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3656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docx

《三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docx

三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

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

学科  教师姓名

周梅英

年级及学科

三年级语文

执教时间

课 题

25、矛和盾的集合

目 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重点、难点

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准备

1、生字卡片。

2、矛和盾的图片。

3、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或反思

启发谈话

揭示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

你知道哪个是“矛”?

哪个是“盾”吗?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

出示课题,齐读:

矛和盾的集合。

齐读:

矛和盾的集合。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4、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轻读课文。

想一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交流讨论。

质疑提问

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4、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⑴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⑵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交流讨论。

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2、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战 神

⑴ 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⑵ 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学生写字。

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学生准备。

板书设计:

25、矛和盾的集合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反思:

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发现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倡导的改革方向,只有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

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

学科  教师姓名

周梅英

年级及学科

三年级语文

执教时间

课 题

25、矛和盾的集合

目 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重点、难点

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准备

1、生字卡片。

2、矛和盾的图片。

3、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或反思

复习问题

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

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学生回忆问题。

学生讨论

交流感悟

1、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2、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3、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4、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

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

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学生质疑、释疑。

联系实际

加深理解

1、师出示课文的结尾。

2、齐读这段话。

3、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写字抄词

1、练习其他7个生字。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实践活动

1、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2、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板书设计:

25、矛和盾的集合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积极有效地评价,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但我在教学中,评价方式太过单一,只有师评,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自评与互评的机会,这样做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在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

学科  教师姓名

周梅英

年级及学科

三年级语文

执教时间

课 题

26、科利亚的木匣

目 标

1、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

会写“挖、鞋”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重点、难点

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抄写课文最后一段的小黑板。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或反思

分步揭题

1、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

2、完整板书课题。

科利亚是个苏联的。

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呢?

学生审题思考。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错的地方。

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自读课文。

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看看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埋木匣,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挖木匣的。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与同座讨论。

3、全班交流:

⑴ 哪几个自然段讲埋木匣,哪几个自然段讲挖木匣?

⑵ 另外的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有的是讲情况的变化,有的是讲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

默读、思考,做记号,与同座讨论,全班交流。

学习字词

1、出示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读一读,再组词。

2、观察字形,互相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3、学生写生字(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学习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

四年前5岁步小十步

  挖木匣:

四年后9岁步大五步

  受到启发:

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思:

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在屏幕上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完成随机性交互式操作。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

学科  教师姓名

周梅英

年级及学科

三年级语文

执教时间

课 题

26、科利亚的木匣

目 标

1、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

会写“挖、鞋”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重点、难点

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抄写课文最后一段的小黑板。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或反思

复习字词

1、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2、听写本课应掌握的词语。

听写后对照词语表自我批改订正。

认读生字词卡片。

自我批改订正。

突出重点,加深理解

1、提出重点问题:

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从这件事他懂得了什么道理?

2、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思考。

3、全班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4、教师出示课文最后科利亚说的话。

引导学生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经历过的事例,说说对“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体会。

5、鼓励学生把最后一段抄下来。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思考。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听。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方便的事情,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准备一下,到“口语交际”时和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

四年前5岁步小十步

  挖木匣:

四年后9岁步大五步

  受到启发:

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思:

清朝唐彪认为:

“凡理不疑必不过悟,唯疑而后悟也。

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疑”和“悟”总是相辅相成的。

在阅读中,两者总是不断交织、不断深入的。

因此,我在教学中也十分注重学生的感悟。

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

学科  教师姓名

周梅英

年级及学科

三年级语文

执教时间

课 题

27、陶罐和铁罐

目 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陶、懦、恼”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准备

1、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2、生字、词语卡片。

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或反思

形象揭题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2、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初读课文

读准读通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2、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3、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

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

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自由地朗读课文。

互相评议。

精读课文

读出感情

1、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 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⑵ 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⑶ 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

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4、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读。

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分小组讨论。

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全班交流,展示朗读。

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交流感受

明白道理

1、教师启发: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如:

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3、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学生畅所欲言。

复习生字词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读本课的生字。

2、用本课学的生字组词,再读读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傲慢

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综

反思:

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挺突出。

但自我感觉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有些繁琐。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细心斟酌,。

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有所得!

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

学科  教师姓名

周梅英

年级及学科

三年级语文

执教时间

课 题

27、陶罐和铁罐

目 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陶、懦、恼”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准备

1、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2、生字、词语卡片。

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或反思

复习巩固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交流记字方法。

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

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分角色朗读课文。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

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生字。

2、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⑴ 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⑵ 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⑶ 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

如,“陶、谦”。

3、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4、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学生自己练习写字。

语言实践

1、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2、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听写词语

1、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2、听写。

订正。

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傲慢

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综

反思: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阅读中转换、补充、生成。

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部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理解文本的目的。

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

学科  教师姓名

周梅英

年级及学科

三年级语文

执教时间

课 题

28、狮子和鹿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准备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或反思

情景导入

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想请两位朋友来到我们的教室,大家认识它们吗?

