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导学案无表.docx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无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导学案无表.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无表
修改栏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主备人:
李晓杰
学习内容:
教材第4、第5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
2、知道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同学们,愉快、短暂的寒假生活结束了,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吗?
1、知识链接
1、把下列的各组进行计算
84×2=67-17=
75×5=14×4=
42-4=100×20=
27+18=49+17-18=
240×40×5=300×15×48=
2、一捆电线剪去15米,剩下的比剪去的3倍少5米,这捆电线共有多长?
二、自学提纲
出示书本情境图
1、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1)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
2)将信息呈现:
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
你还能挖掘出哪些数学知识呢?
修改栏
3、出示例1,怎样列式。
4、讨论:
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怎样进行计算。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5、987÷3×66÷3×987在这样的式子里,只有乘除法,又怎样进行计算?
三、交流互动
1、小组内提问,组内解决,也可以给其他组提问。
2、讨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为什么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巩固应用
根据提供的情景编题。
A加减混合。
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
5、小结
六、达标测评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27÷3×73×6÷945+8-2324-8+10
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7、作业
练习一第1、2、3、4题
八、教学反思:
修改栏
第二课时
主备人:
李晓杰
学习内容第6页例3(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知识链接
说出下面各题的去处顺序,再计算
79+64-77=142÷71×6=
93——26+84=18×5÷6=
二、自学提纲
1、半价是多少钱。
怎样来求半价。
2、为什么把24+24写成24×2的形式。
3、24×2表示什么意思。
24÷2表示什么意思。
4、24+24+24÷224×2+24÷2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5、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及不同之处。
6、以上两题它们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7、讨论: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交流互动
1、讨论单式的意义,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修改栏
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为什么在含有两级运算的题目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四、巩固应用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门票成人24元,儿童半价。
三张成人票付100元,找回多少钱。
五、小结
六、达标测评
7页做一做,计算
230--135÷926×4-125÷5
练习一5、6、7
七、作业
八、教学反思:
修改栏
第三课时
主备人:
李晓杰
学习内容第10页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知识链接
不计算,只填写运算顺序
⑴100-26×2先算()在算()
⑵36×9+18先算()在算()
⑶12×9×3先算()在算()
二、自学提纲
1、出示例4列式
270÷30-180÷30(270-180)÷30
270÷30是什么意思。
180÷30是什么意思。
(270-180)是什么意思
2、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及不同之处。
3、以上两题它们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4、讨论: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交流互动
1、讨论单式的意义,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修改栏
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为什么在含有两级运算的题目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四、巩固应用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门票成人24元,儿童半价。
三张成人票付100元,找回多少钱。
五、小结
六、达标测评
7页做一做
计算
230--135÷926×4-125÷5
练习二6题
七、作业
第8页5、6
八、教学反思:
修改栏
第四课时
主备人:
王白鹭
学习内容第11页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复习引入.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
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一、知识链接
计算:
(200-4×9)×4400×(15+5×7)
45+55×(25-2020×(5+300×6)
二、自学提纲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1、观察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两题的计算结果呢。
3、先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4、它们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
5、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6、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7、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三、交流互动
修改栏
1、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为什么在含有括号的题目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巩固应用
35+8×(15-8)35+8×15-8的计算结果相同吗?
为什么?
