解难免偏蔽。

这事固然很难。

我们要精选,不要浪费精力于无用之书。

要持恒,日积月累涓涓终成江河。

要有哲学的高瞻远瞩,科学的客观剖析,否则食而不化,学问反而足以桎没性灵。

其次是实地观察体验。

这对于文艺创作比读书还更重要。

从前中国文人喜游名山大川,一则增长阅历,一则吸纳自然界瑰奇壮丽之气与幽深玄妙之趣。

其实这种“气”与“趣”不只在自然中可以见出,在一般的人生世相中也可得到。

许多著名的悲喜剧与近代小说所表现的学识精神气魄正不让于名山大川。

观察体验的最大功用还不仅在此,尤其在洞达人情物理。

文学超现实而又不能脱离现实,它所创造的世界尽管有时是理想的,却不能不有现实的真实性。

近代写实主义者主张文学须有“凭证”,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你想写某一种社会或某一种人物,你必须对于那种社会人物的外在生活与内心生活都有彻底的了解,这非多观察体验不可。

要观察得正确,体验得深刻,你最好投身他们中间,和他们过同样的生活。

你过的生活愈丰富,对于人性的了解愈深刻,你的作品就愈有真实性,不致如雾里看花。

7.文中加点的“另一套功夫”中的“功夫”与“这个道理”分别指什么?

(2分)

答案:

(1)读书和实地观察体验;

(2)文学超现实而又不脱离现实。

8.本文认为“观察体验”的功用是什么?

要取得这些功用要做到哪些?

(3分)

答案:

(1)增长阅历;吸纳自然界瑰奇壮丽之气与幽深玄妙之趣。

(2)洞达人情物理,观察体验名山大川、人生世相、大自然和社会,做到观察正确、体验深刻。

9.分点简要概括本文阐述的读书的方法。

(2分)

答案:

博贤、精选、持恒,要有哲学的高瞻远瞩,科学的客观剖析。

10.理解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

(1)近代写实主义者主张文学须有“凭证”。

答案:

比喻,形象地强调文学必须反映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2)不致如雾里看花。

答案:

比喻、对比,强调作品的真实性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对人性的了解。

(二)阅读下文,回答11—14题。

(16分)

论是有所肯定,或“是”如何如何,或“应该”如何如何。

这所肯定,有不少是非明显,依常情不会引起争论,就可以用省事之法,论断之后不说理由。

有时是非不那么明显,惟恐听者多闻阙疑,就要加说论的后半段,即举出论据。

有的论据恰足以支持论点,影响及于听者,是心服口服。

有时候,或出于无意,或出于有意,论据不足以支持论点,影响也将及于听者,那不是心服口服,而是存疑或干脆不信。

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各式各样,化繁为简,只说尖端的三种。

一种好的,支持的力量明显,必能取得心服口服的效果。

一种中的,支持的力量模糊,对不对,还要再思三思。

一种可以称为离奇的,违反逻辑,甚至违反常识,只能引来发笑。

人生难得开口笑,所以这类妙论,因为罕见,而且善于利用也会有消毒作用,所以无妨说有更大的价值。

因为有大价值,我泛览时偶尔遇见就如获至宝,并愿意得机会说说,以便“奇文共欣赏”。

恰好今天有半日之暇,想说几桩一时想到的。

一桩,是有那么一阵子,说孔老二该批,论据真就写成书,多到汗牛充栋。

其中一种或两种是,凡是坏话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类都是真的,发自本心,凡是好话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类都是假的,非发自本心,或有阶级烙印。

这样,孔老二就倒了。

可是难免引起疑虑,如果这个推理办法推广,那就连批的人也不免有倒的危险,因为同样可以说,你那些好话都是假的。

又一桩,是前几年,洋鬼子变为越来越香的时候,报上见一篇妙论,论点是应该换穿西服。

这我没有意见,原因之一是我不懂服装美学,不敢信口雌黄;之二是,这论点没有法律的拘束力,我不愿意更新还可以仍旧穿。

论据记得不少于六种,其中一种是,只有换穿西服才显得精神。

我一时为古人担忧,对这项论据颇有意见,因为,如果此论据可以成立,那就连廉颇、李广等都不能精神了,原因是他们都没穿过西服。

再一桩,是一篇报道,记北国几位农民坐软卧去游上海。

这是论据,论点是农民富了。

我当然欢迎农民富,可是因此更担心他的论据太薄弱,因为只是几位,而不是几亿。

还有一桩,是宣扬北京香山附近的所谓曹雪芹故居。

这是红学家几乎皆知的假药假酒一类,即以墙皮内的诗句而论,有的陋劣不通,通顺的一些都抄自《西湖二集》,请问,以这位曹公之才之学,会干这样的无聊事吗?

这且不管,专说这篇介绍文中有这样的说法:

定此处为曹雪芹纪念馆,可以说明此屋必与曹雪芹有关系。

这显然是把因果关系弄颠倒了。

由曹雪芹又联想到最近的一桩,是邓广铭先生送来一份复印文,见于某大学学报,说《红楼梦》不出于曹雪芹之手。

邓先生客气,说他是红盲,让我看看有没有道理。

这种立异以为高的意见并非首创,因为其前还有戴不凡。

这且不管。

文中都讲些什么也可以不管,因为为文有道,不当岔出去。

只说看完,我深感奇文应该共欣赏,立刻寄给周汝昌先生。

幸而最尖端的理由还记得,是据甲戌本第十三回总批: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而断定书非曹雪芹作,理由来自逻辑,是(以下非原文,但可担保是原意):

如果是曹雪芹作的,为什么让他改?

