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普通话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4291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普通话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最新普通话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最新普通话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最新普通话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最新普通话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普通话教案.docx

《最新普通话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普通话教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普通话教案.docx

最新普通话教案

声母

教学目的:

1、了解声母的含义;

2、了解声母的分类方法;

3、掌握声(音)母的发音部位。

教学重点:

发音部位

教学难点:

口腔剖面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

一、导入:

一般来说,一个音节的读音取决于三个要求,即声母、韵母、声调。

只有读准了这三要素,这个音节才能准确无误。

声母是这三要求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南方方言中容易出错的部分。

二、授新:

1、定义:

音节中开头的辅音就是声母。

普通话中有21个声母,加上零声母共22个。

零声母:

音节中无声母状态,如昂áng。

2、分类方法:

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分。

3、类型:

按发音部位分为7类。

如F:

双唇音:

bpm1-6上唇下唇

唇齿音:

f2-6上齿下唇

舌尖前音:

zcs2-8舌尖上齿背

舌尖中音:

dtnl3-8舌尖上齿龈

舌尖后音:

zhchshr4-8舌尖硬腭前

舌面音:

jqx4-9舌面硬腭

舌根音:

gkh5-10舌根软腭

1)讲解口腔剖面示意图

2)分类说明

3)初步练读声母

三、练习:

学生自读词语:

《训练与测试》P42—P44

(二)

一、具体分析:

要掌握声母的正确发音要领,除了上节课所讲到的发音部位外,还须从发音方法上入手,发音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1、气流是否受阻:

5类

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

bpdtgdkzczhchjq

fhxsshrmnl

2、声带是否振动:

2类

清音:

17个`

浊音:

4个mnrl

3、气流的强弱:

2类

送气音:

ptcchqk

不送气音:

bdzzhjg

二、综合归类:

将每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相结合,从而使发音更科学更规范。

如: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前尖送气塞擦音

M——双唇浊鼻音

三、练习词语:

1、示范读

2、带读

3、分小组读

四、个别字音校正:

(背)包bèī       忸(怩)nì

卑(鄙)bǐ(缫)丝sāo

(澎)湃péng(肖)像xiào

要(挟)xié慷(慨)kǎi

板书:

声母概述

发音部位:

7类

发音方法:

气流是否受阻5类

声带是否振动2类

气流强弱2类

平、翘舌音辨正

教学目的:

1、了解平、翘舌音的有关概念;

2、掌握平、翘舌音的发音部位。

教学重点:

平、翘舌音发音部位之异

教学难点:

平、翘舌音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栽花——摘花木材——木柴

老斯——老师`塞子——筛子

二、导入:

含Z、C、S和zh、ch、sh、r声母的字词在南方方言中是很容易混淆的,掌握其正确的发音要领是我们学习普通话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

三、授新:

1、有关概念:

平舌音:

舌尖前音zcs

翘舌音:

舌尖后音zhchshr

2、异同点分析:

同:

发音方法近乎相同,成一一对应关系。

如zzh不送气塞擦音

cch送气塞擦音

ssh清擦音

异:

发音部位及舌位状态不同。

平舌音zcs——舌尖抵(靠近)上齿背。

舌尖平伸

翘舌音zhchshr——舌尖抵(靠近)硬腭。

舌尖上翘

3、练读词语:

《训练与测试》P43

4、结合口腔剖面示意图进行舌位分析。

平舌音:

舌尖平伸上齿背

翘舌音:

舌尖上翘硬腭

5、词语辨正训练:

《训练与测试》P78——P80

6、绕口令练习:

①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说准四十和十四,谁来试一试。

②石狮寺前有四十四个石狮子,

寺前的树上结了四十四个涩柿子,

四十四个石狮子不吃四十四个涩柿子,

四十四个涩柿子倒吃四十四个石狮子。

7、句子练习:

①出租车司机师傅②广西僮族自治区

③随着岁月匆匆流逝

④总之种子总是种子,它能长成苍松翠柏,茁壮成长,耸峙山巅,也会生出小草,自生自灭,不为人知。

⑤长虫围着砖堆转,转完了砖堆钻砖堆。

板书:

平、翘舌音辨正

平舌音:

zcs平伸上齿背例:

资助死记

翘舌音:

zhchshr上翘硬腭前例:

支柱史记

 

鼻、边音及时f、h辨正

教学目的:

1、了解方言中鼻、边音及f、h混淆的现像;

