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docx
《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
经济危机问题
以前我们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多个基本元素,现在我就利用这些概念来解释近代经济学人最关心的现象----经济危机。
首先我从经济热力学的角度对国家下一定义:
在人类文明社会中的特定时空内,维持有效耗散的相对独立的地区性耗散体系,其内部人类强制服从其规定的制度。
体系大小一般由服从体系规定制度的地域而定。
然后我就政府的下一个定义:
就是国家强制规定的执行机构。
一个政府对其人民在经济社会首要责任是维持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然后赋有的职责重点有三个:
防止与抵御战争、防止社会性愚昧、减少经济危机的危害。
这三个重点职责对于近代政府来说,防止与抵御战争是通过加强国防来实现的。
所谓社会性愚昧就是建立与人类进步相反的社会道德体系与社会执行体系。
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体系来防止社会性愚昧。
经济危机的危害性也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减少,但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长期存在的。
对人类进化危害性最大的是社会性愚昧,然后是战争,最后是经济危机。
但是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使经济危机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
经济危机是什么呢?
教科书常常说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这种定义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人类社会有经济危机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才出现的,这样可以说它是人类社会发达科技的产物也不为过。
其次多数和平时期的经济危机后的发展是高于之前发展水平的,这不是说明经济危机是一件好事么?
危机一直伴随人类生存与进化,经济危机这一现象并非资本主义社会特有,也并非商品经济特有,他伴随人类从产生到现在,关键在如何定义。
现在从热力学的角度定义经济危机。
在人类耗散体系中,由于在非控能转化为可控能以及下一步在人类体系耗散的过程中,耗散结构对于已知能量的转化或耗散不顺利或效率低所导致的原机构失控,而产生的一段时间内的无序现象。
当人类耗散机构由群体内部的个体耗散结构的变化而引发整个耗散机构中四个环节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化或同时几个环节一起发生变化,而产生一段时间内的无序状态就称为人类耗散的危机,即:
经济危机。
在人类社会表现为原始社会中部落首领的变换,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的改朝换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
通过研究贝鲁索夫--扎孛廷斯基反应我发现。
经济危机是人类耗散结构中在时间轴上的化学震荡。
这些变化的本质是人类社会耗散体系的变化与人类对可控能占有变化有很大相关联性。
当可控能在人类社会耗散结构中增加和人类个体能力增加,致使原有分配结构不能有效耗散可控能和使人类意识熵值负化,原耗散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其结构的变化致使原耗散体系解体,这时新耗散体系还未生成。
这一期间的无序状态,在人类社会反应可视为经济危机。
当能量积累速度越快时,这种旧结构适应的时间会越短,要完全避免,从热力学角度上说是不可能的。
但可以通过提高科技等方法使新结构建立的时间快些,打破旧结构的方式会平和些。
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由原来的残酷到现代的和平,由古代的大规模杀戮到近代社会战争转移,近而到现代社会利用经济政策与通过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实施援助等方式平和解决经济问题。
这也是人类对能量的认识与控制能力的进化与发展。
如果宣扬彻底的暴力革命,往往不符合人类发展趋势,同时这样的行为将会带来毁灭性后果几率很大。
经济危机常常在经济学中被分为主动型经济危机和被动型经济危机两种类型。
被动型经济危机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
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
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这两种定义偏颇且不容易理解。
