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现代诗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诗派
翟长兴
现代诗派,是对三十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创作风格的年轻的都市诗人的统称。
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
《现代》杂志构成了三十年代现代派文学创作的重要阵地,汇聚了沪、京、津等许多大城市的诗人群体,也集中刊发了一大批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领袖,1932年诗坛刮起“戴望舒旋风”,其诗论被现代诗派奉为金科玉律。
重要的诗人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废名等等,他们都以各自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现代派诗歌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结晶,它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
在上世纪30年代阶级对垒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代派诗人们大多是游离于政党与政治派别之外的边缘人;同时,许多人来自乡土,在都市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的挤压,又成为乡土和都市夹缝中的边缘人。
现代派诗人是都市的漂泊者,又是一代寻梦者。
他们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濡染了波德莱尔式的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
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
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灭的忧郁情绪。
作为理想象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梦飘过一样,在面前一闪,转瞬即逝了。
就这样用暗示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种孤苦心情。
这点深受法国象征诗人魏尔伦的影响,魏尔伦的《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苦闷沮丧的情绪,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与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感。
在诗艺上,现代派诗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示主观感受,采用意象隐喻、通感、象征来间接传达情调和意绪,这使得现代派诗歌大多含蓄、朦胧,既避免了狂叫、直说,又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弊病,创造性地转化了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艺,很好地实践着戴望舒所主张的“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
现代派诗人重视向内在的心灵世界和平凡的日常生活开掘诗的题材,运用象征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方法,表达其忧伤之思情,追求“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的统一。
现代派诗歌的现代诗形体体现在表层形式上,它有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艺术特点;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正是现代派诗人们这样孜孜不倦,兼收并蓄,不断地进行着“化古化欧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使中国新诗既民族化又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真正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现代派诗歌的发展演变都是历史的必然。
它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是东方民族现代诗构建发展的开始。
其所追求的开掘内心和传达朦胧的美学原则,对于新诗艺术表现的含蓄与丰富,对诗的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与独特的贡献。
(选自《理论观察》,有改动)
1.下列有关“现代诗派”的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现代诗派是指在上世纪30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创作风格上大致相似的年轻都市诗人
的统称。
B.现代诗派以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为阵地,他们创作的诗歌标志了中国新
诗的成熟。
C.现代诗派的诗人多无政治派别,是来自乡村、在城市生活而遭受乡村、都市文明挤压
的边缘人。
D.现代诗派诗人追求化古化欧的创造性工作,使中国新诗成为具有民族性、现代化特征
的现代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现代诗派的得名源于1932年在上海创办的《现代》杂志,杂志汇集了许多大城市的
诗人,并刊发了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B.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领袖,其《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诗
歌表现了当时青年普遍存在的理想幻灭情绪。
C.现代诗派诗人创作的诗歌很少直接表达主观感受,往往采用暗示的方法,间接表达内
心情感,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问题。
D.现代诗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诗歌注重使用象征手法;具有鲜明的古典主义风格,审
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如朦胧而明朗。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诗派的诗人都各自以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了现代诗派的发展,形成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美景。
B.现代诗派诗人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再加上大革命失败对诗人信念的摧毁,使得他
们的视野投放到中国更广阔的疆域。
C.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诗歌特征等对现代诗派的诗人影响很大,但现代诗派的诗人并没
有生搬硬套,而是进行创造性转化。
D.现代诗派重视内心世界和平凡生活,诗人用曲折、隐藏方式和象征的意象表达内心情
感,在中国新诗发展中有独特贡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
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
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
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
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
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
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
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
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
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
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
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
树,死,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
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
“他来了,他来了!
”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
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
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他,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
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不干。
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都回答:
没空儿。
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
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
你忙不忙?
他说不忙。
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
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
他烟没点上就走了。
我有些生气。
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
“你请他?
请不动的。
没听人说,他是懒木匠?
我来帮你安上。
”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子,边说走了的木匠:
“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
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木匠做的都是这些事,动斧头锯子的少了。
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我干不了。
他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
”我说:
“这人,怪啊。
”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做生意赚钱的致富经历。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
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
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
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
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
他不懒,他只是孤独。
春节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
我想,他可能改行了。
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
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
我问他:
“你在哪儿打工?
”他说:
“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8000元呢。
”我说:
“好啊,这个适合你!
