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4487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绍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绍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绍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绍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绍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

《绍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绍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

绍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绍兴2011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每一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芜菁/靓丽  熟稔/谂知  掷地有声/考绩黜陟

B.遴选/瞵视  掮客/眼睑  束之高阁/不速之客

C.矜持/禁受  游弋/惩艾  悖入悖出/泽被乡里

D.央浼/冠冕  稗草/裨将  目光灼灼/媒妁之言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蹉商举步维艰录像机层峦叠嶂

B.誊写却之不恭摩合期博闻强识

C.肄业不瘟不火百叶窗恣意妄为

D.推诿亦步亦趋连锁店自鸣不凡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灾难袭来之际,日本从政府到国民表现出的冷静、有序曾得到广泛赞誉。

日本内阁几分钟内就成立了灾难对策本部,并启动应急体制的速度,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B.一些官员虚荣心重,遇到各种评选评奖时当仁不让,恨不得在当官的同时,又冠上文学家、艺术奖、哲学家等头衔。

“名不可以虚成,功不可以伪立”,官员该清醒了。

C.他平时所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用场,只见二一添作五,一会儿工夫就把故障排除了,他技术过硬,手艺精湛,令人啧啧称奇。

D.职业场上的斗争无声无息,硝烟四起,平和的表面下有的是比血还残酷的事实。

一些员工宁愿让增加公司营业额的机会流失,也绝不愿瘠己肥人,让自己的同事把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拆迁、征用土地上,地方政府不能一刀切,盲目搞大规模,大效应,否则既不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又加重了农民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还会引起民怨。

B.新年伊始,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分别举行了自主招生考试,灵活新颖、别具一格的考试题目,让平时习惯于题海战术的莘莘学子难以招架。

C.城市已初显繁荣,中国经济崛起已让世界格局为之改变的当下,如何实实在在地反哺农业、农村与农民,不仅是国家的责任,同样也检验着整个社会的良心与道义。

D.美国学者戴蒙断言,在整个人类史上,最主要的杀手是天花、流感、肺结核、疟疾、鼠疫、麻疹、霍乱等传染病都是从动物身上演化过来的。

5.概括下面文字材料的主要内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30字)(3分)

湖北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的支书王光国带领乡亲发扬愚公移山精神,6年多来在悬崖绝壁上一寸寸地凿出一条通往山外的1.5公里砂石路。

“愚公支书”筚路蓝缕修路的事迹,在网络上引发巨大反响,“虽然困难很大,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条路绝不能半途而废。

我相信只要埋头苦干,这条路总有修好的一天。

”站在岩壁边缘,王光国语气坚定地说。

网友把王光国称为“愚公支书”,把他的修路团队称为“搬山勇士”。

6.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

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的文段中空缺的

(1)

(2)(3)内容(不出现数字),要求分析合理,结论准确,语意连贯,语言简明。

(4分)

图表一图表二

 

根据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有结果显示:

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

(1),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老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

(2)。

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3),电视科普节目就会更有针对性。

7.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读书,启迪智慧,浸染心灵。

走向阅读社会,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这是“世界读书日”的召唤。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某校学生会发起了“阳光阅读,让书香洋溢校园”的倡议,坚拒浅阅读,力求深阅读,以提升文化素养。

你作为其中的一名学生,请你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

要求写出书名与推荐理由(不超过100字)。

(5分)

书名:

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百代皆沿秦制度”。

建筑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

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

中国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

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

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游”、“可居”种种,但“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

中国建筑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

即是说,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

在这里,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突然一下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

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

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

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反理性的迷狂意识。

正是这种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理性)。

然而“庭院深深深几许”。

大概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

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建筑艺术》,有删改

8.下面各句说法符合“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使人对于建筑的空间环境理解感受转换成时间方面的认识,因而建筑艺术不只是一种空间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