狮子被人们称为“森林大王”,你能说说它有哪些本领吗?

鹿又有什么本领呢?

2、课文想通过狮子和狼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下面就看谁会读书。

有自读课文,读懂课文的想法。

合作读书

初步感悟

1、学生自由地、轻声地朗读课文,勾画生字、生词。

2、同桌互听,互教:

互相抽读课文,注意检查生字是否读准音。

3、同桌一起想办法理解本课的生词。

(如查字典理解“别致、犹豫”,联系人的样子理解“匀称”,用换词法理解“抱怨”等。

4、开展“朗读接力赛”:

以同桌齐读的方式轮流读全文。

学生自由地、轻声地朗读课文,勾画生字、生词,同桌互听,互教。

感情练读

加深理解

1、练习朗读,比一比谁能有感情地把课文读出来。

2、把你读得最好的一段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

3、指名读。

引导评价。

4、抓住重点句指导朗读,出示句子:

“啊!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

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他叹了口气,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指名读,评一评:

第一句是对角是喜爱、赞美,要读出自我欣赏、自我赞美的感情。

第二句是对腿的不满和抱怨,要读出叹息、抱怨的语气。

第三句写出了情节的紧张、变化的快,“忽然听到”“猛一回头”“哎呀”“正在逼近”朗读时要语速加快,读出形势的危急。

第四句要读出叹息、诚恳的语气。

5、说一说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6、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比一比,读课文。

抓住重点句朗读,体会句意,说一说。

联系比较

拓宽视野

1、回忆《陶罐和铁罐》一课说明了什么道理?

2、《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这两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两篇课文都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在表达方法上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

比较两课。

语言积累

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狮子和鹿》选自伊索寓言,课外再去找几篇读一读。

板书设计:

 28、狮子和鹿

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反思:

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开发,变封闭为开放,教学活动犹如放飞快乐的翅膀,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飞向想象的空间,从课堂飞向课外,多形式和多渠道,高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

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

学科  教师姓名

周梅英

年级及学科

三年级语文

执教时间

课 题

语文园地六

目 标

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4、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5、读成语故事,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重点、难点

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

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与资料。

3、写有“日积月累”里内容的小黑板。

4、教师准备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的资料制成课件。

5、教师准备“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最佳表达奖”的奖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或反思

事例导入

引出话题

口语交际:

⑴展示事例:

要剪一圆纸板,通常先在纸板上画出一个相应直径的圆,再用剪刀仔细剪下,花费时间较长。

有同学想到用圆规画圆,把贺规的笔尖改装为小刀片,则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圆片专用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具的“缺点”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标,但在不同使用场合,有些缺点有可能成为“优点”。

德国一工厂生产的一种纸因严重化水无法使用,按常规只能打浆返工。

有个工程师考虑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强,能否专门用这种纸来吸水呢?

经过进一步“扩大缺点”制成了专用吸水纸,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增加了工厂收益。

像这种“缺点逆用法”就是逆向思维的成果。

一般的门锁锁舌有斜口,这样关门比较方便,但如果朝门缝中塞入硬片等却容易把门撬开,防盗功能差,有个同学发明了“简易防盗锁”把门框上锁孔内侧焊个斜片,而锁舌却改成方形,这样从结构上与原锁反转,关门照样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门,由于锁舌是方形的就不易被撬开了,从而使防盗性能大大增加。

⑵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⑶ 教师小结,引出话题。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我们同学在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

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

大家仔细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

在小组里把问题提出来,请组长做好记录。

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讨论可以怎样改进,然后推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大家在讨论时要畅所欲言,尽量从不同角度想办法。

最后我们要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了解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随机给予点拨指导。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话通顺、连贯。

说的同学要大方自然,口齿清楚。

听的同学要专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没听清楚的地方。

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颁发奖状。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具的“缺点”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标,但在不同使用场合,有些缺点有可能成为“优点”。

反思: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光嘴上说说“要加强朗读教学”,而应该彻底地切实地在课堂实践中转变观念,把加强朗读教学落到实处。

金华市上浮桥小学备课表

学科  教师姓名

周梅英

年级及学科

三年级语文

执教时间

课 题

语文园地六

目 标

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4、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5、读成语故事,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重点、难点

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

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与资料。

3、写有“日积月累”里内容的小黑板。

4、教师准备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的资料制成课件。

5、教师准备“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最佳表达奖”的奖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或反思

习作1:

交流故事

激发兴趣

⑴ 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

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要地说说大概,然后选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讲。

⑵ 小组交流。

⑶ 全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