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5764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1.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

()

 

A.图中出现了三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2、4和细胞形态上

B.被人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结构是4

C.在细胞分裂末期,7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8

D.如果用一定手段破坏7所示的结构,细胞可能会出现多个结构9

2.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3.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①将植物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是活细胞;

②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的;

③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细胞为死细胞;

④洋葱根尖经解离染色后,若发现细胞能被龙胆紫染上色,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4.有种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

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

D.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5.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酵母菌生成酒精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较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D.氧浓度为d时,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6.下列是关于酒精的鉴定及酒精在相关实验中运用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1:

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

B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酒精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

C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D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

7.现提供新配置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溶液)、蒸

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胰蛋白酶④DNA

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②、③和④

8左下图为四种植物I、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合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A、I;B、

;  

C、

; D、

 

9.如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点与B点相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A.升、升、升、升

B.升、升、降、降

C.降、降、降、降

D.降、升、升、升

10.某种蛋白酶是由5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59个氨基和59个羧基

B.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C.细胞内控制该蛋白酶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354个脱氧核苷酸对

D.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祛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的加酶洗衣粉好

11.下列对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RNA与DNA都是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②催产素、血管舒张素都是含有9个氨基酸的多肽,但生理功能不同。

主要原因可能是构成两种多肽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导致

③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④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③

12.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13.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C.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D.a和b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形成的③和④细胞的核基因可能不同

14.下图为原生质的组成成分,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生质的各种化学元素,则A应该是什么?

如果该图为原生质的化合物,则A应该是什么?

如果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原生质,则A应该是什么?

()

①碳②氧③水④无机盐⑤葡萄糖⑥蛋白质

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

15.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B.能发生碱基配对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

D.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16.如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质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

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理论上是()

A.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等于A侧高度

B.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

C.加酶前后A、B两侧液面不变

D.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

1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烟草、细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上面蛋白质的种类越多

C.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水分

D.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一定处于分裂间期

18.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D.呼吸酶基因

 

19.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将豌豆的种子放在棉花上,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关于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数日后的现象

日光

23℃

潮湿

全部发芽

日光

23℃

干燥

没有发芽

黑暗

23℃

潮湿

全部发芽

黑暗

23℃

干燥

没有发芽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

种子萌发与光照、温度、水分相关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种子是否萌发

C.该实验材料的选择时:

豌豆的种子要保持完整,具有活力,并保证一定的数量

D.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

20.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

(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

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适宜光照

-12

-17

-23

-26

-35

-26

-24

-15

黑暗

+6

+11

+18

+25

+35

+40

+32

+20

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B.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C.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21.右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向是Ⅱ→I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①有关,细胞的癌变与①无关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若某毒素破坏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则会影响b过程

22.下列四项加水的处理所应用的主要原理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A红细胞培养液加入水制备细胞膜B蔬菜用水浸泡保持硬度

C配置动物培养液时控制溶液浓度D低活性干酵母粉加水制备高活性酵母菌液

23.某生物小组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直径1cm)

各20片放入富含CO2的各大试管中。

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

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上浮的叶

片数目,结果如右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点条件下叶片不可进行光合作用

B.A点、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左移动

D.光照前,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叶片放黑暗处清水中待用

2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O2含量、O2

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了24h测定,得到如右图所示的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d点光合速率最大,f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B.进行细胞呼吸的区段只有ab段和fg段

C.c、d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D.d、e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25.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

图,有人据图作出了如下分析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m表示C5,因为夜间叶绿体不能产生ATP和[H],C5因缺少ATP不能与CO2结合而积累

B.在5时~9时之间,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温度,11时~l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和CO2

C.16时~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植物气孔开放和ATP、[H]生成减少

D.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植物呼吸作用增强产生较多的CO2是l6时~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6.对圆形滤纸中央点的叶绿体色素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内圈的色素对应的选项是()

A.橙黄色B.溶解度最大C.含量最多D.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7.右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某种酶后在0~80℃的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依图判断,在0~80℃环境中,酶的活性变化(pH适宜)曲线正确的是()

 

28.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29.把土豆依次放在空气、氮气和空气中各贮藏一周。

在实验室中测定其CO2的释放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第一周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B.在第二周暂时没有呼吸作用

C.第三周的无氧呼吸先强后弱

D.土豆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30.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

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①能

B只有实验②能

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

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3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分解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

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

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

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h

33.下图1表示8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某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2表示该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

则图1中时间a、b、c、d依次发生了图2所示的哪项生理活动(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③②④①

34.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可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个阶

段,如下表所示,“-”表示停留时期。

 

