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18.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4413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18.docx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18.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18.docx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18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18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第一部分客观题

(总题数:

0,分数:

0.00)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总题数:

30,分数:

30.00)

1.省政府办公厅的孙某受命组建省政府调研中心。

为此,他在政府内部挑选了一些人员作为调研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小王、小张和老林等。

在孙某看来,小王虽能力有限,但为人踏实,容易和别的同志搞好团结.还是自己的老同学。

据此可以判断孙某的领导方式是()。

∙A.任务导向型

∙B.关系导向型

∙C.民主型

∙D.专制型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孙某在用人时更看重的是这个人的人际关系以及和自己的关系,他的领导方式属于“关系导向型”。

2.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周年之际,首个全国()8月8日在北京启动。

∙A.全民健康日

∙B.全民健身日

∙C.全民活动日

∙D.全民运动日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3.文件的连续性是指()。

∙A.对同一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的文件之间有必要的继承关系

∙B.文件结构与语言必须严密有效

∙C.整个文件的所有部分具有的高度的一体性关联

∙D.文件内容与形式同其他文件、同作者权利的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B选项属于文件的高度严密性;C、D两项属于文件的高度一致性。

4.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要把()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A.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C.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D.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指出:

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5.为加快公文传递速度,应该采取()。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公文传递的形式,分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接行文等多种。

机关对外发文,应考虑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

(1)逐级行文。

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逐级行文的方式,按级逐级上报或下发文件,即只对直属上一级机关或下一级机关制发公文,如果需要,再由上一级或下一级机关转发。

(2)多级行文。

为加快公文传递,在必要时可采取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向人民群众公布。

(3)越级行文。

为了维护组织或专业系统中的合理分工和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工作上的脱节、被动或抵触。

一般情况下避免越级行文。

(4)直接行文。

同级或其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时采用。

行文不受系统归属与级别层次的制约。

6.对私存款客户密码遗忘,通过密码重置后,密码生效的时间是()。

∙A.1天后

∙B.5天后

∙C.7天后

∙D.立即生效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7.经济学中的“破窗理论”主要体现了()。

∙A.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

∙B.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C.积累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D.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破窗理论”原意是玻璃门窗被砸破,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使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从而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打破了窗户就要再买新的,即消费,以此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并拉动经济增长,说明了消费和生产的关系。

8.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偷税大案,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万元,这一判决主要体现了税收具有()。

∙A.惩罚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强制性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税收特征的正确认识。

对偷税案件进行严惩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特征。

A选项不是税收的特征,B、C两项不符合题意。

9.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原理

∙B.商品二因素原理

∙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原理

∙D.劳动二重性原理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原理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说明价值周转方式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商品二因素原理分析的是商品所具有的两种属性;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分析和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10.马克思认为:

“剩余价值和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

它必须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

∙A.剩余价值可以在流通中产生,也可以在生产中产生

∙B.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在生产中产生

∙C.剩余价值在生产中产生,但要以流通为条件

∙D.剩余价值在流通中产生,但要以生产为条件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G—W—G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

价值规律要求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的结果只会是价值的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变化。

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作为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但是,在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离开流通,货币所有者把货币贮藏起来,货币永远也不能转化为资本,商品所有者也只能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剩余价值无从产生。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因为流通只是为价值增殖过程做准备,而这个过程是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因为它是以流通为媒介,它以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劳动力为条件。

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11.商业银行的最高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是()。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高层管理者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董事会是商业银行的最高风险管理/决策机构,其承担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责任,确保商业银行有效识别、计算、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种风险。

1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C.资本主义社会普遍采用大机器生产

∙D.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手推磨”和“蒸汽机”代表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水平,“封建主”与”资本家”则代表社会上一定的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状况。

其他选项都从该题中可以找到影子,似乎都有其合理性,但是此话的结构是:

生产力(生产工具)产生一定的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

所以,最符合题干的是D项。

13.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

∙B.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间的协调发展,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文化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