B.人进入供养神的庙堂,尤如置身巨大幽闭的空间,让人感到卑微、渺小、恐惧、神秘感,从而产生了敬畏感,祈求神灵佑护。

C.中国建筑讲求平面铺开,构成有机整体,空间具有纵深感,从而让人慢慢游历于楼台亭阁的时间进程之中,空间感受化为时间历程。

D.中国建筑如巍峨的古宫、连绵起伏的长城乃至于雄伟的宙宇,仍然给人以瞬间的直观的巨大空间感受。

9.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艺术美学风貌。

B.实用的入世的理性因素在中国建筑审美理念中具有明显优势,排斥了反理性迷狂意识。

C.宋元山水画兴起,晚期封建社会经济生活意识形态变化,仿拟自然的园林艺术得到发展。

D.园林艺术,迂回曲折,趣味盎然,追求人为场所的自然化,取代了方正的宫殿与屋宇。

10.从原文来看,中国建筑的美学风格怎样体现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的,请简要分析。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野狼

聂还贵

大漠,一振苍凉的辽阔。

帐篷一搭,即是安身之家。

实在太疲劳了,躺下就入睡,且整夜无梦。

一觉醒来,伸手一抓就是一大把阳光。

挑起帐篷门帘,啊?

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惊惧突如其来,像一枚钉子,把我定格在那里。

狼。

一只野狼。

在百米处沙丘上的一块大黑石头旁,与我对视。

只是那目光,没有想像的那样凶残、贪婪,充满机警和好奇。

这只狼,四个蹄子,雪样发白,仿佛穿了四只白色网球鞋。

苍黄的毛色,光滑油亮。

个头不算大,却显得矫健英俊。

在沙漠运动场上,它准是百兽群里的百米运动员。

愣了一阵子,我才想起防卫,想到猎枪。

当我端着猎枪走出帐篷时,野狼已经不见了。

下午,我打开录音机,放起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突然,从帐篷的缝隙里,我看见那只野狼正卧在早晨看到的那个沙丘上,仄着耳朵,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

狼在听音乐吗?

狼也懂音乐吗?

我忽地来了情绪,把警惕、人与狼的差别,与猎枪一起,扔在一边,顺手抓几块罐头里的肉,钻出帐篷。

野狼看见我,吃了一惊,本能地跳起来,退却几步。

我使劲朝它甩去手里的肉,它却以为是向它攻击,拔腿就跑,但一定是闻到了肉味,又猛地刹住,回过头来一步一步向肉走去。

走到肉前,狼突地一点头,敏捷地叼起肉,转身跑了一段路,这才掉过头来,一边谨慎地嚼着,一边摆动尾巴,就像一只狗在感谢它的主人。

我觉得不再寂寞和孤独。

然而,这以后,一连几天,再没有见着狼。

第三次见到狼,是在一个傍晚。

我点了堆篝火,特地放着有《北方狼》曲子的磁带,随着跳起霹雳舞来。

蓦然,我感觉不是独舞,身边还有伴舞者。

那便是那只可爱的狼。

火光照耀下,野狼踩着音乐节拍,来回走着,那样认真,那样有趣。

只是我发现,野狼的一条前腿瘸着,深一脚,浅一脚,减了几分先前的精神。

同类咬的?

猎人干的?

这只野狼为什么总是跟着我?

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孤寂?

是把我当成异类中的朋友?

是把我想成一顿美餐?

带着一连串问题,我恍兮惚兮,进入了梦境。

突然,一阵狼的嚎叫,把我惊醒。

我本能地弹跳起来。

从帐篷的窗子惶然张望,啊,月照中天,一片煞白,把整个大漠照得贼亮惨白,森然可怕。

月光下,沙丘上那只野狼后腿支撑,身子直立,雕塑一般,对月长哭,那哭声凄惨,悲戚,苍凉,我听得毛骨悚然,寒战不已。

猛地,野狼前腿收回落地,朝我的帐篷一瘸一拐而来,并环绕我的帐篷嗥叫不息。

狼!