2、掌握鼻、边音的异同;

3、掌握f、h字音的识记方法。

教学重点:

鼻、边音辨正

教学难点:

鼻、边音的发音方法

教学过程

(一)鼻、边音辨正

一、导入:

请辨读以下词语:

大牛大怒南宁浓重干娘留念

大刘大路兰陵隆重干粮留恋

这些词语在南方方言中是很易混淆的,甚至是单向化(鼻音边化、边音鼻化),作为声母学习的一大难点,大家必须下苦功练读。

二、授新:

1、鼻、边音的相同点:

那月—腊月送你—送礼无耐—无癞一年—一连

发音部位相同——属舌尖中音,舌尖抵住上齿龈。

2、鼻、边音的不同点:

发音方法、状态不同——由软腭控制。

发鼻音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从鼻腔通过。

例:

牛奶恼怒农奴

发边音时,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从舌两边流出。

例:

理论联络流利

3、练读声母及有关词语。

三、小结:

通过本人的发音实践体验,可得出鼻、边音的发音有以下不同之处:

鼻:

舌位较前舌面较窄舌头紧张口形自然

边:

舌位较后舌面较宽舌头放松口形较大

四、词语练读:

1、P43

2、P81-P82

(二)f、h辨正

一、f、h的发音要领

f:

唇齿音:

上齿接触下唇,气流从窄缝中挤出。

H:

舌根音:

舌根接近软腭,气流从缝隙中挤出。

都是磨擦成声,属擦音。

二、发音、辨正:

f——hh——ff——huhu——f

fa——huahun——fenfei——huihuang——fang

三、读字词:

f帆丰浮发飞夫

h喝海猴痕杭花

f—h扶—糊方—荒夫—呼飞—灰分—昏饭—换

f、h防护凤凰赴会焚毁

h、f恢复荒废换防虎符

四、识记方法

1、记无不记有:

f不与uai相拼。

2、记少不记多:

f与o相拼只有“佛”字。

3、记声旁,带一串:

如胡读“hu”,则湖、糊……类推。

五、绕口令练习:

1、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

红凤凰绿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2、牛牛要吃河边柳,妞妞赶牛牛不走,妞妞护柳扭牛头,牛牛扭头瞅妞妞。

妞妞扭牛牛更拗,牛牛要顶小妞妞,妞妞捡起小石头,吓得牛牛扭头走。

板书:

鼻、边音及f、h辨正

鼻舌位较前舌面较窄舌紧张口形自然

边舌位较后舌面较宽知放松口形较大

F、h——记无不记有记少不记多记声旁带一串

 

补充:

1、会糊我的粉红活佛花,就糊我的粉红活佛花;不会糊我的粉红活佛花,可别糊坏了我的粉红活佛花。

2、这次全国画展表明了我国绘画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

开发——开花幅度——弧度公费——工会防空——航空

同:

方法同,都需要清擦音。

异:

成阻部位不同。

(详析)

韵母概述

教学目的:

1、了解韵母的含义、构成;

2、掌握韵母的正确发音要领。

教学重点:

单韵母的舌位图

复韵母的动程

教学难点:

e——ê—i(前、后)“动程”

教学过程:

(一)单韵母

一、定义:

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母。

普通话的韵母共有39个,分单、复、鼻韵母三类。

二、有关概念:

1、内部结构有韵头、韵腹、韵尾之分。

2、内部含最少的音素1个,含最多的音素3个。

三、分类:

按内部结构特点可分单、复、鼻韵母3类。

分别详释如下:

四、单韵母:

1、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共10个

aoeiuü ê er-i(前)-i(后)

2、单韵母实际上就是单元音,其发音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和唇形的圆展来决定。

舌位指舌面隆起接近上腭最高的部位,一般而言,与舌头的整个状态有关。

具体分析如图:

iüa舌面央低不圆唇

-i(前)-i(后)uo舌面后半高圆唇

eo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

êeri舌面前高不圆唇

au舌面后高不圆唇

ü舌面前高圆唇

ê舌面半半低不圆唇er卷舌央元音

-i(前)舌尖前高不圆唇-i(后)舌尖后高不圆唇

3、练读词语。

(二)复韵母

一、有关概念:

1、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成。

2、有韵头、韵腹、韵尾之分。

3、可归为以下三种情况。

前响复韵母:

前一个元音发音响亮,开口度较大。

(韵腹、韵尾)aieiaoou

中响复韵母:

