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292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docx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docx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今天我以佛教和世间的理论,给在座的各位简单阐述一下,如今人们特别重视的金钱观。

大家都清楚,大多数人对金钱特别耽著,少数人极其鄙视金钱,那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呢?

今天我利用这个时间与大家共同分析。

我个人认为,作为修行人,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若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不但与自己的生活、修行不矛盾,而且没有钱财心里也不会苦恼,有了钱财也可以运用到修行、慈善方面。

我看到我身边乃至社会上的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都很茫然,所以大家要好好观察、再三思维。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就是探索金钱的本质与利弊。

这分三个方面:

首先,要了解金钱的本质是什么;其次,要懂得没有善用钱财的弊端是什么;最后,要了知用好钱财的功德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我一一为大家阐述。

一、金钱的本质

⒈不善不恶不美不丑不即不离

人们常说:

钱不是万能,但离开了钱万万不能。

大家都知道,没有钱什么都不行,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面,打电话、走路、吃饭、睡觉等都要依靠它,没有它生活就无法正常运行。

虽然钱在生活中不可缺少,但也不是万能的。

这一点从佛教的教义也可了知,如《佛所行赞》中云:

“钱财非常宝。

”意谓:

钱财并不是常有的珍宝。

其实,这句话已经讲了,钱财的本性就像水泡、梦境、幻术一样现而不实。

如果我们对它的本质进行观察,的确也没有任何实质,虽然在未经观察时相当吸引人,人们也极其向往,但它却是虚幻不实的有为法[1],就像人们特别喜欢的美丽水泡一样。

因此,从本质上讲,金钱是中性的,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美也不是丑,是这样一种本体。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叫张说,他有一篇不到两百字的《钱本草》[2],里面以草药的比喻说明:

钱财既不是好的东西,也不是不好的东西,如果人们用好了,就像草药一样可以治病,如果用不好,它就变成毒,会伤害性命。

其中,对钱财的本质、用途、弊端等,作了淋漓尽致的阐述。

所以,从世间的角度来看,钱财也并不是有些人所讲的那样——非常了不起。

在《大宝积经》中,佛陀也说[3]:

愚蠢者不知道它梦幻无实的虚妄本质,就会带来无穷过患,而有无量功德的智者,根本不会耽著它。

因此,大家首先要对钱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可能有人认为:

虽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可以这样分析,但从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不一定是这样。

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在经济学家眼里,钱财的性质也有所不同。

以前,著名经济学家威尔逊这样说过:

“热爱金钱吧!

它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幸福,带来希望!

”而另外一位非常出名的经济学家哈克却说:

“钱的丑恶就在于它能把人们引向深渊,引向地狱,引向罪恶。

”所以我想,从经济学等世间科学的层面来分析,也并不能认为钱财真正有非常大的功德,但也并不是真正具有罪恶的本性。

⒉躬行中道不堕两边

因此,作为修行人,也不能特别极端。

为什么这么讲呢?

因为有些人在学了佛以后,对钱财、生活等都没有任何兴趣。

当然,若有修行的境界,这也是正常的。

因为修行是让我们获得解脱的妙药,谁真正法融入心,他就会看破、放下,而获得心灵的解脱、自在,这是必然的规律。

但是在座的修行人,以及将来的修行人,也要用智慧好好分析自己的境界。

华智仁波切在相关教言书中讲:

偶尔的出离心是不稳固的。

比如,今天遇到一位上师听了一堂课,马上把家里的所有事情全部放下来,急急忙忙下决心要出家,这是不明智的。

佛教要求再三观察,古今中外的很多高僧大德都是这样做的,一个人要出家,要观察好多年、好几个月,因为只有心里真正产生出离心时才可以。

有些人不仅对钱财放不下,还以佛教的名义、修行的名义,通过非理手段来获取钱财。

这种贪得无厌的行为,对佛教、对人们、对修行、对生活都会带来不利,造成的影响是极坏的。

这一点,我想在座的修行人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

所以,这两种情况都是极端,应该引起注意。

总之,不管是从世间生活的角度,还是从出世间修行的角度,对钱财的本性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没有善用钱财的弊端

⒈若无智慧则易被钱财束缚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如果钱财没有用好,就会带来诸多即生和来世的不利。

