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版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6315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版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新版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新版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新版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新版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新版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讲义.docx

《最新新版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版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讲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新版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讲义.docx

最新新版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讲义

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国初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

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多媒体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从1956年4月到1966年4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能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以后,毛泽东率先提出要“以苏为鉴”,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一)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总结了“一五计划”(1953-1957)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第一,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第二,经济建设要量力而行。

第三,保证重点建设。

以重点为中心。

第四,经济建设与生活提高的关系,

第五,增产节支,提高效益。

2.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毛泽东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

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1956年4月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指出:

“民主革命时期,我们走过一段弯路,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革命的胜利。

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2)《论十大关系》的出台

1956年4、5月间,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先后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地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理论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十大关系主要内容。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

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

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

所谓沿海,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

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

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在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也没有犯大的错误,只是最近几年,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对它的发展不那么十分注重了。

这要改变一下。

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

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怎么办呢?

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七、党和非党的关系。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九、是非关系。

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八大以后,国际国内出现的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促使毛泽东对有关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不断进行新的观察与思考。

在国际方面,波兰和匈牙利的国内形势急剧恶化,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促使他重新认识和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

1956年11月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专门研究波兰和匈牙利事件。

他提出:

“要根据波匈事件的教训好好总结一下社会主义究竟如何搞法。

矛盾总是有的,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11月10日,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

“东欧一些国家的基本问题就是阶级斗争没有搞好,那么多反革命没有搞掉,没有在阶级斗争中锻炼无产阶级,分清敌我,分清是非,分清唯心论和唯物论。

”此后,毛泽东连续主持召开了五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就东欧问题发表一篇文章。

文章是在毛泽东的主持下起草的,先后八易其稿。

12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文章把正确区别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作为全篇立论的根据,系统阐述了毛泽东关于由斯大林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提醒人们绝不能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丧失必要的警惕;在国内方面,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大量显现,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的事件。

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各级干部既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处理经验。

多数仍然沿用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办事,用类似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处理罢工事件、罢课事件和退社事件,反而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在总结苏共二十大以后国际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逐渐成熟。

毛泽东指出:

“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前提。

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只要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全面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就能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进程

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基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种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还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进而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对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作过某些原则性的分析和预见,但限于条件,他们没有作出具体的解答。

他们认为: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阶级对立也将随之消灭,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至于社会主义社会产生什么新的矛盾,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会发生什么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作出具体的分析,但他们强调: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它同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

列宁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根据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当时苏俄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矛盾。

他《在尼·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一书上作的批注和评论》中写道:

“对抗和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

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

”他还深刻阐述了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兼有两种经济结构的特点;分析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的存在及其特点;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及其处理办法,等等。

由于列宁辞世过早,没有经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的实践,没有全面地认识和解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

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这段时间里,苏联理论界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思想。

斯大林一度否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强调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在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他说: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目前还只有在苏联实现的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里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因为生产过程的社会性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巩固的”。

在他看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性质的例子,这里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同生产过程的社会性完全适合,因而在苏联没有经济危机,也没有生产力破坏的情形。

1940年,苏联理论界就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进行过一次讨论。

除个别人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过去是、将来仍然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以外,绝大多数人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矛盾失去了它的普遍性”。

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才承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性质“完全适合”这种说法不能从绝对的意义上来理解,应该理解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会有落后的惰性的力量,它们不了解生产关系有改变的必要”,但这种力量不难克服,不会弄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冲突的地步,社会有可能及时使落后了的生产关系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斯大林先是不承认、后来才吞吞吐吐地说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矛盾,他还没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还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

(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

1956年,当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之后,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新的历史课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借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观点,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学说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

首先,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上第一次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属性和重要作用。

1957年2月,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从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的宇宙的根本规律的高度,去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他针对当时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着矛盾,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的现象,要求引导人们,首先是干部,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

他明确指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这就把经典作家揭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规定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并将其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之中,将其视为“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尽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个社会的矛盾性质不同,但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否则,人类社会就会停止下来,就不可能再前进了。

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发生。

“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矛盾存在,就否认辩证法。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在于驱散了这种否认辩证法的形而上学迷雾,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贯彻到底,将它拓展到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在内的整个人类社会。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特点。

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但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此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例如,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相矛盾的。

这里讲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大致的情况。

然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加以解决。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这里讲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区别于其他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同特点。

