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散文阅读专题能力训练五散文阅读二.docx
《新课标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散文阅读专题能力训练五散文阅读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散文阅读专题能力训练五散文阅读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散文阅读专题能力训练五散文阅读二
专题能力训练五 散文阅读
(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横岭苍茫
李 御
故乡门前有座山,名横岭。
一道横亘于眼前且耸入云天的屏障矗立在你面前,犹如一位彪形大汉,既护住你的村庄田园,又阻隔你投向远处的目光。
开门相见,横岭就像与你相生相伴的一部分,显得格外熟络。
清晨,你可以看到雾幔缭绕;午间,你会感到热烈张扬;而夜晚,你会体味到峰峦如磐,如同巨人的臂膀,环绕于你,呵护于你。
我第一次爬上横岭的记忆已很模糊,但绝对是上山斫柴。
那是寒暑假的“必修课”。
从村里上山,要走很久蜿蜒曲折、山石嶙峋的山路,才能到达山顶。
也是在横岭,我认识了山枣、山楂、山胡椒,认识了野猪、野鸡和野兔。
一双草鞋,一副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里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艰辛与快乐。
一个寒暑假,天天走在山道上,我几乎熟悉了其间的每一道弯,每一块巨石,路旁的每一棵大树和路边的每一孔泉眼。
饿了,摘一串野果充饥;渴了,掬一捧山泉,沁人心脾。
上山斫柴,汗流浃背,不饿不渴之后,就一个劲唤风,当山风从胸前背后徐徐掠过,人就会觉得风是最贴心的伙伴。
山中精灵莫过于风,有声响,但不声张,把爽适给你,又悄然走过,你若再唤,又会飘然而至。
人在山里,有时想笑,有时想哭,有时想唱,有时想喊。
站在山顶,吼几句刚学会的山歌,无人聆听,无人喝彩,但自己很快活,很惬意。
山的阻隔,虽不同于锁链,但形同于门,总想推门而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我怀揣一份渴求离开小山村,走入不一样的世界,多少年后,回首顾盼,故乡与横岭却依然在我的梦中。
一个人骨子里的情结也许永远牵绊于生你养你的那山、那水、那片热土。
横岭早已修通了穿山隧道,昔日的羊肠山道已被水泥公路所覆盖。
前些年,我曾陪父亲一起开车穿过隧道,去了山那边的横岭水库。
一泓碧水,既可调洪,又可发电。
这也算是生养我的那片土地上沧桑巨变的一帧缩影吧。
在山上,拜访过我所熟悉的一位家乡“父母官”,他在仕途正旺时,毅然辞职上了横岭,带领乡亲们种植油茶树。
其中的酸甜苦辣,他知道,山民们也知道。
在山寨的火塘边,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席话:
“现在不缺想当官的,也不缺能当好官的。
但还是缺能真心实意与百姓摸爬滚打,一起做点事的。
我从山里出去,又回山里,也算是返璞归真吧。
”几经风雨霜雪,如今油茶林已经硕果满园,而他却长眠在了其人生所拼力冲刺的油茶林。
在横岭,山民朋友争相给我介绍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姑娘,一位名校毕业的女生,自愿来到横岭深山的学校当教师。
亲友不理解,水土不服,被毒蛇咬伤,她也没有退却。
我特意去学校造访,可惜正赶上女教师去山外为孩子们购买课外读物,未能谋面,却在橱窗里读到了孩子们创作的儿歌:
“山有形,山有道。
你喊他答应,你走他不跑,冬去春来就不老。
”“山儿高,山儿陡,山儿就像个乡巴佬。
一坐几千年,高高低低都知道。
”我在橱窗前徜徉吟叹,一点点走近山区老师与可爱的孩子们。
横岭就是如此。
她是沉寂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看天观云的老人。
但在沉寂中孕育与滋养着万千生物,给你根,给你直指云天的一片天空。
面对横岭苍茫,我似乎读到了很多,却又心静如水,或许这就是生活中的另一种神示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散文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抓住不同时段横岭景物的特点,运用排比、白描、比喻手法,表现了横岭昼夜变化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横岭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B.“我”怀揣着梦想和渴望离开小山村,在另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打拼。
而骨子里的情结永远牵绊于淳朴美丽的小山村,因为外面的世界真的太嘈杂太肮脏了。
C.横岭山民为“我”介绍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姑娘作对象,因为山民们热爱她,那位姑娘把自己的青春和知识全部奉献给了贫瘠的横岭,而“我”也被她深深感动了。
D.横岭历练了“我”的人生,增长了“我”的见识,解除了“我”的饥渴,给了“我”精神慰藉和心灵自由,使“我”永远挂怀于那片热土。
2.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父母官”和都市来的大学生?