特别是“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这一句话简直不是科学能够容忍的论断。
这样的定义与分类表达形式模糊的,无法正确解释概念本身。
不过这两个类型的名词是很符合我在耗散理论中对于经济危机的种类理解的,姑且我也不另取名称,也把经济危机分为主动型经济危机和被动型经济危机两种。
但是我这里所说的主动型经济危机和被动型经济危机是贝鲁索夫--扎孛廷斯基反应中发现的形象化经济危机现象。
他们是同一个本质问题在时间方向,运作相反的结果。
可以说是双胞胎。
下面我形象的解释这两种危机:
从低财富稳定状态到高财富稳定状态之间的无序过程,可以定为主动型的经济危机,即人类进化中,科技水平上升导致财富上升而引起的无序状态。
对于这种经济危机,其实是旧有体制无法适应新的耗散能量所带来的人类社会中“快乐的痛苦”。
如下图:
低温度稳定状态(70摄氏度)主动性经济危机高温度稳定状态(80摄氏度)
图1-1
至于被动型的积极危机,正好与这个过程相反。
如下图:
图1-2
高温度稳定状态(70摄氏度)被动性经济危机低温度稳定状态(80摄氏度)
被动型的经济危机主要原因应当是自然灾害,或是某种资源的枯竭,或是自身战争的失败导致对自身耗散体系的影响。
总之,应该是灾害效应导致被动型的经济危机,那么,这种经济危机在人类的历史中,往往是更常见的,而且带有不确定性与突然性,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回避被动型经济危机,主要形式为牺牲小我来换取生存。
最典型的例子是两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为生存而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手段。
对于国家、政府来说,这种手段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集权”。
相应的对待主动型经济危机时,国家与政府采取的长期指导思想与手段用一个词来概括应当为“民主”,这样看来,民主与集权实施的环境是由社会财富的多少来决定的。
不过经济危机需要新制度的建立,这个建立的开始一定需要集权。
所以说一切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开始一定是先集权。
至于说集权以后实施的政策,可以从效果与指导思想上有“集权”与“民主”之分。
经济危机往往在社会经济发展最繁荣时爆发,社会中各种矛盾突然达到最尖锐的表面化程度。
问题首先在能量流动的四个环节中的一个环节出现,然后迅速波及各个环节,最后导致整个耗散结构混乱。
经济危机是上一个经济周期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
危机之后是萧条阶段,可控能供给超过消耗环节代谢的现象有所缓和,转化环节得以顺畅进行,分配环节得到调节从而使失业人数也不再增加,但上一周期的意识熵值没有完全下降到稳定状况,社会经济呈停滞状态与部分无序状态。
萧条阶段之后,整个耗散结构渐渐稳定状态,体系的意识熵值趋于稳定。
于是,萧条阶段过渡到复苏阶段。
在复苏阶段,耗散结构相对平衡状态。
但不是说是静态不变状态。
这种稳定也是有波动性的模糊概念。
由于市场的扩大,价格开始上升,利润渐有回升,扩大生产得到发展。
这时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产生良好效果。
社会中意识熵值的层次有所提高,这样导致的消耗环节有很大的改善。
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导致转换环节的意识熵值层次的增加,社会财富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进入周期的高涨阶段。
在高涨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但是,耗散体系的繁荣平衡也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不平衡的先兆。
随着耗散体系各个环节意识熵值的积累,各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危机又再次爆发。
我们发现主动型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正是社会最繁荣的那一刻,我们不能认定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一部分。
例如:
向河水倾倒牛奶事件,在美国发生,在若干年在社会主义中国也有发生。
所以从中国的古老智慧的《易经》来讲:
这是卦象循环。
泰挂下一卦就是否挂,进入泰卦也就是意味着即将面临否卦。
也就意味着最鼎盛时期到最危险时期十分接近。
但要从否挂到泰挂就要经历63挂,就意味着经历人间百态才能但最低潮时期到最高潮时期,这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也就是所谓否极泰来的过程。