时期

方法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加入过量的胸苷

-

秋水仙素

-

低温(2℃-4℃)

-

-

-

-

-

由上材料不可得出的结论是()

A.加入过量胸苷抑制有丝分裂的最可能原因是抑制了DNA的复制

B.要观察细胞内的染色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

C.低温抑制分裂主要是抑制了有关酶的活性

D.过量的胸苷引起了基因突变

35.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密闭的透明钟罩内,如图所示。

若干天后从各装置中的

麦苗取得同样质量的叶片,脱绿后研磨得等量滤液,分别置于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同

时在三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此时三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是()

A.甲蓝色、乙蓝色、丙蓝色

B.甲浅砖红色、乙浅砖红色、丙深砖红色

C.甲砖红色、乙砖红色、砖砖红色

D.甲深砖红色、乙较深砖红色、丙浅砖红色

36.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3代后,子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8

B.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让F1黑斑蛇自由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可据此判断蛇斑的显隐性

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表明,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分开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B与b的分开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

D.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37.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b阶段均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分别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

38.酶A、B、C是大肠杆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下表:

突变体

添加物

突变体a

酶A缺陷

突变体b

酶B缺陷

突变体c

酶C缺陷

化合物乙

不生长

不生长

生长

化合物丙

不生长

生长

生长

由上可知:

酶A、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

A.酶A、酶B、酶CB.酶A、酶C、酶B

C.酶B、酶C、酶AD.酶C、酶B、酶A

39.如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质量的变化,得到如下数据。

可以得出结论()

 

A.30℃的实际光合速率为2mg/h

B.27-29℃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C.第三组的氧气产生量为0

D.该植物的光合的最适温度为29℃

40.如果黄瓜果皮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现对绿皮黄瓜授以黄皮黄瓜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为()

A.全为黄皮B.全为绿皮C.黄皮的概率为1/3D.绿皮的概率为1/3

41.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

现用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

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

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42.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43.采用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44.下图是某白化病家庭的遗传系谱,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一个白化病女孩的几率是()

A.1/9

B.1/4

C.1/36

D.1/18

45.对右图所示细胞分裂图像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四分体

B.④是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体

C.其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D.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46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

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

甲和丙为蓝眼,乙褐眼。

由此得出

的正确结论是()

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

C.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D.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47.萝卜根形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

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萝卜作亲本进

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

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

6:

1,

现只保留其中的圆形块根,让其再自交一代,则F3中能稳定遗传的圆形块根所占的比例为

A.5/6B.1/4C.1/2D.3/8

48.已知玉米的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米6个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

型(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

品系②~⑥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的,其他性状均为显

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品系

②果皮

③节长

④胚乳味道

⑤高度

⑥胚乳颜色

性状

显性纯合子

白色pp

短节bb

甜ss

矮茎dd

白色gg

所在

染色体

ⅠⅣⅥ

A若通过观察和记录后代中节的长短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选作亲本的组合可以是①和②

B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品系①和④做亲本进行杂交

C选择品系③和⑤做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表现为长节高茎的植株中,纯合子

的概率为1/9

D.玉米的高度与胚乳颜色这两种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9.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

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A.DDTT和ddtt杂交得F1,再自交得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是9/16

B.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该桃树枝条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果皮基因型为DdTt

C.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有tt的配子类型,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接近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50.人类常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

一对皆患地中海盆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基因型可能为

A.Aa和AA+B.AA和AaC.aa和aaD.AA和AA+

二.填空题(共40分)

51(每空2分,共12分).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

 

(1)在图二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的移动方向是。

(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

(用图中字母abcdeftgh表示)。

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3)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会。

(4)写出图一细胞中可以形成CO2的反应式:

52.(每空1分,共7分)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

(2)图乙为细胞分裂期图像。

(3)若2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与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为号,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段。

53(每空1分,共6分)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二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

在一个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下表。

若有一对黄眼夫妇,其基因型均为AaBb。

从理论上计算:

个体内基因组成

性状表现(眼色)

四显基因(AABB)

黑色

三显一隐(AABb、AaBB)

褐色

二显二隐(AaBb、AAbb、aaBB)

黄色

一显三隐(Aabb、aaBb)

深蓝色

四隐基因(aabb)

浅蓝色

 

(1)该眼色性状的遗传遵循了定律。

(2)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种,表现型共有种。

(3)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4)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5)若子女中的黄眼女性与另一家庭的浅蓝色眼男性婚配,该夫妇生下浅蓝色眼女儿的几率为 。

54.(每空1分,共8分)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用到的工具有、以及运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