3.请探究文章结尾处“另一种神示”的意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套 袖
铁 凝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因事去天津。
行前朋友嘱我带封信给孙犁老师。
我脸上竟显出了难色,我怕见大作家,尽管他的优美篇章有些我几乎可以背诵。
我还听人说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也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叫得都不顺畅。
向我介绍孙犁的同志很注意细节的渲染,而细节是最能给人以印象的。
我怎么也忘不掉这点:
连孙犁的鸟都怕孙犁。
我带了信,终于走进了孙犁老师的“高墙大院”。
这是一座早已失却了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
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
我先看到老人的侧面,就猜出了那是谁。
看见我,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
“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
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
说话时目光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感觉到他的关注。
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
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写作、工作情况。
很快就如释重负。
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
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再次见到孙犁老师,是次年初冬。
那天很冷,还刮着风。
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
见我进屋,孙犁老师迎过来说:
“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
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
”
“您是见老。
”我说。
接着我便发现,孙犁老师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
套袖的颜色是凝重的,人却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
我又见到孙犁老师,是和六七位同行一道。
那天他没捡豆子,也没糊窗缝,正坐在写字台前。
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
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座。
我还是先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
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却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
这次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老人的临时“武装”。
一副棉布套袖,到底联系着什么,我说不清。
我没问过孙犁老师为什么总戴着套袖。
也许,他也会说是为了爱护衣服,但我深信,孙犁老师珍爱的不仅仅是衣服。
不然,为什么一位山里老人的靛蓝衣裤,就能引他写出《山地回忆》那样的名篇?
尽管《山地回忆》里的一切和套袖并无联系,但它联系着织布、买布。
作家没有忘记,战争年代山里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为他缝过一双结实的布袜子。
而作家更珍爱的,是那女孩子为他缝制袜子所付出的劳动和在这劳动中倾注的难以估价的感情,展现的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
是这种感情和天性,滋养着作家的心灵。
正月已近。
“正月里来是新春”,春天是开拓、创造的季节。
春天永远属于勤劳、质朴、潜心创造着的人。
春天离珍惜它的人最近。
1.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借物抒情,通过叙写“我”对套袖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颂扬了孙犁老师的简朴美德和淡泊名利的精神。
B.“套袖”是行文的线索,作者三见孙犁老师,次次都写到了套袖,并通过套袖反映出孙犁老师的不苟言笑与宽容。
C.作者说孙犁老师的住处是高墙大院,并特意加了引号,强调了孙犁老师的院落高大,与他的大作家身份相匹配。
D.文章以赞美春天收束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孙犁老师勤于耕作的深深敬意,又深化了主旨,升华了感情,余味无穷。
2.联系全文,回答文章以《套袖》为标题的作用。
3.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结尾段与全文内容联系不大,可以删掉。
你认为可以删掉吗?
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
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
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
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
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
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
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
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
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
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
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
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
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
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峰——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
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
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
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
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
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
