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4阿Q正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552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4阿Q正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必修4阿Q正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必修4阿Q正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必修4阿Q正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必修4阿Q正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4阿Q正传.docx

《高中语文必修4阿Q正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4阿Q正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4阿Q正传.docx

高中语文必修4阿Q正传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4阿Q正传

教学目的:

1.认识《阿Q正传》所揭示的国民性弱点及其社会思想根源:

统治者的变态心理和对人民进行封建麻醉教育,使劳动人民愚昧落后,忘却压迫和屈辱,以“精神胜利法”自慰,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2.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启发国民觉醒的极其重要性。

3.理解小说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主题的独特风格,鉴赏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小说讽刺幽默的语言。

4.掌握阅读中篇小说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把握阿Q人物性格。

2.《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1.鲁迅小说的语言风格。

2.理解“精神胜利法”的普遍意义。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

掌握内容概貌,理清小说结构

1、背景介绍:

《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上,从1921年10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连载完毕。

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仍处在封建军阀统治的最黑暗的时期。

鲁迅的《阿Q正传》用生动的形象,揭示了国民性的弱点,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目的在于唤起沉睡的民众。

它以辛亥革命前后我国东南地区的一个村镇“未庄”为背景,以落后的农民阿Q的痛苦遭遇和悲惨命运为线索,展开了一场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一幅广阔生动的历史画面。

小说塑造的阿Q形象及其“精神胜利法”,以其巨大时空穿透力,赢得了无数读者,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明珠,至今仍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2、国民性问题:

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一生以笔为刀,剖析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

鲁迅作《阿Q正传》意在“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那么,鲁迅是如何思考国民性的问题的呢?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认为中国民族的“种性”是“孱弱”的,他根据“优胜劣汰”的公式,认为中国民族有灭种的危险。

而鲁迅所说的“国民性”的缺陷也是“种性”或民族的弱点。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凌,中国正在走向衰亡。

中国社会变得奇形怪状。

畸形的社会必然产生畸形的国民。

鲁迅敏锐的看到了中国的衰败,在于愚弱的国民。

在日本,那个使鲁迅受到强烈刺激的日俄战争影片的被示众和看客,使他联想到所见的“愚弱的国民”,他首先指出国民劣根性以愚昧和精神麻木为特点。

医治国民精神的创伤,正是他弃医从文的缘由。

辛亥革命中,鲁迅满腔热忱地投入革命,但他很快就失望了,他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如何在这场革命中扮演着小丑的角色。

旧势力顽固、狡猾而凶残,革命党幼稚、脆弱而易变,老百姓则在“铁屋子里”酣睡;虽有一时的“梦游”,但最多像阿Q那样喊几声,抢点东西,做做权利、财产和女人的梦,并没有真正醒来。

在辛亥革命这场戏剧演出中,鲁迅看到了几千年国民劣根性的总表演。

鲁迅给我们展示了触目惊心的国民劣根性:

吃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守旧排外、漫夸历史、愚昧麻木、卑怯巧猾、投机钻营、色情狂…….《阿Q正传》正是国民劣根性的总展览。

3、写作动机:

“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

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

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呐喊〉自序》

他在谈到《阿Q正传》成因时,说他要“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又说:

“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灵魂,但时时有些隔膜。

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也只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

根据鲁迅做小说的目的、治疗国民弱点的论述和《阿Q正传》的成因等言论,我们可以概括《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

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人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惨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

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为疗救这样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民而发出痛苦的呐喊。

4、结构梳理:

小说共九章:

第1章,序言交代四个问题:

小说的名第2章,目、阿Q无姓、无名第3章,、无籍贯,第4章,写阿Q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环境。

第5章,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

精神胜利法。

描述阿Q的部分生活片断,第6章,突出了他的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第7章,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第8章,刻画了阿Q畏强凌弱的性格。

第9章,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可悲的结果,第10章,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11章,写阿Q走投无路,第12章,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第13章,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14章,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中兴”,第15章,再被赵太爷逼到无路可走的经过。

第16章,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第17章,突出了阿Q的革命要求。

第18章,写辛亥革命引起未庄的变化,第19章,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20章,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全文仅仅围绕阿Q而传,以阿Q的行状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进行结构。

前三章为情节的开端,中间三节为情节的发展,七、八章为高潮,最后一章是结局。

5、布置作业:

1、利用工具书,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2、阅读全文,初步把握阿Q这个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小说情节,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特点和实质

一、讨论问题:

1、在序言中交代了几个问题?

(小说缘起、阿Q无姓、无名、无籍贯)

2、鲁迅为什么要给阿Q作传?

(暴露国民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

3、给什么人作传?

(地位卑贱的普通国民)

优胜记略

1、这一章主要记述了阿Q的几件事?

他又是怎么说,2、怎么想或怎么做的?