第三,毛泽东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鉴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还不完全巩固的状况,毛泽东强调要及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早在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他在展望全世界的帝国主义被打倒、阶级消灭的前景时,认为到那时还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生产关系搞得不对头,就要把它推翻,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思想、舆论)要是保护人民不喜欢的那种生产关系,人民就要“改革”它。

他在1957年2月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虽然没有对如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直接的论述,但他主张:

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进行,并着力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探讨,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在1957年3月召开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

在从前,在旧中国,讲改革是要犯罪的,要杀头、坐班房的。

但现在,我们国家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人。

我们共产党员都应该是这样的人。

”我们还需要有一批党外的志士仁人,他们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同我们一起来为改革和建设我们的社会而无所畏惧地奋斗。

他还强调:

“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共产党来领导。

如果我们把作风整顿好了,我们在工作中间就会更加主动,我们的本事就会更大,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他在这里实际上已经提出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重要任务。

从这种意义上说,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他明确地指出:

“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而要正确认识和区分这两类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

”同时,毛泽东又特别从性质上强调,“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因为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所以,“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分析,坚持了实事求是和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原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是一个创举。

毛泽东在深入分析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及其表现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进一步研究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问题。

他说:

“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

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

”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方法,防止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

要防止人民内部矛盾向敌我矛盾转化,同时促进敌我矛盾向人民内部矛盾转化。

毛泽东还提出了解决两类矛盾的基本方法。

他说:

“我们历来就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毛泽东还就如何在不同领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和政策。

在政治思想上,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经济上,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在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施“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既要克服大汉族主义,也要克服地方民族主义,采取平等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等等。

毛泽东还强调,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这两条最重要的原则,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那种实行西方两党制,鼓吹绝对民主、绝对自由的倾向。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虽然同时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但由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因而,不仅这两类矛盾相互之间的比重,而且它们各自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都已经起了重大的与根本的变化。

人民内部矛盾就地位来说,已越来越处于突出位置;就比重来说,则成为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最大的矛盾。

“就我国的情况来说,现在的阶级斗争,一部分是敌我矛盾,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

”只有正确处理好如此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总题目”。

这个思想,不仅在当时有着十分紧迫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两类社会矛盾学说,是他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具体化,从而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认识、调整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政治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政治原则。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实现国家的富强,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历史难题。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开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极富创造性地提出了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初步设想。

在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上,毛泽东反复强调:

不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民族就难于真正的独立,国家就无法完全的统一;不建立新式的工业,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也就难于巩固。

因此,实现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关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统一、党的生死。

把工业化放置在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加以论述,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应该说毛泽东是第一人。

毛泽东从中国近代百年沧桑的历史事实中,深深地认识到一个国家建立强大的民族工业的重要性。

(一)改革开放前党探索工业化道路的实践

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1、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建国初期工业化建设从重工业入手,优先发展重工业。

在1951年2月1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要以重工业为中心。

(1)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

一是建国初我国工业相当落后,正如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分析的,就全国范围来说,现代工业只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

而工业的落后又突出地反映为重工业的落后。

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连印度都不如,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加速重工业的生产和建设。

二是新中国建立后,面对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军事上威胁、经济上封锁、国际事务中敌对,确保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必须加速发展包括国防工业在内的重工业生产。

三是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对当时的中国有着绝对性影响。

“苏联过去所走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

为此党在选择工业化发展道路问题上,更多地模仿了苏联的模式即优先发展重工业。

(2)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指导下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及问题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指引下,在一五期间,集中力量进行以前苏联援助的以重工业为主的156项重点工程,初步建立了电力、生产资料工业、黑色金属工业、机器制造工业、化学与建材工业,建立起具有一定水平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防工程体系,取得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没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令世人瞩目。

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

“二五”计划时期,国家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巩固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深入探索,“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逐步形成

(1)“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命题的提出

一五计划后期,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陆续发现苏联的某些经验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1955年底毛泽东就提出了“以苏为鉴”。

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更加明确。

以同年底到次年初毛泽东、刘少奇等开展的调查研究及其最初成果《论十大关系》为起点和标志,开始联系中国一五计划的实践,提出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十个关系,并对苏联经验进行全方位的深刻反思。

在国际国内多重背景下,在总结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反思苏联建设模式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走出一条有别于苏联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新道路的问题。

(2)“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的形成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就其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述,开始提出探索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命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天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又把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称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对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做了进一步阐述,提出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明确提出要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