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
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
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
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
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
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
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
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
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
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
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
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
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
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
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
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
不仅有色,而且有声。
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
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
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
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段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
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
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做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
D.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2.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
3.文中说:
“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
”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
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沧桑黄河岸
韩振远
这一段黄河堤岸是黄河自己的选择,也是黄河自己开凿出来的。
想来应该是在洪荒时代吧,或者更早。
从高原雪山流下的河水肆虐横冲,浪涛连天,在山峦沟壑间择路而行,一路冲刷。
于是,就有了河岸。
没有河岸的河流不是河流,有了河岸的黄河水,就有了约束。
在河岸间流淌的黄河水,不论是激荡狂放,桀骜不驯,还是平静无奈,死气沉沉,都在沿着河岸规定的线路奔流。
尽管会穿越千山万壑,拐过九曲十八弯,冲撞跳跃,始终都还在河岸之间。
河的归宿永远是大海,河岸永远是河的屏障。
尽管有时河会冲冠一怒,但它到底还要选择新的河岸。
对于黄河来说,晋陕峡谷好像铜墙铁壁。
滚滚流淌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横亘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
仿佛一队浩荡奔来的铁骑般,在一道道关隘前,越战越勇,却越陷越深。
在岩石与激流的对抗中,碰撞出惊心动魄的气势,又绘制出一幅幅令人心荡神驰的美景。
群山之间,便有了老牛湾、碛口、孟门、壶口、禹门口。
在人类的啧啧赞叹声中,黄河水却不得不收束起高傲的身躯,经过一番苦斗,涌入深邃狭窄的河道。
在一个凄风萧瑟的日子里,我和《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来到了河曲县一个叫“弥佛洞”的地方。
钻过一道石洞,深深的河谷便骤然出现在面前。
这里是真正的河岸,我们站立的地方是在河岸半壁开凿出的一条栈道,窄窄的,宽不过二尺。
朝上望,怪石狰狞,好像悬在头顶;朝下望,河水幽幽,如临深渊。
河水在脚底下流淌,两面石质的河岸高耸,对面的高原仿佛伸手可触。
再朝身后望,我和顺民都被河水感动了。
眼前坚硬的岩石上,印着一道道细密的纹理,那该是黄河水经年累月冲刷的痕迹。
看上去,那些纹理轻盈流畅,好像是随手画上去的。
细看,整个崖壁像一本叠起的书,那一道道水痕就是厚重的书页,不用打开就能看到黄河悠久的历史;又像一道道年轮,清楚地记载着黄河水流过的轨迹。
没想到河水会如此坚忍,不停地冲刷,不断地切割。
河谷在一点点加深,河岸在一点点增高。
不知过了多少年,经历过多少惊涛骇浪,终于有了这险峻奇绝的河岸。
我们敲下了一块岩石,准备带回去欣赏。
把印有黄河纹理的岩石带回去,就等于把河岸带回了家,也等于把黄河的精髓、气质带回了家。
我们那里有着完全不同的河岸。
到了与汾河交汇的地方,黄河已经跃出龙门,看上去轻松多了。
没有了逼仄狭促的山崖,河水从容随意地流淌,连神情都是那么欢快。
到了这里,河面豁然开朗,两岸高耸的山峦骤然消逝,变成了低矮怯懦的黄土塬。
面对余怒未消的河水,河岸像一群败兵般,远远退去,隔着宽阔的河滩在雾霭芦苇间窥望。
河水便像王者之师般,放慢了脚步,迈着从容的步伐傲然流过。
河滩宽二十多里,河水忽东忽西,信马由缰,似乎再也不在乎河岸。
然而,站在船上从河里驶过,会看到远处的河岸依然苍茫雄劲,表现出了该有的气势。
河水流淌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好像无拘无束,却从不能越出河岸,仿佛冥冥中有一道桎梏,不能逾越一步。
再往前走,河水好像变得闷闷不乐,不时发怒,激荡起浪涛,朝岸边迅猛冲去。
沙质的河岸轰轰地坍塌,一步步向后退去。
几年前,在河边的崖头上,我看见一位满头苍发的老者正在出神地望着涌动的河水。
一阵闲聊后,话题扯到了河岸。
老者的脸上露出悲戚的神情。
他指着河水说,几十年前,河岸在那里,如今,后退有几百米了。
我叹然,不知道自己是叹息河水的无情,还是叹息河岸的无奈。
如今,再站在黄河岸边,脚下的堤岸已是用铁丝网住的石堤。
河水还在气势恢宏地哗哗涌动,却再也奈何不了堤岸。
再往下,流淌在平原上的黄河才真正信心十足。
两面人工修筑的河岸固然挡住了河水,在我看来,那已经是战战兢兢的河岸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中说“这一段黄河堤岸是黄河自己的选择,也是黄河自己开凿出来的”,鲜明地突出了黄河历史的久远,当然也体现了人类的无能。
B.文中写“有了河岸的黄河水,就有了约束”“始终都还在河岸之间”等内容,是为了将黄河水与其他地方的水对比,从而突出黄河水的气势。
C.“弥佛洞”石洞前,河谷很深,人站在宽不过二尺的栈道上,上方怪石狰狞,脚底下河水在流淌,作者和鲁顺民被河水感动了。
D.作者认为,岩石上印着的一道道细密的纹理是黄河水冲刷的痕迹,把岩石带回去,就等于把黄河的精髓、气质带回了家,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2.文章第五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晋陕峡谷处河岸的特点?