五、小结
六、达标测评
计算
240÷(20-5)(37-15)×(8+14)
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练习二2,3,4
七、作业
八、教学反思:
修改栏
第五课时
主备人:
王白鹭
学习内容第13页例6(0的运算)
教学目标
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口算引入(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3)0×78=(4)154-0=
(5)0÷23=(6)128-128=(7)0÷76=(8)235+0=
(9)99-0=(10)49-49=(11)0+319=(12)0×29=
一、知识链接
1、写出下面的数
100+0=2×0+556=
3×0×78=154-0=
0×789=0×23=
76×0=235-0=
2、计算下列程式
⑴200+8×99×0⑵0×(37-26+13×6
⑶518——(19-19)×9⑷518-196×7×0
⑸37×26×13-13⑹200×8-8+99
二、自学提纲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3、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修改栏
4、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
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5、讨论:
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三、交流互动
1、分小组展示关于0的运算。
2,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辩论“0能不能做除数”
3,归纳所有0的运算。
0不能做除数。
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四、巩固应用
用字母表示0的运算
a+0=aa—0=aa×0=00÷a=0(a不等于0)
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小结
六、达标测评
计算
(1)36+0=
(2)0+68=(3)0×68=(4)54-0=
(5)0÷28=(6)128-0=(7)0÷36=(8)25+0=
(9)99-0=(10)49-49=(11)0+39=(12)0×9=
第15页、第16页8—13
七、作业
八、教学反思:
修改栏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主备人:
王白鹭
学习内容第18页例1(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确定位置,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会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如果我们在野外或者在公园、动物园、旅游区迷路了怎么办?
要想不迷路我们在之前要做些什么。
一、知识链接
1、用手势表示出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2、说一说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是谁?
二、自学提纲
出示例1示意图:
1、怎样才能有对又快的找到1号检查点?
(小组讨论)
2、1号检查点在哪两个方向之间。
在这两个方向之间还有一个什么数据是已经表明的。
3、这个角的两条边有一条指向正东方向,另一条偏向北边,应该注意说。
为什么不说是北偏东30度呢?
4、如果只知道1号检查点在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马上找到吗?
还要知道什么。
5、两个数据都知道了,能不能很快找到这个点?
三、交流互动
1、讨论怎样观察平面示意图。
2、我们学习的8个方位是怎样的。
修改栏
3、我们现在学习的示意图与我们三年级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小组交流还要明确其距离。
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
如果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在图上画出一条1厘米的线段,上面写明50米。
四、巩固应用描述校园平面图
1)看校园平面示意图,说出各建筑物的位置。
五、小结
六、达标测评
1、第18页做一做
2、练习三1、2
七、作业
八、教学反思:
修改栏
第二课时
主备人:
孙姝婷
学习内容第19页例2(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确定位置,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学会平面图的一般画法,能自己画平面示意图。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自己画平面示意图。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
你还记得1号检查点的位置吗?
我们怎样描述他的位置?
一、知识链接
说一说学校的南、东北、西北、西南都有哪些建筑物?
三、自学提纲
出示例2示意图:
1、怎样才能平面图上划出来?
(小组讨论)
2、怎样确定方向东偏北35度?
3、怎样表示距离150米?
4、两个数据都知道了,能不能很快画出这个点?
三、交流互动
1、讨论怎样画出平面示意图。
2、我们学习的8个方位是怎样的。
3、我们现在学习的画示意图与我们学习的看示意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小组交流还要明确其距离。
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
如果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在图上画出一条1厘米
修改栏
的线段,上面写明50米。
四、巩固应用绘制校园平面图
1)出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说明,根据这些说明绘制出一张校园的示意图吗?
2)分别展示各组绘制的示意图。
3)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绘制的?
五、小结
六、达标测评
1、第18页做一做
2、练习三3、4
七、作业
八、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修改栏
主备人:
孙姝婷
学习内容第22页例3(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
1、能在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能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确定位置的方法,请你看图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北京又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呢?
一、知识链接
对于位置与方向这部分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什么问题?
二、自学提纲
1、讨论什么叫相对性。
2、方向的相对是怎样的。
就是说东对什么方向。
3、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
4、任选地图上的两个城市,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三、交流互动
1、讨论方向的相对性。
2、分别展示各个方向的相对性,东对西,南对北。
3、位置的相对性,怎样在语言中显示出来。
四、巩固应用
出示正方形图,连接对角线A
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上?
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上?
