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优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5353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优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优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优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优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优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优质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优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优质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优质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优质教学设计

19海滨小城

文本分析:

本文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语言清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7个自然段,主要写了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5个场景,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意在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背景下,突出小城的美丽。

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作者都写了哪些场景,然后按照从海滨到小城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结合丰富的用词、多样的句式体会海滨小城之美。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巩固上一课学到的阅读方法。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分—总”的整体思路与“总—分”的结构形式之美,并尝试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生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3.能找出第4至第6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4.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按照空间变换顺序展开记叙的方法。

2.了解海滨小城几个场景的特点,体会作者抓住场景特点进行观察描述的写法。

3.从用词、句式等方面,着重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

领悟“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阅读方法,并能在写作时实践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生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写了哪几个场景。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初步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海滨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教师谈话激趣。

导语:

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天,银白色的军舰,白色的或灰色的海鸥;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出海归来的船队……,这一切是多么美丽、多么诱人呵!

想去看看吗?

告别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思考:

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过渡:

同学们的大脑里,有这么多疑问!

这座小城指的是哪座城市?

是我们国家的吗?

在哪儿呢?

那里有什么特色?

……好吧,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

(2)运用查字典等方法,自学文中的生字,理解字词。

(3)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字,哪些字比较难记,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2.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领读。

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海bīn滨huī灰色yú渔民biàn遍地tǎnɡ躺满zài载kào靠岸zāi栽树

yà亚热带初xià夏chú除了cǎi踩上去整jié洁海ōu鸥ɡē胳bei臂理cǎi睬

凤huánɡ凰树rónɡ榕树石dènɡ凳每fénɡ逢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靠]“告”要写得扁一点儿,最后一笔横压在横中线上。

“非”的两竖在竖中线两边,左右三横都是中间的横最短,间距要均匀。

[载]“土”中的“十”要写得小,第二横要写长;“车”紧靠竖中线,第一笔横压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横变提。

[踩]足字旁与“采”相比而言要写得短,足字旁中的“口”要写得小,“止”要写得宽一点儿。

“采”的上边部分“爫”要写得扁而紧凑,下边部分“木”的横压在横中线上,撇穿插到足字旁的下面,捺要舒展。

◆易错提示:

[遍]部首是“辶”,不要写成“廴”;“扁”不要多写一横或一竖。

[躺]左边的“身”做偏旁时长撇不出头。

[洁]右上部分是“士”不是“土”。

(3)学生自由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理解词语的意思。

(1)出示一组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海滨浩瀚寂寞喧闹热闹每逢)

(2)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朗读句子,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预设:

引导学生说说广东省的地理位置,理解“海滨”就是“海边,沿海地带”的意思。

看看我国还有哪些地方靠海。

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预设:

出示大海图片,感受大海的宽广。

查字典,明确词义,“浩瀚”表示“水势盛大”。

引导学生说说,浩瀚的大海、广阔的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

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预设:

联系实际生活体验,理解“寂寞”就是“孤单冷清”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句子:

“当的时候,我就会感到很寂寞。

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预设:

结合“寂寞”,对比体会“喧闹”的情景。

“喧闹”指“喧哗热闹”。

引导学生想象场面,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预设:

与近义词“喧闹”进行辨别,引导学生想象花开时候的情景,明确“热闹”在文中指的是鲜花竞相开放、非常繁盛的景象。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预设:

查字典,理解“每逢”就是“每次遇到”的意思。

可以引导学生用“替换意思来说”的方法进行理解。

方法拓展:

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们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如看图、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等。

但是一般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就可以推断出词语的意思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听边思考:

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作者一共写了几处场景?