毕竟是狼!

兽性不泯,狼性难改!

穷凶极恶的家伙!

我一直友好待你,你他妈的却饿疯了,向朋友发难了。

我想到柳宗元的《黔之驴》,那贵州小老虎,不就是采用这样的手段,把那头蠢驴吃掉的吗?

蠢驴。

我一边骂着自己,一边操起猎枪,从窗口伸出去,却说不清楚为什么,只是朝天开了一枪。

然而无济于事,野狼真的疯了,竟然撕破我的帐篷,钻进来。

“叭——”野狼应声倒下。

它艰难地抬起头,痛苦地看了我一眼,挣扎着,淌着血,向外面爬去。

当我追出来时,狼已经死在沙丘上那块大黑石头旁边。

这时,惨白的月亮变得暗淡起来,天地呈现一片混沌。

继而,一阵大风铺天盖地,不知从何处席卷而来,凶猛的风浪,像谁抡起的大锤,猛地把我砸倒在地。

当我醒来时,大风已经无声无音。

太阳依旧鲜红地照耀着一望无际的沙漠。

我发现我的双手紧紧抱着那块大黑石头,身边是那只死去的野狼,而我的帐篷,散了架子似的倒在远处。

惨白的月亮。

野狼的啼哭。

枪声。

风暴。

昨夜惊心动魂的一幕,在我眼前翻腾,闪回。

“狼拜月神”。

我想到了当地古老的传说。

一只善良可爱的野狼,拯救了我的生命。

不①,是一只野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一个人的生命。

不②,是一个人残酷地杀了一只自己的救命恩兽。

我低头看一看野狼,它被黄沙埋了一半,那眼睛沉重地关闭着。

但我知道,无论怎样地努力,我都无法抹去我在野狼眼睛里沉重的投影。

(有删节)

11.本文写了“我”和狼的四次交往,在这一过程中,“我”的心理感受也在发生着变化。

请你仔细阅读文本,参考下面的表格提示进行填空。

(每空4字)(4分)

“我”与狼的交往

接近野狼

狼拜月神

“我”的心理变化

惊惧好奇

恐惧恼怒

12.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请指出其作用是什么?

(2分)

13.文章结尾说:

“一只善良可爱的野狼,拯救了我的生命。

不①,是一只野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一个人的生命。

不②,是一个人残酷地杀了一只自己的救命恩兽。

”品味文中加点的两个“不”字,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3分)

14.针对画线部分的语段,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不超过120字)(5分)

15.有人认为,这篇散文体小说叙述了“我”的不寻常的一次经历,记叙了“我”与野狼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

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经验和对人类文化精神的认识,多元解读这篇文章的意蕴。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8分)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

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

“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

”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

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

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试。

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

调太平路芜湖县尹。

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

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

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

改武冈县尹。

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

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

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

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

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

“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培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

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

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

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

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

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载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

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

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

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

是岁十二戊戌,卒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

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

(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以《尚书》与贡试与:

参加

B.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乖:

乖顺

C.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意:

意料

D.乞致仕,以中原道梗致仕:

辞官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异日当以文章冠世以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

B.乃发愤就死耳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

C.科日之复,沮者尤众师道之不存也久矣(《师说》)

D.召为总载官,发凡举例窃为大王不可取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诵,一天能记下几千字。

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

他赋税征调及时,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负责编修史书,并准备授予他为翰林学士承旨。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

(3分)

(2)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

(6分)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①山水郎②,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

传说中天帝的居所。

②山水郎:

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21.“疏狂”是本词的词眼,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疏狂”的表现(两点,每点不超过6字)。

(2分)

22.“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词人为什么不用“且插牡丹醉洛阳”,而用“且插梅花醉洛阳”呢?