中间元音发音响亮、清晰、开口度较大。

(韵头、腹、尾)iaoiouuaiuei

后响复韵母:

后一个元音发音响亮清晰,开口度较大。

(韵头、腹)iaieuauoüe

小结:

读复韵母时,不是将元音简单组合,而是将舌头由一个元音位置向另一个元音位置滑动,给人听觉上以浑然的整体效果。

4、单、复韵母的发音区别:

单:

发音无动程,口形无变化。

复:

发音有动程,口形有变化。

二、训练:

续读词语:

P50—P51

板书:

韵母概述

单:

10个aoeIuü êer-i(前)-i(后)

复:

13个前响:

aieiaoou大—小

中响:

iaouaiueiiou小—大—小

后响:

iaieuauoüe小—大

 

鼻韵母及其辨正

教学目的:

1、了解鼻韵母的构成成分;

2、掌握鼻韵母的归音要领。

教学重点:

前、后鼻韵母辨正

教学难点:

后鼻韵母的归音

教学过程:

一、结构成分:

由元音和鼻辅音(n、ng)构成。

二、分类:

可分为前鼻韵母、后鼻韵母两类。

三、具析:

前鼻韵母:

由元音和前鼻辅音构成。

元音+naneninianuanüanünuen

后鼻韵母:

由元音和后鼻辅音构成。

元音+ngangengingianguangongiongueng

四、训练

1、读韵母。

2、读词语。

P51—P52

五、辨正:

1、理论分析:

着重区分韵尾的读音(归音)。

前——n(η)舌尖抵住上齿龈

后——ng(ηg)舌根抵住软腭

2、发音技巧:

①借(词)助词语:

如:

腾达téng——dá帮个忙bānggèmóng慷慨kāngkǎi

②借助手势:

通过镜面借助手势发音。

3、识记规律:

①利用声韵配合规律。

D+èn

②利用偏旁类推。

朋——绷崩鹏

4、续读词语:

P106——P108

六、绕口令练习:

1、高高山上一根藤,青青藤条挂金铃。

风吹藤动金铃响,风停藤静铃不鸣。

2、真冷,真正冷,冷冰冰,冰冷冷,人人都说冷,猛的一阵风,更冷。

板书:

鼻韵母辨正

前:

——n舌尖——上齿龈口形自然

aneninianuanuenüanünuen

后:

——ng舌根——软腭口形微开

angengingianguanguengongiong

韵母的“四呼”

教学目标:

1、了解“四呼”的含义及重要性;

2、掌握“四呼”的准确(发音)要领。

教学重点:

“四呼”的含义及发音要领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要力求发音准确,必须做到声、韵、调发音到位;而真正影响一个音节纯正度的一个重要要素是韵母,故发音时务必讲究韵母的唇形。

二、授新:

1、含义:

根据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可将韵母分为四类,即“四呼”,分别是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2、分类及其特点:

开口呼——没有韵头,韵腹也不是iuü。

共15个。

aoe-i(前)-i(后)êeraieiaoouanangeneng

齐齿呼——韵头或韵腹是i。

共9个。

iiaieiaoiouianiangining

合口呼——韵头或韵腹是u。

共10个。

uuauoueiuenuenguanuanguaiong

撮口呼——韵头或韵腹是ü。

共5个。

üüeüanüniong

3、示范、讲解。

三、训练:

1、“四呼”辨正训练:

1)齐齿呼——开口呼如:

ia——aai——ie

2)合口呼——开口呼如:

uei——eien——uen

3)合口呼——撮口呼如:

uan——üanuen——ün

2、分析下列“四呼”韵母的构成:

捐盐晚用油窝温

四、材料练习:

1、小柳树,满地栽,金花谢,银花开

2、夜里天冷北风急,班长下岗月儿西。

手拿针线灯下坐,为我熬夜缝军衣。

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急缝在我心里。

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村里新开一条渠,弯弯曲曲上山去。

河里雨水渠里流,满山庄稼一片绿。

声调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声调的含义及种类;

2、掌握声调的有关概念;

3、正确辨别普通话与方言调值。

教学重点:

调值

教学难点:

四种声调的正确读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用普通话进行(朗)表达时,为什么能有高低抑扬之别?