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文末作者说:
“在我看来,那已经是战战兢兢的河岸了。
”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一、1.D A项,没有运用白描手法。
B项,原文并没有说外面的世界“太嘈杂太肮脏”。
C项,文中并没有明显看出山民要把姑娘介绍给“我”作对象。
2.参考答案①“父母官”和大学生的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壮举,体现了横岭孕育滋养万物的大爱性格;②揭示了横岭巨变的原因,预示着横岭的未来会更加美好;③丰富了题目的内涵,使“苍茫”厚重的人文意蕴具体可感。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在文中找到题目中涉及的内容,然后再看这一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与主题的关系。
文章倒数第三段写“家乡‘父母官’”,倒数第二段写都市来的大学生,他们都具有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壮举,这是横岭巨变的原因,有厚重的人文意蕴,也预示了横岭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3.参考答案①看淡功名利禄而造福社会;②抛却喧嚣浮华而返璞归真;③追求内心宁静而大有作为;④历经人生磨难而绝不退却;⑤尽力奉献而不事张扬。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主要考查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应抓住前面的话“她是沉寂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却又心静如水”进行分析。
二、1.D A项,文章并未明显体现出孙犁老人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B项,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看出,孙犁老师很平易近人,并不是不苟言笑,文中也没有说到“宽容”。
C项,高墙大院加引号,并非实指院落高大,是指没见大作家之前的心理阻隔,表现对大作家的心理敬畏。
2.参考答案①作为行文的线索,贯串始终,使结构浑然一体。
②以小见大,从细微处表现了孙犁先生的平易近人(有亲切感)、勤劳质朴(热爱工作)、珍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劳动的尊严和德行的人格品质)。
③“套袖”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展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
解析标题的作用从文章的情节、人物的性格和文章主旨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
此题主要是从线索角度分析标题作用,从以小见大的手法角度,分析标题对反映人物的性格和突出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
3.答案示例
(1)可以删掉。
理由:
内容上,与前文联系不够紧密,衔接生硬,略显突兀;结构上,前文已经相对完整,结尾实属赘余。
(2)不可以删掉。
理由:
文章以赞美春天收束全文,更加生动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孙犁老师勤于耕作的深深敬意,又深化了主旨,升华了情感,余味无穷。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结构。
就本题而言,先摆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分别从文章结构的完整性、人物的形象性和文章的主旨表达上分析原因即可。
三、1.A 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的描绘有详有略,主要是表现太湖山水的逸趣横生,所以A项不正确。
2.参考答案①“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
②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
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
③作者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
内涵主要是从内容和主题的角度思考。
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以从内容主题、结构、表达技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3.答案示例
(1)赞同。
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
远眺比近观更能领略自然景物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风貌。
如文中东山莫釐峰“云气滃然如蒸”的迷蒙奇幻之美,正为远眺所得。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近观事物,固然能体验到细节之美,但很难统观全局之胜。
因此,只有立足高远,面向未来,才能凭高视远,达到人生更高境界。
(2)不赞同。
远眺只能让人获得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细微之美。
本文作者若仅远眺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的奇景。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想要领悟到近处的美与人生的当下意趣,就要立足眼前风景和现实人生。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必须围绕自己选择的观点组织语言进行答题。
题干给出的是文章中的一个句子,表明作者的某一观点。
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和态度,然后在文章中找出具体例子分析,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阐释。
四、1.C A项,“体现了人类的无能”错,由后面的人类参与河岸的建设可以看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这里只是体现黄河的历史悠久。
B项,“与其他地方的水对比”“突出黄河水的气势”错,前者于文无据,后者理解有误,此处只是写黄河水与河岸之间的关系。
D项,“无稽之谈”错,这是作者一种含蓄的说法,体现的是作者感悟到的黄河的坚忍的精神。
2.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晋陕峡谷处河岸的坚固、深邃、狭窄。
比喻的手法将河岸坚固的特点更加直观地展现了出来;拟人的手法将河岸与河流的对抗过程演绎得更加生动、形象,也突出了河岸的深邃、狭窄。
解析本题需要回答的内容较多:
一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二是运用这些手法所展现的“特点”,三是运用这些手法的作用。
分析文段可以发现,“好像”是比喻词,“铜墙铁壁”展示了河岸的特点,“暴躁”则具有拟人的色彩。
3.答案示例
(1)同意。
正因为人的介入,“铁丝网住的石堤”使得原来的河岸不再单纯是河岸,它的功能需要人的帮助才能发挥。
作者用“战战兢兢”形容人工加固的河岸很切合实际,也体现了作者对现状的不认同和担忧。
(2)不同意。
正是因为有了人的主动介入,才使得河岸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强化。
否认这种河岸,就是否认人对自然的改造。
在自然面前,人应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析该题为探究题,答题时要做到言之有理,不能脱离文本,凭空来谈。
若同意作者的观点,则要围绕“战战兢兢”来进行阐述。
若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则可围绕“人工加固”的重要性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