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3756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书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书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书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书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书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书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

《课题申报书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书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申报书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

课题申报书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名称:

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

申报级别: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

信息技术

研究类型:

信息技术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153632816

课题设计论证

 

一、选题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2004年12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提出教育技术能力是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应该且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获取、加工管理、交流、表达和传递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主要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加强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现代化教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广大农村小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可行的硬件设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不断开展,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

但是目前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农村学校信息化资源相对较少,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比较薄弱,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不强,缺乏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化资源的意识,大部分教师不能够融会贯通的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纵观国内外研究,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设备应用闲置率高、信息化教学资源不足、教师应用热情降低、信息教学管理滞后等。

关于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不多,现状调查表明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时而被重视,时而被冷落,关注程度有明显波动。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结构研究少,没有统一的标准,影响因素研究不受重视,且过于偏重理论研究,不能深入到小学教学实践中,针对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更少。

因此,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并开展相应的实践研究非常有必要。

(二)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

要求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的价值在于提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设计与建设基于家校协同理念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与资源,提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开展校本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形成系列教师教学设计案例,旨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

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案例借鉴,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在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践总结,初步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在学科教学中开展个案研究,并检验其应用效果,以期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研究内容

1、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内涵和基本要素,为课题研究提供基础。

2、提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文献研究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策略,为开展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3、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和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建设基于家校协同理念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协同家庭和学校,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指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

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有关的校本培训,培养教师对教学媒体和软件的使用与操作,教师在使用国家教育资源库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教学设计案例、微课、精品教学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将其上传至教学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

4、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我校“师友互助先学,交流展示提高”的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改革,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能力。

(三)主要观点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中,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缩短城乡教育差距。

(四)创新点

    本研究结合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理论,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新视角,并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策略,开发了校本课程和教学设计案例集,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提供了案例借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更新教育观念。

以现代化教育理论指导本课题研究,及时了解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明确现代教育信息与教学设计能力的关系。

以科研为先导,推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

2、不断加强实用培训。

要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必须通过多元的培训、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

3、重视检测,突出评价。

重视对教师信息素养的阶段性检测,可以增强教师学习的强度,可以加快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高的进度。

4、倡导教学应用。

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所学知识为教育教学服务。

要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提高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教学的能力,使教师有效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二)研究方法与计划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积极主动,有条不紊(2015年9月——2016年8月)

   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内涵和基本要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策略,为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目标和教师角色定位,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以点带面,层层推进(2016年9月——2018年2月)

本阶段是课题开展研究的主要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应用实施和效果调查。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开展专题讲座,增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意识;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教学设计大赛,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活动,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

总结升华阶段——积累经验,形成特色(2018年3月-2018年9月)

本阶段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和分析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用建议,积累经验,形成特色。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开展课题结题工作,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出版有学习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教师教学设计成果集;

四、预期价值

(一)理论价值

  本课题结合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的内涵、基本要素及培养策略,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发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微课等系列数字化教学资源,并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二)应用价值 

  本课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教学实践,并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化、具体化,有利于推动农村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课题可行性分析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序号成果名称负责人时间发表刊物或出版社1中山市立项课题《农村小学书香校园的构建研究》胡映芬2006-12课题研究报告2中山市立项课题《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行动研究》黎财娟2010-06课题研究报告3中山市立项课题《小学英语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黎财娟2013-05课题研究报告4《以墨香文化促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胡映芬2014-5课题研究报告5《网络环境下英语协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黎财娟2014-3中山市英语优秀论文集

 2.参考文献[1]聂韶华.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新困境:

原因与对策[J].中小学电教,2012(8).[2]杨建军,胡蓉.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构成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6).[3]马光仲.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心理反应及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4).[4]刘玉兰,杨海庆.渡过“高原”方见“柳暗花明”——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浅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4).[5]李豫颖,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N].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6]丁欣,杨秀明.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的发展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4(14).[7]杨建军,胡蓉.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构成分析基于“农远工程”的视角[J].软件导刊,2010(11).[8]杨建军,焦中明.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效果的评估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1(3).[9]杨丽.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N].安顺学院学报,2007(3).[10]刘丙利.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11]方媛,车启凤.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的内容框架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5).[12]齐媛,张生.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述评[J].现代教育技术,2009

(1).[13]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14]MiriamBLarson,BarbaraBLockee.Instructionaldesignpractice:

careerenvironments,job roles,andaclimateofchange[J].PerformanceImprovementQuartly,2004.[15]RitaC.Richey,DennisC,Fields,MargueriteFox-on.InstructionalDesignCompetencies:

TheStandardsThirdEdition[M].NewYork:

ClearinghouseonInformationandTechnology,2001. 3.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组成结构姓名年龄职称/职务学历研究专长分工情况胡映芬44小学中级大学本科行动研究研究报告撰写、课题活动组织黎财娟38小学高级大学本科行动研究系列活动的安排 欧梨欢32小学高级大学本科理论研究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陈伟30小学一级大学本科理论研究课题研究论文陈丽芬35小学高级大学本科行动研究资料汇总李兰兰27未定级研究生理论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资料收集

 4.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承担的相关研究课题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号)立项单位课题类别主持人完成情况1中山市立项课题《农村小学书香校园的构建研究》南头镇中心小学专项课题胡映芬已经结题2中山市立项课题《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行动研究》南头镇升辉小学专项课题黎财娟已经结题3中山市立项课题《构建以书法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特色研究》南头镇升辉小学专项课题何常添已经结题

 5.研究条件

(1)人员保障:

成立以校长、主任、信息科组长为核心的课题的领导小组,请有关专家担任本课题研究的顾问,研究过程中及时向学校汇报情况,及时得到指导。

课题组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努力完成研究任务,积累各种资料,及时分析总结。

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研究发现新问题并加以解决。

(2)制度保障:

确立课题研究责任制度和活动制度,保证每月不少于两次的汇报研究活动。

研究中,对教师采用激励机制,实行公平竞争,把评价活动引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严谨治教、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积极性。

搭建教研展示平台,及时有效的对实施过程进行反馈和监督。

(3)经费保障:

为保证课题研究能正常有序地开展,特向学校申请经费,以作教学资料打印费和课题活动经费。

(4)硬件保障:

学校设有供学生上课使用的规范电脑室1个,学校每个教室和功能室均设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学校校园局域网络已经开通。

学校从三年级开始每周设立信息技术课,三分之一以上学生都拥有家庭电脑。

拥有学校自己的各科电子备课资料库、学科教学做媒体课件库、微课建设研究资料库。

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