由于经济危机是在人类社会中发生,这就意味着经济危机与人类意识熵值有互相制约的作用,人类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而改变经济危机的时间,但是经济危机的主动型和被动型在一定时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某种意义上讲,主动型经济危机转化被动型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更大些,也是人类社会发生比较多的时候,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出现的状态,就可以说明主动型经济危机如果人为控制不好,就可以演化为更具毁灭力的被动型经济危机。
经济周期现象不是因时间而定的经济周期。
人类社会的经济周期是一个耗散结果崩溃又建立的周期,与时间关联不强。
人为收集两个经济危机之间间隔的信息,用来推断下一经济危机出现的时间,在人类社会耗散机构中技术水平没有很大提高的前提下,即转化环节不发生重大变革时,有一定可比性。
但是要是人类科技水平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经济危机有时分为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与同期性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有时在世界同时几个耗散机构(国家或者是地区)一起爆发称为同期性的经济危机,相反则称之为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
这种分类不是很清晰。
因为经济危机的同期性与否,是因为自由贸易,致使各个地区或者国家之间的相关联程度增加造成耗散形式的互相影响,甚至是互相融合导致的结果。
自184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后,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193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欧美各主要国家都一齐卷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
这是因为工业革命本来就是欧洲进行的。
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人力、宗教相关联性大幅增加,甚至国与国之间的某些部门分工就如同同一个耗散结构中的不同环节分工相类似。
互相的贸易有仅供双方又制约的契约进行红贸易活动,以至于耗散体系出现了地区与国家之间边界的模糊。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危机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趋向于同时爆发,具有比较明显的同期性。
同时这时期对于经济的认识与国家强制力的作用没有很深的研究导致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个国家认识到这个问题。
纷纷把原有耗散体系进行有效调整,建立互相制约而又独立的防御金融体系,所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同期性的经济危机。
但是还是出现了1957~1958年、1973~1975年、1980~1982年、2008~现今(2012)的危机是同期性经济危机。
其他各次危机则是非同期性的或部分同期性的经济危机。
同时我发现,但两个经济耗散体系处于不同的经济水平(财富水平或者说科技水平)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同期性的经济危机。
例如,美国爆发1948~1949年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西欧和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过程中,并未同时发生危机,而当西欧各国爆发1951~1952年和1964~1966年的经济危机时,美国则由于先后发动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使危机分别推迟到1953~1954年和1969~1970年才爆发。
1997年亚洲出现经济危机,新兴经济体亚洲四小龙与亚洲四小虎都未能幸免,但是美国却完好无损并且获得很多利益。
这样时我发现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对于财富水平不同的耗散结构在某种程度进行运用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利益的。
某种程度来说,战争就是一种利用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的手段,使本国获利甚至可以起到是摆脱本国经济危机的效果。
只是战争太赤裸,现代国家使用的时候比较谨慎。
如果现在这种全球经济不平衡的状态持续下去的话,在地球上长期存在的现象。