声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授新:

1、含义:

声调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位,是音节中具有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如:

同志——统治看书——砍书

礼节——理解仙境——陷境

2、具体分析:

从调值和调型(值)两方面把握。

3、调值:

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采用“五度标记法”。

由下而上分别是低、半低、中、半高、高。

分别用1、2、3、4、5表示。

55高

4半高

33中

22半低

1低

1

4、调类:

把一种语言或方言里调值相同的字归在一起而建立的类。

普通话中有4种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5、举例分析:

māmámǎmà

妈麻马骂

三、训练:

1、字词训练:

P36——P39

2、古入声改读:

P106

3、诗词《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吐字归音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吐字归音的含义及作用;

2、掌握吐字归音的具体要求。

教学重点:

吐字归音的要求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说唱艺术理论中在咬字方法上运用的一个术语。

在初学普通话阶段,如果很好地理解并运用吐字归音方法,能有效提升发音水平,保证发音质量。

二、授新:

1、概念:

将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立字和归音三个阶段。

2、具体要求:

字头——声母、韵头(介音)出字“有力”“弹出”

叼:

成阻准确“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客”

咬:

持阻气足

吐:

除阻利索

字腹——韵腹(主要元音)立字“饱满”“圆润”

①拉开立起,尽快打开牙关,纵向扩大口腔容积,并使主要元音占据足够长的发音时间。

②使主要元音“声挂前腭”。

字尾——韵尾归音“干脆”“利落”

①归音时要弱收到位

②归音时口腔局部肌肉要有“紧张感”。

3、整体过程:

吐字归音的过程可以比喻为一个“枣核形”,字头、字尾小、字腹大,即口腔历经一个闭——开——闭的自然滑动过程。

字正腔圆,清晰丰满。

三、训练:

1、P92—P101声韵配合关系训练

2、诗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模拟测试题一

教学目的:

1、巩固声、韵、调知识;

2、掌握测试题一的评分细则及要求。

教学重点:

读单音节字词的要求

教学难点:

声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声、韵、调的有关知识

声母:

概述、分类

辨正:

平——翘n——lf——h舌面音

韵母:

分类

辨正:

前——后鼻韵母

“四呼”

声调:

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号—/√\

调值553521451

调型高平高升降升全降

二、关于测试题一:

1、评分标准:

总分10分,分两项评分。

错误:

-0.1分/字缺陷:

-0.05/字

2、具体要求:

总要求:

字正腔圆

具体要求:

声母:

准确有用

韵母:

圆润泡满

声调:

干脆利落

3、补充要求:

节律要一致,基调要平稳。

4、示范读。

三、训练:

1、样卷P4—P5

2、生僻字抽样检查

 

音变概述及变调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语流音变的含义及具体内容;

2、掌握“一”“不”的变调规律。

教学重点:

“一”“不”的变调规律

教学难点:

变调中“一”“不”的轻声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流音变知识是在声、韵、调基础上的一次升华,其内容直接与测试题一联系,且这一内容是南方人学习普通话的一大难点。

二、授新:

一)语流音变:

1、语流:

人们朗读、说话时,连续发出一连串能表达一定意义的音节。

2、音变:

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读音充化,这种现象叫音变。

3、语流音变的内容:

变调轻声儿化“啊”的音变

二)“一”“不”的变调:

1、“一”“不”除声调外,有3种变调,其规律如下:

阳平去声前一个一件一片不是不对不干

去声非去声前一双一条一本不说不能不准

轻声词语中间看一看走一走对不起睡不着

2、分析、带读、举例

3、练读:

(P68P72)P48

4、训练、分析P109

难点:

1、不禁一瞥一宿

2、书写时统一用原词

 

变调训练

(二)

教学目的:

1、了解上声的变调规律;

2、掌握上声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法。

教学重点:

上声的变调规律

教学难点:

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读以下一组字、词:

美美丽美好

2、教师总结、归纳:

同一个“美”字在声调方面有3种不同的读法,说明、概括了上声的变调规律。

二、授新:

1、上声的原调:

214↑

①单独念:

例:

好!

②词句的末尾:

例:

大家好!