明确:

全文写了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5个场景。

其中,海上、海滩的部分体现的是“海滨”的特色,庭院、公园、街道的部分写的是“小城”的景色。

3.疏通文章脉络。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写海滨的美丽景色。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

写小城的美丽景色。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总结全文,总括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4.朗读课文,初识美感。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

(2)与小组同学合作,分自然段轮流读。

(3)全班分小组合作朗读。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介绍海滨城市,引导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增强体验。

过渡:

海滨城市,就是沿着国家海岸线靠海发展的城市,以其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和物产丰富而著称。

一般多为港口城市。

我国著名的海滨城市有三亚、深圳、珠海、秦皇岛、连云港、青岛、大连、北海、厦门等。

去过海滨城市的同学,可以把你们见到的景象和课本中的描述比较一下,看是不是这样的;或者,你们还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新鲜的感受,可以大胆地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同学们还可以在课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去查询这些城市的资料和照片,感受一下海滨城市的美丽风光和独特之处。

还可以和我们熟悉的城市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引导学生交流分享。

(1)自由交流自己去过的某一海滨城市,说说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有不明白或是感兴趣的地方,可以有礼貌地提出来。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搜集海滨城市的相关资料,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摘抄、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理解海滨小城几个场景的特点。

2.能找出第4至第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体会作者按照空间变换顺序展开记叙的方法。

4.体会作者抓住场景特点进行观察描述的写法。

1.领悟“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阅读方法,能在写作时抓住场景特点进行观察描述。

2.从用词、句式等方面,着重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海滨灰色渔民遍地躺下满载靠岸栽树初夏亚热带

除了整洁海鸥胳臂理睬榕树石凳踩上去凤凰树

2.播放海滨的视频,启发回忆。

过渡:

同学们,这座海滨小城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美丽、整洁……)请大家回忆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是按照什么路线来游览的呢?

(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

浩瀚的大海,金色的沙滩,玲珑的小城中美丽的庭院、绿树成荫的公园、细沙铺成的街道……,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小城无处不美。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座美丽、整洁的海滨小城,去尽情游览、用心感受它的美吧!

二、范读课文,质疑初探

1.听课文朗读音频,边听边标出不懂的内容,或是在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2.学会质疑。

(1)学生根据自己标识的内容,提出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简单的可以交给学生交流讨论解决,疑难的在下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听讲解决。

小结:

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大海、沙滩之美。

1.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想象海滨美景。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3.体会大海的绚丽色彩。

(1)出示第1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

从这段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哪些颜色?

(蓝、棕色、银白色、白色、灰色。

(2)出示海边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填空。

填空:

天是()的,海也是()的。

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的机帆船和()的军舰来来往往。

天空飞翔着()的、()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3)海滨的景物那么美,颜色那么多,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

(色彩绚丽。

小结:

在这段中,作者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把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突出了海滨的美。

(4)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这么美的海面,让我们边想象画面,边轻轻地读。

(5)教师过渡,相机出示第2自然段。

过渡:

海边除了这些颜色,还有其他颜色吗?

(有,金黄色。

)你从哪儿知道的?

读一读。

(6)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思考:

“镀”是什么意思?

这里为什么用“镀”?

预设:

“镀”是使一种金属附着在另一种金属表面的化学方法。

这里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金灿灿的,像镀上一层金子,形象地表现了色彩之美。

(7)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金灿灿的阳光把美丽的海滨变得更加迷人,谁能把这种奇异之美读出来?

4.体会沙滩上的寂静与喧闹。

过渡:

远处的海面上绚丽多彩,十分迷人;近处的沙滩呢,又有什么特点?

(1)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自己读出了什么。

教师点拨重点。

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贝壳的颜色多,花纹美。

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见得多了,就不觉得稀奇了,所以颜色多、花纹美的贝壳无人理睬,“寂寞地躺在那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贝壳无人问津的情形写得生动形象。

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

(“银光闪闪”“青色”“金黄色”写出了捕捞上来的海产的颜色。

海产品种多、颜色多,让人感觉到“满载”的喜悦。

(2)教师过渡,在美丽的海滨,我们除了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汽笛声。

(3)出示人们满载而归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想象。

预设:

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渔船满载而归的热闹场面。

)②人们为什么高兴?

(收获丰厚,辛勤的劳动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③想象当时喧闹的情景:

会有些什么人?

他们会说些什么话?

做些什么事?