(注意抓关键词)

2、结合本章的情节和人物语言、心态、动作,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

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狭隘保守、盲目趋时;争强好胜、忍辱屈从;自轻自贱、心满意足--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

续优胜记略

1、本章记述了阿Q的哪几件事?

(注意阿Q的言行,抓关键词语)

(败在王胡手下、挨了假洋鬼子哭丧棒、调戏小尼姑)

2、结合上述事例和阿Q的言行,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蛮横霸道,懦弱卑怯;排斥异端,奴性十足;欺软怕硬,流氓恶习)。

恋爱的悲剧

1、 阿Q调戏了小尼姑之后,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小说围绕“女人”一连四次用了“他想”,刻画了他怎样的性格和心态?

(既体现了他的本能和放纵,又体现了他的正统和卫道)

2、在这一章中,描写阿Q挨打时,多处用了“仿佛”和“似乎”等词语,它突出刻画了阿Q性格的哪一方面?

(麻木健忘。

他的精神扭曲变形,明明是被毒打的耻辱,却感觉麻木,淡化和遗忘)

3、你怎样看待阿Q向吴妈求爱和悲惨的结局?

生计问题

1、作者是怎样描写“龙虎斗”场面的?

体现了阿Q哪方面的性格特点?

(动作、语言、神态和侧面烘托,阿Q畏强凌弱,死不觉悟)

2、阿Q偷萝卜的情节以及与老尼姑的对话,又突出了他哪方面的性格特点?

(质朴霸道,圆滑无赖)

从中兴到末路

1、说说阿Q从中兴到末路的变化过程。

2、结合这一章的情节,分析阿Q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周围的人们趋炎附势、麻木不仁,与革命彻底隔绝,统治者残酷镇压和迫害,这便是产生阿Q精神胜利法的温床,而奴性十足的阿Q也必然走向末路。

革命和不准革命

1、阿Q对革命党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深恶痛绝”--“神往”--“快意”--“投机革命”)

2、阿Q的革命目的是什么?

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的?

(杀仇人、抢财物、讨老婆,心理描写)

3、阿Q去寻找假洋鬼子之前和被赶出后的心情怎样?

这种心情变化说明了什么?

(之前:

不平,冷落,赶紧去商量,怯怯;之后:

忧愁,无聊,渐渐高兴起来。

这部分细致深刻的心理描写,既反映了阿Q的糊涂落后,也反映了辛亥革命将农民群众拒之门外)

大团圆

1、阿Q的被抓、被审、画押的情节各说明了什么?

写法各有什么特点?

(抓一个糊涂、手无缚鸡之力的阿Q却动用了这么多人,说明反动统治阶级既残暴又虚弱。

夸张讽刺;被关,既说明阿Q的可怜,也说明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

其中“高明”是创造性用词;被审,说明阿Q昏头昏脑,奴性十足也体现了国民的奴性。

细节描写、双关语;画押说明阿Q死爱面子,死到临头还不觉悟,体现了震撼人心的麻木。

细节描写)

2、阿Q游街和被杀前的心态是怎样的?

“看客”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阿Q认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游街”,死到临头,心情如此坦然。

他无师自通地喊出“过二十年又是一个……”,他成了革命的牺牲品,还在表演精神胜利法。

那些张着嘴的看客,还大声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喝彩,真是不可救药的国民啊!

二、关于阿Q的形象分析:

1、关于阿Q的形象,有下列不同的观点,读后谈谈你的看法。

(1)阿Q是个思想的典型,是阿Q主义或阿Q精神的寄植者,是个集合体形象。

理由是:

A、在阿Q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各阶级的各色各样的阿Q主义,也就是鲁迅在前期所说的“国民劣根性”。

阿Q就是这种精神的性格化和典型化。

B、阿Q的精神--精神胜利法不是特定的时代、社会、民族和阶级的产物,而是某些人普遍的弱点,是祖祖代代生生不已的普遍特点。

(2)阿Q是一个受了精神奴役创伤的革命农民的典型。

理由是:

A、阿Q是生活在农村最底层的雇农,他具有一般农民朴素、憨厚的特点。

B、在阿Q身上显示了被当时社会所扭曲了的性格--精神胜利法,这正是他精神奴役的创伤。

C、但他不是完全驯顺的奴隶:

对赵太爷他“独不表格外的尊敬”;他神往“革命”,在黑暗重重的未庄,第一个喊出了“造反”的呼声;自认为和“白盔白甲”的人是一伙,只是他们“不来打招呼”。

所以认为阿Q有改变屈辱地位的要求,这便是他革命的一面,并且是他性格中主要的一面。

(3)阿Q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典型。

理由是:

A、阿Q生活在闭塞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农村,生活在同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的尖锐矛盾之中,是一个深受政治压迫、经济剥削与精神毒害的破产农民。