↑黑板↑

2、上声的变调:

①读半上211值——在非上声前例:

老师水平考试

②读阳平35值——在上声前(上上相连)例:

管理水准古老

练习:

P49

3、三个上声相连

①双单格:

阳平—阳平—原调

洗脸水管理法35↑35↑214↑

②单又格:

半上—阳平—原调

纸雨伞小拇指21↓35↑214↑

训练:

孔乙己展览馆跑马表

甲骨板虎骨酒小组长

三、练习(P166始)

难点词语摘录:

感慨给予请贴晌午总得绷脸补给处暑砝码府邸骨髓咯血傀儡襁褓撇嘴手癣委靡窈窕猥琐

 

轻声

教学目的:

1、了解轻声的实质含义;

2、掌握熟读轻声词。

教学重点:

轻声词的读法

教学难点

轻声词的实际音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常见词语引入关于“轻声”的概念。

窗户漂亮先生麻烦我的

二、授新:

1、轻声词的特点(实质):

未尾音节读得既轻又短。

轻声的读法与音高、音长、音强等因素有关。

2、轻声音节的实际音高:

1)在阴平后念半低调2度:

如:

桌子他的哥哥称呼

2)在阳平后念中调3度:

如:

瓶子红的婆婆合同

3)在上声后念半高调4度:

如:

椅子我的姐姐嘱咐

4)在去声后念低调1度:

如:

凳子坏的弟弟漂亮

3、常见的轻声词类:

1)助词:

的、地、得、着、了、吧、嘛、呢……

例:

卖书的愉快地走着吃了好吧……

2)叠音词:

含称呼人的名词和个别动词

例:

爸爸姐姐听听看看

3)方位名词:

表示方位的名词

例:

天上地下家里

4)趋向动词:

例:

关上打开出去下来

5)后缀词:

例:

石头我们桌子

4训练:

《必读轻声词语表》P242—P248

三、训练:

口头说话。

(含轻声词语)

 

儿化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儿化的含义及作用;

2、掌握儿化韵的发音要领。

教学重点:

儿化韵的发音要领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过程:

一、概念:

卷舌元音er不与声母相拼,但可以自成音节,它还可以与其他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使这个韵母因卷舌而发生音变,这种现象叫“儿化”。

如:

花儿huār其中,“r”不代表音素,只表示卷舌动作。

二、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

头——脑袋头儿——上司、领头的

2、区别词性:

头——形容词尖儿——名词盖——动词盖儿——名词

3、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小孩儿金鱼儿

三、儿化韵的发音要领:

1、音节末尾是a、o、e、êu(含ao、iao),韵母不变,直接卷舌。

例:

鲜花儿大伙儿唱歌儿树叶儿白兔儿

2、韵尾是i、n、ng的,丢尾,再卷舌。

例:

小孩儿树根儿门缝儿

3、韵腹是i、ü的,加e,再卷舌。

例:

小米儿金鱼儿

4、舌尖音-i,换i为e,再卷舌。

例:

瓜子儿没事儿

四、训练:

P253—P257

五、绕口令练习: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

绕口令练字音儿,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又说又唱我真带劲儿。

 

“啊”的音变

教学目标:

1、掌握“啊”的音变规律;

2、运用“啊”的音变规律进行语流析读。

教学重点:

“啊”的音变规律

教学难点:

“啊”在舌尖音(-i)后的音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气助词“啊”的本意是a,出现在句末或句中的停顿处,表示语气缓和,增强感情色彩。

“啊”一般读作轻声,且读音随其前一音节的末尾音素而产生变化。

二、授新:

“啊”的音变规律如F:

1、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a、o、e、ê、i、ü时——ia。

例:

红花ia真多ia唱歌ia下雪ia奇怪ia快去ia

2、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u时——ua(含ao、iao)

例:

小桥ua墩真好ua加油ua

3、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na

例:

当心na好人na快干na

4、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g时——nag

例:

唱nag一样nag行nag

5、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i(前)时——[za]

例:

孩子[za]写字[za]自私[za]

6、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er-i(后)时——ra

例:

女儿ra好玩ra是ra

一、训练:

1、词语P56——P57

2、难点P112

3、作品例析:

①是啊,人和动物一样啊!

ranga

②人生会有多少个第一次啊!

[za]

③满桥豪笑满桥歌啊!

ia

 

生僻字注音训练

教学目的:

1、了解生僻字的概率及在等级测试中的影响;

2、掌握部分生僻字的正确读音;

3、掌握生僻字识记方法。

教学重点:

注音

教学难点:

读法

教学过程:

一、概述:

生僻字及似是而非的字在等级测试题一中占至15%的比例,是许多考生的绊脚石,本节课选取200个生僻字,学生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注音工作。

二、生僻字的掌握方法:

1、坚持做笔记、摘抄

2、记少不记多

3、按偏旁识记

三、训练:

注音训练。

 

音变知识复习

教学目的:

1、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