(学生自由想象表述,指名交流)

示例:

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晒得黧黑的渔人挽着裤脚,露出铁一般的胳膊,把一天的收获一筐一筐地往下搬。

人们一边忙活,一边寒暄着,感叹着收获不易,憧憬着下次出海。

无论收获丰厚与否,渔人打心眼里是满足的,他们感激大海的馈赠,从不妄生贪念。

岸上的人群就更欢快了。

早早守候在岸边的商人们一边评估着这回的货色,一边开始跟辛苦的渔人讨价还价,几番争执下来,彼此都有了满意的神色。

妻子们笑容满面,脚步轻盈,忙着帮自己的丈夫打理收获,背着大伙儿还偷偷抹一把自家丈夫脑门上的汗。

孩子们最高兴,三五成群地在货筐间穿来穿去,寻找一些从没见过或是格外显眼的新鲜玩意儿,还不时伸手去摸摸,于是总有几个调皮鬼被虾和蟹的钳子夹得嗷嗷叫。

大人们往往假装生气地斥责两声,慷慨地从身边的篮子里掏出许多漂亮的小海螺,分给孩子们玩。

于是,这群快乐的小鸟就飞跑起来了,叽叽喳喳的,纷纷夸耀起自己的海螺来……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赞美、自豪的感觉。

过渡:

海滨不仅风景美,这劳动的场面、勤劳的人们也美啊!

如果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我们一定会为家乡的美丽和富饶感到骄傲!

作者就是带着这种感情来描绘海滨风光的。

带着这种感情一齐朗读——(出示句子,齐读:

远处响起了……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5)教师小结,点拨写法。

方法拓展:

沙滩上的贝壳是寂寞的,直到响起了汽笛声,那是捕鱼的船队满载而归的信号。

渔船归来时的动和贝壳的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写法就叫动静结合。

5.回顾第一部分,梳理要点。

过渡:

回顾课文的第一部分,作者怎么写出海滨之美的?

(1)描写颜色的词——作者运用这些词语把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

美!

(2)动静结合——写贝壳又多又美和它的寂寞,再写渔船归来时的喧闹,二者一静一动,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海滨景色美丽、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真美!

(二)学习第二部分,欣赏小城之美。

过渡:

从美丽而喧闹的海滨归来,让我们再到小城里轻松漫步吧。

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

(1)边读边想:

这部分写了小城哪几个地方?

(2)边读边画:

这些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请把概括它们特点的句子画出来。

(3)边读边悟:

你感受到了小城的什么特点?

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的?

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相机点拨重点。

(1)作者写了小城的哪些地方?

(庭院、公园、街道。

(2)这些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请把概括它们特点的句子画出来。

小城的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小城的公园更美。

小城的街道也美。

(3)认识总起句。

思考:

仔细观察,这些句子在段落中有什么特点?

方法拓展:

像这种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概括这一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就叫总起句。

整段话就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它,它对我们快速梳理课文结构,把握、理解课文内容大有帮助。

作者是如何观察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

又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描写小城的景色的呢?

这是我们这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学习第4自然段。

(1)围绕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作者介绍了哪些树?

(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你有什么感觉?

(树多。

(2)你对哪种树比较感兴趣?

读一读描写它的句子,说一说你喜欢的原因。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从嗅觉来写,“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写出了桉树叶子香味浓郁的特点。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从视觉来写,“热闹”“笼罩”“一片片红云”写出了凤凰树开花时的繁密与红艳。

想象一下,叶香,花美,画面真美!

(3)出示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及凤凰树开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感兴趣的还可以说一说这些树的不同特点。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5自然段。

(1)小城的公园的“美”,又是怎样写的呢?

结合重点词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重点。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许许多多”表明树多。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运用比喻,写出了树的形态、颜色,突出了树大的特点;“密不透风”写出了树的枝叶茂密;“遮太阳,挡风雨”进一步说明了榕树枝叶茂密的特点和树给人带来的好处。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每逢”“总是”表明这里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体现出人们对榕树的喜爱和赞美。

(3)出示榕树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榕树大”“枝叶密”。

(4)教师小结,指导朗读。

小结:

写公园的“美”,作者主要写了公园里的榕树多,又重点写出了榕树树大、枝叶密的特点。

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抓主要事物描写场景的方法。

来,让我们用朗读激发想象,一起去榕树下乘乘凉吧!

5.学习第6自然段。

(1)你喜欢这座小城的街道吗?