运用好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从其中获得丰富利润,正式美国投资高手的强项之一。
这已经多次经济危机中得到证实。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通过《广场协议》使日元升值,同时将日本经济从出口型转向国内需求型引发了疯狂地投机借贷,使得日本经济的疲弱持续了近二十年。
就在现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也是这样,在危急出现的时候造就了大批金融高手的暴富。
人类社会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并不很多,而且也在为寻找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一直探索。
在历史上最初的方法是自发出现的,十五世纪以前使用的多是暴力革命,对整个社会耗散结构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当权者多数出于本能,从革命过程中认识到被推翻的耗散体系中能量代谢不利的地方(或理解为效率过低的地方),而改进原来旧制度制定或建立新制度。
而且原耗散结构中有些不利的结构已经被破坏或部分被破坏,所以建立新制度改善旧制度相对容易(当然有时也会用和平的方法。
如成功变法,这是要大智大慧的,而且历史上十分少见。
)。
到了十五世纪后工业革命带给人们巨大的财富,同时赋予人类以巨大的破坏力。
出于自身对大规模杀戮的恐惧,加之对耗散结构的向外扩张,把对待内部不合理的能量代谢到外族,对外殖民转嫁危机也成为对待国内经济危机的一种方式。
其原因可以归结为1、由于人类进化中自身多次的暴力革命破坏性越来越大,而且恐惧让人理性化。
2、科学的认知与技术的发展。
3、掠夺未了解科技作用的地方十分容易,而且地球在二十世纪初还存在大量未开发地区。
经济危机的无序现象破坏了社会很多环节的正常运转。
所有危机都有可能使社会使生产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为甚至给世界带来莫大的灾难。
由于对于经济危机认识不够,使人们对社会财富的处理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中,被毁坏的炼铁炉,美国达92座,英国为72座,德国为28座,法国为10座。
1933年,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在地里,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被销毁,丹麦有117000头牲畜被消灭。
这种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并未绝迹。
例如美国在1973~1975年的危机中,仅在1974年5月15日和16日两天内,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牛奶垄断组织就把38000多加仑的优质鲜奶倒入水沟中。
不过直到21世纪以后,有些不发达的经济体也使用这些方式处理消耗环节代谢不了的产品。
在看到这些行为不利一面的同时,要看到这中破坏也是当时人们对经济危机有限认识所采取的无奈选择,同时这种行为也在当时却是促进有效消费,保障当时基本的工业与农业。
不论是主动形经济危机还是被动型的经济危机,都给原有社会耗散结果以打击,造成社会的某种无序状态,使固有的一切矛盾激化,结束了相对稳定局面。
危机给各国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灾难,激起了劳动人民对社会制度的不满,使反对社会制度的情绪高涨。
国家出现罢工运动、群众示威和农民运动重新高涨起来。
由于一切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开始一定是先集权,那么偏激的情绪会产生不利于人类进化的社会现象。
近代的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内迅速蔓延,法西斯组织相继出现。
各国统治阶级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在经济和政治上普遍加强了国家干预和专横统治,20世纪30年代日本开始实行武力扩张,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统治对外的侵略行为。
这种错误以为大家所共识。
这里要说一点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统治对外的侵略行为是德国锭在世界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当时的德国政府在发动侵略战争之前的行为确实有效的制止了德国的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中作为个体如何能做到牺牲自己,使领导者在行动上实现“英雄断臂”的壮举呢?
一句话“领导的魅力”,在担心成败的下面隐藏着担心的痛苦。
