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基础二19春在线作业1000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599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基础二19春在线作业10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汉语基础二19春在线作业10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汉语基础二19春在线作业10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汉语基础二19春在线作业10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汉语基础二19春在线作业10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汉语基础二19春在线作业10001.docx

《古汉语基础二19春在线作业1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基础二19春在线作业1000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汉语基础二19春在线作业10001.docx

古汉语基础二19春在线作业10001

古汉语基础

(二)19春在线作业1-0001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中“特”的意思是()

A:

B:

特别

C:

特殊

D:

公牛

答案:

A

“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中“称”的意义是()

A:

称许

B:

称作

C:

D:

答案:

D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信的本义是

A:

书信

B:

信用

C:

诚实

D:

相信

答案:

C

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的司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现存的只有谁的注本十卷,唐代有成玄英为此作疏()

A:

司马彪

B:

郭象

C:

向秀

D:

孟氏

答案:

B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埶的本义是

A:

种植

B:

权势

C:

执着

D:

逮捕

答案:

A

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是

A:

同义复词

B:

古今传承词

C:

偏义复词

D:

同义词

答案:

D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中“夭阏”的文中义是()

A:

辗转

B:

飘摇

C:

飞翔

D:

拦阻

答案:

D

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以清塞音[-p]、[-t]、[-k]收尾的,叫

A:

阴声韵

B:

阳声韵

C:

入声韵

D:

上声韵

答案:

C

五言律诗首句入韵的仄起式的首句平仄格式是

A:

仄仄平平仄

B:

平平仄仄平

C:

平平平仄仄

D:

仄仄仄平平

答案:

D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中的“殊”字的文中义是()

A:

不同

B:

特别

C:

D:

特殊

答案:

C

天命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有连绵词的是

A: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B: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C: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D: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答案:

B

“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其中“因”的意思是()

A:

因为

B:

顺着

C:

根据

D:

于是

答案:

B

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的司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现存的只有谁的注本十卷,唐代有成玄英为此作疏()

A:

司马彪

B:

郭象

C:

向秀

D:

孟氏

答案:

B

词义从原义过渡到新义后,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收敛,使新义成了古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做

A:

词义扩大

B:

词义缩小

C:

词义转移

D:

词义改变

答案:

B

“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中“控”的意思是()

A:

控制

B:

失控

C:

落下

D:

控诉

答案:

C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中“共”与“供”的关系是()

A:

异体字

B:

通假字

C:

古今字

D:

繁简字

答案:

C

在汉语音韵学中,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

A:

韵目

B:

韵摄

C:

韵部

D:

韵尾

答案:

C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中“瓠落”属于()

A:

附音词

B:

重言

C:

连绵词

D:

合成词

答案:

C

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的首句平仄格式是

A:

仄仄平平仄

B:

平平仄仄平

C:

平平平仄仄

D:

仄仄仄平平

答案:

A

下边句子中,含有叠音词的有()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D:

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

答案:

A,B

A:

选择图中A选项

B:

选择图中B选项

C:

选择图中C选项

D:

选择图中D选项

答案:

A,C,D

下面句子里,有意动用法的是()

A: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

小国寡民

C: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D:

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答案:

A,C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是词组的是()

A: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B: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C: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D: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答案:

A,B,C

下列各词是连绵词的是

A:

扶摇

B:

夭阏

C:

瓠落

D:

觳觫

答案:

A,B,C,D

下列句子中含有偏义复词的是

A: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B: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C: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D: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答案:

C,D

关于《吕氏春秋》,正确的叙述是()

A: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国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B:

原书分为十二纪,六论,八览

C:

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

D:

因为书中有八览,后人也叫这部书为《吕览》。

答案:

A,B,C,D

下列句子中的“中”意义相同的是()

A: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B:

吾将曵尾于塗中

C: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D:

木之中绳,而輮以为轮

答案:

A,C,D

关于“耻、辱”,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词都指羞愧之心或可耻之事,是名词

B:

如果它们活用为动词时,两者在用法是不同的

C:

耻一般表意动,辱一般表使动

D:

耻一般表使动,辱一般表意动

答案:

A,B,C

关于《史记》,叙述正确的有()

A: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B:

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C:

有最通行的所谓的“《史记》三家注。

D:

作者是司马光

答案:

A,B,C

古代汉语中,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韵目。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A

“去以六月息也”中“去”的意思是离开。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B

“譆,善哉!

技盖至此乎?

”中“譆”与“嘻”的关系是通假。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A

“朝菌不知晦朔”中“晦朔”是一个复音词。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A

近体诗与古体诗在用韵上是不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B

在“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和“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的“中”意义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B

所谓“粘”,是指一首律诗中相邻两联的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B

《吕氏春秋》一书,全书现存160篇。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B

“夫乐,天地之精,得失之节也”中“节”的意思是关键。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B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其中“族”的意思是筋骨交错的地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