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2975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A.出现了交子

B.瓦子里上演《窦娥冤》

C.形成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如图目录展现的内容主旨是

A.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

B.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和人口出生

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

3.阅读图文资料,建立时空概念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养。

下列图片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4.近日,随着高考、中考成绩的出炉,考试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高考制度”源于我国古代下列哪一种制度()

A.行省制

B.九品中正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5.2016年9月,“最美野长城被修成水泥路”事件引发公众对长城修复工作的广泛关注。

据媒体调查,明长城已有三成消失,下列关于明长城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而修建的

B.规模最大,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

C.处于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

D.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6.某剧组准备拍摄《大唐王朝》的纪录片,你认为下列哪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

①魏征建议皇上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②劳动人民普遍使用水排来灌溉

③一批日本使者抵达长安,受到政府热情接待

④市民在瓦舍中观看各种娱乐节目

⑤妇女骑马弈棋等活动风靡全国

A.②④

B.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7.目前,号称“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主尊像修复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核心阶段。

这一千手观音位于大足()

A.鸣沙山

B.定明山

C.宝顶山

D.北山

8.下列关于元朝相关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②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

③元朝把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

④元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康熙时期,浙江富户庄廷鑨召聚名士编程《明史辑略》一书,从明朝的角度记述明清相关史事。

这部书印行后,被清廷禁毁,编撰者和刊行者被杀,数百人遭到流放。

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焚书坑儒

B.大兴文字狱

C.独尊儒术

D.提倡言论自由

10.代表我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11.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下列属于清朝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有

①戚继光抗倭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设置台湾府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清朝时,有一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试题而丢官丧命。

这表明清初实行()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厂卫制度

D.文字狱

13.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

下列关于重庆的曾用称谓不正确的是()

A.渝州

B.合州

C.恭州

D.重庆府

14.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

15.“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是下列哪个时期的流行语()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6.记载了我国战国至五代1300多年历史的巨著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金刚经》

D.《三国志》

17.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科举制度出现在我国的哪一历史时期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8.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

“重大改组”体现在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军机处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9.“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问题是?

()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D.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

20.“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

它的设计者是()

A.鲁班

B.李春

C.李时珍

D.宋应星

21.唐中期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两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

这段材料说明

A.两宋时期海路贸易发达的原因

B.陆上丝绸之路在贸易中的作用

C.唐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D.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产生的影响

22.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

②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与机工

③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

④在商业活动中出现了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如图的《唐人墨迹名品》一书中,最有可能收录哪些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A.阎立本、吴道子、展子虔

B.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C.张择端、赵孟頫、徐渭

D.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4.根据下面XX搜的内容判断出是哪部著作()

地位: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成书时间:

清朝   作者:

曹雪芹

内容:

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5.“这个政治机构专属于皇帝,由皇帝任命,唯皇帝是从。

这个政治机构必须效率极高,又具备保密性,官员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该政治机构的名称及其创立者分别是

A.中书省 唐太宗

B.宣政院 元世祖

C.伊犁将军 乾隆帝

D.军机处 雍正帝

二、填空题

26.盛唐之时,气象万千。

(1)唐代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筒车。

  

(2)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      如冰如玉,郉窑的       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     ”之称。

(4)唐代书法、绘画名家辈出,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和欧阳询;著名画家有     和吴道子等。

三、综合题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

“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1)材料一中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材料中的“赞普”、“公主”分别指谁?

材料二:

唐太宗:

“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人一个新的高峰。

——司马光《资治通鉴》

(2)材料二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

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由此获得了什么尊称?

材料三:

使明代初期昱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亚洲史》

(3)材料三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

这次“海上远征”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28.小明同学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进行了探究学习。

他在探究学习中搜集整理图片如下,请你根据图片解决问题。

请回答:

(1)以上是小明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问哪些图片与本次探究活动的主题不相符?

(填出序号即可)

(2)请根据题意填全相关内容。

朝代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唐朝

唐太宗把①       嫁给松赞干布

②       朝

设置宣政院,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的管理之下

清朝

确立册封③       制度、设驻藏大臣

(3)请你谈谈,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主要采取了哪几种方式?

(列举两种)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或认识?

29.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  “以铜做镜,可整衣冠;以史做镜,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这几句话皆出自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之口,这位帝王是谁?

他的统治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2)结合材料一,说说看这位君主意识到了什么问题?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位君主有什么样的品质?

(4)材料三说明这位君主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四、辨析题

30.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材料三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尽取膏腴是此河。

(1)材料二中的“河”是指什么?

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此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

这条河的中心在哪里?

南北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3)此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

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填空题

1、

三、综合题

1、

2、

3、

四、辨析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