”他笑笑说:
“别的不想做。
”
(摘编自《百花园》,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
表现“他”的性格作了铺垫。
B.长大之后,“他”学会了木匠手艺,并凭借自己无师自通的雕刻技艺,很快超越了师傅,成为当地最吃香的木匠。
C.“他”虽然被村里人称为“懒木匠”,但其实并不“懒”,“他”不愿意“做小活”是因为不想委屈自己的手艺。
D.文章借其它木匠之口,侧面介绍了“他”这些年的打工经历,既节省了篇幅,又巧妙
地展示了“他”的性格特征。
E.本文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写作技法,以写人为中心,描写细腻;善于运用悬念、伏
笔来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5.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他比谁都孤独”的原因。
(4分)
答:
6.标题“活着的手艺”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5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礁石与灯塔——诗人艾青印象
张骥良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礁石》
读到艾青先生写于1954年的这首《礁石》,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油画家刘宇一先生为这位当代诗人画的半身侧像:
蔚蓝色的大海上,白浪翻卷,海鸥翱翔,礁石旁的诗人,目光凝视着远方。
我第一次见到艾青先生,是在16年前。
1980年3月5日那天晚上风很大,20多名诗歌爱好者早早赶到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配殿,等着聆听艾青先生谈诗。
我去得尤其早,抢占了一个有利地形,就坐在诗人斜对面,连诗人的呼吸都能感觉到。
重返诗坛的诗人,精神饱满。
那天晚上,围绕着诗歌爱好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他谈了许多。
我甚至来不及抬头领略先生丰采,只是带着崇敬之情,埋头记录他讲的每一句话。
这次谈话后来被整理成文章收入他1982年出版的《诗论》。
16年过去了,那本当时用的笔记本已经泛黄,但我一直珍藏着。
两个月后的一个下午,为写《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赏析文章,我找到了诗人下榻的北纬饭店,再次拜望了这位我自小敬仰的诗坛前辈。
先生一眼就认出了我,大概因为我视力不好特征太明显。
我伸手到裤兜里找烟,发现自己匆忙中竟带了一个空烟盒。
先生看着我站在那里的尴尬样子,笑了,顺手递给我一支“中华”。
家里刚好没别人,先生执意要亲自为我泡茶,我怎么劝阻也无济于事,只好红着脸接过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茶。
从那次听先生讲诗,我已经知道他平易近人。
但一个年逾古稀、蜚声海内外的诗坛泰斗,竟给一个二十出头的后生小辈递烟、泡茶,还是让我不知所措。
先生的烟瘾很大,几乎是一支接一支地抽。
先生每吸一支,都没忘了也递给我一支。
我渐渐的忘却了拘谨,无拘无束的与先生聊起来。
在烟雾弥漫的客厅里,先生把我带到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代。
他带着淡淡的微笑回忆起他父母怎样听信算命先生的话而嫌弃他。
而当他谈到那个叫大堰河的保姆时,他的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那样多的感激和依恋。
老诗人对泥土一样朴实的保姆的朴素真挚的感情,使我默然很久。
又过了半个月,我拿着写好的鉴赏文章再次登门求教。
先生认真地阅读了拙文后,认为大体还可以,只是有些话说得过了头。
我看我的原稿上密密麻麻批满了字,在那些他认为说过了的地方,他都划上了粗线。
他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写文章一是一,二是二,别说过头话,别人为地抬高,也别人为地贬低,要实事求是,做人也是这样。
要想成为一个被人民爱戴的诗人,就要说实话,说真话,说自己心里话。
”这一席话使我想起了先生的另一首诗《在浪尖上》。
诗通篇都是大白话,但由于感情朴素真实,朗诵时一次又一次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打断。
我想起我坐的这张沙发上,坐过文坛泰斗,也坐过我这样的业余作者。
我想每个人都会在先生这里感受到诗与真。
记得我的朋友——河南省周口地区商水县的农村残疾作者娄自立,曾跟我提起他拜望先生的情景。
当他蹲着用双手搬着双脚,一寸一寸蹭进这个客厅时,先生格外热情地接待了他,满足了他的一个又一个要求,为他题字,与他合影。
临别时还把自己正在使用的金笔送给他,并执意送他出大门。
娄自立说起这些的时候,眼里闪着泪花。
先生的确教给我很多。
这次以后,我看先生年高体弱,不便打扰,一直未去看他。
1993年金秋十月,我带着40多位残疾作者的共同心愿,又一次走进先生的客厅。
第一眼看到先生,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先生竟已老成这个样子。
他的话明显地少了,精神有些不济。
我这次本来想请他为我们选编的残疾人作家诗文集《地平线的呼唤》题词。
看先生这样老态龙钟,我张了好几次口都没好意思说。
过了一会儿,先生的儿媳傅大姐走了进来。
她向我介绍了先生的近况。
老诗人自从摔断胳膊之后,尽管打上了钢筋,手还是抖得厉害,写字已经很吃力了,所以不得不放下握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谢绝了所有的社会活动、交往应酬。
我终于不肯放弃这个机会,鼓起勇气向傅大姐转达了残疾人作者对先生的敬仰之情,简单介绍了我手里的诗文集的编选标准和过程,表示希望得到先生的题词。
仅仅5个字的题词,加上签名和日期,先生竟写了十多分钟。
看着“残月同样美”这5个厚重的字,我久久说不出话来。
先生年已老迈,但仍能简练准确地概括出残疾人文学群体与整个文学群体的关系,并形象地表达出来。
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艾青先生的《礁石》,使“我”想到刘宇一为艾青先生画的半身侧像,侧像画看礁石旁的艾青“目光凝视着远方”,说明艾青先生很有远见。
B.艾青先生在烟雾弥漫的客厅里,和“我”谈到大堰河保姆时,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感激和依恋,说明他对泥土一样朴实的保姆的感情是朴素真挚的。
C.艾青先生认为写文章和做人是一个道理。
要想成为一个被人民爱戴的诗人,就要说实话,说真话,说自己的心里话,不人为地抬高自己或贬低自己。
D.艾青先生自从摔断胳膊之后,写字已经很吃力了,一写字手就抖得厉害,所以不得不放下握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谢绝了很多的社会活动与交往应酬。
E.艾青先生虽耄耋之年,仍能简练准确地概括出残疾人文学群体与整个文学群体的关系,并形象地把残疾人文学群体与整个文学群体的关系表达出来。
8.本文写了艾青先生的哪几件事?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
(6分)
答:
9.艾青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述。
