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复习总结第二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6388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复习总结第二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复习总结第二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复习总结第二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复习总结第二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复习总结第二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复习总结第二版.docx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复习总结第二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复习总结第二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复习总结第二版.docx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复习总结第二版

第二章过程装备控制基础

本章内容:

简单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复杂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第一节被控对象的特性

一、被控对象的数学描述

(一)单容液位对象

1.有自衡特性的单容对象

2.无自衡特性的单容对象

(二)双容液位对象

1.典型结构:

双容水槽如图2-5所示。

图2-5双容液位对象图2-6二阶对象特性曲线

2.平衡关系:

水槽1的动态平衡关系为:

3.二阶被控对象:

式(2-18)就是描述图2-5所示双容水槽被控对象的二阶微分方程式。

称二阶被控对象。

二、被控对象的特性参数

(一)放大系数K(又称静态增益)

(二)时间常数T

(三)滞后时间τ

(1).传递滞后τ0(或纯滞后):

(2).容量滞后τc

可知τ=τ0+τc。

三、对象特性的实验测定

对象特性的求取方法通常有两种:

1.数学方法

2.实验测定法

(一)响应曲线法:

(二)脉冲响应法

第二节单回路控制系统

定义:

(又称简单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检测元件及变送器、一个调节器和一个执行器所构成的闭合系统。

一、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

设计步骤:

1.了解被控对象

2.了解被控对象的动静态特性及工艺过程、设备等

3.确定控制方案

4.整定调节器的参数

(一)被控变量的选择

(二)操纵变量的选择

(三)检测变送环节的影响

(四)执行器的影响

二、调节器的调节规律

1.概念调节器的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变化的规律。

2.类型位式、比例、积分、微分。

(一)位式调节规律

1.双位调节

2.具有中间区的双位调节

3.其他三位或更多位的调节。

(二)比例调节规律(P)

1.比例放大倍数(K)

2.比例度

3.比例度对过渡过程的影响(如图2-24所示)

4.调节作用

比例调节能较为迅速地克服干扰的影响,使系统很快地稳定下来。

通常适用于干扰少扰动幅度小、符合变化不大、滞后较小或者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三)比例积分调节规律(PI)

1.积分调节规律(I)

(1)概念:

调节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偏差的积分成正比

式中:

KI为积分速度,TI为积分时间。

(2)控制作用:

积分控制作用是力图消除余差。

缺点纯积分控制的缺点在于其输出变化总要滞后于偏差的变化。

2.比例积分控制规律(PI)

(四)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PID)

1.微分调节规律(D)

(1)概念:

调节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偏差的变化速度成正比

式中:

TD为微分时间。

(2)控制作用:

微分调节器的输出只与偏差的变化速度有关,而与偏差的存在与否无关。

即微分作用对恒定不变的偏差是没有克服能力的。

不能单独使用。

2.比例微分控制规律(PD)

4.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PID)

(五)调节规律的选取

1.调节规律选取原则:

2.调节规律选取参考

三、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介绍几种简单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

(一)经验试凑法

(二)临界比例度法(又称Ziegler-Nichols方法)

(三)衰减曲线法

(四)方法比较

第三节复杂控制系统

一、串级控制系统

(一)串级控制的基本原理

2.通用的串级控制系统:

图2-42串级控制系统方块图

(3)串级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名词和术语。

主变量y1:

使它保持平稳使控制的主要目标。

副变量y2:

它使被控对象中引出的中间变量。

副对象:

副变量与操纵变量之间的通道特性

主对象:

主变量与副变量之间的通道特性。

副控制器:

接受副变量的偏差,其输出去操纵阀门。

主控制器:

接受主变量的偏差,其输出去改变副控制器的设定值。

副回路:

处于串级控制系统内部的,由副变量检测变送器、副控制器、调节阀、副对象组成的回路。

主回路:

若将副回路看成一个以主控制器输出r2为输入,以副变量y2为输出的等效环节,则串级系统转化为一个单回路,我们称这个单回路为主回路。

(二)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1.主要特点:

(1).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干扰

(2).能改善被控对象的特性,提高系统克服干扰的能力

(3).主回路对副对象具有“鲁棒性”,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

2.应用场合:

在被控对象的容量滞后大、干扰强、要求高的场合;对上述特点之一有明显提高的场合。

二、前馈控制系统

(一)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

1.前馈控制(又称扰动补偿):

测量进入过程的干扰(包括外界干扰和设定值变化),并按其信号产生合适的控制作用去改变操纵变量,使被控变量维持在设定值上。

(3)前馈控制系统框图:

(图2-42)

图2-44前馈控制方块图

a.f→y之间的两个传递通道:

f→Gf→y;

f→测量装置→补偿器→Gp→y。

(二)前馈控制的主要结构形式

1.静态前馈控制

2.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3.其它控制系统:

(1)动态前馈控制:

当对象的控制通道和干扰通道的动态特性差异很大时使用。

(2)多变量前馈控制:

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系统。

三、比值控制系统

1.目的:

为了实现几种物料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使生产能安全正常地进行。

2.意义:

在化工、炼油生产中,经常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或进行化学反应。

若比例失调,轻则影响产品质量,重则影响安全。

(一)定比值控制系统

定义:

系统以保持两物料流量比值一定为目的,比值器的参数经计算设置好后不再变动,工艺要求的实际流量比值r也就固定不变,称为定比值控制系统。

1.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2.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3.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定义:

为使流量的比值恒定,总负荷平稳,在单闭环比值控制的基础上作以改进。

(二)变比值控制系统

(三)比值控制系统的实施

1.应用比值器的方案

2.应用乘法器的方案

3.应用除法器的方案

四、选择性控制系统

目的:

减少开停车中的不稳定工况。

(一)选择性控制的基本原理

1.原理:

在控制回路中引入选择器的系统都称为选择性控制系统。

2.选择器种类:

(1)高值选择器:

(2)低值选择器;

4.特点:

与自动联锁保护系统不同,可以在工艺过程不停车的情况下解决生产中的不正常状况。

(二)选择性控制的类型

1.选择器位于两个调节器与执行器之间:

2.选择器在变送器与调节器之间:

(三)选择性控制中选择器性质的确定

1.确定选择器的任务:

是使用高值选择器,还是使用低值选择器。

2.确定选择器性质的步骤:

首先从工艺安全出发确定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然后确定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最后确定选择器的类型。

五、均匀控制系统

(一)基本概念

特点:

图2-61前一设备的液位与后一设备的进料量关系

1―液位变化曲线;2―流量变化曲线

(二)实现均匀控制的三种可行方案:

1.简单均匀控制

2.串级均匀控制

3.双冲量均匀控制

六、分程控制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