正因为是这样,在许多佛教经论中,才宣说了钱财的种种过患。

比如,华智仁波切说:

有一条茶叶就会有一条茶叶的痛苦,有一匹马就会有一匹马的痛苦。

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也说[4]:

钱财越多痛苦越多,就像龙王的头越多遭受热沙的袭击就越多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就是因为拥有很多人民币或美金,晚上睡都睡不着;而有的在钱财越来越多时,造的业也更加可怕。

以前有一位庞蕴大居士,他将自己的钱财全部扔在河里后,说了这样一个偈颂:

“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人们也常说: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温暖;钱可以买到药品,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通过这些格言反观,我们就会明白,钱财对当今社会带来了种种不利。

⒉心灵空虚与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以前经济没有像现在这样发展时,很多人的心情都比较平静、安宁、快乐。

现在人们虽然表面上看来穿得相当鲜艳、时髦,生活资具样样齐全,但内心却有很多痛苦。

而且,现代社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有钱的人挥金如土、一掷千金,好像他们已经忘记了身边还有许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苦人存在一样。

我看到一个报道说:

去年过年的时候,东北游客到海南三亚包下别墅总统院过除夕,一晚上就花了13万元人民币。

当时很多媒体都报道过。

还有一家有八口人,都住在四星级宾馆里面,每晚每间房都要花七千元,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六一个礼拜的时间,一家人光房费就要花将近20万元人民币。

其实,这样乱花钱是很不好的。

刚才有道友说:

“以前自己没学佛时特别浪费钱财,自从学佛以后,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社会贫富差距相当悬殊。

有些人拼命地花钱,根本没有节俭的观念;而有些人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书都读不起,生活处于特别艰难的状态。

但是,人们根本不知道互相帮助,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就是金钱观念没有理顺。

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有了钱以后自己花,根本没有想到社会或身边的穷苦人。

所以在有了钱之后,就开始自己享用,并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

我觉得,这就是当今社会的悲哀。

⒊身心世界将饱受各种痛苦的煎熬

在座的大多都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所以一定要通过智慧来观察、分析,看金钱对整个社会、人们的相续以及自己的内心,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丑恶、罪恶、烦恼和痛苦。

否则,在这个社会中,就会白天晚上不择手段,非常盲目、忙碌地追逐着金钱。

人生只有几十年,若不好好用在学习佛法上,难道金钱就能给我们带来今生、来世的幸福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记得,莎士比亚在一本书中,用非常刻薄的语言呵斥金钱的不良之处:

“金子!

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

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可见,金钱能使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的状态。

这一点,从当今社会腐败分子的卑劣行径中,就完全能明白。

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金钱对自己的修行、对自己的家庭、对整个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比如,没有钱的时候,一家人团结和合,而有了钱以后,家里就开始发生冷战、热战,始终处于不和谐的状态,最终导致分裂。

为什么以前家庭快乐、幸福、温暖,而后来却不团结、不和睦了呢?

主要因素就在于金钱。

听说某集团的总部有这样一幅标语:

“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喜剧和金钱没有关系,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悲剧和金钱有关系。

”我觉得这幅标语所讲的,跟佛教“有漏皆苦”的精神很相符,尤其是钱财,如果没有用好,它就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⒋贪执钱财必定堕落

对修行人来讲,若一直积累财富,临死的时候心里就会惦记它;若死不瞑目,就没办法往生。

所以,在戒律以及修行窍诀里面都要求,在临终前应把所有财物全部供养给寺院,或留给亲人,这样自己就不会贪执。

即使不能处理,眼前也最好不要放很多财物,心里也不要挂碍。

可能在座的各位都记得,在《极乐愿文大疏》中讲:

一位比丘因为贪执自己的钵盂,死后就在钵盂中变成一条毒蛇;一个孩子因为贪执石簧,死后就变成了一条石簧蛇;一位施主因为贪执七个金瓶,死后就变成一条毒蛇守护着那些金瓶。

而我们总有一天会面对可怕的死亡,所以现在就应该想:

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不应该贪执它。

可能有人认为:

没有钱财的人不一定会贪,有钱财的人才特别贪执。

其实,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没有钱财的人也会对个别所爱物产生极大的执著。

所以,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对钱财都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样修行才会成功,因为都要面对人生中特别恐怖的死亡之苦。