他有思想、有性格,也有自己的追求,是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具有这个阶级共同特征的活生生的人物。

B、阿Q虽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他性格中的主要内容却是精神胜利法,用精神上的自我解脱去代替事实上的反抗,实际这种自欺欺人的表现正是他走向真正反抗道路的绊脚石。

C、阿Q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他的觉醒是极有限的,他的革命要求也是十分朦胧的。

阿Q是处在辛亥革命时期,生活在未庄的种种矛盾之中的一个愚昧、落后、不觉悟的农民典型。

但他的精神胜利法却概括了人类精神的某些共同弱点。

第三种观点较为合适。

2、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

也有不7、同8、的看法,9、读后请发表你的意见。

(1)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既有消极的一面。

也有积极的一面。

这积极的一面有向革命发展的巨大可能性。

(2)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自不断反抗中的不断失败,虽然表面看也是一种反抗方式,但却完全是一种落后的消极的东西。

正是由于精神胜利法的支配,阿Q无法在屈辱中奋起,在失败中求生,它对处于压迫地位的人们起着阻碍觉醒、麻痹斗志的作用。

第二种看法较妥当。

3、对于阿Q精神胜利法的形成,有以下三种观点,你的见解如何?

(1)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从统治阶级身上移植过来的,统治阶级的精神胜利法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没有什么区别。

(2)精神胜利法是从农民自己身上自己产生出来的。

被压迫的奴隶一次又一次的地反抗,一次一次地失败,在失败中可以磨练出坚毅的意志,同样也可以产生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因此,人民被压迫的历史,才真正是人民的阿Q主义的产生史。

(3)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封建阶级的精神奴役在阿Q身上留下的创伤,有着鲜明的被凌辱与毒害的烙印。

而这种弱点一经形成,便在他身上表现出它的特点,所以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既有共性特点,又有个性特点。

第三种观点较为合理。

阿Q这一人物形象分析要点:

主要性格是精神胜利法,即面对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解自慰的方法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者,是永远摆脱不了的奴隶地位的精神枷锁。

三、布置作业:

1、思考:

从小说的情节中,你认为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如何?

2、你认为小说中的赵太爷、假洋鬼子以及小D、王胡、吴妈等人物形象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第三课时

要点:

分析其他人物形象以及整个小说的社会意义

一、其他人物的形象分析:

1、赵老太爷:

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

“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顽固、守旧、凶狠、狡诈、投机、贪婪是其性格本质,是破坏和镇压革命的凶恶敌人。

2、假洋鬼子:

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混血儿,他善于投机钻营,伪装自吹,与钱秀才互相勾结,投机革命,不准阿Q革命,是钻到革命内部的蛀虫,是杀害阿Q的元凶。

从他身上集中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3、王胡、小D、吴妈等:

应该说他们和阿Q一样,同处于社会的最下层,同是奴才,被剥削者,但是他们对于奴才的命运似乎非常满意。

不仅不同情自己的同类,相反还自觉不自觉的充当赵太爷的帮闲。

在他们身上,都集中体现出由于长期身受封建专制的奴役而形成的那种愚昧麻木、逆来顺受、而缺乏同情心的典型性格。

这也就是鲁迅经过长期研究所得出的国民的劣根性所在。

二、《阿Q正传》思想意义的研讨归纳:

《阿Q正传》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

而以孙中山为首的少数有志之士,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试图挽救危亡的中国。

这就是近现代之交轰轰烈烈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中国似乎出现了希望的曙光。

可是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反而对要求革命的群众采取排斥和压制的态度;他们也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反而采取了妥协、宽容和姑息的态度。

所以革命遭到失败。

1912年四月,孙中山被迫辞去大总统的职务,而代表地主买办阶级的袁世凯得以窃取政权。

辛亥革命流产了。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向来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

在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业绩”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历史,是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史,封建统治阶级在这种特殊的历史下,形成一种变态心理,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的镇压,凶狠的盘剥。

鲁迅不止一次地对这种畸形变态心理作出精妙的概括:

“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

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利,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

”(《华盖集。

通讯》)他们对帝国主义侵略本已到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地步,但偏要自称:

“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之中,追求精神上的胜利。

这一思想深深毒害着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

我们从《阿Q正传》中就可以看出,阿Q和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一路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是一个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活脱脱的一个阿Q。

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

鲁迅看到几千年国民劣根性的总表演。

三、艺术特色:

1、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即用一个喜剧的外套,包装一个悲剧的故事,是含笑的悲叹。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小说将悲剧和喜剧因素相互交织、融合,构成这篇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收到强烈的讽刺效果。

2、白描手法和出色的心理描写

鲁迅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最经济、最简练的笔墨,把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