这三个文明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

14.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的是()。

∙A.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B.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按股收入

∙C.存入银行的利息收入

∙D.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只在公有经济范围内实行。

其具体形式有公有制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

15.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移动电话的型号和技术水平

∙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

∙C.消费者为购买移动电话所付出的货币

∙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或载体,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两者相互依存。

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移动电话的有用性,或者说是移动电话的使用价值,因此B项正确。

此题的干扰项是A,这里要清楚:

移动电话本身的各种功能并不代表这些功能对消费者具有效用或有用性,所以排除A项。

16.行政处罚无效的原因是()。

∙A.行政违法性质不严重

∙B.当事人主动纠正违法行为

∙C.没有法律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

∙D.当事人元财产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3条第2款明确规定: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17.被认为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并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一部新法是()。

∙A.《物权法》

∙B.《企业所得税法》

∙C.《劳动合同法》

∙D.《反垄断法》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18.()不包括在市场风险中。

∙A.利率风险

∙B.汇率风险

∙C.操作风险

∙D.商品价格风险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市场风险指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

因此,市场风险包括权益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商品风险。

而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答案选C。

1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A.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

∙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其统一性表现在它们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双重属性,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兼有两者。

20.2009年8月1日上午。

寓意“国泰民安之火”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圣火火种在()之巅成功采集。

∙A.泰山

∙B.黄山

∙C.井冈山

∙D.庐山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21.通货膨胀是由于()。

∙A.货币供应量大大少于货币需要量

∙B.货币供应量显著多于货币需要量

∙C.货币供应量刚好等于货币需要量

∙D.按货币需要量决定货币发行数量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从而引发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答案选B。

22.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开销户登记簿属于()的档案。

∙A.定期保管

∙B.保管5年

∙C.保管15年

∙D.永久保管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农村信用社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两种。

存贷款开销户登记簿属于永久保管的档案。

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分为15年和5年两种。

23.储蓄存款挂失()日后,被挂失止付的存款如没有异议.可办理取款或补发新存单(折)手续。

∙A.7

∙B.10

∙C.15

∙D.30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24.被司法机关依法止付的储蓄存款止付期最长不超过()个月。

∙A.3

∙B.5

∙C.6

∙D.12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25.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它就是()。

∙A.土地的收益递减

∙B.劳动的收益递减

∙C.科学技术进步

∙D.人口增长放缓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学原理》中,马尔萨斯作出一个著名的预言:

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

但是他却忽略了科技进步的因素,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粮食产量也是在增加的。

26.飞机与火箭飞行原理的区别是()。

∙A.飞机有机翼.火箭没有机翼

∙B.飞机只能在大气层中飞行,火箭可以在大气层以外飞行

∙C.飞机使用航空汽油作燃料,火箭用液态氢和液态氧做燃料

∙D.飞机靠机翼上下气流的压差产生的升力飞行.火箭靠向后喷射高温高压气体飞行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飞机的飞行主要是靠在飞行中空气对机翼的作用;而火箭是靠火箭本身排出一股热气流,这些气流以高速喷出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它向反方向前进。

27.明细核算由()组成。

∙A.总账、余额表、日报表

∙B.科目日结单、分户账、日计表

∙C.分户账、登记簿、余额表

∙D.分户账、总账、日计表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明细核算由分户账、登记簿和余额表组成。

分户账是明细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各科目的明细记录:

登记簿是用以登记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和实物的重要账簿,也是统驭卡片账的辅助账簿。

而余额表则是核对总账、分户账余额的计算利息的重要工具,是各科目的总体记录。

28.下列选项中,关于行政行为从属性的正确理解的是()。

①行政行为的实施必须有法律依据

②行政行为必须在行政机关首长指令的范围实施

③行政行为一经作出,相对人必须遵守和服从

④行政行为是受法律约束的行为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我国提倡依法治国,行政行为自然也不例外,需要依法行政,可直接选出①④,②将行政行为视为首长的个人意愿,③则不管行政行为是否恰当、合法,就要求相对人绝对地服从,这都是与依法行政相悖的,所以答案选B。