说说你的理由。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用细沙铺成的路,美丽、特别、有趣。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一片落叶都没有”,多么干净、整洁啊!

(2)指导朗读。

过渡: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我们不自觉放轻了呼吸,放慢了脚步,想要细细体会这柔软的感觉,好好听听这咯吱咯吱响的声音;我们也不由自主地注意起自己的一言一行,生怕给这整洁、美丽的街道带来一丝一毫不和谐的气息。

来,把我们的喜爱,把我们的小心,送到文字中去读一读。

(三)回顾第二部分,学习第三部分。

1.作者写小城,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庭院树多、花园更美、街道干净。

2.在这座小城里走了一大圈,这座小城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

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小城特点的句子来。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3.说说结尾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总结全文,收束全文,饱含赞叹之情。

4.思考:

写“海滨小城”,作者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有何用意?

明确:

海滨既交代地理位置,也表明环境独特。

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背景下,更加凸显小城的特色与美丽。

5.指导朗读。

小结:

大海浩瀚无边,色彩绚烂,沙滩上安静与喧闹日复一日,为这座小城增添了独有的风情。

城中庭院树木繁多,花园榕树更美,街道干净、整洁,这一切都是家乡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的。

我们一起来大声读最后一句,读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交流收获,学习写法

1.课文学完了,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抄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2.表达与仿写。

(1)模拟导游。

①如果你在这座海滨小城当导游,请你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并说说你这样设计的理由。

②选择其中的一处景物,抓住景物特点向游客进行介绍。

③集体交流、评价。

(2)介绍美景。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前期观察到的美景,运用教材中提供的或自己积累的词语,对景物进行简要描述。

②集体交流、评价。

(3)小练笔。

①仔细观察我们的校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想想它有什么特点。

②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本课学到的“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一个片段。

③集体交流、评价。

五、拓展积累,作业设计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创设情境,探究小城之美。

师:

刚才我们游览了美丽的海滨,现在我们再到小城里走一走,看一看,去欣赏这具有南方特色的小城风光。

师:

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后四仆自然段写小城景色的这部分内容。

看谁能准确找出概括海滨小城景物特点的一句话。

(生读文、勾画、交流)

师:

同学们都是“游客”。

现在我们到小城去逛逛,请用你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下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下面开始互相交流、评议。

(生交流、评议)

师:

谁愿意把你拍的最美的一处景物介绍给大家?

我们共同来欣赏欣赏。

生1:

我拍的是小城的庭院。

庭院栽了很多树。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出示课件:

庭院美景图)

生2:

我拍的是小城的公园。

公园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出示课件:

公园美景图)

生3:

我拍的是小城的街道。

街道十分干净,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出示课件:

街道美景图)

师:

同学们拍摄的小城的这几处景物,分别抓住了庭院、公园、街道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这座小城所特有的美丽与整洁。

师:

现在,请同学们用赞美的语气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

师: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请大家自由朗读后四个自然段,体会体会小城的美。

(生自读课文)

赏析:

教师需注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交流,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这堂课上,教师这种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学习伙伴的开放式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的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

通过创设“游客拍照”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究、亲身实践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真正让课堂变得高效,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

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学法指导,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认真考量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明确了作者描写的几个场景以后,我有意识地将课文分割成两个大的部分,一方面教学描写“海滨”的场景,另一方面放手让学生探究“小城”的特色。

学生可以“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运用前面品读重点段落的方法,去自学并找到相应段落的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感悟。

这样“扶”“放”,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此同时,我还注重精讲巧练,抓准训练点。

阅读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表达与仿写上,不加引导、不讲方法而单纯让学生模仿表达,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表达热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两个方面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是抓住课文留白,例如海滩上的“喧闹”场景,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学生只要在第一课时完成了了解“海滨城市”的预习任务,在这里就会有话可说。

二是学完课文之后,我创设了“小导游”的情境,让学生设计旅游路线、介绍景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

有了这样的铺垫,过渡到“小练笔”的仿写环节,也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总的来说,教学效果基本令人满意,但在课堂上,我还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语言,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该尽量多元化,从而调动起更多的学生参与的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