小说塑造阿Q形象,突出运用了心理描写方法,他对革命的认识,他的忧愁与得意,他的幻觉和想象,种种心态跃然纸上,使我们看到了他的灵魂世界。

3、杂文式的笔法。

小说处处使用幽默、尖锐、诙谐的语言进行议论、讽刺、挖苦、调侃。

或反语或夸张,或揭谬或点睛,或大词小用,或庄词谐用,其最终目的就是撕下假面,揭露真相,充分显示了鲁迅先生的幽默讽刺才能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四、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读本》上有关研究《阿Q正传》的文章;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

(1)

(1)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3.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共两场戏。

前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

后一场写周朴园与工人代表鲁大海的矛盾冲突,这是教学的重点。

把握剧中周朴园的性格特征,了解鲁侍萍被侮辱被残害的根源是教学的难点;了解出场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教学的次难点。

2.主要教学方法

(1)根据戏剧的特点(人物、事件、活动场景的集中性,对话和独白的个性化)指导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分析阅读方法,把握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特征。

(2)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

开始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继而要求学生理清情节结构,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学习分析人物整体形象,提炼主题思想,归纳艺术特色,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采用“比较法”,结合《荷花淀》中的对话描写,使同学掌握通过凝炼、传神、富于个性化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方法。

(4)在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使教师的讲述和启发与学生的思考、分析相结合。

教学时数

3课时

预习:

1.课前布置学生结合注释①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通读课文(有条件的组织看《雷雨》的录相),了解故事情节。

2.通过阅读课文或观看录相,要求学生明确课文中出现的八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知道现代文学史上才华出众的现实主义剧作家曹禺,也一定有很多同学看过根据他的剧本演出的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或拍成的电影《原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著名剧作《雷雨》。

板书:

《雷雨》

简介作者及《雷雨》:

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

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此期间,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列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

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雷雨》序)

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

《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成就最高。

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夭》《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

检查预习:

1.提问:

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列出课文中周、鲁两家人物之间都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

在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存在着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兄妹和主仆之间的多种关系,这些关系层次交叉,互相牵连,产生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

研习新课

1.请同学们将这一幕话剧分成“场”,把“场”分成层次。

明确:

板书:

第二幕:

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

第1层:

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

第2层: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

第二场:

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

2.提问:

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场雷雨的到来。

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

(可与《祝福》的环境描写作比较,以加深理解。

3.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第1层。

4.提问: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并没有认出鲁侍萍,那么鲁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分并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明确:

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练得坚强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了某种轻信和谅解。

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分,又在浯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4.提问:

侍萍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有几处掩饰?

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她的性格特点?

明确:

周朴园四次问到她姓什么,是谁,她都很自然地掩饰过去,语调平缓,不露声色。

表明她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有:

熟练自然的关窗动作,对侍萍的身世及周朴园的隐情细致地述说,对绣着梅花衬衣的熟记。

5.提问:

这一层中,周朴园的情态亡有哪几次变化?

请按情节发展叙述。

明确:

开始是漫不经心地用对待下人的态度淡起了雨衣和关窗的事;忽然从侍萍的关窗动作上看到了似曾相识之处,感到奇怪,认真地询问:

“你——你贵姓?

”气氛趋于紧张,情节出现波澜,而鲁侍萍平淡地回答,又使气氛稍有缓和;周朴园就口音把话题引向无锡,转弯抹角有意识地询问三十年前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在周朴园的连连追问下,仍然保持语调的平缓;但听到周朴园在有意撒谎,遮盖罪行,于是她悲愤地叙述了自己30多年来的悲愤遭遇,使周朴园惊恐紧张的情绪不断增长;他时而“痛苦”,“汗涔涔地发出‘哦’的叹声”,时而惊愕地问:

“你是谁?

”当侍萍巧妙地露出自己的身分时,周朴园已经惊恐地语不成声。

6.提问:

同学们在高一年级时,曾学过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其中最精彩的要数几段对话了。

试与本课周、鲁两人的对话作比较。

明确:

《雷雨》中周朴园的对话是从漫不经心到感觉奇怪到惊恐紧张,最后语不成声。

鲁侍萍的话是语调平缓,自然掩饰,最后是悲愤地揭露。

而小说《荷花淀》中水生夫妻的对话却是那么简洁朴素又情意绵绵:

夫妻话别一场水生妻的四句问话是平问、侧问、追问、逼问,水生则是表情憨厚有意躲闪;而表现水生妻情态的三句对话,则又申明大义,自豪纯朴;水生离别前的三句嘱咐和妻子的三句答嘱,更是表现出不甘落后,积极向上,英勇不屈的内心世界。

再有,几个女人商量探夫与探夫不遇回来的两场对话,更是生动传神。

主要目的偏用次要理由说出,几个女人虽未露面,然伶俐乖巧、质朴憨厚、忸怩羞涩之态,早已跃然纸上。

两篇课文的人物对话,都是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情境、氛围、语调和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

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第2层。

7.提问:

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