——《史记·汲郑列传》有“后来居上”的话,看了这一桩,推想读者诸君会说,前面那几桩成了小巫,不说也罢。

几桩说完,忽然想到,以读书为牌号的报刊,都是推荐奇文的另一类,有助于进德修业的,我却反其道而行,是不是也想立异以为高?

不是。

我想板起面孔说一点正面的意思,是执笔为文,尤其变成铅字,有所论断,求人人心服口服纵使不容易,总当不使读者看到,都始则皱眉,继而大笑才好。

(选自《张中行近作集》)

11.作者认为:

(1)用论据证明论点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答案:

有时是非不那么明显,惟恐听者多闻阙疑,就要举出论据。

(2)当论据不足以支持论点时,产生什么结果?

(2分)

答案:

存疑或干脆不信。

12.作者所引用的“孔老二该批”的例子:

(1)其中是如何将孔老二批倒的?

(不超过8个字。

)(2分)

答案:

凡是坏话都是真的。

(或:

凡是好话都是假的。

(2)作者批评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分)

答案:

归谬法。

使人认识这推论的荒唐,可论证“始则皱眉,继而大笑”。

13.作者引有关曹雪芹的例子有两个:

(1)说“这显然是把因果关系弄颠倒了”,那么,正确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2分)

答案:

只有跟曹雪芹有关系的,才可以做曹的纪念馆。

(2)说“看了这一桩……前边那几桩成了小巫”,这一桩指什么?

(2分)

答案:

如果是曹雪芹作的,为什么别人要让曹修改。

14.对此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奇文共欣赏”的目的是“善于利用会有消毒作用”,这是说人执笔为文时,有所论断时,应郑重、认真、合乎逻辑等。

B.作者列出五个事例,把它们定为“妙论”,含有讽刺意味,是批评它们“离奇的,违反逻辑,甚至违反常识”的。

C.作者说“为文有道,不当岔出去”,这“道”是指写文章时应注意主次分明,轻重得当,即是重视选材之意。

D.“幸而最尖端的理由还记得”,用“尖端”一词,强调立论产生的影响力大,会让人难于忘却,所以要郑重注意。

答案:

BD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12分,每小题4分)

艺术创作

在世事的喧嚣和纷扰中,我们常常忘掉自己的心灵。

也许现代社会太多的艰难也太多的诱惑,太多的障碍也太多的机遇,太多的失落也太多的可能,我们被拥塞其间,不得喘息;那些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都是牵动我们的绳子。

就这样,终日浑浑噩噩或兴致勃勃地忙碌不停,哪里还会顾及无形地存在于我们身上的那个心灵?

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

一个是外在的,社会性的,变了形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自己,就是心灵。

两个自己需要交谈,如果隔绝太久,日久天长,最后便只剩下一个在地球上跑来跑去,被社会异化的自己。

这心灵隐藏在我们生命的深处。

它是我们生命的核儿,一旦面对它,就会感到这原是一片易感的、深情的、灵性而幽阔的世界。

这才是我们个人所独有的世界。

在这里,一切社会经历都代为人生经历,一切逝去如烟的往事都记忆如新、依然活着,一切苦乐悲欢都化为刻骨铭心的诗……而那些难言之隐也都在这里完好地保存着、珍藏着、密封着。

守着自己,便保护住自我的完整;守着自己的秘密,便保存一份自享的生命内容。

心灵是躲避世间风雨的伞,是洗涮自己和使灵魂轻装的忏悔室,是重温人间的唯一空间,是自己的梦之乡……

然而,它受不住永远的封闭,永远的自知自醉、自我安慰,它也要说话。

它撞开围栏,把这个真实的本质的自己袒露给世界;或者打开一条缝隙,透露出紧锁其间、幽闭太久的风景;或者切盼一位闯入者,让心灵自己经受一次充满生气的风暴……

这就是心灵的表白,人类艺术的起源,这也是真正的艺术,创作充溢着快乐的缘故。

倘若艺术拒绝心灵的表白,那么它不仅缺乏冲击力,创作过程也成了一种乏味的受难。

艺术创作是一种生命转换的过程,即把最深刻的生命——心灵,有姿有态,活喷喷地呈现出来。

这过程是宣泄,是倾述,是絮语,是呼喊,又是多么快意的创造!

所以我说: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存在方式,而是他的生命方式。

让心灵一任自然,艺术便获得生命。

15.文章开头“世事的喧嚣和纷扰”有哪些表现?

(40个字以内。

答案:

艰难与诱惑、障碍与机遇、失落与可能太多,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牵动着人们。

16.第一段结尾“我们身上的那个心灵”指的是什么?

答案:

本质的真实的自己。

17.为什么要“守着自己”的心灵?

从文中找出两条主要的理由。

答案:

(1)它是我们生命的核心,是个人独有的世界(或说个人所有的经历在此保存着)

(2)它是洗刷自己和使灵魂轻装的忏悔室(或反省自己,轻装上阵的加油站)

18.简要回答。

(1)“真正的艺术创作”为什么能充溢着快乐?

答案:

人类心灵的表白。

(2)艺术家的“生命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答案:

让心灵有姿有态、活喷喷地呈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