29.()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三国志》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本题正确答案为B。

30.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大体平衡是指()。

∙A.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B.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

∙D.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即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和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三、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答案)

(总题数:

15,分数:

15.00)

31.开户单位捉现账户,可以使用现金的情况有()。

(分数:

1.00)

 A.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费、住房补贴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支出 √

 B.个人劳务报酬 √

 C.出差人员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

 D.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

解析:

32.《票据法》所称票据是指()。

(分数:

1.00)

 A.汇票 √

 B.汇兑

 C.本票 √

 D.支票 √

解析:

[解析]《票据法》所称票据是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汇兑是汇款单位委托银行将款项汇往异地收款单位的一种结算方式。

33.根据政府职能的要素,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分数:

1.00)

 A.政府责任范围的调整 √

 B.政府责任重点的转移 √

 C.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转变 √

 D.政府机构的改革

解析:

[解析]政府职能转变,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职能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

34.邓小平提出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分数:

1.00)

 A.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

 B.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

 C.本质上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D.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

解析:

[解析]“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化。

这个判断标准是邓小平根据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深化提出的,体现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实质上否定了建国以来对一切事物定性一直坚持的姓“资”姓“社”的判断标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而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35.下列动态数列中,哪些属于时点数列?

()

(分数:

1.00)

 A.全国每年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

 B.全国每年大专院校年末在校学生数 √

 C.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 √

 D.某企业历年工资总额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

解析:

[解析]时点数列是指每个指标所反映的都是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或时刻)上的状态及发展水平时折绝对数动态数列。

36.下面传票属于基本凭证的有()。

(分数:

1.00)

 A.现金收入传票 √

 B.转账借(贷)方传票 √

 C.特种转账借(贷)方传票 √

 D.表外科目收入(付出)传票 √

解析:

37.电子设备的基本工作环境要求()。

(分数:

1.00)

 A.防高温 √

 B.防尘 √

 C.防潮 √

 D.防火 √

解析:

38.公文开头适宜采用的形式有()。

(分数:

1.00)

 A.气氛渲染

 B.场景描写

 C.概述行文目的与根据 √

 D.阐明基本观点 √

解析:

[解析]公文开头的一般写法在行文中,重在实务,这一点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十分明显。

公文开头既不描写环境,也不渲染气氛,更不抒发感情,而是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说明发文的原由。

常见的方式有:

(1)以发生事情或存在的问题为发文的根据;

(2)以某种法律、法令、决议和上级指示为发文根据;(3)以下级反映的情况为发文的根据;(4)引据对方来文来电作为发文的根据;(5)直接写明发文目的,以目的意义为发文根据;(6)以领导机关或领导人的意见或建议为发文理由;(7)以概括全文中心内容的导语为开头。

39.一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数量,是通过()计算出来的。

(分数:

1.00)

 A.库存现金 √

 B.存款总额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

解析:

[解析]存款准备金是为了限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以及为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其数量关系式为:

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40.下列各项中,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的是()。

(分数:

1.00)

 A.犯罪人与被害人是朋友关系

 B.犯罪行为 √

 C.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 √

 D.行为人的行为使一定的社会关系受侵害 √

解析:

4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它要求公民()。

(分数:

1.00)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B.要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

 C.不得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D.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

解析:

[解析]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具体表现在:

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

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具体表现在: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4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分数:

1.00)

 A.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C.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

解析:

[解析]该题的目的是考查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在三大规律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实质作用。

因为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所以,A、B、D三项都是正确的。

C项属于量变质变规律。

43.教育储蓄的对象(储户)为()。

(分数:

1.00)

 A.在校小学学生

 B.在校初中生 √

 C.在校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 √

 D.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学生

解析:

[解析]教育储蓄是指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在指定银行开户、存入规定数额资金、用于教育目的的专项储蓄,是一种专门为学生支付非义务教育所需教育金的专项储蓄。

开户对象为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学生。

44.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