当角度呈45℃时,我们可以说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B点在
修改栏
A点的东南方向上。
五、小结
六、达标测评
1,能根据同学的描述,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
展示学生所画示意图。
你是怎样边听边绘制的?
2、第22页做一做
3、练习四1、2
七、作业
八、教学反思:
修改栏
第四课时
主备人:
孙姝婷
学习内容第23页例4(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绘制简单的线路图。
3、体会线路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绘制简单的线路图。
3、体会线路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我们要确定位置,我们需要哪些信息?
一、知识链接
游戏——找朋友
一人说出方向和大约角度,另一人确定这个位置上的同学。
二、自学提纲
1、出示例4图。
这是校园定向运动的路线图,他们是怎样行进的?
他们在每一个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是怎样的呢?
2、小组结合,能根据同学的描述,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
三、交流互动
1、讨论绘图的方法。
东---------西
南---------北
东偏南------西偏北
北偏东------南偏西
四、巩固应用
出示正方形图,连接对角线A
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上?
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上?
修改栏
当角度呈45℃时,我们可以说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上。
五、小结
六、达标测评
1,能根据同学的描述,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
展示学生所画示意图。
你是怎样边听边绘制的?
2、第23页做一做
3、练习四1、2
七、作业
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修改栏
主备人:
张兆力
学习内容第28页例1(加法交换律)第29页例2(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知道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过程
情景图导入
出示第27页情景图,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一、知识链接
37+22=128+315=124+261=0+150=
二、自学提纲
1、如何列式。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
它们的结果是怎样。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4、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
5、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6、例2的式子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有几种方法。
7、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
8、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
9、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三、交流互动
修改栏
1、将讨论的式子的关系向各组同学展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四、巩固应用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探究提升(△+☆)+○=△+(☆+○)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五、小结
六、达标测评(69+172)+○69+(+28)
300+=600+
A+B=++36=25+
第28页做一做第31页4、1
七、作业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修改栏
主备人:
张兆力
学习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能不能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一、知识链接
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如何表示?
二、预习提纲
1、出示:
例3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A→BA→B115千米
第五天城市B→CB→C132千米
第六天城市C→D118千米
第七天城市D→E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能够怎样计算,各种计算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
3、上面的计算方法,哪一种简单些,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为什么要先交换位置后使用结合律。
4、讨论,在一些计算题中,为什么要使用运算定律。
三、交流互动
修改栏
1、学生对我们的条件分别提出不同的问题。
2、对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进行讨论。
3、各小组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小组实时提出问题让他们解决。
选出一个有意义的题目让学生列式解答。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同时使用的,单一使用的时候很少。
四、巩固应用
想想在现实生活中,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不是经常使用,在平时的计算中怎样来合理灵活的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从而使计算简便。
245+174+15+155+11在这个题中怎样来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
五、小结
六、达标测评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25+14+18675+168+2567+25+33+75
135+39+65+115+137+45+63+50
第32页5—7
七、作业
八、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修改栏
主备人:
张兆力
学习内容第34页例1(乘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知识链接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恰当的数。
⑴348+217+162=348+(+)
⑵(25+68)+32=25+(+)
⑶56+47+44=56+(+)
3、用语言叙述什么叫加法交换律,什么叫加法结合律?
二、自学提纲
1、针对上面的问题1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5、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
6、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修改栏
7、1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4字母表示。
三、交流互动
1、小组讨论乘法的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四、巩固应用
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的交换律。
使用这运算定律的结果是什么。
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
怎样用乘法的交换律计算25×32
五、小结
六、达标测评
下面的算式用了乘法交换律
23×48=46×2415×16=16×15
第37页1第35页做一做1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6×□125×8=□×□
七、作业
八、教学反思:
修改栏
第四课时
主备人:
张华晶
学习内容第34页例2(乘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究和理解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
(1)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一、知识链接
1、口算
50×704×2511×713×2023×715×6
3、我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