促使人采取行动的最大动力就是渴望避免痛苦,去干那些有希望令自己高兴的事情。
这是意识熵值对于未来判断的特性。
倘若某个人能够使别人相信按照自己的方式将增加欢乐减少痛苦,那么这个人将受到爱戴。
希特勒深知这一原则。
1930年他开始执政时,德国陷入严重经济衰退中,德国人民仍然背负着一战失败的包袱。
他们忍受着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折磨。
希特勒的纳粹社会党保证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并使其重振国威。
过上美好生活远比面临的严酷又令人失望的现实吸引人,当时的德国人民是用双手与全身心拥抱他。
希特勒履行他的诺言,使德国摆脱经济萧条,进而把世界上说德语的国家统一起来,1938年他的声望到达顶峰。
一些历史学家说过,如果一颗子弹打死了1938年的希特勒,他将成为德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政治家。
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并没有改变。
我们渴望幸福,接受任何增加我们欢乐减轻我们痛苦的人。
其实,所有经济学家在回忆那一段历史的时候,都得到一致的答案。
1938年以前的希特勒政府对于德国的有效治理,并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远远高出同期美国罗斯福政府。
他的失败是在于没有认清战争的作用,把主动型经济危机在解决之后,进一步转化成被动型经济危机。
战争手段从耗散的观点上说本身是一种高热。
特别在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很少使用(除了个别地区性,处理问题不当,但受益者与受损者与以前结果一样。
如:
现代的海湾战争,美国的作用与受益。
)。
因为战争能量流入原有耗散体系Pdv为负,产生Δs为正,无序性增加。
广泛使用战争扩张可能性已不大。
原因:
1.人类科技的发展使人类拥有力量越来越大,如不谨慎将导致人类灭亡。
2.人类自我意识发展,恐惧心理正常而永久的存在。
3.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科学认识的发展。
但并不是说没有可能性出现发动战争的情况。
特别在以全人类幸福或民族最优等为基础的蛊惑性理论占主导的集权型政府中,作战争性决定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在商品经济的时代,最初几次经济危机开始的时候由物价往往暴跌。
在这阶段,人类耗散结构出现无序状态的时候,往往是消耗环节不能有效的代谢转化的能量。
这时候经济危机明显表象是开始是通货紧缩,物价暴跌导致人们心理的不安,造成严重的紧张局势。
正是因为这种现象,使得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时候,采用与其相反的手段,也是最简单明显的手段---印刷大量货币。
但是所以二战以后,主要发达国家在货币金融上和财政上应对主动型经济危机的手段是实行膨胀政策。
在危机期间,物价不仅不下跌,反而大幅度上涨,暂时缓和了危机的冲击力量,但是留下后患也很明显。
利用经济热力学解释这种现象,如下:
在相对大区域内总耗散体系不能正常运转,使可控能不会输入每个小耗散体系。
可控能的作用在输入时才能发挥。
由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经济热力学第二定律知:
在孤立人类社会耗散结构中,意识熵值会自发升高。
使原可控能减少(或比例减少,非控能比例增加),货币实际作用减少导致贬值,货币本来是PδV代表物,在经济热力学第一定律中E一定时,TδS上升,PδV减小;E减小TδS上升时,PδV更会减小。
由于各国每年发行纸币可以有人为认定,但是作为耗散结果的社会体系每年所消耗能量物质上并不是可以人为认定的。
因为人的习惯性存款造成城市银行存款不断增加有客观地造成与稳定体系的能量好散值差额的矛盾,从而产生人为财富和实际财富的差值,这种不相一致爆发的时候就出现大规模通货膨胀。
其实这一过程也可以归结为意识熵值的积压,也就是经济学中的财富泡沫。
全球经济问题和流动性过剩由此产生,当纸币数额积压一定时间与实际消耗量产生巨大偏差的时候,会出现经济与泡沫崩溃。
由于通信与交通系统的发展,全球经济体系渐渐成为一体,那么当一个系统出现纸面财富过多时,自然会流入另一个体系,使另一系统财富认识产生相同效,应对这样的不平衡状态通常的手段为建立区域货币管理制度。
但这样会出现阻碍资本流通而经济繁荣下降的局面。
货币贬值是社会的一大永恒主题,如果要为了减少经济危机的冲击力人为在此基础上加大货币投放力度就会更加激化这种矛盾。
以美国为例,从战后到80年代初,它爆发了7次经济危机,仅前两次危机期间物价有轻微下降,其余的危机期间物价一律上涨。
1948~1949年的危机时,消费物价下降了3.1%;1953~1954年的危机时消费物价下降了0.75%,从1957~1958年的危机开始,以后在各次危机中,消费物价都在上涨,而且上涨幅度有增大的趋势。