(4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完成10--14题(22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厌之有 厌:
讨厌B.若不阙秦 阙:
削减
C.朝济而夕设版焉设版:
修筑防御工事D.失其所与 与:
结交,亲附
11.从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夫晋,何厌之有B.是寡人之过也
C.唯命是从D.微斯人,吾谁与归
12.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比“伯”低一等。
如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寡人”是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
而其后的皇帝一般都以“朕”
自称。
各代体制习惯各有不同,一般被分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D.子,中国古代对人的敬称。
文中郑伯用以尊称烛之武,表示恭敬礼貌。
13.翻译下列句子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4分)
译: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分)
译:
14.请对下列文言语段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
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礼记檀弓下》)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
泉壑带茅茨①,云霞生薜帷②。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注】①茅茨:
茅屋。
②薜帷bì:
薜荔墙帷。
15.下列对诗歌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这是一首写给朋友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了谷口书斋的清幽雅致,这一特点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来实现的。
B.首句中的“带”与第二句中的“生”相对应,描绘了山泉萦绕着小屋、云霞似从小院中升腾而起的景象,起笔不凡,境界雄浑。
C.颔联先突出了竹林山色让人心生同情,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让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具有极强的色彩感。
D.颈联中“闲”和“迟”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白鹭的悠闲和山花的迟落,突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写鸟、花表现了书斋的清新宜居。
E.诗歌将山、水、竹、鹭、花人格化,写得极富感情。
全诗均为写景,句法工整,静中有动,幽而不寂,体现出新奇清淡的诗风。
16.试分析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们评论国家大事,不屑于军阀官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徐志摩《再别康桥》中,诗人从美好的幻梦中跌回现实,情感骤转至悲愁的句子是“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_____的奇妙景象。
我们形容事物变得快时常说:
“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
”极光可真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____,而这一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或数分钟之内。
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
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点仙气似的,颇具神秘色彩。
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____去描绘。
说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____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一搭配、一组合,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瞬息万变变化莫测五光十色入木三分
B.千变万化高深莫测五颜六色出神入化
C.千变万化高深莫测五光十色入木三分
D.瞬息万变变化莫测五颜六色出神入化
19.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分析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B.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C.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划分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D.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认识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下纵横近万公里,甚至还存在成百上千公里的极光带
B.极光带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
C.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的极光带
D.极光带成百上千公里上下纵横,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
21.中学生刘星写给市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
请找出五处有问题的词语或句子,并进行修改。
(4分)
尊敬的馆长:
您好!
今天我到你们图书馆读书,被其别出心裁的外部设计和美轮美奂的内部场景震慑,“最美图书馆”果然名不虛传。
阳光透过玻璃洒满大厅,有人专注选书,有人静静阅读,这真是“书香成都”的最好写照!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我提两点建议,请采纳。
首当其冲,希望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其次,希望在买书上继续加大投入,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谢谢!
此致
敬礼!
刘星
2018年3月3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是某文学社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