(4分)

 

(三)(7分)

2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4分)

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子贡曰: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1)请写出一个“过犹不及”的反义词。

(1分)

(2)孔子对两人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请作简要评价。

(3分)

24.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可以说竞争无处不在,而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认为有道理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近自托于无能之辞,,考之行事,。

(司马迁《报任安书》)

(2)连峰去天不盈尺,。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4)歌台暖响,;舞殿冷袖,。

(杜牧《阿房宫赋》)

(5)子曰:

“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

”(《论语》)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粒金子沉入河底,混在沙子堆里,它渐渐失去光泽,天长日久,连它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究竟是金子还是沙子,这是一种迷失;一只鹰蛋混在鸡窝里,孵出来的鹰从小生长在鸡群中,它虽有过飞的冲动,可别的伙伴都在地面上,它也就在地面上混下去!

久而久之,鹰的生活和鸡没什么两样了,这也是一种迷失。

生活中有太多的“迷失”,有人迷失于自我,而遮蔽了广阔的眼界;有人执迷不悟,不能突破认知的局限……但有人清醒,能不断突破、超越、提升,那是大智慧、大人格……

请根据你对上文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以“迷失”为标题写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1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A.芜菁(jīnɡ)/靓(liànɡ)丽 熟稔(rěn)/谂(shěn)知  掷地有声(zhì)/考绩黜陟(zhì)B.遴(lín)选/瞵(lín)视 掮客(qián)/眼睑(jiǎn) 束(shù)之高阁/不速(sù)之客 C.矜持(jīn)/禁(jīn)受 游弋(yì)/惩艾(yì) 悖(bèi)入悖出/泽被(bèi)乡里D.央浼(měi)/冠冕(miǎn) 稗草(bài)/裨将(pí) 目光灼灼(zhuó)/媒妁(shuò)之言)

2.C(磋商、磨合期、自命不凡)

3.A(B项“当仁不让”,不合语境。

成语意思是,为了仁,不谦让。

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

C项“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望文生义。

D项指的是“待人宽厚”,明显和语境不符。

4.B(A项不合逻辑。

C缺少句首介词“在”。

D句式杂糅。

5.当代“愚公”带领乡亲凿路6年,绝壁凿出3里“天路”。

或者,悬崖绝壁凿山路6年“啃”出一公里,搬山勇士演绎“愚公精神”。

类似这些话语都对。

对象写出得1分“愚公王光国及乡亲”。

内容准确概括得1分,化6年时间在悬崖上修出了一条1.5公里的路。

能运用一种修辞得1分。

像例句分别用了对比、拟人手法。

6.

(1)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的比例是不同的,文化程度越低,比例越高。

(1分)

(2)不同职业的人群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的比例也不同。

(1分)(3)电视科普节目能充分考虑到观众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的特点及需求。

(2分)

7.示例一《老人与海》。

推荐理由: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

老渔人“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他的身上体现着作者海明威“硬汉子”精神!

阅读这个作品能震撼人的心灵!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生活的教科书。

追求、执着、拼搏、奉献,对人生的坚定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的展现,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示例三《爱的教育》。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

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感受这本书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小说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的人。

评分要求:

作品名写出得1分。

理由要求写出两点。

每点1分。

推荐作品与推荐理由中所说的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必须一致,得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8.C.(A项曲解文意,误解了原文中的“空间意识”中的“意识”。

B项不合对象,此是言置身于其他各民族的的主要建筑,产生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不具有长篇漫游的时间历程的特点。

D项不合句意,这是言建筑的外在特点。

9.D.(D项不合文意,文中有说法是“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仅是“打破”并没有说取代,而事实上只要留心一下现实生活,台门等建筑,依然存在。

10.⑴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提供了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感染熏陶生活情调。

(或者神人同在的倾向;或“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密切相联”。

)⑵具有严肃、方正、有序之儒家理性精神,⑶也具有玩赏的自由园林的道家风格。

评分要求:

写出一点得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