三、用好钱财的功德

⒈积财有方用财有术

如果我们把金钱用好,就会产生相应的功德,这个功德每个人都可以得到。

因此,学佛人一味看破金钱也没有必要。

作为在家人,通过正当途径积累一些财富也是允许的。

佛陀在《杂阿含经》[5]和《善生子经》[6]当中都说:

金钱可以分为四份,第一份作衣食用,第二份和第三份作投资营利用,第四份作储蓄应急用。

可见,佛教并不要求所有农业、商业、工业,乃至正常的生活全部停止。

所以,广大在家学佛人也不用害怕。

当然,有些工作、生活与造恶业有关系,这是需要远离的。

若自己从事的行业与造恶业有关系,又不能离开,那就尽量不要亲自去做,比如杀害众生等,心里也不要去随喜,这样自己就不会得到所有罪过,因为杀生等要具足四个条件才会成为究竟的恶业。

前一段时间,我遇到一些在宾馆工作的人,通过学习佛法,他们很苦恼、很伤心,因为在宾馆里面有时会造恶业。

后来大家在探讨的过程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若为了自己的生活,以及对员工负责任等,自己不得不在宾馆工作,但自己并没有亲自去杀害等,也没有作随喜,心中还产生怜悯心,也不会得到所有罪过。

当然,也不敢说绝对没有罪过,因为因果只有佛陀了知。

话说回来,在财产这个问题上,佛陀并没有让我们将所有财产或财富全部抛弃,因为我们不可能像蚯蚓一样,天天吃土就可以了。

尤其作为在家人,若不赚钱养家糊口,生活就没办法过下去。

因此,我们一定要清楚,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佛教不理解,并不是因为佛教有过失,完全是社会舆论错误引导等原因导致的。

比如宗教刚刚开放时,中国有几部比较出名的电影演出家人,说他们在走投无路时被迫出家,还有其他传媒也这样宣传,所以很多人都认为:

只有在生活中受到刺激和挫折,实在没办法时才会出家。

总之,在钱财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了知,佛教的思想非常广阔,它既赞叹以财富积累资粮的功德,又呵斥用财富造恶业的过患。

佛陀在《大乘宝云经》中讲:

“以财物利益事,摄受众生。

”意思是说,我们在有了钱财时,可以承办种种善事,可以摄受很多众生。

所以,很多人认为:

有了钱财后特别痛苦,要马上放弃,这是需要观察的。

当然,在有了这样的因缘后,行持善法、积累资粮很重要。

我看到有些人,财富全部没有用在社会上,一辈子都成为钱财的奴隶,这是不合理的。

⒉践行慈善和谐社会

在《史记》中有范蠡的故事,在座的应该清楚。

我认为他是中国第一位慈善家,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他创下了“三聚三散”的历史佳话。

第一次,他放弃高官厚禄,把所有财产布施给穷人,跟妻子一起过隐居生活。

因为他有很好的生意头脑,不久又发财了,并成为宰相;之后他归还相印,把全部财产布施给平民百姓,又再次隐去,这是第二次。

后来他又从零开始发展,不久就积累了很多财物,并再次施舍出去,这是第三次。

在世间当中,确实有人能把金钱用在社会上,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我在“慈善论坛”上也讲过:

不可能每个人都变成世界首富、亚洲首富、中国首富,就像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等那样,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福报。

但是,每个人都要有行持善法的心,哪怕是一元钱、十元钱,对可怜的人来讲,这也是很珍贵的。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生活贫困的人。

前两天汕头智悲爱心成员走访了上百户贫困家庭,他们深深了解到,还有很多人住在破房子里,吃穿等生活标准非常低。

所以,我们应该行持布施等善法,不应奢侈、浪费。

以前,儒教、道教等中国古文化都是这样强调的,并没有一味否认钱财。

但古人说: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作为君子,对积累财富并不否认,但应用合理的途径来取受。

前些年有句话说: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最近人们也说:

“不管黑虎白虎,能治小人的就是好虎。

”)但很多人都认为:

不管是好的途径,还是不好的途径,只要发财就可以。

所以很多人都想升官发财,但升官发财也许对你的人生是有害的。

如果生活平平淡淡、干干净净,那短暂的人生既不会违背世间法律,也不会违背因果法则。

若对钱财无比贪婪,自己就会做许许多多坏事,造相当多的恶业,犯众多法律,在即生中也会感受极其痛苦的果报,来世就更不用说了。

⒊知足少欲积功累德

因此,作为修行人,对钱财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

如果我们能把它用上,就可以积累许多功德。

比如我有一百块钱,如果用来买酥油供灯,并在佛前发清净愿,就会像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前供养发愿一样,终会获得如来的果位。

虽然这一百块钱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讲,不算什么,但的确能在阿赖耶[7]上种下对生生世世都有无比意义和价值的金刚种子。

如果把这一百块钱买一些活的旁生,跟狐朋狗友一起吃了,或做一些坏事,那这一百块钱乃至今生来世都害了我们。

所以,对金钱也不能当作上帝那样来崇拜。

在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里面,有一句话说:

“钱财是好奴仆、坏主人。

”虽然这是世间的语言,但与佛教所讲的内容却是相同的。

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奴隶,就可以用钱来买适当的饮食、衣服等,而过一个平平淡淡的生活;如果把它作为主人,自己成为钱财的奴隶,那就特别痛苦。

但现在很多人都成了金钱的奴隶,形势已经成了这样。

若不变成奴隶就跟不上时代,因为不买房子不行,人人都有房子;不买轿车不行,人人都有轿车。

所以,为了房子、轿车,一直需要打工挣钱。

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还不完,心里产生许多痛苦。

因此,看到大城市里的生活,我就特别羡慕寂静的地方,因为过寂静的生活,很多城市的烦恼都没有。

但也没办法,社会已经变成了这样,逐渐人们就会对金钱产生极大的贪执,继而带来许多方面的不利,尤其对修行不利。

⒋高屋建瓴利世济人

我想在座的各位,都应该认识金钱的利益和弊端,每一个人不一定要很富裕,但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念,不要特别耽著,应该随缘,这样心里就不会有痛苦。

在有因缘时,还应把它用在慈善等善法方面。

现在社会跟以前不相同,很多人都对慈善事业有兴趣,若我们能将餐饮、交通、通信等方面浪费的钱财用于慈善,那就能够救护很多病人,资助许多没有钱财读书的大学生,以及孤寡老人等。

多年以来,基督教等宗教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成功。

其实,从大乘佛教的教义来讲,远远超过他们的精神。

通过学习《入菩萨行论》、《般若摄颂》等大乘经论,我们完全能了知佛教是无私的,而且它的无私精神特别宽广,并不仅限于人类,或跟我关系好的,或跟我一个宗教的,等等。

大乘佛教帮助的对象是所有人类,乃至所有有生命的众生,而且对不共戴天的敌人,也会全力以赴地帮助。

这么伟大的精神,在如今社会当中,从我的观察来讲,确实找不到。

虽然人们认为,无私奉献是最崇高的,但与大乘佛教所讲的无私比较起来,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通过详细观察,我们就会知道,大乘教义最适合帮助他人。

当然帮助不一定非要用钱财,但我们有了这样的心以后,就会尽力资助,这样钱财也有真正的价值。

有时我会帮助一些贫困大学生,比如一个人几千块钱、两三万块钱,本来他们没有上学的机会,但后来就有这个机会了。

所以我觉得,有时钱财对人们确实是有利的。

而一些富人把钱全部存在银行里,或为了子孙天天都积累,这样一点意义也没有。

为什么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宁可让孩子贫穷,也不愿意让他们富裕,就是因为这不会给他们带来不利的后果。

所以在座的各位,对孩童的教育很关键,对待钱财的观念也很重要。

因为,当今社会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不良恶习,如果没有及早发现、对治,恐怕在临死时也无法醒悟,最终将一败涂地,非常糟糕!

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以清晰的头脑和高度的智慧来对待。

佛陀早就说过: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虽然世间很多事物,表面上看来绚丽多彩,但真正观察时,就像一片叶子上的一颗露珠一样,在阳光照射下,一瞬间就消失了。

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将拼命积累的财产,用在上供下施等积累资粮方面,那对自他都没有真实的利益。

总之,钱财能给人们带来痛苦,也能带来快乐,大家要认识它的本质,并随缘对待。

最后我以一句话来作结尾:

“微笑是无边的美丽,知足是无尽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