1957~1958年的危机中物价上涨了4.2%;1960~1961年的危机中上涨了4.7%;1969~1970年的危机中上涨了6.18%;1973~1975年的危机中上涨了14.5%;1980~1982年的危机中,1980年上涨了13.5%,1981年上涨了10.7%。
在经济危机时,现代社会要用平和的方法。
要建立有效的耗散机构,就得先找到原失效的机构。
人作为生命体,其需求虽然可以短时抑止,但一段时间以后需求还会扩大。
这一段时间是经济状态最无序的状态。
缩短这一时间段是手段之一,也是社会之中最容易理解的。
从人类社会耗散机构图中发现解决人类经济危机的问题要从转化环节、分配环节、交换环节、消耗环节四个方面进行改善,进而建立新的符合消耗现有社会技术财富的耗散体系。
具体来说:
1、加强有效的转化机构。
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这不但使每个企业要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经济危机中全社会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
这是不得不政府人为的制造,工作与就业机会。
利用强制性,对为社会整体未来利益的公共事业进行投入。
2、调节分配机构。
分配机构在耗散机构中有调节整个机构的功能,能量运转效率不高也多出在这一环节。
但是要注意,在这一环节的刺激条件必须是由练好的制度进行制约,否则社会必然会出现难以想象的大规模腐败现象。
所以在危机中应截止畸形耗散,如:
贪污腐败。
截止不合理的政治行为和经济行为主要指舞弊现象。
修改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合理却不和法的法律。
修改税收制度,行政制度。
对企业实行清除破旧产业,清除不可收拾的企业。
对于关系重大且又运转十分不良的企业要从企业的首脑下手,裁减对象第一步应是公司上层机构,第二步是中层,最后一步才到底层。
对于经济方面,要实行相对危机以前严格的手段。
原因是经济热力学定律中附加定律1告诉我们对于流入方式不当的能量会加大社会的无序。
本身已经危机,如果在多的出现加大无序的因素无疑会火上浇油。
3、刺激最终耗散,促进交换环节与消耗环节。
这是发现消费在社会中作用的时候,但是并不意味着铺张浪费。
因为经济危机造成的大量失业,一定导致消费预期的大规模下降。
那么交换环节的不顺畅一定导致消耗环节的失效。
刺激消费实现少经济危机冲击的重要法宝之一。
4、提高意识熵值的层次。
意识熵值的多维性,导致需求层次也有变化。
唐代诗人刘禹锡作《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代表着意思。
一样的生存需求会在此基础上发展各种满足途径与方式方法。
从而达到社会共同进步的结果。
5、建立新耗散结构体系促使其良好运转。
建立公益事业,在转化机构中投入资金,促使科技的发展。
对新能源的认识意味着新财富的来临,提高人员的科技水平意味着意识熵值档次的提高。
对原有不能降低熵值的商品,加入新技术使其保持或恢复耗散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以上方法归根到底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合理的转化与消耗可控能,从而维持耗散体的相对动态平衡。
在经济危机中政府是最重要的经济耗散机构调整者。
他既要在对待社会性问题上大刀阔斧,又要在制定具体制度时谨小慎微。
使用求大弃小,减少不良竞争所引起的快耗散现象。
专制多余民主,这样才能稳定,使国家级的耗散机构持续运转下去是现代文明社会制止任何危机的前提条件。
从现代社会事件来说,前苏联、东欧巨变后建立了不符合科学的耗散体系,经济并没有飞速发展,反而经济急剧滑坡,通货膨胀、人员失业、社会后退。
总之不论和平还是战争要解决的经济危机问题就是调整社会经济耗散体系。
这就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最终手段,也是完成一次经济周期进入下以经济周期的开始。
下面我就日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日本经济问题实例分析。
日本现有经济危机从本文理论角度分析分配环节中热力学第二定律耗散体系T↑产生多种δS,解决多种δS靠技术活动(Pdv)而技术活动(Pdv)得由科学知识为铺垫而产生。
日本在90年代以后经济一直处于低潮,日本的企业从战后以来都一高精尖为主,由于资源的缺乏日本企业的产品在输入科技方面占有突出的优势(这与勤劳智慧的日本民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上公式中由于T↑↑使P↑↑从而使日本的产品相对别国产品在其商品在分配环节与转化环节上都占有突出的优势。
在冷战时,其他军事大国都无暇顾及科技对商品的应用(相对来说),而且由于冷战的相互利益使美国对日本的科学引入没有加以限制。
致使日本的科学对美有依赖性,从而产生日本的国情是技术水平世界一流,科学水平世界二流。
同时冷战时期军事国家内部对产品的需求也在扩大(S的档次在不断的升高),由热力学定律得知日本的产品在国际社会上产生空前的知名度与好感,使其经济大幅度提高。
冷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